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构没有自己的儿子吗 赵构为什么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

赵构没有自己的儿子吗 赵构为什么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48 更新时间:2024/1/1 10:53:40

对赵构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赵光义的子孙,赵构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后代?赵构内心又是怎么想的?

谈及赵构的一生,既幸运,又悲剧。幸运的是,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难中,金兵攻破汴梁城,将北宋皇族一锅端,包括徽钦二帝,以及众位皇子王爷在内的三千大宋宗室全部成了金国的阶下囚。

而赵构因为身不在汴京,则逃过一劫,成为了大宋宗室仅剩的直系血脉。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乎,本无继承资格的赵构在众臣推举下坐上了皇位,是为宋高宗。

靖康之难对于赵宋王朝来说是耻辱的,但是对于他赵构来说,绝对算是幸运的,毕竟没有这场剧变,他当不了皇帝。

不过话说回来,福兮祸所依,赵构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却也迎来了自己的厄运。

建炎三年,逃了大半年的赵构好不容易在扬州安顿下来,随即招来宫女,准备过过安稳日子。谁知金国名将完颜宗翰一心要拿他,兵锋直指扬州,于是乎正在赵构酣战之时,宫外突然传来声音:“金兵渡江了”。

赵构连忙提上裤子,在少数随从的护卫下,逃出了扬州城,最终于瓜洲渡江逃过一劫。然而,令赵构始料未及的是,这次突如其来的惊吓,却让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不仅仅是个人享受的问题,更事关国本。毕竟无法生育就代表无后,即无人继承皇位。

当然了,赵构原本是有儿子的,名为赵旉,曾在苗刘兵变时被推举为皇帝,后来赵构戡平叛乱,复位成功,赵旉又从皇帝变成了皇太子。原本,作为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旉自然也是唯一的继承人。但是,命运弄人,赵旉连建炎南渡时那么奔波都熬过来了,却在安顿后的临安府倒下了。年不满3岁,便因病去世。

自此,赵构彻底绝后,但大宋家业需要传承,赵构只能从宗室子弟中去选。

然而,赵构并没有按照传统,选择最为近亲的兄弟子侄,而是选了一个相隔甚远的赵昚,当时还叫赵伯琮。赵昚虽然也姓赵,但是和赵构的血缘关系并不亲密,因为他乃是宋太祖的七世孙,属于太祖一脉,而赵构则是宋太宗一脉,早就出五服了。

从亲疏关系的角度来看,赵构怎么也应该是在太宗一脉里面找继承人啊。

虽然在靖康之变中,太宗一脉大都遭难,沦为金国俘虏,但是也没有全灭。比如宋英宗一系的本家濮王系,大都逃过一劫,而他们之中随便一个姓赵的,都要比赵昚的关系来得近。

像比较有名的赵仲谦,乃是赵构的叔祖辈,曾经赵构登基,他在背后多有助力。而赵仲谦之子赵士从,作为赵构的叔叔辈,更是南宋初年的朝堂重臣,也是宗室的代表人物。此外,还有同属濮王系的齐安郡王,曾在苗刘兵变时及时通知张浚勤王,救了赵构一命,由此深得赵构信任,家族势力很强。岳飞案时,齐安郡王曾上书“臣以百口保飞无他”,可见其家族繁衍之广。

由此可见,赵构虽然没有了直系的兄弟子侄,但在五服之内找几个皇子来继承皇位,绝对是没问题的。所以,太宗一脉无人,并不能成为赵构选择太祖一脉的理由。

至于孟太后托梦,使赵构有感于“太祖后当有天下”,可怜太祖子孙的不公待遇,最终选择还位于太祖一脉,那就更不靠谱了。赵构哪有这么高尚?他可是手握勤王大军,却能眼睁睁的看着汴京沦陷,看着自己父兄被俘的狠人啊。

事实上,赵构之所以选择远亲赵昚,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

建炎南渡之后,赵构这个皇位坐得其实并不安稳,因为自己无后的缘故,导致太子之位空悬。而太子在古代是为国本,连皇子都没有的宋高宗,根本无法安定民心,抚慰朝臣。所以,寻找继承人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当时的宗室子弟们,大都是身在外地发展,或是分封,或是募兵勤王,从而逃过一劫,他们要么有钱,要么有兵,所以其势力比较深厚。

尤其是像濮王系这种保全比较完整的旁支,声望高,实力强。赵构在借助其力量的同时,也需要多加提防。所以,选继承人这方面肯定是要优先排除的。

如果太子出自他们家,首先他们的实力名望肯定大大增强,甚至于影响到赵构的统治。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赵构继承皇位,没有走正常的皇位传承,他是被别人推举上位的。正是因为皇位来的不正常,所以高宗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心结——既然他被推举上位,那么其它的皇族成员也一样能。

试想,那么多的宗室子弟都跑到了江南,这些人都是携家带口的南迁,他们能拥立光杆司令赵构为帝,难道就不能拥立其它的宗室子弟为帝么?比如濮王系,他们可以推举赵构,也可以推举其他姓赵的。

其次,万一太子登基之后,又搞出来一个“濮议”事件,那么他赵构可能连宗庙都进不了。

话说当初宋仁宗因为无后,便将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曙过继到名下,是为宋英宗。没想到宋英宗登基之后,竟然将生父赵允让尊为皇考,抢了宋仁宗先皇的位置。只不过由于宋英宗过早驾崩,来不及给生父上谥号,所以这件事儿才算了。

