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因一句醉话残遭宫女杀害,盘点史上最奇葩的五条帝王遗言

因一句醉话残遭宫女杀害,盘点史上最奇葩的五条帝王遗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4/3/10 15:19:38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产生了400多个皇帝,有的做出了盛世、有的碌碌无为、有的贻臭万年。

翻开各种《XXX本纪》《XX帝传》就会发现,他们的死前遗言不外乎“朕放不下天下苍生”“朕愧对黎明百姓”之类的云云,但今个咱来介绍介绍几个不走寻常路线的帝王遗言。

最不靠谱的遗言——洪秀全

“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卫天京 。”

1864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已经在天京被围两年了,城里面饿死的人数不胜数。

洪秀全对着他的臣子百姓说,大家不要饿着呀,大家可以吃甜露,它是上帝送给我们的,多吃可以养生。而洪秀全所说的甜露其实就是一种野草,他自己长期吃的这个草,结果最后久病不治了。

更可笑的是,在他死前他颁布了这样一份遗旨:“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卫天京 。”

你说可不可笑,在生前的时候不能退敌,死后竟然还妄想天兵来帮自己,太平天国这群演技高超的演员,简直超级不靠谱啊!

最明智的遗言——刘邦

吕后问高祖曰: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在刘邦临死之前,吕后曾经问他国家以后的人事任命,产生了这么一段对话。

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该由谁接替他当宰相呢?”

刘邦:“曹参。”

吕后又问:“曹参死后呢?”

刘邦答:“王陵,陈平可以帮他,周勃可以当太尉。”

吕后又问道:“王陵死后呢?”

刘邦答:“再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刘邦的遗言是非常明智的,萧何之后曹参,曹参之后王陵,可谓一环扣一环,不仅准确分析出了当时朝政的格局,也为汉朝以后的发展做了指示,稳固了这偌大王朝啊!

最啰嗦的遗言——曹操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脯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魏武《遗令》

既然说是最啰嗦的遗言,各位就且耐心点看哈,这遗言翻译过来就是:

我昨天夜里觉得不大舒服,第二天喝了点粥出了汗,后来又喝了药。我在军中的时候经常因为小事生气,这样不好,你们不要学我。

我有头风病,风一吹就疼,我死后你们主持葬礼的时候别忘了把我头巾放上去。文武百官来哭悼的,哭个十几回就算了,把孝服脱掉该干嘛干嘛去。驻守边疆的战士,别我死了就不好好上班哈。

我死了之后把我葬在西岗就行,就是和西门豹坟墓挨着的那个地方。我的墓里面千万不要给我放金银珠宝啊,我可不想我组建了摸金校尉以后来摸我的墓。

我的婢妾她们都是好人,平时日子过的很勤苦的,我走后你们要好好待她们,让她们住到铜雀台去吧。你们要经常来铜雀台来看看我啊,我的屋里有一些进贡的香,别用来祭祀了,分给我的夫人们吧,免得浪费。

夫人们闲着没事,还可以学学编织卖卖鞋。要是曹家以后破产了,还可以靠这个挣点钱。我做官时候的衣服、绶带都放在一起,你们可以放在其他地方藏着,其实不行的话,你们兄弟几个就把它分了吧。

一代枭雄在死时不说国事,却东扯西扯地啰嗦了一堆,看起来有些英雄气短,但读起来却可见曹操性格里仁厚体贴的一面。这么坦率直白、事无巨细的遗言,除了曹公,也就再无他人了。

最悲情的遗言——崇祯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明史》

1644年的一个春日,崇祯在太监王承恩搀扶下来到煤山,自缢而亡。一个励精图治的君王,以自杀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

崇祯的死,无论是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还是无颜面对江山逝去的无奈,留给我们的也只有“君王死社稷”的伤感。

最玩笑的遗言——司马曜

“汝以年当废,吾已属诸姝少矣。”——《魏书》卷九六

有次宫里搞宴会,司马曜喝多了酒,和他的张贵妃打情骂俏:“你都快三十了,这个年纪早就该废了你的,我还是比较喜欢年轻貌美的。”

这张贵妃一听就越想越气啊,自己这岁数,皇帝老儿说不准哪天就把我踹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司马曜酒醉,叫来几个心腹宫女,用棉被把司马曜给活活捂死了。

可怜的司马皇帝,因为自己的一句玩笑话,就丢掉了本该大有作为的皇帝命,想一想还真不值得啊!

