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27 更新时间:2024/1/16 9:04:06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解缙,字大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是明朝有名的文学家,曾在建文、永乐年间两次任内阁首辅,权倾一时。同时解缙也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诗词、书法流传千古。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因一次进京拜见太子,竟被明成祖朱棣冤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缙画像

逐渐失势的解缙

解缙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授庶吉士。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边。朱元璋很器重他,曾说:“我和你名义上是君臣,实际形同父子,你什么都可以说(明史: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解缙向朱元璋进言《太平十策》,指责兵部玩忽职守,后部尚书沈潜弹劾谢缙,谢缙被贬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建文四年(1402年),解缙被召回京师复职,任翰林待诏,十一月任内阁首辅。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缙升任翰林侍读,次年再次升任内阁首辅,而这也是解缙一生的顶点。

后来,解缙上疏指出汉王朱高煦的受到朱棣的宠爱已经超过嫡亲标准,此举惹怒朱棣,同时结怨汉王朱高煦。永乐四年(1406年),解缙又弹劾“试阅卷不公”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后改贬交趾。

朱棣画像

解缙被冤杀

永乐八年(1410年),任广西布政司参议的解缙入京奏事,当时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并不在京中。解缙拜见当时的太子朱高炽,然而离京。明成祖回来以后,汉王朱高煦向明成祖进言说:“解缙趁您不在时,私下见太子,直接返回,这是没有做到君臣礼数(明史: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为此大怒,以“无人臣礼”罪将解缙下诏狱。

解缙坐牢坐了5年时间,明成祖估计早就把他给忘了。永乐十三年(1415年)的一天,锦衣卫都指挥纪纲把牢中犯人的名单给朱棣看,朱棣见到解缙名字就问:“缙犹还在吗?”纪纲会意,回去后将解缙埋于积雪之中,活活冻死,此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

朱高炽画像

为何朱棣要杀解缙

1.解缙为人耿直,敢于直谏。

朱元璋赏识他,说和他形同父子,结果解缙当真了。次日,解缙即呈上万言书,得到朱元璋夸奖之后居然再次进言《太平十策》,直接攻击兵部,结果自己被贬了。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兵部解缙为人耿直,敢于直谏。

朱元璋和朱棣都不是心胸宽广之人,绝对不会像李世民容忍魏征一样去容忍解缙。解缙多次在朱棣面前直谏,惹朱棣生气,所以解缙才华虽高,但不受朱棣待见。

解缙上疏汉王朱高煦越礼之事,惹火朱棣,最终导致他被贬。

影视中的解缙

2.被卷入皇储之争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按理应立为太子,但朱棣却宠信汉王朱高煦,因此犹豫不决,就问解缙的意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言下之意是应该立嫡长子,如果废长立幼,开此先例,后患无穷。显然解缙支持立皇长子朱高炽。朱棣听后仍然犹豫不决,解缙又说了一句话:“好圣孙(即夸奖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棣一听,疑虑顿时消失,朱高炽虽不得朱棣赏识,但朱棣可是很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的。于是,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让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天下。

然而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在朱棣不在的情况下私下面见太子朱高炽,这就犯了大忌了。之前解缙支持朱高炽是站在臣子的立场上,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在立场上是中立的。但私下见太子朱高炽,则表示解缙与太子朱高炽可能私下有交情,这可是君主最忌讳的事情,朱棣肯定会想:当年你支持朱高炽,是和朱高炽交情好,如果朱高炽当了皇帝,你解缙可就有从龙之功了。即便是想见朱高炽,也应该在人多的场合上,光明正大地去面见,史记记载“缙谒皇太子而还”,显然解缙是私下悄悄地去见。

影视中的朱棣

这种情况朱棣岂能不恼火?所以立即把解缙下诏狱。

从目前的史料来看,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解缙和朱高炽有过密切的来往,那么解缙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去拜访朱高炽呢?可能是朱棣北征蒙古,留下朱高炽监国,解缙去见朱高炽,只是汇报工作情况而已。虽然私下汇报不符合理法,但罪不至死吧?