但是,有这个前车之鉴,赵构不由得担心,要是继子上位之后,又来搞这么一出,拿自己不是亏大了。所以,必须要选一个搞不出这些幺蛾子来的继承人。简单来说,赵构选择储君的标准有两个:首先不能是皇族大宗,其次家族不能太有势力。

但是濮王这些人的身份资历摆在那里,如果没有确切理由,也不好直接就把人家资格取消了。于是,赵构就扯出了还位于太祖一脉这样的理由,直接将威胁性比较大的太宗一脉各旁支给取消参赛资格了。

而在太祖一脉中选,那可就没有太多顾虑了。因为经过这么多年传承后,远离皇位的太祖一脉早就没什么底蕴了。就算他当了继承人,其背后的家族也没有实力来影响自己的统治。而且由于他们生父的身份地位较低,也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其在自己驾崩后,把自己生父搬出来抢位置。毕竟从宗法上尊崇生父,支系太远,一尊就是好几代,等于废掉前面数代皇帝,这根本不可能实施。

比如赵昚生父赵子偁,仅仅只是一个八品官儿,连朝见皇帝的资格都没有,他拿什么去和赵构争?而赵昚的竞争对手赵伯玖,生父赵子彦,官至秉义郎,区区从八品武官,甚至说不清是太祖哪一支的后裔;

这两个小孩子,不管哪一个当了皇帝,一定会对赵构感激涕零。因为没有赵构提拔,濮王和安定郡王的家族成员也是王爷。而没有赵构的提拔,宋孝宗和他的竞争对手就只能在老家玩泥巴。所以,赵昚要维护自己的皇帝地位,他就一定要誓死捍卫赵构的地位,因为赵构和他的利益已经绑在了一起。

所以,总结来讲,赵构之所以选择太祖一脉,完全就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当然,赵构也没选错,赵昚登基之后,也就是宋孝宗,不仅是个孝子,也是个好皇帝,被誉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亲自为岳飞平反,更增了几分好感。

标签: 赵构南宋

更多文章

  • 朱淑真的诗词有着怎样的特点?朱淑真的身世为何不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淑真,南宋

    朱淑真是南宋时期的才女,她博通经史,绘画、音律、诗词都十分擅长,尤擅诗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朱淑真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她,宛若一株沉寂千年的睡莲,于时光深处悄然开放,寂然无息,清婉孤绝,她的才情千古卓绝,大约也是古往今来唯一可与李清照比肩的女词人。一卷《断肠集》,于百媚丛生处柔肠

  • 吴三桂一定要杀永历帝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这么执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三桂,明朝

    说起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吴三桂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顺治元年(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并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被封为平西王,随后引八旗铁骑入关南下,横扫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进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皇

  • 太子丹:战国最悲惨的太子,被自己的父王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子丹,战国

    太子丹与秦始皇是童年好友,后来两人却反目成仇。太子丹是战国时期最悲惨的太子,最后居然被自己的父王害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事情还得从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说起。当时秦庄襄王在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遇到了吕不韦,然后娶赵姬为妻,生下了秦始皇。秦始皇的童年是在

  • 汉武帝十次东巡、六次封禅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刘彻,汉朝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曾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巡视活动。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公元110年到公元前89年,在这21年的时间里,汉武帝先后十次巡视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期间在泰山举行六次封禅大典。众所周知,清朝的乾隆帝为了游玩,先后六巡江南,可是汉武帝十次东巡、六次封禅又是为了什么

  • 裴寂是如何辅佐李渊的?他最后为何会获罪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裴寂,唐朝

    裴寂是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任宰相,他为唐朝的建设作出不少贡献,但是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唐高祖李渊在太原任职,工作尽心尽力。但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却早有反意。后来,李世民和一个叫裴寂的官员,给李渊做

  • 张郃在官渡之战时投奔曹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郃,三国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建安四年(199年)

  • 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生也投奔过多人,和吕布相比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

    一般情况下,一提到“三姓家奴”很多人的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吕布。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吕布在《三国演义》中的特点确实是这样。而这三姓则是指吕布本来姓吕,后认丁原和董卓做义父,投奔他们。而张飞骂的“三姓家奴”则暴露了吕布和丁原、董卓的真正关系,不过是丁原和董卓手下的“臣子”

  • 沉迷于制造木器的朱由校,他对明朝起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由校,明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朝代,产出了很多奇葩皇帝,有的只会玩蟋蟀,有的只会玩木匠活儿,完全把国事放在了一边。这位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的皇帝便是朱由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由校是明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16岁就继位了,在位

  • 历史上杜甫是什么身份?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多数人眼前浮现的都是一副苍老的面容下,低沉的声音,在吟诵着千古名篇,忧国忧民的情怀之下,杜甫似乎总是愁眉不展。这肯定是大多数人心中的杜甫,这个被誉为中国最高头衔的诗人,因为唐朝诗人比较多,所以对杜甫的地

  • 历史上杨修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修,汉朝

    杨修出生名臣之家,才学聪明,是深得曹操喜欢和欣赏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魏蜀吴三分天下,其中当属曹操势力最大,他不仅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尽取冀、并、幽、青四州之地,还借此一统黄河以北的土地,成为最大最强的诸侯。同时,曹操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文有号称“王佐之才”的荀彧、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