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清廉一生为什么晚年会强卖民田,自毁清白?

萧何清廉一生为什么晚年会强卖民田,自毁清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73 更新时间:2023/12/16 10:50:31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经评价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再深入分析一下,张良在汉朝建国后已经不管事,韩信在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基本处于一种被“限制居住”状态;萧何曾经是刘邦的上司,在沛县期间经常资助刘邦,还利用自己官吏的身份多次保护过刘邦。反秦起义时,萧何自觉奉刘邦为“主公”,始终如一,从无二心,是刘邦班底最早、最基本、最主要的成员。张良虽然也较早依附刘邦,但比萧何要晚一些,中间还当过韩国的司徒,刘邦被封为汉王就国时还没有跟随前去。韩信是因为萧何的极力推荐才有机会展示才华的,有句话叫做“成也萧何”,意思就是萧何成就了韩信。这样一比较,萧何对整个汉朝的贡献,似乎又比张良和韩信要大。

萧何勤于公务,还是在当秦朝官吏时,就通晓法律,办事条理,在一郡公务考核中名列第一。萧何不爱钱财,当刘邦的军队进入秦国都城咸阳时,将领们都争着夺取分刮钱财,唯独萧何进入丞相府,收取了秦朝的所有文献资料。正是靠着这些资料,作为被封在流放犯人地区的汉王刘邦,才能够了解天下基本情况。萧何一生简朴,购置田产必定要在偏远贫瘠的地方,建造家园不求奢华。在他看来,如果后代能像他一样贤能,有了这些足可以安身立命;假如后代不贤能,有权势的人看不上这种地方,不会有意夺取,反而可以保住这些家业,过上普通人的日子。

然而,这样一个为国家所倚重,为百姓所爱戴,一生简朴的人,却在刘邦死的那一年低价强卖百姓田地,与民争利,而这样做的原因竟然是为了自毁声誉,好让皇帝“安心”!不能不说这是萧何一生的悲哀,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皇权制度下一切清廉臣子的悲哀。

那么,萧何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

刘邦担心萧何有异心

刘邦领兵东进和项羽争夺天下,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治理巴蜀,平定三秦后,萧何又协助太子监国,镇守关中。楚汉之争,战场形势变换不定,胜负关系经常互换,兵员损失惨重。当刘邦兵败以后,总是萧何征调关中士卒,为刘邦补充兵员,恢复士气,刘邦因此得以和项羽再战。当楚汉荥阳对峙期间,刘邦多次派遣使者慰劳萧何。表面看起来,这是刘邦对萧何的关怀厚爱,但深层次里的事情却不是这样。刘邦在死前把萧何关进了监狱,有一个姓王的卫尉就对刘邦说过:“当时相国留守关中,他只要动一动脚,那么函谷关以西的地盘就不归陛下所有了。”刘邦担心的就是这个,他自己能够叛项羽而自立,要是萧何有心自立为王怎么办?所以,当时有个叫鲍生的人对萧何说:“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却反过来慰劳你,这是内心在怀疑您呐!为今着想,不如派遣您的子侄兄弟能打仗的人都到汉王身边军中效力,这样汉王才能安心。”萧何这样做了,刘邦果然高兴。

刘邦担心萧何得民心

楚汉相争时期,楚汉两国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楚国控制的诸侯国和地盘,不是这儿乱就是那儿叛,而汉王国所拥有的巴蜀、汉中以及三秦地区,始终稳定。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刘邦每占领一个地方,马上就会改秦制为汉制,而这些法律和规章的制定执行都是萧何所为。刘邦当皇帝后,在中央政权控制的范围内,社会能够很快稳定下来,也是由于法律的及时实施。由于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萧何赢得了民心。当时就有人说,萧何“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他,如今全国统一,萧何一如既往勤勉做事,“与百姓关系和谐,受到百姓爱戴”。刘邦当了皇帝,为了铲除诸侯王,连年征战。这和楚汉相争时有一个相同之处,刘邦在前方打仗,萧何在后方理政安国保证前方供应。萧何除了在后方安抚勉励百姓,还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拿出来捐助军队,讨陈豨、平英布都是这样,杀了韩信得到的赏赐萧何也一点儿都没要。

