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元庆是隋唐唯一硬抗李元霸三锤而不死的猛将

裴元庆是隋唐唯一硬抗李元霸三锤而不死的猛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66 更新时间:2024/1/30 16:58:26

裴元庆可以说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他的身影。很多人称他是 。他是裴仁基的儿子,手拿一对银锤。年少就显现出惊人的臂力和军事才能,骁勇善战。在有些小说中,他死在了新文礼布置的阵法中。而在另外一些书中,他死在了孽世雄手中。他的武力过人,被称为银锤将。

裴元庆的姐姐姐名叫裴翠云,是程咬金的妻子。裴元庆曾经和他的父亲裴仁基共打过瓦岗寨,而结果是被秦琼就计谋收服。在与李元霸的战争中,总共有十多路反王参战,这其中有无数名精兵悍将,可这之中独有裴元庆一人可以硬抗李元霸三锤而不死。在有些文学作品之中,裴元庆是中了新文礼的阴谋,被引入山中,活活被火烧死,掉下庆坠山。而在其他的一些作品中,裴元庆则是死在了敌人的飞刀之下。裴元庆的历史原型是隋朝的大将裴仁基的儿子,勇冠三军。

作为一名将军,曾经奉朝廷之令攻打瓦岗寨,而在这段时间中,虽然他们打下了无数次的胜仗,却依然被朝廷所陷害,最后裴家父子忍不可忍,决心造反,杀掉了朝廷的监军,向瓦岗寨投降。而在这之后,王世充李密开战,裴家父子曾提议派遣军队偷袭王世充的老巢,却没有被李密所采纳。后来,王世充打败了李密,裴家父子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与裴仁基联姻,成了亲家,王世充对裴家父子十分得倚重和宽厚。裴行俨也知恩图报,为王世充立下了汗马功劳,打下了无数次的胜仗。但随之到来的却是王世充的猜疑和妒忌。

裴仁基感受到了王世充的杀意,于是试图杀掉王世充,结果计谋却被泄露,王世充发现后,勃然大怒,于是杀掉了裴家父子。后人给他的历史评价是:虽然是冲锋陷阵无人能敌的无双猛将,却没有遇到仁慈宽厚的贤明君主,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

新文礼亲自骑着战马,来到了裴元庆镇守的城下,要求裴元庆来应战。斥候急忙把这已信息传到裴元庆那里。裴元庆听了之后,提着武器站了起来,马上就决定要出去应战,这个时候,军师徐茂公拦着裴元庆,不让裴元庆去迎战,他认为今天不适合上马应战,如果强行去上阵,只怕是死路一条,小命难保。裴元庆听了不以为意,反而认为徐茂公说的都是迂腐的道理,他认为自己身为一条好汉,决不能在阵前怯战,于是拿着武器就走了出去,于是骑着战马,就出城了。

徐茂公脸色一变,叫苦不迭。裴元庆麾下各将军都纷纷不解,问徐茂公是什么原因,徐茂公摇摇头,脸色苍白地说:“不用再多说什么了,这是命中注定,在劫难逃,将军恐怕是无法活着回来了。”将士们听了后都不知所措。而另一方面,裴元庆出了城门,看见了新文礼就向新文礼杀去,新文礼虽然也是一位名将,却哪里敌得过裴元庆,勉强接了一锤,就急忙调转方向,策马向南方狂奔而去。裴元庆就跟在后面,紧紧地吹着他。新文礼不敢恋战,勉强招架着裴元庆,一边缠斗,一边引诱着裴元庆跟随自己。就这样,一直把裴元庆引到了陷阱处。而外面将士从石窟上放下了篮筐,新文礼快速下马,坐上了篮筐,将士们赶忙把他拉了上去。

而裴元庆也许真的有勇无谋,也许是真的过于着急杀敌,竟然没有发现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就当裴元庆以为自己可以追上敌人并杀掉他后,突然发现有不对的声音,有人店招了柴火,把燃烧的箭矢射了下来,于是早就埋好的地雷都被引爆了,一时之间,浓烟滚滚,响声如雷,原来这是敌人的阴谋,新文礼把伤养好后,与同僚商议军情讨论军情,讨论后的结果是要先除掉裴元庆,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去讨伐其他的各路反贼。他们经过苦苦思索,终于想到了杀掉裴元庆的好主意。于是派人去了庆坠山,偷偷地买下了地雷和火药,然后军队的将士们得到军令,准备好篮筐,然后在石壁上隐蔽好,等待着裴元庆的到来,而裴元庆却绝对想不到自己会遇到这些陷阱。一代名将裴元庆,当时才只有十五岁,就这样很可惜地被烧死在庆坠山中。

