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宋第一名将被冤杀 死前大骂皇帝堪比岳飞

大宋第一名将被冤杀 死前大骂皇帝堪比岳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4/2/12 12:54:37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宋朝,一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宋朝,还有就是刘裕以一人之力建立的宋朝。只不过赵宋名气太大,所以独占宋朝称号,而称刘裕的宋为刘宋或南朝宋。实际上,在赵宋之前,刘宋是单独称为宋朝的,也自称大宋。

严格说,赵宋没有自己的开国名将,入赵宋的那些名将在五代时就在打天下,而刘宋则有自己的开国名将,这些人都是跟着刘裕从最底层杀出来的。

刘宋开国名将星光灿烂,计其有大功大功者,略有:王镇恶、王睿、王懿檀道济、朱龄石、朱超石、胡藩、傅弘之、蒯恩、孟怀玉、沈田子、沈林子、刘道规(刘裕弟)等人。但要如果说宋朝第一名将,则非檀道济莫属。

网络配图

之所以称檀道济为宋朝第一名将,还是有些根据的。一,唐建中年间,唐德宗追祭古代的六十四员大将,其中刘宋只有两人入选,一是王镇恶,二是檀道济,但檀道济排名22位,王镇恶排名53位。赵宋张预《十七史百将传》中,檀道济列64位,王镇恶列65位。王镇恶多勇少谋略,只是前线虎将,不如檀道济有智谋。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整理流传的,全称《檀公三十六计》。

刘裕一方面率诸将打天下,同时他还注意培养下一代的名将,而檀道济就在刘裕的计划之内。刘裕的长子是刘义符,已拜豫章公世子,将来刘裕要把江山传给刘义符,刘裕选中檀道济为刘义符保驾护航。刘义符以征虏将军的身份镇守京口,檀道济被刘裕命为司马兼临淮太守,随后又任豫章公世子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后又任征虏将军司马,冠军将军。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檀道道是刘裕将来托孤的首选军事大臣。既然刘裕选中檀道济,那就必须让檀道济多立军功,否则将来何以服众人?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二月,晋太尉刘裕决计北伐后秦,晋军浩荡北上,数路西进,直指秦都长安。

晋军主力步兵从建康渡江北上,沿淮河淝水北溯至中原,两大先锋,一个是与后秦姚氏有亡国杀君之恨的王猛之孙王镇恶,一个就是檀道济。就在檀道济进兵时,他的弟弟、青州刺史檀祇被后方主管刘穆之怀疑有二心,有人说:桓韶现任江州,檀道济“为军首”,一旦有变,国家危矣,刘穆之这才不再怀疑桓氏三雄。

网络配图

元嘉八年(公元430年),北魏大举南犯,还是檀道济出任救火队长,帅众伐魏。檀道济出马那是不必说的,初战就大破魏军于寿张,再战济上。檀道济与鲜卑人在二十天内大战三十场,“道济多捷”,打得狂妄的鲜卑人灰头土脸。直到魏将叔孙建烧掉宋军粮草,檀道济这才不“唱筹量沙”,缓军而退。但此时的刘义隆就不是特别情愿用檀道济了,本来檀道济功劳就太大,再立功,威望更大,到时刘义隆根本压不过檀道济。檀道济已无官可封了,已封司空,爵永修公,实授江州刺史,扼长江中流,对刘义隆来是个极大的威胁。

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说檀道济他是大宋第一人,连刘义隆都不怀疑。但正因为如此,刘义隆必须除掉檀道济,即使他知道檀道济没有任何罪过,因为“(檀道济)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

大臣刘湛早就看不惯檀道济,在生病的刘义隆面前说檀道济坏话,“陛下要是不行了,没有任何人能控制檀道济。”这也坚定刘义隆杀檀道济的决心。

宋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二月,刘义隆把檀道济从江州召开建康,说有事相议。临行前,檀道济的妻子向夫人就怀疑刘义隆要下手,劝檀道济要小心,“高世之勋,自古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檀道济自认自己对得起刘家父子,皇帝不会对自己这个忠臣动手,还是去了。刚开始,刘义隆还没有动手,直到一个多月后,刘义隆病体稍好,檀道济也放心了,准备回江州。

听说檀道济死了,鲜卑人大笑道:“檀道济死,吴人不足复惮!”

网络配图

檀道济的死,和另一个宋朝的名将岳飞很相似。岳飞死,女真人弹冠相庆,同样认为吴人不足复惮了。

又过了十几年,鲜卑人再次卷土南犯,一直打到了长江边上,把刘义隆吓得面如死灰。此时,刘义隆知道檀道济的重要性了,看着江北连岸烽火,叹道:“檀道济若在,岂能使胡马至此!”

