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08 更新时间:2023/12/5 4:00:06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诸葛亮的私心作怪。

喜欢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跟魏延有点不是很合拍,演义上甚至说魏延“有反骨”,正史当然也好不到哪去。要让诸葛亮去执行小年轻魏延的计划,自然是没有戏的。

不过,这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要解读“子午谷奇谋”,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人都是无法十全十美的,就算是传说中那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诸葛亮也一样是如此。今天如果把诸葛亮说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这个可能有些人会有意见,但我没有意见。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里,伟大的政治家不是很多,诸葛亮可以算做一位。问题是,政治家跟军事家不同,诸葛亮能治理国家,但打仗不一定在行,身为政治家的诸葛亮,就好象一个篮球教练,现在让他在足球场上担任前锋,他的球队不能击败对方,在情理之中。这跟整个蜀汉的命运结局是吻合的。

那么既然让一个政治家去指挥军事斗争,那诸葛亮放弃“子午谷奇谋”也就可以理解了,今天看来魏延的子午谷袭击战略,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大战略,跟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没有分别,跟当年曹操迎击袁尚的柳城白狼山之战,更十分相似,全都危险万状。当时,如果陈仓道上,或白檀塞上,设有伏兵,韩信,曹操二人的命运,将无法想象。问题是,恰恰没有伏兵,所以获得成功。军事行动,有赖冒险,在已知的史料上,看不出子午谷有伏兵,夏侯楙的智谋,还不到这个水平。而且,从以后的消息,却看出不仅子午谷一线而已,而是曹魏全国都没有戒备。所以乍听到一向静悄悄的西南边陲,忽然大军压境,全国立刻震动。

诸葛亮认为子午谷战略太过冒险,但在魏延看来并不是盲目冒险,而是正常冒险,因为对手恰恰是花花公子夏侯楙之故;如果对手换成司马懿,大军一旦进入谷口,就等于进入地狱。所以魏延的大战略一旦被否决,便永无再行的可能。从此,曹魏帝国安如磐石,诸葛亮的出兵祁山,对曹魏帝国的伤害,不过隔山打牛,徒消耗军士的性命。

诸葛亮的错误决策,由于他天生的谨慎性格,使他追求万全所致。偏偏军事上没有万全之策的,所以他用尽心力,不能寸进。魏延是当时名将,而终于英雄无用武之地,被驱逐到错误地点,打绝望的战争,而最后还被诬以谋反,身死自己人刀下,可惜,可悲又可恨呀。

标签: 三国诸葛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入关后建立了怎样的国家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清朝

    努尔哈赤建立新的国家制度1601年,努尔哈赤设计了一种新制度来组织他的族人,巩固他的权力。以蒙古人的模式为基础,努尔哈赤制定了八旗制度。最初,他建立了四个旗,到1615年,已经发展到八个。按照这一制度,每300名士兵或农民组成一个牛录;每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每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旗)。每个旗用一

  • 康熙究竟有没有传位雍正?还是雍正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雍正

    有关雍正(胤)继位的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一种观点认为,康熙钦定雍正,雍正合法继承了皇位。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雍正是篡位,在康熙病逝前后,雍正精心策划了篡位阴谋,篡夺了皇位。近日,上海学者金恒源(爱新觉罗·恒源)在《史林》杂志上撰文指出,根据对有关史料的重新解读,发现两份满文《康熙遗诏

  • 忽必烈是怎样登基为帝的?又是怎样攻灭南宋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忽必烈,皇帝,南宋,元朝

    登基为帝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病逝,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派来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这个消息,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帝位,忽必烈则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于是进攻南宋,并多次获胜,后来,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和林众臣谋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而且阿里不哥已经派

  • 项羽为何要在乌江自刎?项羽自刎前说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秦朝,乌江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 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 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 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

  • 揭秘:汉高祖刘邦在什么情况下唱出“大风歌”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高祖,刘邦,汉朝,大风歌

    垓下决战后,汉王刘邦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一个比秦朝更强大的汉王朝。公元前 202年,汉王刘邦正式即了皇帝位,这就是汉高祖(西汉纪年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 王时算起)。汉高祖建都洛阳,后来迁都到长安(今陕西西安)。从那时候开始的二百十年,汉朝的 都城一直在长安。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西汉”,也叫

  • 揭秘:明建文帝朱允炆最终去向何方?是生是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允炆,朱棣

    公元1368年,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农民起义军最终推翻了元朝长达一百六十年的统治,创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登基为皇帝,成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帝,史称明太祖。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并不是朱元璋任何一个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朱允炆。那么历史上关于朱允炆简介如何,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成为大

  • 一代书画大师宋徽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体”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徽宗,宋朝,赵佶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政治上了无建树的昏庸之君,不过他的艺术修养很高,诗词、书法、绘画都造诣颇深,堪称一代艺术巨匠。他一生爱书如命,收藏成癖,独创一代绝笔瘦金体,重视画院、优待画家,使得北宋的文化艺术一度达到了鼎盛时期。爱书如命爱书如命是知识分子的通病,而要真正做到爱之“如命”,却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据

  • 司马迁为何会把陈涉归入世家而不是列传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迁,汉武帝,李陵,《史记》

    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京城,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京中做了郎中。公元前

  • 司马迁曾几度入狱?为何最终司马迁惨死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迁,汉武帝,李陵,《史记》

    司马迁跨时代的史学家,一本《史记》成为史学领域的一大标志!后世人都知道司马迁受过宫刑丧失了成为男人的权利,发愤写了《史记》。有的史学家就提出为何汉武帝一直针对司马迁,而且有几次差点就杀了他!是汉武帝的妒忌还是司马迁罪有应得?我们先看看司马迁是如何受宫刑的吧!司马迁当朝的时候和一名将军李陵关系不错而且

  • 洪承畴为何投降清庭?该如何评价洪承畴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洪承畴,皇太极,孝庄

    洪承畴,号亨九,是福建人,是明清之际出名的人物,早年的时候在明朝为官,为了明朝的稳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到了后来,洪承畴降了大清之后,真正展现了他治理国家的才能,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完善清王朝的制度,消弭满汉之间的仇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洪承畴出生于明朝年间,早年的时候深受明朝皇帝的恩宠,一路官至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