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帮手下奴才非法获利的和珅:为啥难逃死刑

帮手下奴才非法获利的和珅:为啥难逃死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41 更新时间:2024/1/24 12:15:19

和珅并非电视剧中那样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奸佞小人,历史上真实的和珅,长相清秀、文武全才,据《和珅列传》载,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英文也能对答如流,乾隆的对外交流大多也安排他做翻译。

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2月),大清国发生了两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先是正月初三(2月7日),太上皇乾隆驾崩;五天之后的正月初八(2月12日),权倾一世的和珅被下诏责罪,10天后赐死。满朝官员和百姓对未来充满了悲哀、恐惧与沉重。习惯在被奴役中工作的官员,面对一代英主的逝去是悲伤,更是无所适从。而和珅的倒台更是加重了他们对朝廷未来的担忧,面对巨变,除了知道和珅巨贪外,很多人甚至都还弄不明白和珅聚集财富的方式和技巧。即使今天,我们看到和珅贪腐数量时依然会思考,一个拥有巨大权力和财富、权倾一世的政府高官,一个极具政治影响力的人物,为什么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升官、贪腐、发财,然后快速死去?

网络配图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死于虚岁50,正是一个高级官员踌躇满志、年富力强的时候。年幼的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继母持家,备受不公,青年的和珅因家道中落,并不得志,考进士也名落孙山。直到18岁娶了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后,经英廉指点,才找到接近皇帝以获快速提升的途径。结婚后的第二年,和珅放弃科举,以秀才身份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相当于进入大清“中央警备局”当服务员。三年后和乾隆的一次偶遇,开了和珅“直升机式”升迁的辉煌人生。

从和珅的年谱中不难发现,和珅是一个“带病提拔”的官员典型,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3岁的和珅开始飞黄腾达,到嘉庆四年(1799年)被嘉庆皇帝赐死的28年间,和珅因为贪腐、舞弊被撤职、降级共计6次之多。和珅屡降屡升的诀窍在于“阿上治下”、“善揣上意”。《清史稿》载:“高宗(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一个大臣,在皇帝面前做太监应该做的事情以表忠心,焉能不被宠信?和珅在皇上面前的表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作秀”。如同一个部长春节跑到火车站看农民工买火车票是否方便一样,他知道上面喜欢看到自己什么样的表现。

“带病提拔”是大清帝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模式,对于深谙此道的乾隆皇帝而言,他“处于理想高尚而行为卑劣的矛盾状态中”(费正清语)。乾隆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代明君,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能否有效地驾驭文武百官,而驾驭官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密折”的方式“揪辫子”。所以,乾隆对和珅的降级、查办不过是一次一次在获取和珅的忠诚。

当然,和珅并非电视剧中那样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奸佞小人,历史上真实的和珅,长相清秀、文武全才,甚至传言他和被乾隆处死的一个妃子极为相似,方才获得圣上信任。据《和珅列传》载,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英文也能对答如流,乾隆的对外交流大多也安排他做翻译。加之和珅清秀文雅的长相,自然能够让外界产生更多的好感,怪不得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其回忆录中数次称赞和珅,并称和珅为“中国首相”,称赞其是“成熟的政治家”。

网络配图

满族原本是部落战士,摇身一变成为农业中国的统治者,他们同当时长江一带和东南沿海生机勃勃的商贾文化格格不入,开国之初《大清律》就禁止旗人做生意、种田,谁做惩罚谁。在嘉庆《责罪诏》中列和珅20条罪状,时至今日能激起民愤的主要是最末几条,包括“私开当铺敛财”和“下人刘全获利不当”。而其余十几条大多属于“逾制犯上”,从现代政治角度来看,并无太多不妥。根据《清宫档案揭秘》载,和珅除买官、卖官外,大部分财产是来自经商所得,因为英国人马戛尔尼谈判口岸开放的原因,和珅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官僚买办,也算是开了官商勾结的先河。