本来这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战时国家经费紧张,大臣拿出自己的钱来支援前线,这对皇帝来说实在是求之不得,萧何主动拿出来不是很好吗?当时刘邦也是这样想的,每当萧何拿出钱财来,刘邦都很高兴。可是,当天下的异姓诸侯王该平定的都平了以后,刘邦就不这样想了。这时候的刘邦想的是:位高权重、能力超强、深受百姓爱戴的萧何难道不是像异姓诸侯王一样是大汉帝国的威胁吗?并不是我们要无端揣测刘邦的心思,当时的人也这样认为,萧何的一个门客就明确的指出,说“萧何灭族的日子不远了”。原因就是刘邦屡次询问萧何的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的关心,而是害怕他“震撼关中”。于是这个门客给萧何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多买田地,并用低价、赊借等手段购买,以便败坏自己的名声。萧何听取了这人的建议,刘邦不但不恼,反而很高兴。

刘邦平叛归来,拿着百姓的告状信给萧何看,刘邦竟然是笑着说的,可见刘邦是多么的希望萧何“失去民心”!当萧何趁机请求,让民众耕种皇帝所有的上林苑中的空地时,刘邦立刻以“接受商人贿赂”的罪名将萧何关进了监狱。因为萧何又一次犯了忌,他又会成为民众爱戴的对象。

既然萧何犯了大忌,刘邦又把他关进了监狱,已经成了砧板上的肉,可是刘邦为什么没有杀他呢?这是基于两种原因:一是没有人出来说情;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人给萧何说情呢?到了萧何这种地位,感觉自己能说上情,说情又能够起作用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许多有功大臣尚且自顾不暇,谁还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萧何这个人卓尔不群,从来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势,怕是还真没有铁杆死党。刘邦只是把萧何关了起来,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处理决定,很多人还没有考虑好该不该说情,需要不需要说情。这倒反过来成全了萧何,让刘邦觉得萧何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人的行为,并不是一种势力,他大可以放心。有一个人在刘邦面前说过萧何,这个人是个姓王的卫尉,大概就是刘邦的卫队长之类的小官,官虽小,确是刘邦的人。他说了两点,萧何所做都是相国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萧何留守关中的时候没有谋取私利,为什么要在现在牟利呢?这个人的话刘邦听进去了,但这个人说的是理,不是讲的情。二是萧何没有辩解。这是一个正直、没有私心的人常规的做法。皇帝铁了心要杀你,辩解毫无用处,只会加速死亡的步伐。皇帝犹豫不决,不辩解既能说明态度好,又能证明皇帝做得对。给皇帝留下了面子,也就给自己多了一线生的机会。

封建社会,说到底,皇帝不过是一个地主,是天下第一号的地主,这就是皇帝们经常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皇帝管不过来那么多的地,也管不过来地上那么多的事儿,他们只能分一些地出去给他人,也还的雇一些人给他管事,这就有了王侯和官员。作为王侯和官员,必须记住两点,你这个地主不能大过皇帝,你所有的财产都应该是皇帝所赐。如果你想背着皇帝多捞一点,那是绝对不行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把贪污受贿列入十恶不赦之列的原因。不过,皇帝不但爱财,他更贪“心”,当有人把民心拿走,那就意味着他有可能当不成地主,也就是失去所有的财产。所以,在丢掉一部分财产和让人拿走“民心”相比,孰轻孰重一般皇帝都会看的清楚。

在萧何之前,历史有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管仲奢华张扬,赢得了齐桓公放心把国政交给他,王翦一再向嬴政要赏赐,得到了秦王放心把军队交给他,都等于是把“民心”交给了最高统治者。相反的例子,齐国的田氏把财产全部散给国人,买得了民心,最终齐国改姓,田氏拥有了整个齐国。萧何绝无私心,却不幸触到了皇帝刘邦的最隐秘处。

丞相掌握着一个国家的行政权,只有他最有条件能够和皇帝争夺天下财产,所以这皇权和相权历来也是既配合又争斗,到了明代,朱元璋终于不耐烦了这种争斗,干脆取消了丞相制度。但是,取消了丞相这一职务,不等于丞相该干的事也不存在了,所以这皇帝和丞相两个人的争斗,变成了皇帝和几个人的争斗。如此看来,萧何的悲哀,是整个封建社会所有臣子的悲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萧何为了活命,竟然需要自证其污,自毁声誉!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他是五虎将里下场最惨的,全家上下200多人遭屠杀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超,三国

    三国历来就是爱好历史的朋友最喜欢了解研究的一个时期,因为在这个历史阶段,天下的局势最混乱也最精彩。各路诸侯兵马不断崛起又不断被打败降服,最后慢慢形成了以曹、孙、刘三家鼎立的格局。大家细细品味就能发现,相比于别的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将名士更为大家所熟知,再加上罗贯中老爷子的《三国演义》这个大IP,吸引了

