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清朝第一贪:和珅得乾隆恩宠的三大秘诀

揭秘清朝第一贪:和珅得乾隆恩宠的三大秘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32 更新时间:2024/3/10 15:21:06

从小就开始看乾隆康熙的电视剧长大的人,对和这个人并不陌生,在电视剧中的和大多已经被演绎的与离生死上真实的和有些偏差,和有能力也并不是只会怕马匹,也是有真学实干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揭秘和用什么秘诀神的乾隆恩宠的。和(1750~1799年),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和的高祖尼雅哈纳是清朝开国功臣,作为他的后人和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隆三十四年,和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皇帝的便捷途径。和聪明能干,相貌俊秀,好察言观色,善见机行事,又会逢迎讨好,所以他的仕途平步青云,官至宰辅,控制朝政长达二十余年。和在职期间,擅权纳贿,贪赃枉法,网罗亲信,迫害异己,祸国害民。这一切均发生在乾隆时期。诚然,乾隆并非昏庸之辈,而是一个精明且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乾隆“喜好歌功颂德,陶醉文治武功,生活奢侈,贪恋声色”,这一致命弱点,被善于“揣摩帝意,曲意逢迎”的和所利用,方造就了其传奇的一生。

网络配图

前文专门列举了和下台的三大原因:奴才的悲剧——和栽在嘉庆手中的三大致命死穴,今天接着谈和深得乾隆恩宠的三大秘诀

秘诀一:诊好龙脉,练好内功

和幼年丧母,家境贫寒,贫穷和冷漠的生活给和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阴影,从那时起和就立志要出人头地,争取抓住一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十来岁时就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的器重。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和参加科举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乾隆身边的三等侍卫,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利用随帝侍君的关系,竭力向乾隆展示自己,以期得以飞黄腾达。

皇帝的侍卫很多,但为什么和会得到乾隆的赏识呢?这主要靠和精到的溜须拍马之术。乾隆博学多才,和想要拍马屁就要恰到好处,才能使龙颜大乐,得到赏识。和博学多才,善于古玩鉴赏,而且文笔非常好,这都是他得宠的重要原因。和的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作诗、书法,和为了迎合乾隆,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乾隆的书法很见功力,和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模仿的,乾隆后期的有些诗匾干脆交由和代笔。挂在北京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代笔。

乾隆四十年,有一天,乾隆出宫,在轿中听到奏报说有罪犯潜逃。乾隆微怒,背诵起《 论语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时随从的掌护卫、护卫军等,都惊愕相视,不知所措;继而互相询问,帝语何意?和胸有成竹地对答道:“典守者(县尉,掌缉捕和狱囚)不得辞其责。”乾隆听后大为惊异,心想此人能够猜到自己的意思,于是问其出身及所学。和应对如流,颇令乾隆满意。

庸庵笔记 》记载:有一天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道:“这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应声说道:“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对和的从容不迫十分有好感。还有一次,乾隆在轿中背诵《 论语 》,忘了下文,和顺口背了出来,乾隆很是欢喜。总之,年轻的和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从此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左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短短半年,和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

网络配图

秘诀二:求同排异,政治联姻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31岁的和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贪污案。和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随后,和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

当年五月和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得到乾隆的肯定。云南的案子和办得很出色,在回京的途中,和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时隔一个月,乾隆给和6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德。这门亲事,既给和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又使和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据史料记载,和从继承三等侍卫,直至他获罪前后的29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之多。

乾隆四十一年,27岁的和被授予军机大臣。后来,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英武殿大学士阿桂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当年在军机处任职的还有大学士王杰、尚书董诰和福长安。阿桂、王杰、董诰都讨厌和,结果就出现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办公的奇特现象。乾隆知道阿桂与和不和,常常让阿桂在外领兵或查阅工程、办理案件,军机处的实权自然就落在和的手中。当时许多老百姓私下称和为二皇帝。和一方面依靠乾隆掌握朝中大权,同时利用权术拉帮结派,培植亲信,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拉拢亲信军机大臣福长安,福长安是乾隆孝贤皇后的亲侄子,他的父亲傅恒和哥哥福康安都曾任军机大臣等高官。此外,山东巡抚伊江阿,和的老师吴省钦、吴省兰等,都成了和的亲信。他的弟弟和琳,更是几年之内就从一个内阁言官升为四川总督。和对那些正直大臣,就不择手段地排挤打击。大学士松筠对和不屈服,被发配到边远地区任职。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德高望重,和总想扳倒他。军机大臣王杰、董诰也是和压制的对象。和对付同僚的手段非常高明,讨好皇上更是与众不同。从当时朝鲜《 李朝实录 》中可以看到来华朝鲜使臣的描述:和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每当皇帝吐痰时,他就马上端个盆子去接。这就是和得意官场的原因。

网络配图

秘诀三:扯虎皮做大旗

乾隆在晚年时生活奢华,大兴土木。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三十个行宫;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仿造江南风景,建造娱乐场所;80岁时举行万寿大典;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当时国库已枯竭,银子从哪里来?在这种情况下,乾隆非常需要和来搜刮钱财,因为和深谙此道。他在不大动用国库的情况下,就想方设法满足乾隆的需要。皇帝八十大寿时,和命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在京各部长官要捐出工资,淮南淮北的盐商要捐银四百万两。和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官员交罚款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许多督抚大员都受到过这种敲诈。和多方搜刮勒索,使得原来入不敷出的内务府,没用几年的时间就扭亏为盈。乾隆能够随意享乐,十分高兴,对和也就更加依赖。

