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在诛杀功臣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抗

朱元璋在诛杀功臣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76 更新时间:2024/2/13 7:37:01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杀功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元朝末年,中原发生灾荒,百姓流离失所,对元朝统治心怀不满和失望。朱元璋趁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靠着大将徐达等人,一举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而后,开始北进,在徐达、常遇春和刘基等大力帮助下,攻陷元朝首都元大都。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

他登基后,对开国功臣们论功行赏。但是没过几年,由于某些功臣怀有谋反之意,影响国家稳定,于是朱元璋开始惩治他们,开国功臣里,只有少数几人保全身名,但是百姓为何不反对朱元璋惩治功臣的做法呢?

一、朱元璋治国理念

朱元璋称帝后,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国家机构实行大刀破斧的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朱元璋废除了有些部门机构,如中书省,废除了丞相一职,以加强自己的权力统治。

他颁布号令,鼓励广大农民大搞农田建设和水利建设,还实行垦荒免税政策等等。他严惩贪官污吏,整治有反叛之心的开国功臣,限制大富商和大地主,避免了国家贫富差距加大。

他非常照顾、体贴、关心百姓,像农民、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因为他本人就是穷苦的农民出身,理解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他对官场的不合理现象,用严刑峻法管理约束官吏。

他对国家的治理理念,核心是:对贪官零容忍,他整治有反叛之心的开国功臣,使自己权力得到集中,国家局势更加稳定和安全。经过他的努力,国力迅速增长,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

二、大明王朝开国功臣

朱元璋在创立大明王朝时,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有:徐达、常遇春、刘基、李文忠李善长、蓝玉、汤和、冯胜、傅友德、朱亮祖、华元龙、胡美、廖永忠、朱文正等。

徐达,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智勇双全,骁勇善战。1363年,在鄱阳湖战役中击溃陈友谅势力;1365年,领军大败张克诚势力。后来,他与名将常遇春一同领兵北上推翻元朝统治。他南征北战,与下级军士同甘共苦,立下赫赫战功,于1385年去世。

常遇春,安徽蚌埠人,1355年投靠朱元璋,与徐达一起率军北伐元朝,攻破元朝首都元大都,他作战勇猛,对朱元璋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基,浙江青田人,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的军师。1359年,投靠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张士诚势力以及北伐元朝的战役中出谋划策。1371年,刘基受其他官员排挤,请求辞官还乡,不久郁郁而终。

李文忠,朱元璋外甥,开国功臣,他14岁投靠朱元璋,19岁率军攻克池州,明朝建立后,曾经多次领军讨伐北元势力,立下不少战功,1384年,去世。

李善长,安徽省定远县人,开国功臣。明太祖攻打滁州时,他投靠朱元璋,成为为朱元璋手下主要谋臣。1371年,因病请求辞官回乡。在开创明朝时,还有其他很多功臣做出巨大贡献,如:冯胜、傅友德、蓝玉、朱亮祖、汤和、叶升、黄彬、朱文正、廖永衷等。

三、朱元璋惩治功臣

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后,为了稳定国家局势,让经济、生产力等得到长足发展,大力惩治一些有谋反之心的开国功臣和贪官,给社会和百姓一个安定和安全的环境,他所用的手段强硬。

徐达的去世原因受到了争议,据野史记载,朱元璋赐蒸鹅给徐达,徐达吃后身亡。韩国公李善长,朱元璋一直器重他,但是后来对其产生怀疑猜忌,不被信任,以谋反之因将其处决。

傅友德先投靠陈友谅,在其手下不受重用,而后投奔朱元璋,屡立战功,后来被朱元璋猜忌,被发配边疆。凉国公蓝玉,有胆有谋,曾大破北元,但是自侍有功,狂妄自大,后因有意谋反,被朱元璋处决。

李文忠,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勋,但他直言劝诫朱元璋,直言犯上,引起朱元璋强烈不满和愤怒,将其以不忠之义将其处死。刘基,朱元璋知道他染病,指派御医给他看病,但看完后病情加重,后又遭朝廷同僚排挤,朱元璋劝他安心养病,于是刘基辞官回乡,不久病逝。

四、百姓不反朱元璋

朱元璋惩治有反叛之心的开国功臣,目的是防止他们谋反叛乱,影响国家政局稳定和安全。从表面上看,这是他惩治功臣、平定谋反、稳定国家局势的手段,实质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古代朝代更迭之时,都会经历国家战乱和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这时会出现一位杰出的历史统治者,带领广大民众开创新的朝代,朱元璋只是历朝历代广大杰出统治者的一位。

