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高明之处在哪里?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高明之处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3 更新时间:2023/12/10 3:34:57

张廷玉是大学士张英的后代,张英出生于1638年,其祖上是明朝陕西临巩道参政张淳,他于1663年考取了清朝的举人。这个时候,南明刚刚灭亡,作为较早的一批投靠清王朝的文人,张英受到了当时清朝的皇帝康熙的十分赞赏。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可谓是当时汉族官员当中的极品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张廷玉作为张英的后代,自然享受到了这种贵族后代的优厚待遇,加上他本人也比较聪明,1672年出生的张廷玉在1700年就考上了进士,18岁的进士,倒也是历史当中比较著名的了。由于他爹跟康熙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张廷玉这样一个老“功臣”的后代自然就被提拔的特别快了。

他在康熙一朝时,官职最高做到了刑部左侍郎;在康熙死后的九子夺嫡事件当中,由于目光老辣的

张廷玉提前支持了雍正,所以在雍正一朝他也是大红大紫,最高做到了首席军机大臣的职位,雍正死的时候还许诺让他“配享太庙”;不过到了乾隆一朝,张廷玉就被冷落了,奇怪的是,此时他居然不断向乾隆索要赏赐,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他真高明。

作为清朝的大臣,乾隆曾经也说过大学士都是“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这一点清朝的许多大臣也是心里非常有数的。不过,话是这么说,事情有时候却不能全这么做,毕竟管理这么大的一块土地,虽然修了《四库全书》,也不是靠骑马射箭找福晋的本事就能搞定的。

像康熙、乾隆这样的,他们并不是很在意怎么去治理,所以倒也不是很需要特别能做事的官员。康熙时,很多制度还保持着建州部落的特色,官员搜刮百姓,朝廷则搜刮官员,比如《康熙王朝》当中的“朱国治”就被老百姓称作“猪扒皮”,所以康熙也不是很需要怎么去治理朝政,官员们只要不造反就是很优秀的了。

而乾隆时期,由于他爹死前还给他留了一大笔财产——6000万两白银,顺带还给他留了一套相对成型的制度和人才体系,所以他也不是很需要去治理民政。乾隆的生活就是去建立“十大武功”,其实就是打压一些叛乱分子,而且还是特别弱的那种;然后估计就是安静的做一个“宠妻狂魔”,顺带与和珅谈人生谈理想了。

但是雍正不一样,他面临康熙给他丢的烂摊子,当时天下初定,其实还有很多叛乱势力,为此雍正不得不想办法把这个支离破碎的大清给补一补。所以他成立了军机处负责打仗,同时还大量的任用了一批非清朝皇室成员的高官,这里面就包括了张廷玉这样的大臣,需要他们来为自己出谋划策。

而张廷玉恰恰是那种既听话又有许多“点子”的人,在经历康熙一朝的考验之后,基本上确定了他的忠诚度。为了搞事情,为了把清朝拉一把,他任用了这位不是清朝皇族的文人。虽然,在军机处里面,像张廷玉这样的人,一般只是负责跪在那里,要么就是记录一下雍正的言论,只有偶尔才有“建议”一两句的可能性,但这也是当时文人们的巅峰了。

当时清廷对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大举用兵,由于对自己军队的战力不自信,也由于对当时清朝的国力有着清楚的认识,所以雍正常常为此而频频发脾气,发指令。在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张廷玉张廷玉每天当值,从早到晚,恭谨谦和,不敢退。可见张廷玉这个人的好处了:有点子,还没脾气。

不仅如此,张廷玉还参与了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事情,这件事情估计也是他深的雍正重用的原因。张廷玉参与编撰了《明史》,在这样一部清朝描述它的敌人的史书当中,张廷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一部明朝的历史写到了让清朝皇帝满意的地步,这一点,让雍正特别的满意。

不过,再好的张廷玉,也不可能适应每个清朝的皇帝。在雍正一朝,张廷玉的地位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到了雍正的儿子乾隆上台的时候,他就突然失去了价值。乾隆不需要搞什么大事情了,他国库里有6000万两白银,只要不太作,他这一辈子可以舒舒服服的过去了。

相反,这位并不是清朝皇族的超级大臣,了解了清朝太多的秘密,也掌握了皇室太多的信息,同时还有太多的“门生故吏”,掌管了太多的部门,拥有了太多的权力。要是这个看起来十分忠顺的老臣突然暴起“反清复明”,他乾隆该怎么办呢?毕竟,张廷玉祖上可是明朝的大官啊!