《大清律》明令禁止旗人经商,这种情况下,很多旗人的做法是用自己身边的汉人为自己经商。而和珅的商业代理人就是“包衣奴才”刘全。据记载,和珅当年被查处的财产,有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等商业性机构,大多是由其下人刘全打理。而在大清帝国嘉庆皇帝看来,刘全的钱就是和珅的钱,而非后世有关部门认为的无关———双方虽然没有委托关系、没有书面的契约,但仍然不能改变这些财产的属性。嘉庆从密折中知道,和珅请客、送礼、买官、捞人都是从刘全经营的钱庄、当铺等处出钱,所以和珅是难逃一死。就像今天很多“影子储户”或“影子股东”,代替一些身份敏感的人持有很多存款、股票一样,虽然没有契约,但他们其实就是这些敏感人物的“钱袋子”。

如果把和珅的案子向后推200年,我相信民意也是和珅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是,刘全打理的资产,是应该算刘全的不当获利,还是和珅的贪腐所得?这可能会成为各方精英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哪怕在今天的美国社会,权力和财富依然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商人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去影响公共政策为自己谋利,政治家也需要“政治献金”为自己竞选铺路。因此,官僚与商人为“共赢”结成利益联盟。好在美国对此做了详细的法律规定,比如帮助政治人物参加选举的政治捐款,法律就规定了捐款的上限,公布竞选财务明细等等。试图通过秘密政治捐款影响公共政策,获取不当利益的个人或企业,一旦被发现都会被绳之以法。

和珅被嘉庆皇帝迅速赐死继而宣布结案,代表着嘉庆皇帝“维稳”和“揪辫子”的双重政治手腕。因为和珅的死和有关贪腐舞弊案调查的停止,让其他与和珅有牵连的党羽获得安宁,并归顺于本朝,给当朝的文武百官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如此,制度性的腐败并没有因为取和珅性命而阻止大清帝国从繁荣走向毁灭。

网络配图

《清史稿》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珅见乾隆皇帝对纳贿、贪赃深恶痛绝,几番下圣谕要官员洁身自好、奉公守法,便鼓动同党海宁举奏军机大臣兼云贵总督李侍贪腐,并亲赴云南查案。办完此案的和珅让乾隆大加赏识,一年之内,即升和珅为户部尚书、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图书总管和理藩院尚书等职,其子也被乾隆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公主的额驸。乾隆的提拔让和珅对大清朝清除腐败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也为和珅日后的贪腐埋下了伏笔。

故事的发展是,和珅上奏建议将李侍尧“斩立决”(死刑),而乾隆就是不批准,最后判为李侍尧“斩监候”(死缓)。而李侍尧被判“斩监候”不足半年,又被乾隆重新启用“赏给三品顶戴,并戴花翎,赴甘肃总办军务。”月余,又异地任命,封李侍尧为陕甘总督。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乾隆最后还以毒攻毒,派李侍尧协同钦差大学士阿桂查处甘肃赈灾贪腐案。一个死缓的贪腐官员又一次走向人生的辉煌。

回看清朝的吏治,杀贪官并不能阻止朝廷的腐败与灭亡。乾隆没有杀李侍尧,有了一个和珅;嘉庆杀了和珅,贪腐的同党又前赴后继,杀贪官成了嗜血的反腐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一个又一个的封建朝廷迎来了自己的终结。

标签: 和珅

更多文章

  • 唐太宗特别反腐手段:金銮殿竟当众给贪官发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反腐

    在酒桌上迟到了、说错了话、敬酒敬错了顺序,大家都是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罚一杯”的。可是“罚”字多不好听啊,于是便有人喊:“不是罚呢,是奖一杯。”奖字多好听啊,结果往往都是“罚酒”不吃吃“敬酒”,咕噜咕噜把那酒喝下去了。罚酒敬酒其意一也,反正要把你灌得够戗才罢、醉得半死方休。网络配图唐太宗也许参加这样的