檀道济自比长城,并非大言。有檀道济在,鲜卑人是不敢南犯的,最多在边境上搞点动作。檀道济一死,等于为鲜卑人除掉最大的敌人,那鲜卑人还客气什么?经常南下占刘义隆的便宜。在檀道济被杀前,宋朝和北魏是保持战略均势的,但檀道济被杀,边防无人,从此北魏反而占了刘宋的上风,主动进攻,让刘隆义疲于应付。

标签: 檀道济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做了这件事情 让对手都对他肃然起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品德是无需赘言的,他一生严于律己,部下纷纷效仿,就连对手和汉贼都对他肃然起敬。北伐时,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的吃穿,绰绰有余。臣在外任,随身的吃穿,都取用官家,不另外结余。臣死之后,一定使家里没有多余的财富,身边没有多余的钱财,以免辜负陛下。”诸葛

  • 秦始皇作为仁君那么好为什么秦14年就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贬秦之人,在面对诸多史实理屈词穷时,都会拿这句话来奋起反击:“秦国那么好,为什么只14年就灭亡了?”是啊,你说秦国并非严刑峻法,秦始皇并非专制独猜(裁),修驰道筑长城并非滥用明(民)力劳敏(民)伤财,这么好的秦国,为什么不得长久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止一次被人这般责问,也做了许多回复,可是总是无济

  • 三国曹丕不杀汉献帝 是因为怕妹妹守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

    汉献帝虽然做了亡国之君,但是夺了他大权的曹丕对他还是很仁慈的,他可以继续吃香的喝辣的,还受封做了个山阳公,地位不小,也不知道曹丕是出于哪种目地,没有杀了汉献帝,是因为汉献帝是他的姐夫与老丈人吗?还是因为他跟本就不惧怕汉献帝有驳倒他的能力。曹丕是谁啊,能够打败敌手做为曹操的继承人,可见其功力绝非一般,

  • 三国中最聪明的人 诸葛亮竟然还排不上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贾诩

    这个人是谁,此人乃是贾诩,贾文和。为什么说贾诩才是三国中的第一聪明人呢,下面听小编一一道来。第一:为人灵活,擅长权变。在一起奔波的人都被叛贼杀了以后,他只撒了一个小小的谎言就免掉了刀光之灾。智慧能够救人,在他的身上得到直接的体现。第二:在董卓被杀,其部下李傕、郭汜等已经解散武装准备微服回家的时候,劝

  • 揭秘三国史上借魅力和智慧搏上位的香艳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杜夫人

    三国时期美女很多,可是聪明的女人并不多。为了自己的未来进行拼搏的,更是凤毛麟角,在那个时代,女人只能在家做宅女,要么相夫教子,要么守候在屋子里,就这样终老一生。不过任何人总有例外,比如那个叫秦宜禄的女人杜夫人。其实秦宜禄也是个人物,你看在乱世之中,谁都想找靠山,谁都想找人才。秦宜禄本是吕布手下的大将

  • 春秋时最淫荡的女人夏姬:用身体玩政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夏姬

    夏姬:春秋时郑穆公之女,初私通子蛮。子蛮早死,继为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徵舒射杀灵公,孔宁等奔楚,请楚师伐陈。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娶以奔晋。以前看希腊神话,总是不明白,那些徐娘半老的王后们,

  • 朱棣为什么滥杀三千宫女?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典型的伪君子,有的人要说了人家可是大明朝的功臣啊......我怎么说也是查过资料的,肯定是有根据的,瞎说的话人家那得说我诽谤。网络配图此人虽贵为皇室子孙,但是一直得不到他老爸的看重,这也让他很郁闷,但在众人面前从不表露,总是一副谦谦君子的姿态,他老爸可不吃他这一套,任他怎

  •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被称为“昏懦” 后世人的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为何被称“昏懦”: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有人认为李治

  • 中国历史上武力最强的五大猛将吕布只能垫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

    说到古代冷兵器战争哪个朝代的武将个人武力最强,人们第一个印象就是项羽和吕布、还有就是李元霸了(不过这是虚构)。先说说项羽和吕布,西楚霸王天下无敌,跟三国的人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虽然大家看《三国演义》比较多,潜意识的认为关羽、赵云、马超等都是万人敌,但其实他们在楚汉就是英布、樊哙、王陵、周勃、陈武(刘

  • 辽太宗耶律德光:木乃伊国王像菜一样被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辽太宗,耶律德光

    十五岁的耶律德光是契丹国的第二代可汗,他野心不小,想要吞并中原......网络配图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终于在九年后到来了,耶律德光借机灭了后晋,在开封建立大辽,自立为帝,然而中原各路武装纷纷反抗契丹侵略者,耶律德光不得不撤退。947年,耶律德光在撤退中染上热疾,又因纵欲无度,最终一命呜呼。网络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