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温创业初期的得力助手,朱珍为何被他杀了?

朱温创业初期的得力助手,朱珍为何被他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99 更新时间:2024/1/24 15:53:22

朱温创业之初,有八十多个老兄弟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战之后,朱温合理合法地占据了汴州。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太祖初起兵,珍与庞师古、许唐、李晖、丁会、氏叔琮、邓季筠、王武等八十余人,以中涓从,摧坚陷阵,所向荡决。

这些老兄弟和朱温的关系其实更像合伙人,因为在他们这些人当中,估计没有几个愿意当纯粹的打工仔,谁也希望在朱温集团之中拥有大量的股份。

朱温这些老兄弟的追求有错误吗?从江湖兄弟情义上讲,一点错也没有。因为大家一起创业,就应该共享果实,大家一起出生入死,就应该拥有对等的地位。

但从政治斗争上讲,它却显然是一种罪大恶极的事。

因为一个兄弟加盟式的集团,是不可能产生强大战斗力的,而且随时存在火并甚至是崩盘的危机。所以处于朱温的角度,任何试图与他分庭抗礼的老兄弟,都是如同造反的人。

在说到乱世之争时,我们通常有一种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参与争雄天下的人都是如同游戏中的角色:只要他是你的下属,就一定会永远听你的话。

实际上,如何让下属听自己的话,永远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你的下属,有着和你分庭抗礼的实力时,你想他们听你的话,那实在是太难了。

和朱温一块起家的老兄弟,或是后来的入股加盟者,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是省油的灯,就不可能爬到那个位置上。

朱温想让他们听话,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大家有一点点管理经验,自然就会知道,你管理最普通的几十个工人,想让他们都听你的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让你管理众多如虎如狼的乱世豪杰,难度有多大,就更不用说了。

不论我们怎样非议高高在上的皇权,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小农社会里,只有皇权高高在的时候,社会才会实现稳定;在皇权衰弱时,对一个广阔的小农社会来说,通常意味着不稳定、甚至是战乱。

残唐五代时期,枭雄们都必须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作为一个大哥,只有加强中央集权,他的集团才可能不断做大作强;只有加强中央集权,他的集团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否则,内讧的阴影就足以让他的团队有气无力、甚至是突然崩盘。

黄巢之乱后,大唐皇帝不断努力,但是努力来努力去,始终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小弟,相反让自己的小弟不断打脸。

我们必须得知道,后来称雄关中的李茂贞、韩建,以及称雄四川的王建,严格地说,都是依附大唐皇帝起家的,但是大唐皇帝对他们的控制力,那是越来越弱。在这种背景下,大唐中央政府自然只能变得越来衰弱了。

朱温一系后来渐渐走向衰亡,也是因为朱温渐渐无法有效控制内部了。事实上,让朱温一系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朱温的一个老兄弟背叛朱温造成的。

当时朱温已统一了陕西、河南、山东,而且大有席卷山西、河北的架式,但是在就在关键的时候,丁会(朱温起家时的八十个老兄弟之一)突然带着潞州投降了李克用,丁会背后这一刀,直接把朱温杀得手忙脚乱,而且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初,昭宗凶讣至潞州,昭义节度使丁会帅将士缟素流涕久之。及李嗣昭攻潞州,会举军降于河东。克用厚待之,位于诸将之上。己巳,朱全忠命诸军治攻具,将攻沧州。壬申,闻潞州不守;甲戌,引兵还。

朱温起家时,和朱温一块打天下的八十个老兄弟,排名第一的人是朱珍。

及太祖镇汴,兼领招讨使,署珍为宣武右职,以总腹心。于是简练军伍,裁制纲纪,平巢破蔡,多珍之力也。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原因,朱珍在朱温事业初期,就一直有朱温分庭抗礼的倾向。

朱珍与朱温之间第一次矛盾公开化,是朱珍想把自己家人带离朱温的控制范围,他这是计划干什么?

朱温发现这件事,立刻把朱珍的家人扣留下来,并杀了为朱珍家人放行的人。

珍使人迎其妻于大梁,不白全忠,全忠怒,追还其妻,杀守门者。

朱温当时甚至还想直接翻脸,但是害怕把朱珍逼反,所以就忍了。

馆驿巡官冯翊敬翔谏曰:“朱珍未易轻取,恐其猜惧生变。”全忠悔,使人追止之。珍果自疑,丙子夜,珍置酒召诸将。

从理论上,朱温想制约这些老兄弟,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不断提升后来带股加盟者的地位,而朱温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大约就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李唐宾在朱温集团的地位越来越高。

李唐宾是朱温坐镇汴州后,才从黄巢阵营投降朱温的,进入朱温集团后,李唐宾的军界地位越来越高,很快就与朱珍齐名了。

李唐宾,陕州陕县人也。中和四年二月,尚让之寇繁台也,唐宾与李谠、霍存并为巢将,与太祖之军战于尉氏门外。三月,太祖破瓦子寨,唐宾与王虔裕来降。

及取滑平蔡,前后破郓、淮、徐之众,功与朱珍略等,而骁勇绝伦,善用矛,未尝不率先陷阵。其善于治军行师之道,亦与珍齐名。

朱温让他们两个人共事,显然是为了让李唐宾(带股加盟者)牵制朱珍(自己的老兄弟)。这两个人矛盾,表面是因为两个牛人在一起,谁也不服谁造成的,实际上是因为,朱温就是需要他们互相制约的。