标签: 裴元庆隋唐李元霸

更多文章

  • 花关索是关羽的儿子吗?还是根本不存在关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花关索,关羽,三国

    在坊间传闻之中,关索绝对是一个性格、形象都非常复杂的人物。在我国古代,想要劫富济贫做善事,基本上必须要站在与朝廷的对立面,被称之为各种各样的“贼”,因此如果让他跟关羽有所牵连的话,那么就会对后者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说中,并未对这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不做任何的记载。关索在荆州认二爷为父亲,

  • 解密:文人皇帝曹丕为何喜欢吹嘘自己的武功了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丕,三国,文人,

    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建立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他一生著述颇丰,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文采的开国皇帝。然而,曹丕在《典论·自序》一文中,却用了大量篇幅来标榜自己的武功如何了得,自称“弓不虚弯,所中必洞”,一天能“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在和武学大师邓展切磋剑术时,不但“三中其臂”,甚至一度“正截其颡”;双

  • 解密:北魏雄主孝文帝拓跋宏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拓跋宏,元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他整顿吏治,倾心汉化,迁都洛阳,南征北战,对北魏和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拓跋宏的这首诗表明了其心怀远大志向,念念不忘南北统一大业。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拓跋宏只活了三十三岁便离开了人世。关于他的英年早逝,普遍

  • 明孝宗是最像一个“人”的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明孝宗

    晚明学者朱国桢对中国古代皇帝有个评价:“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三代就是夏商周,差不多也就是自古以来。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了!汉文帝我们都知道,宋仁宗我们也知道,但是对于明孝宗,我们可能要问,他是谁呢?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呢?你说对了,明孝宗朱佑樘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

  • 朱元璋性情残酷 却为何对马皇后一直情深意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大家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性格特别残酷的人。当年跟着他打江山的功臣,除了非常智慧的汤和,基本都被他屠戮殆尽。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出于对后世江山稳固的考虑。但即便如此,他的做法也难以摆脱残酷的嫌疑。比如,单单一个“蓝玉案”,就杀了一万五千多人,牵扯之广,实在是令人侧目。可是,面对自己的糟糠之妻——马皇后

  • 朱聿键为什么被后人评为明朝最生不逢时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自成,朱由榔,隆武帝,郑成功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正式灭亡。消息传到留都南京,江南的一部分明朝官僚于5月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此后又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权,史称南明。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将永历帝引渡回清朝。次年四月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篦子坡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灭亡。

  •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自信过头而错失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汉,项羽

    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 “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他对自己在项羽手下

  • 汉武帝是怎样尊师重孝的?曾亲自为老师送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汉朝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天子、元帅、将军必有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诫也是相传至今。最早记载我国尊师重教的古籍应是《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难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说明,尊师是最重要的。只有尊师,才能重道;

  • 揭秘:为何说宋神宗赵顼是古代的“愤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顼,宋神宗,宋朝

    熙宁四年(1071)三月,论证会如期召开。会上两派的观点水火不容。“力挺派”的总代表自然是宋神宗,而“拍砖派”的核心人物是比神宗年长40多岁的元老级人物文彦博。这文老头是历史上有名的寿星宰相,曾伺候过神宗的爷爷宋仁宗和爸爸宋英宗。仗着这点资本,老文底气十足,根本没把20岁出头的神宗放在眼里。辩论中,

  • 汉武帝追寻长生不老之道 求仙故事多过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秦始皇,长生不老,

    栾大说可招致神仙,他就在数月之间给他封侯、封将军、娶了大长公主,身佩六印,贵震天下汉武帝寻“长生”关于汉武帝的传说非常多,主要保留在《说苑》、《新序》、《汉武故事》、《风俗通义》、《西京杂记》等小说中。像《汉武故事》,还假托是班固写的呢。这些“小说”(与今天的小说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