想到这里,乾隆禁不住背后一阵发凉。所以自乾隆公元1736年当了皇帝后,就对张廷玉不怎么待见了。张廷玉这也是成了精的人,怎么看不出乾隆对自己不满了呢?但是他非但没有因此而夹起尾巴做人,反而一改曾经夹起尾巴做人的习惯,变得十分的嚣张和肆无忌惮,让乾隆大为光火。

一方面,他竟然让乾隆写一份证明:让自己死后配享太庙。虽然这事雍正已经定下了,但是张廷玉逼着乾隆写证明,倒也真是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虽然乾隆不情不愿的写了证明书,张廷玉还不满意,他又向乾隆要各种赏赐,要各种财物和封赏,使得乾隆牛脾气终于爆发了。

想想乾隆一个连“清风不识字”都不能忍的人,居然忍着没有把张廷玉直接拖下去,这也是十分的讲情面了。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乾隆直接拔了他的官,让他退还前面赏赐的所有财物,并且还取消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爵位也被剥夺,一时之间满朝文武都开始嘲笑这位“三朝元老”晚节不保和贪得无厌。

不过,45年后,乾隆却下令恢复了张廷玉的一切荣誉,恢复他配享太庙的资格。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张廷玉这是自污以避免功高盖主,最后张廷玉这个明朝大官的后代成了唯一的一位配享清朝太庙的汉族文官,这在历史上,当也是一种“尊荣”了。

标签: 张廷玉清朝

更多文章

  • 刘备创业之初一无所有 属下的人为何还对他不离不弃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属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读过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创业初期一无所有,这里我理解的创业初期是刘备占据荆南四郡有地盘之前,是靠什么让属下忠诚,让属下对他不离不弃呢?比如关张二人在危难中从始至终没有背离刘备,比如糜竺在刘备徐州兵败时没有远离刘备反而拿

  • 历经曹氏三代君王的司马懿,他最害怕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关于司马懿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纷纷扰扰,诸侯割据,生灵涂炭。我们都知道无论三国时期多么的混乱,最终渔翁得利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善于伪装,历经了曹魏三代君王,也辅佐了曹魏三代君王,那么在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个人中谁让司马懿最害怕呢?很多人

  • 他是南朝末年的废太子,历经国破家亡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胤,南北朝,陈叔宝

    他是生在南北朝乱世的皇子,从皇子到废太子,最后客死他乡,此人究竟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胤,后主陈叔宝的庶长子,生母是孙姬,孙姬生陈胤的时候难产而死,而皇后沈婺华心生怜悯又膝下无子,便收养了陈胤。昨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了皇后沈婺华,她淡泊名利清心寡欲,不得陈叔宝的宠

  • 秦始皇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出巡?最后一次出巡时已五十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出巡

    秦始皇建立“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伟大功业后,面对广袤的国土,面对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决定开始他的巡狩生涯。巡狩,指天子出行视察地方。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等学派已有了天子巡狩四方的设想,始皇不仅第一个践行了大一统理论,也是第一个践行天子巡狩四方这种政治思想的帝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刘备为什么得人心 刘备究竟有着什么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的人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大大小小几十位主公,他们性格各异,管理手下的方式也是天差地别,而刘备无疑是最得人心的一位主公。《三国演义》第62回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刘备在庞统的辅佐下率军进攻西川时,一次刘备犒劳三军,刘备和庞统都有些喝多了,尬聊了一会

  • 三国演义中刘备最得人心 其中背叛刘备的人为何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背叛刘备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简直就是仁义的化身。他礼贤下士,善待百姓,最擅收买人心。虽有曹操大军在后追击,但他仍对百姓不离不弃,带着百姓逃走,让百姓深感其仁。在徐州,陶谦病重,他觉得不可趁人之危,因此不肯受命手下徐州。刘表让荆

  • 拼命三郎石秀在梁山是什么排名?堪比赵子龙的梁山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石秀,宋朝

    拼命三郎石秀在梁山是什么排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张恨水所著的《水浒新传》中,梁山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守土抗战的忠义之士。接受招安后,他们在抵御侵略者的过程中或拼尽全力壮烈殉国,或被俘后自尽守节,或遭到奸臣迫害被毒杀。虽然最后所剩无几,但却成就了众好汉的忠义之名。而在首批

  • 呼延灼和关胜两人,甘心归顺于梁山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呼延灼,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梁山好汉呼延灼的文章。梁山好汉的成分很复杂,有如王英一样,很早就占山为王的草莽绿林,有前国家公务员宋江,有流氓地痞张顺,也有大富豪卢俊义。但梁山中还有一类精英,他们后入梁山,却排名靠前,那就是朝廷降将。如关胜,呼延灼等人。他们本是朝中将领,在和梁山对敌的过程中

  • 道光帝逝世前做了什么?他宣布了哪两道密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道光,清朝

    道光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就在这哀戚之中,道光迎来了他在位三十年的新年,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已经69岁了,在人均寿命35岁的清朝,这应该是高寿了。皇太后灵柩的终点是易县的清西陵。正月初五,道光帝终于答应了大臣们的一再请求,决定放弃亲自将皇太后灵柩送到西

  • 有关于子婴的身世众说纷纭 子婴和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子婴

    对秦始皇和子婴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关系可复杂了。涉及到子婴的身世由来,历来众说纷纭。只能说子婴喊秦始皇爷爷、大伯、爸爸、哥哥都有可能!关键的就是司马迁自己《史记》的记载就不相同。其一《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赵高逼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