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50 更新时间:2024/1/19 1:15:07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朱元璋真的诛杀了数万官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空印案"是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另外三大案,是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这四大案牵连人员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历史上少见。

胡惟庸案、蓝玉案往往被合称为"胡蓝之狱",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案狱事件。空印案、郭桓案则是朱元璋惩治官员贪污的事件。

空印案的案发时间、涉案被诛杀人数,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我们先来看看空印案的经过。

空印,就是在官方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具体内容,从而生效。

按明朝的规定,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向朝廷汇报财政状况,包括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等内容,也即年度财政核算。

先由各县报给府,府审核后再报给布政司,布政司审核、汇总后则将本省的财政状况呈送给户部。

户部进行对账、审核,如果自己记录的账目与布政司呈送的报表完全相符,分毫不差,就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合,整个账册便会被驳回,重新填报。

当时地方政府上缴朝廷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因而容易出现报表账册与实物差异的现象,户部就把整个账册驳回。

地方政府重新填报账册,国都南京附近的江浙地区还好,象很多边远地区路途遥远,交通不发达,回去后重新审核、造册、呈送,费力耗时。

往返一次快则几个月、半年,往往需要多半年时间,时间、经济成本很大。

于是,地方政府前往户部呈送账册的官员,就备有事先盖过地方政府印信的空白文册。

这样,就便于在户部审核出问题时,地方政府官员在现场重新填报,省了从南京往返地方政府盖印章的麻烦。

这个省事的办法,是从元朝流传下来的做法,明朝开国后也未明令禁止。

但是,朱元璋有一年获知此事后,雷霆大怒。

朱元璋为什么会大怒?

因为他目睹了元朝官僚们的怠政、舞弊行为,从而也加入推翻元朝的起义军。而且他认为使用“空印”是欺罔行径,会给贪污大开方便之门。

朱元璋下令严惩相关官员。多少官员被处死、判刑、坐牢?我们后面分析。

面对皇帝的盛怒和杀气,丞相、御史吓得不敢谏言,其它官员们更是噤若寒蝉。

然而,最终有个民间人士挺身而出,上书直言。

他叫郑士利,兄长是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受“空印案”连累而坐牢。

郑士利的上书长达数千言,详细分析了空印文册的使用流程和特点,认为用它进行贪污舞弊的空间极小。而且,他认为这种做法使用已久,朝廷并未规定它属违法,那么就不能以此治罪。

也即,郑士利认为被朱元璋因“空印”治罪的官员们是冤枉的。

貌似郑士利说的有理有据。然而却是给朱元璋火上浇油。

朱元璋下令追查郑士利的幕后主使者,无果,便对郑士利处以流放之刑,就连已经刑满释放的郑士元也受此连累、处以流放。

从“空印案”可以看出朱元璋励精图治、维护统治的决心,但也再次暴露出了矫枉过正、滥杀的一面。

那么问题来了,“空印案”发生在哪一年?牵连了多少官员被治罪?

《明史刑法志》中记载它发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史郑士利传》、方孝孺《逊志斋集》中记载对此有佐证。

但是有学者认为这个说法存疑。

《明史·郑士利传》中记载:"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并充军远方。"

这是什么概念?

明朝名臣方孝孺在《逊志斋集·卷二一》中认为,"叶伯巨郑士利传"载:‘洪武九年,天下考校钱谷策书,空印事起,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御史狱,狱凡数百人。’ "

学者柏桦在《朱元璋与空印案》中认为:"因此空印案牵连的人数应该超过千人。按照当时的官制,官吏总数约2万人,惩处千人,占官吏总数的5%,足以引起轰动效应。 "

也即,有在涉案被杀人数上,有数百人、数万人之说。

也有人将“空印案”与稍后的郭桓案关联,认为两案共计杀七、八万人。

例如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认为:"空印案与郭桓案连坐被杀者,达七、八万人。 "

可以说,无论杀多少人,朱元璋都可以干得出来,但是也不能一味给朱元璋扣上滥杀的名声。

可惜“空印案”至今是个谜案,也许将永远是个历史之谜。

标签: 明朝空印案

更多文章

  •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戚夫人,汉朝

    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戚姬:两千年前被做“人彘”,两千年后依然是让人心疼的大汉女子。发生在戚夫人身上的遭遇,堪称“奇”。众所周知,戚夫人替子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在没有刘邦的庇护下,吕后对其制造了“人彘”事件,被吕后被关进厕所。所以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蜀汉,诸葛亮,北伐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11位大将战死,败得有多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诗人赵藩在诸葛孔明墓前题下的,同时也是对诸葛孔明后半生的写照。尤其是他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以至蜀

  • 刘玄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玄,汉朝

    公元23年,刘玄在绿林军拥戴下,成为皇帝,年号更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玄是汉朝宗室后代,与刘秀兄弟同为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直系后裔,世代居住舂陵(湖北省枣阳市)。他为给屈死的弟弟报仇,广交宾客豪杰,后因宾客犯法受到连累,鞋底抹油逃匿至平林(今湖北

  •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施琅,清朝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末清初的时候,施琅在反清和降清之间反复不断。最后因为收复台湾有功,而被封为靖海侯。那么,施琅为什么会反复不断呢?他那样做,清朝稳定局势以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呢?客观来说,施琅的反复无常,实际

  •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贺循,西晋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

  • 东汉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东西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汉,刘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王朝是因为什么而走向了灭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秀建立东汉之后,汉朝又恢复了生机,之后的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东汉王朝一共持续了195年,经历了14个皇帝,那么东汉王朝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 曹操既然早就知道司马懿的野心 曹操为什么没有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司马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早就看出了司马懿的野心,何不早点杀了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说曹魏是其中最强的一方,曹操的手下有很多能人,武将的话如许褚以及张辽,文将如司马懿、荀彧等都是深谋远虑之

  • 清朝太子没有等级 太子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太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太子虽然没有等级,但实际权力超过超品,就连亲王都要行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角色的存在,是十分特殊的,他就是太子,这个位置是人人都想要争夺的,可是这个位置又并非真的那么香,即使费尽周折已经成为太子,也不一

  • 朱标真的是权力最大的太子吗 朱标不死朱棣有机会上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标,明朝

    对朱标为何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他如果活着,朱棣有机会上位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392,太子朱标暴毙。朱元璋伤心欲绝,嚎啕大哭。随后,他不得不打起精神疯狂屠戮功臣,为新的未来天子扫清一切障碍。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儿子,也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按照明朝

  • 胡惟庸如此胡作为非 朱元璋为何会放任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胡惟庸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朱元璋要放任胡惟庸胡作非为?背后到底有什么考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胡惟庸做丞相是从洪武六年开始任右丞相,到洪武十年改任左丞相,一跃成为了百官之首,而此时也正是他独断专行开始的时代。朱元璋正是为了防止丞相权力过大,才设置了左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