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朝元老李广一生战功赫赫为什么不能封侯

三朝元老李广一生战功赫赫为什么不能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58 更新时间:2024/2/1 13:13:50

说起飞将军李广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诗句,更是把李广推上了高峰。但是一个奇怪的情况出现了,李广从军将近40年时间,可以说立下战功无数。但是无论是汉景帝还是汉武帝都没有讲李广封侯,到了汉武帝的中期,李广甚至被绝对的小辈霍去病超越。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未能封侯无疑是李广最大的遗憾。那么李广这位名将,究竟为什么一直没有能够封侯呢?

在汉文帝在位的后期,北方强大的匈奴大举进攻汉朝首都长安的北方重镇萧关。此时汉朝的常备军兵力严重不足,为了抵御匈奴大军,临时的征兵开始了。就是在这次战役之前,年轻的李广应征入伍。

在萧关决战中,李广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李广箭法精妙,杀伤多名匈奴军官。为此李广被提拔为中郎,还成为了皇帝的近卫之一。在跟随汉文帝狩猎的过程中,李广多次射杀猛兽,得到了汉文帝的赞赏。

汉文帝对李广的评价相当高,汉文帝认为:“这个小伙子生不逢时,正是太可惜了。如果他出现在高祖刘邦时期,他的本事可以被封为万户侯。”可惜当时的李广再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他一直做着皇宫侍卫的闲差。不过李广的内心一直渴望成为将军,而且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汉景帝登基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广被下放成为了地方军官。本来李广不再有什么机会,但是刘家人自己的内讧出现了。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七国之乱爆发。由于这次叛乱的势头很猛,汉朝中央几乎集结了所有的军队抵御这次突如其来的变故。李广此时作为一名骑兵军官跟随大将周亚夫平定叛乱,在激战中李广的表现相当出色,因此得到了梁王刘武的赏识。

梁王刘武自己也是野心勃勃,为了拉拢李广,刘武送给了李广一枚将军的印章,请注意,当时的李广还不是将军。这件事传到了汉景帝刘的耳朵里,作为皇帝他当然十分忌惮。虽然李广在平定叛乱中拥有功劳,但是汉景帝的态度是没有任何的封赏,只是官职升了一级。李广的名声太大,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副作用。

平定叛乱之后,李广出任上谷太守。在镇守上谷期间,李广表现出了政治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边境上的匈奴人,李广的态度是一再主动进攻。

当时汉朝还没有大规模进攻匈奴的计划,李广的行动让朝廷很为难。此外,李广对匈奴人只讲军事打击,不讲政治劝降。要知道匈奴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很多匈奴人未必真心听从匈奴大单于的命令。

与李广同在一地的文官对李广的评价是:“李将军这样虽然出名,但是很难在一个地方待长久。”由于李广这个人太厉害,在匈奴人中名气很大。但是具体李广都有哪些出名的功劳,还真的没有办法统计。

李广统军能力不强是他最大的缺陷,李广统帅军队军纪松散,一旦宿营,士兵们完全是自由活动,在遭遇敌军时经常是反应不及。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下令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战。汉军兵分四路进攻匈奴,李广就是四路将领之一。

不得不说,李广由于名气太大,造成了运气相当差。在进攻匈奴的进攻中,由此此时匈奴还拥有很强的实力,所以匈奴人计划全歼李广的部队。其他三路军队都几乎没有遇到敌军,而李广遇到了匈奴军主力,这些匈奴人专打李广。

最终李广损失惨重,收集残部撤回长安修整。在汉军进攻匈奴之后,匈奴人立刻开始了反击,来之不往非礼也。

此时李广奉命镇守右北平,由于李广的名声太大,匈奴人几乎没有主动进攻这一地区。右北平的百姓安宁了下来,但是李广却没有几乎建功立业,这位老将军渴望封侯。

在经过一系列的战役之后,匈奴的势力已经大大削弱。为了彻底击败匈奴,汉武帝又一次命令进攻匈奴此次主战场在漠北地区,汉军统帅卫青决定四路夹击全歼匈奴军主力。但是李广率领的军队出现了问题,由于向导逃亡,李广的军队迷失了方向。

最终卫青只能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攻匈奴,不过卫青确实是帅才,此战汉军大获全胜。直到卫青班师回国时,李广的军队才姗姗来迟。没有在战场上拼杀是军人最大的耻辱,看着赫赫战功的卫青,李广更是羞愧难当。

