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罢免大唐猛将王忠嗣的原因是?

唐玄宗罢免大唐猛将王忠嗣的原因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70 更新时间:2024/1/19 16:49:04

唐玄宗罢免大唐猛将王忠嗣的原因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王忠嗣是唐代名将,他的父亲是武将出身,所以王忠嗣在长期耳濡目染之下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很快就成为了骁勇善战的名将。

不过树大招风,王忠嗣的父亲很快就被陷害,然而唐玄宗十分欣赏幼年王忠嗣,于是将他接到了宫中一起生活,还将他作为义子,可见唐玄宗对他的器重程度有多深。

而王忠嗣也十分争气,练就高超本领。有一次,他趁着吐蕃练兵的时候,单枪匹马地闯入敌营,还斩获了不少的人马。这件事让唐玄宗非常开心,于是唐玄宗便封他为左威卫将军。

接着王忠嗣凭借着彪炳的战功加官进爵,同时也成为唐玄宗最器重的人。

后来王忠嗣又兼任河东节度采访使,从朔方到云中,边境线长达数千里,镇守任务可谓是很艰巨。而王忠嗣谋略过人,他在要害地段开发旧城,制定严格的军事规则,规范士兵的操作,开拓边域各数百里。当年张仁亶在这里守边四十多年,而如今王忠嗣继承了他的事业,坐镇边关,让北塞的胡人不敢胡来。

当初王忠嗣在河东、朔方呆了很长时间,对边疆的情况可谓是非常熟悉,也很得士卒人心。而后到了河、陇之地,王忠嗣对当地风俗人情有点不习惯,威望比往日降低。同年四月,王忠嗣坚持让位朔方、河东节度使等职务,没想到唐玄宗同意了。

大家都知道功高震主一向是皇帝的心头病,更何况是晚年的唐玄宗,他对王忠嗣一家做大,十分的不满,唐玄宗碍于他的赫赫战功,不好直接将他贬谪。

直到有一次吐蕃挑衅唐朝,唐玄宗很生气便想让王忠嗣出兵将吐蕃灭了。唐玄宗对他说:爱卿,如今吐蕃来犯,辛苦你前去讨伐了。接着便令其攻打石堡城,用来打击吐蕃锐气。但是王忠嗣在进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这石堡城有很大问题。

原来石堡城地势十分险要,如果要攻打的话,必定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而石堡城战略意义不大,如此消耗唐朝财力去攻打此地,这件事明显不值得。所以他说:我才不去,将士们的性命可不能白白丢失。

但是晚年的唐玄宗好大喜功,不喜欢王忠嗣忤逆自己不听命令。本来唐玄宗对王忠嗣就已经有了不满情绪,此时听他这样说,便更加生气。于是唐玄宗让董延光攻打,最后石堡城也没有如期攻打下来。

而另一方面王忠嗣刚正不阿,他曾多次谏言唐玄宗要远离安禄山,但是晚年唐玄宗根本就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反而认为王忠嗣在离间君臣友好关系,于是唐玄宗对他的不满演变成了恼怒。

还有一点原因,王忠嗣的政敌宰相李林甫对他记恨已久,后污蔑王忠嗣造反,欲让太子李亨登基。

唐玄宗一生最讨厌的就是结党营私,得到消息后就不假思索不分青红皂白将王忠嗣关押起来了,准备处以极刑,后来多亏了他的友人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求情,唐玄宗这才手下留情,饶过王忠嗣一命只是将他贬为小官。王忠嗣远离权力中心之后,安禄山进入了唐玄宗视野并得到唐玄宗的重用,这为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一向聪慧的唐玄宗为什么会对王忠嗣痛下杀手,反而重用奸臣安禄山呢?

原因有四个,第一,功高震主是原罪,这点无论是唐玄宗还是其他的皇帝皆不喜欢。所以从这点上来看,王忠嗣无疑是犯了大忌,他若是能够学学汉朝张良急流勇退,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第二,晚年的唐玄宗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而王忠嗣又一直兢兢业业奋发向上,两人没有在同一个频道上。况且唐玄宗到了晚年有点好大喜功,对于王忠嗣的一些建议听不进去了,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多。

第三,王忠嗣和太子李亨的关系很好,实在让唐玄宗敏感。唐玄宗一生最讨厌的就是结党营私,尤其是在立太子这一方面,要考虑很多因素。而王忠嗣太过耿直,他不懂得避嫌,这才让小人有了可乘之机。