史料并没记明载解缙是否申辩,太子朱高炽也没有站出来为解缙讲话,这不免让人不觉得奇怪。

解缙自进了诏狱之后,并没有消沉,而是怀着希望静静地等待。等了5年,换来的却是死亡。就这样,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被冤杀。

标签: 明朝解缙

更多文章

  • 晚清名帅左中棠不按常理出牌,62岁为什么还要辞去官职重考进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左宗棠

    晚清名帅左中棠不按常理出牌,62岁为什么还要辞去官职重考进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晚清名帅、民族英雄左宗棠,为人处世不用常理出牌。这不,1874年(同治十三年),身为陕甘总督的他,又出了一张“怪牌”。当年,适逢朝廷举行三年一度的会试。左宗棠奏报朝廷,请求辞去陕甘总督的职务,要进京参加

  • 牛进达跟秦琼是什么关系?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牛进达,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此人原本是秦琼的“小弟”,秦琼死后,他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昭陵,是历史上陪葬功臣最多的帝陵。在古代,功臣自然死亡以后,如果可以在皇帝的陵墓旁边陪葬,那绝对是一种荣幸,同时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很多文臣武将都以能陪葬

  • 嘉靖皇帝的铁腕你知道吗?大臣想架空他反被他贬谪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嘉靖

    嘉靖皇帝的铁腕你知道吗?大臣想架空他反被他贬谪他乡!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是历史上君主专制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从朱元璋开始,朱姓统治者们实行的就是皇权专制化,他们将朝中大权完全抓在自己的手里。但皇权专制确实一柄“双刃剑”,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果可以专制皇权,那一定可以大展拳脚,

  • 一个女子可以让一个傀儡皇帝逆袭!可惜汉桓帝终究不是明君的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汉桓帝

    一个女子可以让一个傀儡皇帝逆袭!可惜汉桓帝终究不是明君的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往今来,傀儡皇帝不少,比如汉献帝刘协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人物,他这辈子就是在董卓、曹操、曹丕这些人手里打转,基本没什么自由,皇后被杀了也不敢说啥,最后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皇位献出来,当个富贵山阳公。刘协比起他同

  • 苏轼要多次推荐宋朝大奸臣高俅?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轼,宋朝

    对高俅真的是宋朝大奸臣吗?为何苏轼还要多次推荐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水浒中的恶人高俅是一个出了名的,以陷害忠良为乐的人。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提到他,就会和小人,恶人等划上等号,他也几乎成为了奸人的代言人。但是这个只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历史上有真

  • 胤禛为什么要一烧定乾坤?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胤禛,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老四胤禛火烧百官行述,为啥一烧定乾坤?你看康熙的反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稳大局复位再还宫”,上书房堆积如山的荐章,并未令老八胤禩步入东宫,倒让废太子的冷灶复燃,一道旨意,胤礽重返毓庆宫。然而,太子之位虽复立,情势却更加不妙,正如老谋深算的邬思道所言

  • 崇祯皇帝励精图治,为什么最后也逃不过亡国之君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皇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为什么还是成了亡国之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是一个悲情的朝代,而这份悲情大多来自于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希望力挽狂澜,复兴明朝。可是明朝最终还是在崇祯皇帝手中灭亡,朱由检登上煤山,自缢殉国。崇祯

  • 为什么说宋太宗开启了古代读书人的黄金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太宗,宋朝

    宋太宗对科举的贡献:为何说他一手开启了古代读书人的黄金时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976年,宋太祖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猝死,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之谜,如果宋太祖死于他杀的话,那么宋太宗就是最大嫌疑人。因为有两个已成年的侄子在,宋太宗的继位名不正、言不顺。

  • 刘备争霸中原为何一事无成呢 庞统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三国

    还不知道:刘备争霸中原为何一事无成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75年,刘备在母亲的要求下,外出求学。这对于刘备而言,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从这一点上来看,刘备之母,不失为一个有远见的伟大母亲。不过当时的求学,跟今天的求学可不同。这个不同,在于起点,根据刘备

  • 和珅光小妾就有9个之多 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和珅

    还不知道:和珅小妾那么多为何只有一个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贪官之最,据清人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的记载其家产为二亿三千万两,仅乾隆五十五年至六十年间的全国税收就被他贪掉了一半。在2001年《华尔街日报》评选的有史以来世界级富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