标签: 洪秀全刘邦司马曜

更多文章

  • 首富吕不韦:为了上位献身王太后,最后却因男宠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不韦

    秦始皇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不需要后人口干舍燥的争论不休,因毛泽东早在他的诗里面透露出来对秦始皇的态度,把他和汉武帝,唐太宗还有宋太祖等人放在一起来说,足以见秦始皇的功劳,尽管无法和今朝人物相比。但,一个皇帝也有自己的家,甚至有比普通人难念万倍的经,秦始皇的老爹不论是正统秦王还是商人吕不韦,总之,他的母亲

  • 如何在乱局中生存,康熙皇帝最长寿的儿子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胤禛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而那些失败的皇子,或被圈禁,或被流放。结局大都很悲惨,只有少数勉强活到了乾隆即位,才被释放。在这样的乱局中,却有一位皇子顽强的活了78岁,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爱新觉罗·胤裪,康熙第二十一子,康

  • 都说宦官乱政,这个宦官官至国公却一生忠心耿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高力士

    他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更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他就是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景龙年间,李隆基在藩国,高力士倾心侍奉,获得李隆基

  • 千古一帝秦始皇疑为私生子之谜,吕不韦充当不可思议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嬴政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皇帝。当时六国养尊处优的君主嫔妃、王孙公主、皇亲国戚无一不胆战心惊地揖首跪地、俯首称臣。然而,有人说,傲视天下的秦始皇内心却是异常脆弱,因为他对身世一直讳莫如深。那么,秦始皇究竟有怎样的身世之谜?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即子楚,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

  • 清朝皇帝给这国国王一道圣旨,国王看过后,假牙都笑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乔治三世

    在中国古代,圣旨代表着皇帝之意,而皇帝是九五之尊,一国之主,权势跟地位无人可比,因而这圣旨也连带着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威严。接旨之人需跪地磕头,以表恭敬臣服,毕竟见圣旨如见皇帝,但是满清时期乾隆皇帝发给英国国王的一道圣旨,乔治三世在看过后,却乐得假牙都掉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乾隆期间,清朝人口比以往增长

  • 一字之差,注定了秦朝的灭亡,无奈秦始皇没能悟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说到秦始皇的残暴统治,都会引用两桩事:修长城和坑儒。而这两桩事始作俑者,皆

  • 比起岳飞被秦桧冤死,岳飞还有一件事情比这更气氛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岳飞刺字,

    最近关于岳飞的争论很多。有人认为秦桧不该给岳飞下跪这么多年,因为当年就算没有秦桧,岳飞也必死无疑!今天我们不谈这件事,我们来说说岳飞女人的事,岳飞一生中总共就有过2个女人,第一个女人居然抛弃岳飞,另觅他欢!一代英烈曾经遭遇婚姻不幸?今天要说的就是她。史料记载,“岳飞妻子刘氏两次改嫁,岳云、岳雷由祖母

  • 盘点慈禧死后也想带走的10大无价之宝:夜明珠目前下落不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十大秘宝

    若要说大清历史上最尊贵的女人,慈禧说一别人绝不敢说二,就连孝庄皇太后都要靠边站,毕竟慈禧可是真正掌控了大清朝局达半个世纪的人物。老佛爷生前生活极为奢华,死后更是下旨,将众多珍宝全部随葬,想要在地下继续享用。1928年,军阀孙殿英炸开慈禧墓,将众多珍宝盗掘一空。至今很多都下落不明,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帝尧为什么传位给舜,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丹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帝尧,舜

    帝尧在位七十年后,觉得自己年老了,便命令四岳推荐人才,四岳推荐了身在民间而有贤名的舜。帝尧对舜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后,相当满意,便命舜总管百官之事,百官事务都进行得井井有条;帝尧又命舜到山林川泽去,在暴风雷雨时,舜总是能安全地走回来。于是

  • 清朝为什么极力吹捧袁崇焕,甚至不惜伪造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袁崇焕

    明朝末年,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外有清军时常犯边,恐怕历史上没有几个王朝会像明朝这样双线作战十几年,同时还忍受着几乎每年一次的旱、蝗、涝、风、雹、震、雪等自然灾害。然而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同样以文制武的明朝,却出现了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袁崇焕等诸多实力将领。但奇怪的是,与前三位主要与农名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