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到底哪里做的不好 杨广为什么死在亲信手里

杨广到底哪里做的不好 杨广为什么死在亲信手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92 更新时间:2024/1/14 11:07:54

对杨广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广不亏待部下,为何死在亲信手里?

杨广最终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杀掉的。先是农民起义爆发,接着就是杨玄感起兵叛乱。接着,当时的很多地主武装也趁机起兵造反。比如李密、李渊、窦建德刘武周、王世充等等。然后地主武装又和农民起义军联合起来,比如李密和瓦岗寨联合等等。总之,隋朝末年很快就爆发了全国性的大动乱,而最后杨广也是被他最宠幸的大臣宇文化及杀掉的。

说起来,杨广对他的那些部下们,并没有不好,他并没有做出杀功臣的行为。可是为什么,他的部下们,却都起兵反叛他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人心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唯利是图,一有机会就想抢皇位吗?

为了搞清楚杨广为什么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咱们用李世民的例子,来和杨广比对一下,就明白杨广究竟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了。

李世民和杨广的人生轨迹一开始非常相似。其一,两个人的爹,原先都是地主贵族,都与当时的皇帝有很亲密的关系,都是利用这种关系,从亲戚那里把皇位夺过来的。其二,李世民和杨广都是老二,都不是嫡长子,最初都没有被立为太子,最后都是在干掉作为老大的太子以后,才上位当太子的。其三,两个人都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上位的。杨广搞的是阴谋诡计,李世民搞的是暴力政变,但都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其四,两个人都属于第二代皇帝,都肩负着第二代皇帝的使命。

显然,李世民作为第二代皇帝,他比杨广这个第二代皇帝能干得多。那么,杨广在哪些地方做得没有李世民好呢?

一、宽恕。

所有通过夺位上台的皇帝,他们上台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会对政敌进行残酷的镇压,甚至还会打击报复。但是一旦打击报复,必然会产生极大的仇怨,有仇怨必然就有斗争。同时,别的人也会跟着这么学,只要自己的力量变得足够强大,就想着夺取皇位。南北朝时期,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皇位更迭的现象,就是不断出现这种暴力倾轧的结果。

杨广在夺取了杨勇的太子之位上台以后,他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残酷镇压,尤其是对自己兄弟们的残酷镇压。比如他逼迫太子杨勇自杀。他的亲弟弟蜀王杨秀被他软禁了起来,甚至不得和自己的妻儿见面。他的另外一个弟弟杨琼吓得造反,他也派人率军镇压并把他杀害。他还杀掉了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其他的侄儿四处贬谪,有很多还没到贬谪地,就被他给处死了。

李世民的做法则不一样。李世民固然也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那些儿子们,但都是在玄武门政变中,一次性杀掉的。那时候他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儿子们,别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那时候,他们正在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杀,而且李世民的那时候并没有掌控权力,不存在以势压人的问题。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他就采用了宽恕的办法。不管是什么政敌,不管是不是曾经伤害过他,他一定不杀。不但不杀,而且还赋予重用。也就是说,李世民不存在以势压人这种现象,因此没有在朝廷中引起反感,大家反而觉得李世民这个人非常大度。

总之,杨广还延续了南北朝时期那些皇帝的做法,并没有想到“宽恕”这一点,因此他在上台之初,其实就结成了仇怨。前面我们也说了,尽管他和他的部下没有仇,甚至他对他的部下有很大的恩惠,但是他的部下会跟着他这么学,不忠于他,而要夺他的皇位。

二、休养。

所有的二代皇帝,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休养生息。为什么要休养生息?因为在第一代皇帝建国的时候,天下爆发了长时间的动乱,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必须把生产恢复起来。不恢复生产,老百姓就没有安宁的日子。同时,由于长时间发生战争,老百姓的厌战情绪很重,大家都不想打了。同时,那些通过战争获得红利的人,他们也希望享受胜利果实,不愿意再去打仗了。万一打仗把自己打死了,一场辛苦也就白费了。

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文景之治”,他们是把休养生息这种政策做到极致的好皇帝。但是要提起他们政策的源头,其实是“萧规曹随”。曹参当了宰相以后,为什么不愿意折腾?就是因为他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休养生息。他的这种行政作风,也因此影响了后代,最后才出现了“文景之治”。

作为第二代皇帝的李世民,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尽量不折腾。“贞观之治”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低税赋、低徭役,放手让老百姓生产。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也曾经带兵打仗,但是都打得比较少。而且一旦战争打不赢,他会立刻进行检讨,修正自己的错误。比如他在和高句丽作战的时候,虽然打胜了,但是损失很惨重,因此就进行了检讨,觉得如果魏征活着,肯定会劝说他不打这场战争。此后李世民确实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发动过大型战争了。

隋炀帝不懂得休养生息的道理,他一直延续之前的执政思维。他的父亲结束了南北朝统治,实现了全国一统,建立了不世之功。他也应该继续建功立业,扩大国土面积,而不是坐享其成。因此,他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比如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等。

这些大型的战争,不但没打赢,而且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死伤无数,劳民伤财,老百姓的厌战情绪十分激烈。为什么隋末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就是老百姓都受不了了的缘故。