  • 三国名将赵云出身贫困卑微,为什么有一身超强武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三国

    提起《三国演义》这本书,那些爱好文学的小伙伴肯定是如数家珍,这还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英雄好汉以及那些武艺高强的将士。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关羽,他能够在千军万马的包围中全身而退,切斩杀敌将颜良;还有马超,让曹洪兵荒马乱,且把当时荣耀一时的于禁打败,甚至最后还杀了李通;还有名将

  • 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窅娘——金莲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窅娘,唐朝

    窅娘(yǎo niáng)是南唐后主李煜嫔妃。她善舞,用裹足取悦后主,后主对其甚是欣赏,南唐唐镐曾写一对联写窅娘舞“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只是很快南唐灭亡了。窅娘出身贫寒。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据说是混血儿,所以眼睛和中原人不太一样,故名“窅娘”。历程用白帛裹足,身轻如燕,创金莲舞。进南唐

  • 宋朝将军岳飞谥号“武穆”,是一种刻意贬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

    岳飞是谁害死的?大家都知道是秦桧。但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是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读音:莫其懈)组成的。岳王庙前便有“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像。在杭州岳庙还有一处古籍,透露的信息却截然不同,那就是明代文人文征明的“满江红”词碑,其中有句

  • 伊达政宗有哪些轶事典故?伊达政宗眼睛是怎么瞎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伊达政宗,日本

    右眼失明伊达政宗五岁的时候,也即织田信长火烧圣山比叡,纵横京畿的那一年,他突发疱疮,导致右目失明,“独眼龙”的名号,就从此而来。右眼失明,却也是证明梵天丸为万海上人的重要证据——万海上人在生前同样是一眼独明。不过,梵天丸的母亲义姬在梵天丸右眼失明后,便觉得他的容貌十分的丑恶。因此,义姬将自己对梵天丸

  • 伊达政宗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兄弟?伊达政宗为什么被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伊达政宗,日本

    伊达政宗日本战国时代著名大名,仙台藩始祖。知名度相当高,仅次于日本战国前、后三杰。由于小说和游戏的吹捧,尤其游戏形象英俊潇洒,并且是个独一无二的独眼龙,出生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所以深受很多人喜爱。一顿吹捧后很多朋友发现他身上有很多糟点,随后又开始黑的一无是处。在日本和中国都有很大一批人黑他。伊达政宗【

  • 同样是手握大权,武则天能让大唐强盛,慈禧却为何只能葬送大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太后,清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人都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少有女子能为官,而登上封建王朝权力顶峰并成为一国之主宰的,几千年里也才出了几个。其中,慈禧太后和武则天的统治时间最长,影响也最为深远。然而两人的统治结果却完全不一样。武则天掌权之际,任用贤能,大力推行科举,选拔出了许多人才,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创造

  • 李鸿章后裔为亿万富豪,左宗棠又留下多少家产?还不到其一年工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左宗棠,清朝

    众所周知,左宗棠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其早年科举屡试不第,加入湘军后才正式步入政坛,曾参与镇压众多农民起义的左宗棠于花甲之年率军西征,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建省,有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被后人尊为民族英雄。兴办洋务运动后,他大力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兰州织呢局等一批企业。左宗

  • 杨贵妃自身有什么问题导致不能生育 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一儿半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贵妃,唐玄宗

    说起古代的美女,人们脑海里一定会闪现很多的身影,但是毋庸置疑这里面一定会有杨贵妃的存在。她在唐朝无疑是顶尖的美人,且又是当时皇上最宠爱的妃子,可谓是美貌和权势并存。一曲长恨歌更是将她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描绘的婉转动人,悲戚壮丽。电影《妖猫传》将杨贵妃的美貌,温柔刻画出来,同时将这个弱小的女子和整个国家

  • 高览与颜良等人齐名,为什么会是弱到被人一枪撂下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云,高览,袁绍,文丑,许褚

    《三国演义》这本很多人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很值得我们研究。而在三国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名将虽然武力值极高,却死得相当憋屈,让人惋惜。比如猛张飞,就是被宵小结束了。而黄忠,更是被无名之辈给射杀。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位名将,却被人一枪就秒杀了。不可谓令人不惋惜!这个人是袁绍帐下的一名河北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