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组:西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荀组:西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15 更新时间:2024/1/20 9:38:10

荀组(257年—322年12月6日),字泰章(《晋书》作大章,大字在当时常作为泰字的简写,当以墓志为正),颍川颍阴人,西晋大臣。东汉司空荀爽玄孙,司徒荀勖第三子,司空荀藩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夷雅有才识,深得太尉王衍称赞,荐为司徒左西属、补太子舍人。历任左长史、太子中庶子、荥阳太守,入为侍中、散骑常侍、中书监。豫章王司马炽即位,以为太子太保。洛阳失陷,晋怀帝被俘。荀组推举琅琊王司马睿为盟主,在兄长荀藩死后迁任司空,封临颍县公。建兴初年(公元313年),拜太尉,豫州牧。太兴初年(公元318年),率宗族南渡长江。到达京城后受任录尚书事,永昌初年,复任太尉,但是没有就任便去世了,时年65岁,谥号元公。

人物生平

名相之后

荀组刚成年时,太尉王衍遇到他,赞叹说:“荀组平和闲雅有才识。”当即举荐他为司徒左西属、补太子舍人。不久,司徒王浑又聘其为从事中郎,转左长史;历太子中庶子,荥阳太守。

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为相国,想要树立声望,选用海内名德之士,以之前的平阳太守李重、荥阳太守荀组分别为左右长史;以淮南王文学荀崧、殿中郎陆机为参军。荀组有他父亲的风度,从政很是顺达,等到赵王司马伦当权,拜荀组为侍中。

兄弟贵盛

长沙王司马乂败亡之后,晋惠帝派遣荀组,代表朝廷,慰劳晋军。皇帝西幸长安,以荀组为河南尹,迁尚书、转卫尉,赐爵为成阳县侯,加散骑常侍、中书监,转司隶校尉,加特进光禄大夫,常侍一职不变。当时天下已乱,荀组弟兄权贵盛于一时,自恐不容于世,虽然身居高位,也只是讽议而已。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皇帝又以荀组为侍中,领太子太保。还没有到任,汉主刘聪派遣前军大将军呼延晏领兵三万,攻入洛阳,血洗帝宫,尚书令荀藩及光禄大夫荀组逃往轩辕。晋怀帝失位逃亡在外,蒙受风尘,司空王浚以荀组为司隶校尉。当时司空荀藩在阳城,与荀组及中护军族子荀崧传檄四方,推琅琊王司马睿为盟主。

晋愍帝称皇太子,荀组为太子舅父,复领司隶校尉、行豫州刺史,与其兄荀藩共保荥阳的开封。建兴初年(公元313年),朝廷诏荀藩掌管留台之事。不久荀藩薨逝,皇帝又以荀组为司空,领尚书左仆射,又兼司隶,接任留台之事,州郡守皆承制而行。后进封临颍县公,加太夫人、世子印绶。第二年,进位太尉,领豫州牧,假节(有权杀戮二千石以下的官员)。

位列三公

晋元帝承制,以荀组都督司州诸军,加散骑常侍,其它职位一如往常。不久,又授尚书令,荀组上表陈让,不予受拜。等到西都守不住之时,荀组于是派遣使者传檄天下,劝各方势力进讨逆贼。元帝想任命荀组为司徒,于是问太常贺循。贺循说:“荀组素有旧望,忠勤显著,升任二品,实在是符合大家的期望的”。于是拜荀组为司徒。司徒乃三公之一,荀组以此为责,以社稷为本,加官济民。此后,晋朝司徒,不干朝政,衔为虚设。

不久,荀组受石勒钳制,不能自主行事,太兴初年(公元318年),荀组自许州而出,率其众属,达数百人,毅然渡江。之前所领兵将,仍归其统摄,聚集了几千人的部队,这是荀氏宗族的又一次大规模迁徙。等到他们到达京城,皇帝下诏,派遣荀组与西阳王司马羕共录尚书事,各加班剑六十人。

主持郊祀

大兴二年(公元319年),晋元帝渡江,与大臣商议立郊祀仪。尚书令刁协,国子祭酒杜夷不赞同,认为应该到都洛邑才能修礼。司徒荀组据汉献帝都许昌即便立郊,认为应该在这里修奉。骠骑大将军王导、仆射荀崧等都赞同荀组的意见。皇帝于是听从了荀组的建议,立郊丘于建康城南郊为祀地。永昌初,又迁荀组为太尉,领太子太保,还未到任,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五岁,谥号元。

标签: 荀组西晋

更多文章

  • 张辽作为曹操手下的医院 张辽在军中的人缘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辽,曹操

    对为何张辽在曹操军中人缘很一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辽在曹操阵营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第一,他不是曹操的元从旧部,也就是说张辽不是一开始就跟着曹操的而是在曹操攻灭吕布之后投降过来的;第二,曹操的军权基本上都掌握在夏侯惇曹仁等宗室大将之手,外姓大将除了极

  • 历史上刘邦称帝之后是如何解决父亲的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由于他是白衣当皇帝,自古第一例,因此他遇到了一道难题。这道难题是什么呢?要讲这件事,咱们先来讲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太公是秦朝丰邑枌榆乡的一个农民,生逢群雄并起的战国,战火纷飞的乱世。俗

  • 襄樊之战曹操为何会派于禁出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汉朝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兵北上攻打樊城,发动襄樊战役,关羽一开打就勇不可挡,将曹仁打的不敢出战,向曹操告急,曹操派援军救援樊城。这里面,值得讨论的是

  •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何进,十常侍

    还不知道:何进兵权在握,为何不直接杀了十常侍,却要引董卓进京?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曹操、刘备和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那么何进就是这场政治洗牌的荷官。为了能在汉灵帝死后的东汉政局中大权独揽,掌握着天下所有兵权的大将军何进,决心铲除敌对势力宦官集

  •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宫,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陈宫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在曹操与吕布手下效力,先后助二人各自夺取兖州。但由于吕布不听陈宫的建议,导致二人最终为曹操所擒。曹操曾力劝陈宫投降,要留他一命,但陈宫不为所动,执意赴死。为何陈宫宁死不降呢一,投靠曹操陈

  •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儒,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 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

  •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雍正

    还不知道:清朝遭人诟病,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雍正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雍正呢,历史上文治武功强于雍正的皇帝是不在少数,可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士绅集团拼个你死我活的,开罪天下读书人,最后还能干成的,千古唯雍正一人而已,就

  • 巫蛊之祸中最大的受益人是谁?为何是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巫蛊之祸,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悲剧。这场大悲剧中,几万人不幸丧身。太子与皇后、刘姓皇室,以及一众大臣都纷纷被逼自杀或被杀。很多人都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无法自拔。但是,在这场

  • 古代皇帝颁布的圣旨那么多 现在为何很少能见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圣旨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圣旨那么多,现在为什么很少能看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文物当中很少有圣旨,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有圣旨的那一部分人已经不得好死了。圣旨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各个朝堂臣子不敢留,大多数人暗中销毁或者直接挖个坑给埋了,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简

  • 孙权杀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孙权是真的傻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关羽

    对孙权杀关羽是不是傻?原来背后有一大阴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及三国“刘关张”,这三人遂非同袍,但情同手足,佳话传颂千年,更被后人奉为情义经典;尤其是二爷“关羽”,豪情万丈,义字当头,三人中可称翘楚。说到这里问题也来了,“关羽”最后一战被东吴吕蒙擒杀,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