隋炀帝完全没搞清楚中心任务是什么,还把战争作为他的主要工作,所以带起的怨恨是很大的。

三、节俭。

二代皇帝都是非常节俭的。道理很简单,物资不丰富,老百姓还没有生产出更多的财富。皇帝就算是想大肆挥霍,也没什么可挥霍的。汉文帝就是一个非常节俭的皇帝,他甚至穿着草鞋上朝。他的墓葬也非常简单。汉文帝的陵寝现在已经被发掘了,但是里面并没有太多值钱的东西。

李世民也是非常节俭的。李世民又勤政又节俭。有一次魏征去找他商量事情的时候,发现他正在玩一只鸟。李世民看见魏征进来了,立马把鸟藏在自己怀里,害怕被魏征发现。但其实魏征已经发现了,所以一直絮絮叨叨地说,不走。结果李世民怀中的那只鸟被闷死了。

李世民为什么怕魏征看见他玩鸟?就是因为这是一种“玩物丧志”,一种不节俭不勤政的表现。这说明李世民是了解节俭和勤政重要性的。

隋炀帝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差。他大兴土木疏浚大运河,在江都修建大型的宫殿。隋炀帝修的大运河,对后来的漕运等各种交通运输,都有很大的贡献,说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勋的。但问题是,如果做这件事情的,是三代四代乃至于五代六代皇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那时候,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钱干这种大型工程。而二代皇帝的时候,本来就一穷二白,却还干这种事情。这就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事。老百姓本来还填不饱肚子,又去干这些事情,老百姓的怨气怎么会不大呢?

那时候的人,也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大运河在后来的历史上,发挥过什么作用。他们看到的只是隋炀帝贪图享乐,坐在龙船上游山玩水。他们觉得,这样的皇帝就是一个昏君,不把这样的皇帝推翻,老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隋炀帝尽管并没有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他对自己的部下也还算不错,但是等到农民起义大爆发,大家都跟着起来反叛他,他也最终被自己的亲信给杀掉了。

标签: 隋炀帝隋朝

更多文章

  • 老八身为王爷都不缺钱 太子为何穷到卖官还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太子

    对清代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八爷胤禩“富”可敌国,太子爷胤礽“穷”的卖官还债,这是为何?一部经典电视剧《雍正王朝》,演尽无情最是帝王家!一代圣主康熙大帝名震中华,却理不清皇家内部纷乱如麻的家事!电视剧《雍正王朝》改编自作家“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如

  • 高绍德:北齐文宣帝高洋嫡次子,被武成帝高湛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高绍德,北齐

    高绍德,北齐宗室大臣,齐文宣帝高洋嫡次子,齐废帝高殷同母弟,母为昭信皇后李祖娥。初封太原王、开府仪同三司。河清元年,为武成帝高湛所杀。高绍德死后,无子嗣。以范阳王高绍义的儿子高辨才过继给高绍德作嗣子,袭太原王爵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高绍德是北齐文宣皇

  • 朱祁镇复辟成功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祁镇,明朝

    朱祁镇,汉族,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于谦是力挽狂澜,匡扶社稷既倒的英雄,如果不是他临危不惧、力排众议并指挥了“北京保卫战”,也许明朝早就被异族改朝换代了。于谦对大明有延续国祚和再造之功,本应得到明朝皇帝的感恩戴德和重用,然后事实却出人意料,

  •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之后 刘备在重要战役为何不带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每次重大战役为何不带诸葛亮?众所周知诸葛亮神机妙算,都能在冬天借来东风火烧赤壁,非常的这么厉害。自刘备从三顾茅庐和与诸葛亮隆中对之后,刘备对关羽和张飞解释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鱼有水则生,无水则死)诸君勿复

  • 三国时期马超的实力到底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超,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猛将如云,数不胜数,著名的有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许褚和典韦等人,在这些猛将中,吕布傲视群雄,天下无敌,而马超也有不减吕布之勇,民间有“一部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之说。那么,马超的武力,真的有那么厉

  • 楚汉争霸最后是刘邦战胜项羽 刘邦是怎么获胜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项羽

    还不了解:刘邦和项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胜西楚霸王项羽。因为秦朝的暴戾,使的华夏大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因此,人人心里都憋着一股火。所以首先就导致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就号召人们起来推翻秦朝的统治,于是,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在华夏大地燃烧起来。在

  • 有哪些与唐休璟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休璟,唐朝

    唐休璟(627年-712年),本名唐璿,字休璟,京兆郡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咸阳令唐谐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徽年间,以明经擢第,起家吴王(李恪)府典签,出任营州户曹,大破突厥叛乱,迁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迁凉州

  • 多尔衮身经百战身体并不差 多尔衮为何只有一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多尔衮

    多尔衮身体并不差,为何一生仅有1个女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清代,是少数民族的统治的中国封建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296年的时间当中有过十二位帝王。“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这句话出现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它的原文来自清代名称张廷玉的

  • 诚孝张皇后为何被称为女中尧舜?她是如何辅佐朱棣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诚孝张皇后,明朝

    诚孝昭皇后张氏,明朝初期政治人物,指挥使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祖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五千年历史进程中,曾经涌现出很多叱诧风云的女中豪杰。她们或闪耀于政界、或驰骋于疆场、或扬名于文坛。总之,从古到今,

  • 定妃万流哈氏:清朝后宫中最长寿的嫔妃,堪称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定妃,清朝

    定妃万琉哈氏,亦称瓦刘哈氏,名妞妞,满洲正黄旗人,正五品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后妃,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661年正月,新年刚过,正五品郎中拖尔弼家里,又生了个女娃。这女娃生来就省事,不哭也不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