最终这位百战名将拔剑自刎,这也成为英雄永远的遗憾。

标签: 三朝元老李广

更多文章

  • 由姜维沓中避祸的真相:兼论姜和张廖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维

    首先我不认同“张翼廖化都曾明确反对姜维的战略就认为他们不齐心”,我们哪天不是和身边最亲的人在各种事情上分歧一堆呢。至少姜维长期带出去北伐的一批人关系是没有疑问的(包括廖化张翼和其他不知名的将领)。服从是军人的第一本职,姜维不是脑残,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他犯不着给自己埋定时炸弹,魏延杨仪的例子在前面呢。

  • 郭嘉与田丰竟然均是浪得虚名?原因有四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

    有的人是死前无名,死后方生。在这一点上曹军的郭嘉和袁军的田丰有惊人的相似--郭嘉是因为那时三国第一红人曹操惨败赤壁后爆出两句:"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而成名,别小看这两句,因为它把曹操和如荀、程等众谋士贬了下去;而田丰则是因为当时最强

  • 嚣张假太监刘克明不仅给皇帝戴绿帽子还杀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假太监刘克明

    唐朝中后期,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甚至操纵着皇帝的生死。唐敬宗李湛时期,有人冒充阉人,混吃混喝,甚至给皇帝戴绿帽子。刘克明是大太监刘光的养子,刘光凭着自己的权势把他弄进了皇宫,没有给刘克明净身,让他当了一个假太监,伺候李湛。自古后宫多旷女。后宫本来就只有一个男人,那就是皇帝,突然来了这么个精壮小伙子,

  • 朱佑樘出生前的坎坷人生:差点被堕胎药打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佑樘出生前的坎坷人生

    朱见深少年时期反应迟钝,口吃严重,父亲英宗很怀疑他的智力和治国能力。只有在自幼照顾他的宫女万氏那儿,他才找得到安慰和自信。朱见深18岁登基,纳比他大17岁的万氏为妃。朱见深皇后吴氏不到20岁,找机会教训了一顿骄横的万氏,没想到龙颜震怒,立即把吴后废掉。成化二年万妃生子,可惜这皇子不满一岁即夭亡。万妃

  • 姜子牙的黑历史:为什么要杀掉天下的隐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子牙

    历代君王对待隐士无非有两种态度。一种以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代表。刘秀和严子陵关系不错,早年曾经是同学,严子陵的成绩让刘秀仰慕。等到刘秀当了皇帝,建立了东汉之后,就派人四处寻找严子陵,希望严子陵能够出来帮助自己打理天下。可是严子陵不想当官,或者不想在以前不如自己的同学手下当官,于是躲起来不见。后来刘秀发狠

  • 最残暴的皇帝:为什么竟然要虐杀两任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皇帝

    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国家大多时间不长。刘聪驾崩后没多久,刘曜就建立了前赵;石勒消灭了刘曜而建立后赵政权,333年7月60岁的石勒去世,太子石弘战战兢兢地做了一年多帝王,便非常从容甚至非常快乐地将帝位让给了石虎,但没过多久,石虎就杀掉废帝石弘、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这几个石勒的儿子。网络配图石勒去世,

  • 史上第一位临朝掌权的吕雉是得狂犬病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雉是得狂犬病死的

    中国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吕雉,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位临朝掌权的女子,身世传奇,而死因也颇有传奇。如果按照史书记载来说,公元前公元前188年,吕雉患了重病,她生怕自己死后群臣谋反,吕氏天下不保,命赵王吕禄、梁王吕产分别掌管都城南北的禁卫部队,任吕产为相国,将吕禄的女儿指配给小皇帝刘弘做皇后。吕雉做好最后的安

  • 揭秘:历史上影响蔡文姬一生的六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网络配图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毫无疑问,这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同时也是蔡文姬的父亲。董卓当政,力求蔡邕前来支撑门面,蔡邕不去,董卓说你不来我杀

  • 秦末楚霸王项羽和宋末名将岳飞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和岳飞

    项羽的父亲项少龙出现在《寻秦记》中,由著名演员古天乐扮演。但是后来根据寻秦记改编的电视剧中项少龙并不是项羽的父亲,他是现代的一个特种兵穿越到古代,遇上了秦始皇和他结成挚友,然后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但他因为穿越的原因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他的后代并不是项羽。书中记载,项羽的父亲名叫项燕,项羽的父亲也并

  • 纳谏非李世民专利:宋徽宗从谏如流为啥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善于“纳谏”,堪称“从谏如流”。不过,他纳的既不是保家卫国之谏,也不是国计民生之谏,而是谶纬学和风水术。据宋代朱弁《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年(1102年),中书舍人范致虚看到京城以屠狗为业者甚众,觉得事关重大,该提个建议。他向宋徽宗上书说:“十二宫神(生肖),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