和不仅在崇文门税关勒索商人和官员士子,而且通过各种方法搜刮大量银两与珍宝。和在填满乾隆皇帝腰包的同时,也在毫不含糊地往自己怀里装银子。凡是外省进贡皇上的礼物,都要经过和这一关,有时交一两件给皇上,其余都落在和的手里。这些珠宝分别藏在许多地方,在当年和的住宅,有一部分珠宝就藏在特制的夹墙里。这种事情,打着效忠皇上的旗号,自然不容易被人发现,即使被发现,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和认准了这样一条经验:只要讨得皇帝欢心,其他什么都好办,哪怕是犯了什么过失或是顺便也给自己搂钱,皇帝也不会在意。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的靠山倒了。嘉庆即位后不久,就将和革职查办,所谓“和跌倒、嘉庆吃饱”。和的家产值白银8亿两,是清王朝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是他招来杀身之祸的重要原因。看看和家产的清单,这个贪官到底是多大的排场: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间、当铺75间;木材铺,药铺,酒铺,粮铺,旅店,古玩店,青瓷店,灰瓦店,车具店,轿子店总共100多家,还兼营车马运输,土地买卖等;赤金60000两、吉林人参1200柄、小珍珠230串、大金元宝(100两一个的)100个、小银元宝56600个、银锭900万个、洋钱15800元、制钱150万文、桂圆珍珠10串、大红宝石10个、大蓝宝石40个;银桌40桌、3尺以上的珊瑚树11支、衣服12300件、狐皮550张、貂皮850张、粗细皮56000张;铜器361万件、瓷器10万件、镏金八宝床24座、西洋钟70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所有物品总计约10亿两白银,和财富富可敌国。

标签: 和珅

更多文章

  • 明孝宗朱佑樘贵为皇帝为什么一生只娶一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佑樘

    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大多后宫佳丽三千,有的还远超三千,据说在万人以上的就有好几位。但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却只爱了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皇后张氏,这在历史上是仅有的。然而,他为什么一生只娶一个老婆?史学家与网友同时给出了很多答案。归结起来,无非有三种说法。一、张皇后本人的性格较为活泼,对明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

  • 中国最强悍的皇帝 临死时的一个决定非常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皇汉武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皇帝是大家所熟知的伟大皇帝,他们可以说都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皇帝。始皇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有他才有皇帝;汉武大帝肯定是中国最强悍的皇帝,一心灭掉匈奴;唐太宗也是中国皇帝中制度推行最完美的皇帝;宋太祖改变中国历史上的混乱改变整个时代的价值取向(重文抑武)。网络配图

  • 朱元璋杀了十五万贪官 为何贪腐还是愈演愈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

    贪官这类人自古以来就存在,有句俗话说的好,当官不贪,死了对不起鬼。进入官场这个大染缸,很少有人能保持初心的。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既然有贪官,随之而来的就是治理贪官的人,比如说和珅跟纪晓岚,一正一反。古代每朝每代都有贪官出现,而明君为了治理贪官也废了不少苦心的。说道整治贪官最狠的皇帝,那就非朱元璋莫

  • 如果赵云是保镖的话 刘备会让他去当太守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

    在三国历史上,赵云可谓是争议比较多的武将。一方面,喜欢赵云的人极力神化赵云的勇武,将其个人形象无限拔高。另一方面,在部分人心目中,赵云只不过是一个“保镖”,和关羽、张飞等人比起来,那真的是地位和能力都差了几条街。其中,就赵云领兵作战的能力,就存在着非黑即白的争议。那么,赵云到底是一个“保镖”,还是一

  • 宋太祖怒砸大臣两颗门牙 怕被写进史书忙道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网络配图一次,宋太祖正在后花园中与宫女们用弹弓子打鸟取乐,外面张霭急切地求见。等到张霭汇报完事情,宋太祖一脸的不高兴:“原来你要汇报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 一生敌不过孔明 司马懿屡战屡败背后掩藏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网络配图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

  • 明朝最优秀皇帝却死的窝囊离奇 竟是吃错药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最优秀皇帝,朱祐樘

    明朝共有16位皇帝,但若论最优秀的,非此人莫属!这位皇帝既没有朱元璋、朱棣的暴戾之气,也没有嘉靖、万历的怠政的习惯,他励精图治,勤政爱民,采取保泰持盈的政策,“朝序清宁,民物康阜”,使明朝出现“中兴”的局面。但这位皇帝死的却很离奇,很窝囊!他到底是谁呢?他的死到底隐藏什么秘密呢?此人就是明朝第九位皇

  • 揭秘:万历皇帝的生财之道8年净赚300万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万历

    若论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最贪财,恐怕非万历莫属。别看他在执政的48年间上朝没几次,在后宫里深居简出,懒惰懈怠,可对金钱却怀着情有独钟的感情,难怪手下人评价他是以“金钱珠玉为命脉”。为了搜罗钱财,万历可谓绞尽脑汁。他首先把手伸向了离自己最近的太监。万历时常要求太监们给他钱财,并称之为“孝顺”。主子要财,

  • 安史之乱后失去杨贵妃的唐玄宗晚年到底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个盛世唐朝最终在唐玄宗贪图美色无心打理朝政的情况下最终走向衰落,由唐玄宗之子安禄山在私下策划了的政变几乎使这个盛世唐朝摇摇欲坠。网络配图 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丢下百姓们带着自己宠爱的杨贵妃一路逃亡,到马嵬坡时杨贵妃自缢而死。那么自从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究竟过

  • 开国名将徐达的死因真的是因为朱元璋暗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达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也和曾经几位开国皇帝做了件相同的事,这位皇帝继位以来就对许多开国功臣大肆屠杀,其中最有争议的莫过于开国名将徐达了,有人说徐达最终得了个善终,又有人说其实在徐达病重之际已经被朱元璋毒害了。网络配图 在元末年间众多的起义队伍中,朱元璋无疑是最有实力的一支。而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