第四个,安禄山太狡猾,能得唐玄宗的宠信。安禄山早就看王忠嗣不爽,想让他倒台,但是苦于王忠嗣势力太大,硬碰硬肯定是不行。于是安禄山只能从另一条路走,那就是讨好唐玄宗,他摸清了晚年唐玄宗爱好,然后讨好唐玄宗,结果因此升官。

在王忠嗣垮台后,安禄山借机做大,甚至后来人心不足蛇吞象,安禄山想要成为皇帝,于是这才有了后来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在晚年时期比较好大喜功,或许是唐朝承平太久,早已经没有当年雄心壮志,晚年唐玄宗难免会有拎不清状况的时候,只是可惜王忠嗣这样一个人才,最后得到被贬谪的凄凉结局,也不知道唐玄宗偶尔想起,是否会感到有些悔恨。

标签: 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尉迟恭三次救李世民,当时情况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

    尉迟恭三次救李世民,当时情况分别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尉迟敬德本来是个打铁匠,这哥们估计工作比较认真,在打铁的时候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八块腹肌自不必说,强悍的肱二头肌,让人望而生畏。因此起兵创业的刘武周看中了尉迟恭,就让他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尉迟恭不负所托,每战必捷,因

  •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怎么打才能取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三国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怎么打才能取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此提议深谙用兵之道,但是不可行,更不能取胜。我们回顾一下黄忠斩杀夏侯渊的过程。黄忠进攻,夏侯渊防守。但是夏侯渊性急,不听张郃的劝阻屡屡出来迎战,生擒了黄忠的部将陈式。法正定下反客为主之法,黄忠依计而行。夏侯渊不服,令部

  • 古代大臣私生活混乱会被惩罚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宋朝

    古代大臣私生活混乱会被惩罚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古代,大臣私生活混乱是一种大罪,远非当今仅停留于道德谴责的范畴。《金瓶梅》中,西门庆是在当地权势熏天的官吏,与潘金莲长期保持着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若不是西门庆有钱有势,最少要判一年半的有期徒刑,而潘金莲则是两年。同时按照法

  • 同样都是挟天子 董卓和曹操结局为什么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卓,皇帝

    对董卓挟天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挟天子招致天下诸侯来攻,为何曹操挟天子竟能令天下诸侯?董卓这个人非常不简单,不是一个嗜杀暴虐就能概括的。他嗜杀,但为什么没杀袁绍;他残暴,但为什么留着王允。除了已经势同水火的对手被董卓咔嚓了,董卓真得没杀多少大臣。至于杀

  • 孔融四岁就学会让梨 孔融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融,曹操

    对孔融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孔融让梨家喻户晓,他最后又是因何而死?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时期,当时有一名叫做张俭的逃犯因为在朝廷犯事而被缉拿抓捕,为了躲避官府的追踪就一直在四处躲避。这个时候他也突然想到了昔日旧友,于是就行色匆忙的跑到了孔褒家,当时的孔融不过

  • 魏延死后为什么会被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三国

    魏延死后为什么会被灭三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魏延的死亡纯粹是魏延和杨仪争权导致的,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一直不和。而且两人在心胸上都属于非常狭隘的那一种人,原本有诸葛亮在那里放着,魏延和杨仪都会卖诸葛亮的面子,不会闹出大乱子。可是诸葛亮死亡之后,问题就出来了,诸葛

  • 王黼简介:北宋末年宰相,其人才智出众但毫无学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黼,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黼[fǔ](1079年—1126年),原名王甫,字将明,开封祥符(今属河南开封)人,北宋

  • 诸葛亮没有军事能力吗 诸葛亮北伐为何基本没有打过胜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军事能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五次北伐,真的没打过胜仗,没有军事能力吗?今天看到有人说,“诸葛亮历史上带兵没赢过”“魏延强于诸葛”的言论。说实话但凡是看过一点史书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话啊。而且,相信魏延的午谷之计谋能实现的不是意淫,就是

  • 崇祯帝在历史上都有哪些成就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明朝

    崇祯帝在历史上都有哪些成就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崇祯是大明的末代皇帝,他登基后勤于政事,可是如果要说他有什么成就,恐怕最著名的就是铲除魏忠贤阉党了,至于其他的实在是拿不出手。崇祯朱由检是从他的哥哥手里接手的皇位,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内忧外患了,此外还有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

  • 康熙为什么会独宠12岁的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清朝

    康熙为什么会独宠12岁的乾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首先说,一直以来呢,就是也包括影视作品,以及一些民间野史都会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康熙,在实际上是并不喜欢雍正的。而是因为康熙看中的是乾隆,于是才把皇位传给了雍正,好进而希望在将来,整个大清王朝能够由自己的这个孙子来执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