朱元璋在开国功臣们帮助下开创大明王朝,国家趋于稳定,他惩治某些有谋反之心的开国功臣和贪官,是为了稳定国家局面,只有国家稳定,经济和生产力才能繁荣发展,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朱元璋这么做,老百姓当然不反他,相反,老百姓会支持朱元璋的做法,因为只有国家和社会稳定了安全了,百姓才能安定地生活,国家稳定,百姓家庭就会稳定。

总结:

朱元璋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开国明君,由于出身农民,深知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百姓,但因惩治有反叛之心的开国功臣和贪官,手段比较强硬。总的说来,他是中国历史上一名杰出的统治者。

朱元璋用一帮文臣武将,平定天下,当自己称帝后,国家开始趋向于稳定发展,但其手下的某些开国功臣因战功赫赫,开始自侍有功,狂妄自负,有蓄意谋反之心,于是朱元璋开始整治他们。

从国家大局上讲,这是统治者治理和稳定国家的手段,这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从个人讲,对于那些开国功臣来说,他们应做到谦虚谨慎,功成身退,不能因自己劳苦功高,狂妄自大,目无法纪和权威,毫无敬畏之心,这样必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标签: 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刘伯温都已经主动辞官了 刘伯温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刘伯温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伯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的建立,离不开朱元璋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更离不开他背后众多的能人志士。这些人中,有的擅长领兵打仗,有的坐镇后方、运筹帷幄,还有奇谋屡出之人,而刘伯温则是他们中一等一的谋士。我们很多人知刘伯温是因为他的字,刘基字伯温,在很多

  • 历史上最开明的皇帝是谁?四娶寡妇、传位外姓的后周太祖郭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威,后周

    五代时期有个难得的好君主,那就是后周太祖郭威,他不仅治国仁义,还四娶寡妇、传位外姓,当得上中国历史上最开明的皇帝,没有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威(904-954),邢州尧山(今河北邢台市隆尧县西)人,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后周开国皇帝。五代十国的5

  • 历史上永璘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永璘,清朝

    永璘,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七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因为权力利益之间的争斗,在皇室家族一般都是充斥着血液与阴谋的,为了争夺皇位,极少有人顾及着亲情。可是清朝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却充分感受到了皇家的亲情,父母的宠爱以及兄长的溺爱,让他幸福地度过了一

  • 孙权登基之后东吴得疆域有多大?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三国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不过,在夷陵之战后,孙权和曹丕决裂,并恢复了蜀吴联盟。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

  • 一代名将赵云的辞世,对三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三国

    一代名将赵云的辞世,对三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闲话少叙,咱们还是以正史为依据,看看赵云辞世对季汉阵营的负面影响,这负面影响至少有四个,这四个负面影响还导致了季汉阵营一个人失去了靠山,一个人失去了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镜子,而另外两个人,甚至还丢掉了性命——要

  • 文景帝元愉:北魏宗室大臣,被元宝炬追封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愉,西魏

    元愉,即西魏文景帝,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大臣,其子元宝炬建立西魏政权后,追谥元愉为文景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封京兆王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八月初七日,元愉的父亲孝文帝 元宏封元愉为京兆王 ,并任命他为 都督、徐州刺

  • 汉末诸侯韩馥是如何丢掉冀州的?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馥,汉朝

    韩馥字原为御史中丞,后为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参与十八路诸侯讨董。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这一时期。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曹操、袁绍、袁术、刘璋、刘表

  • 后世如何评价北齐神武帝高欢?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高欢,北齐

    高欢,即北齐神武帝,北魏大臣高谧之孙,东魏权臣,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奠基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政举措政治方面军队政府高欢当政东魏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集中精力对他的军队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和改编。他发现晋阳一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周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是个极好的

  • 在清朝时期,皇宫里的那些妃子每天都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妃嫔,清朝

    几千年来,皇上的后宫妃嫔众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由皇权繁衍出了许多角色,其中便包括古代嫔妃,妃嫔顾名思义,指的是皇帝的侍妾。在一位皇帝的三宫六院中,妃嫔数不胜数,她们每天都在等待同一件事情,那便是能够得到皇帝青睐,并且侍寝。要知道,能够得到皇

  • 三国曹魏的五子良将分别是哪些人?官职待遇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郃,三国

    食邑不仅是一种荣誉象征,也是一种对功劳的认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虽然曹操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非常倚重夏侯氏和曹氏的将领,但是,对于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