  • 亡国之君南齐和帝萧宝融:醉酒而死却好过吞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齐

    南朝齐开国两位皇帝的十三年间,算得上励精图治,社会经济文化都有所发展,在文学上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奠定唐诗基础的永明体。然第二个皇帝之后不过九年时间,你还没唱完我已登了场,拿着刀剑杀杀杀,铛铛铛换了五个皇帝。当中就有历史上荒唐又短命的东昏侯萧宝卷。萧宝卷荒淫无道、噬杀无度,文臣逃武将反,南齐乱

  • 武则天凭什么能称帝?关键性因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

    唐朝作为开放程度极高的朝代,首先就表现在婚恋制度和女性地位上:男女婚恋不再局限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崇尚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由恋爱;而女性与丈夫离婚后也并非要守寡一生,一嫁再嫁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能够先是嫁给李世民,而李世民驾崩后她又改嫁继子,这在别的朝代是极度触犯伦理道德的;而正由

  • 李世民故意设计逼父造反:李渊中美人计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

    一夜风流,对于一个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对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来说,那就不仅要改变这个人物自己的命运,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起带改朝换代的动力作用。中国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因为“一夜风流”而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而这一事件的男主角便是大唐王朝的开国

  • 宋江为何毒死李逵 曾国藩的评论让人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江

    《水浒传》中刻画了108位的鲜明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之中,宋江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颇受人们争议。尤其是在招安后,被高俅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临死前却不忘捎带着好兄弟李逵。结局让无数人扼腕叹息,心中总是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宋江明明知道是毒酒,还要让不知情的李逵喝下去呢?直到千年之后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曾国藩

  • 古代最厉害的军师诸葛亮只能排第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良多闻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们凭仗着本身的盘算跟聪明,在历史上留下了鼎鼎台甫。今天,小编跟大师说一说中国古代最凶猛的三雄师师,三国时代的卧龙诸葛亮仅排第三,而此人排第一则毫无争议。网络配图 卧龙诸葛亮。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在良多人眼里,诸葛亮几乎是一个神人,上知天文下知地

  • 汉武大帝最不争气的孙子只当了27天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14日正式启动,作为考古界的知名专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国内知名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海昏侯墓在内的庞大汉墓群及其近旁的海昏侯国都城紫金城遗址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从14日到16日已有大批珍贵

  • 汉武帝不忍下手的女人奶妈肆意妄为无人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乃一代雄主,向来处理朝政都是大刀阔斧,心狠手辣,就是对太子、孙子、女儿,皇后也不手软,但是,他对奶妈却不忍法皇帝与奶妈之间的感情联系是难以割断的,奶妈的影响力在这种乳子顾念恩情的气氛中发展,成为攀龙附凤者的重要渠道。皇帝奶妈恃宠而骄,为所欲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做出非法越轨之事,历代也

  • 别人打破脑袋想要当皇帝 他为何三番四次的推辞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仁宗

    仁宗因为无子,曾在宫中抚养过两个宗室子弟,其中一人就是后来继位为君的宋英宗赵曙。赵宗实四岁入宫,长到八岁时候,后宫嫔妃为仁宗诞下麟儿,有了亲子,养子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宫中了,赵宗实又被送回了王府。只是,在这四年当中,曹皇后也在宫中抚养了自己的外甥女高滔滔。这两个孩子年纪相当,这滔滔也是个小淘气,两个

  • 明朝本有机会翻盘但崇祯帝走错这一步全盘皆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崇祯

    提起明末,许多读者莫不悲叹交加,常常哀叹朱由检身不逢时,勤政勉国却落得自缢殉国的下场。可崇祯一朝十七余年并非毫无翻身的机会,即使内有农民军四起,外有清军铁骑扰边,但在朱由检和朝臣兢兢业业维护王朝的治理下,崇祯中期甚至一度出现中兴迹象,然而这好不容易才攒出的一手好牌最终却被打烂,其主要原因便是“攘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