初,宣武都指挥使朱珍与排陈斩斫使李唐宾,勇略、功名略相当,全忠每战,使二人偕,往无不捷;然二人素不相下。

基于那班老兄弟的意思,自然认为,天下就是他们一班老兄弟打下来的,所以也应该由他们来享用。

问题是,后来带股加盟者越来越多,而且地位越来越高,朱温的老兄弟们,自然会感觉非常不爽。

尤其是,当这些带股加盟者,在朱温的支持下,有意无意地要和他们分庭抗礼时,这些老兄弟们就更不爽了。

朱珍、李唐宾之间经常闹矛盾,对朱温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证明他们之间是可以相互制约的。

但是,他们的矛盾越来越激烈,那就有问题了,因为这会影响他们之间协作。终于有一天,朱珍一个忍不住,就把李唐宾给杀了。

唐宾素与珍不协,果怒,乃见以诉其事。珍亦怒曰:“唐宾无礼!”遂拔剑斩之,珍命骑列状陈其事。太祖初闻唐宾之死,惊骇。

朱珍杀死李唐宾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不用上纲上线,也是造反作乱。

因为这就相当于司令把政委杀了,或是司令把参谋长杀了。平级击斩平级,这本身就是造反作乱。因为这样重大的人事权力,必须得申报上级,至于李唐宾这种高级将领的升降沉浮死死生生,只能由朱温决定,朱珍敢擅自做主,这是要干什么呢?

朱珍击斩李唐宾的事,传到朱温的大本营后,敬翔并没有马上告诉朱温,而是等到夜晚才把这个消息告诉朱温。

敬翔这样做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我们必须得慎重,因为一个处理不当,朱珍随时可能造反的。

在这种背景下,朱温就把李唐宾全家抓进了监狱,因为朱珍杀李唐宾后,就对朱温说李唐宾谋反。现在朱温抓李唐宾全家,等于认可了朱珍杀李唐宾是合法性。

淮南在司马敬翔,恐全忠乘怒,仓猝处置违宜,故留使者,逮夜,然后从容白之,全忠果大惊。翔因为画策,诈收唐宾妻子系狱,遣骑往慰抚,全忠从之,军中始安。

接下来,朱温亲自进入朱珍军中,用突袭手段把他抓了起来。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纷纷替朱珍求情,但是也没有结果。因为朱温能容忍这种事,朱温集团就永远只是一个兄弟联盟式的松散集团。所以,朱温对此抱以了绝不妥协的态度,于是朱珍被杀掉了。

太祖遂径往萧县,距萧一舍,珍率将校迎谒,梁祖令武士执之,责其专杀,命丁会行戮。都将霍存等数十人叩头以救,太祖怒,以坐床掷之,乃退。

朱温当时最得力的将领,就是朱珍、李唐宾。而这两个将领,却在海选阶段,就这样被淘汰出局了。但是,朱温集团并没有因此衰弱,相反更一日走向辉煌。

朱珍、李唐宾死后,庞师代替了朱珍,霍存代替了李唐宾。

初,朱珍、李唐宾之殁,庞师古代珍,存代唐宾,战伐功绩,多与师古同。

朱珍与李唐宾的合作,是朱温老兄弟和带股加盟者的合作;庞师古与霍存的合作,也是朱温老兄弟与带股加盟者的合作。换而言之,朱温控制军队的方式,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

庞师古也是朱温八十个老兄弟之一,而且战功卓著、地位尊贵。

霍存是在朱温坐镇汴梁后,才从黄巢阵营投降朱温的,霍存也是朱温帐下最著名的统帅之一。

在集团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控制与反控制是一种必不可避免的行为。

不要说朱温了,就是大唐皇帝,从安史之乱后,与军头们之间,也一直在玩这种游戏,因为谁也想追求独立的权力。

当然了,残唐五代时期的大佬们就更不能免俗了。

从普遍意义上,残唐五代的大佬,都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小弟,所以结果通常就是,只要他们一死,他们的孤儿寡母,就会受自己的小弟的欺负。

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严格地说,在宋光义上台后,才算正式结束了。因为,赵匡胤虽然很牛,但是也在烛光斧影中退出了历史舞台;他的儿子也在叔父的猜忌下难以善终。

在朱温击杀朱珍时,李克用与李存孝也开始反目,并且在随后不久,李克用就击杀了李存孝。我们必须得知道,李存孝是李克用帐下第一虎将,而且也是战功累累。

从这层意义上,李克用击斩李存孝的意义,其实际意义是足以和朱温击斩朱珍相提并论的。

标签: 朱温唐朝

更多文章

  • 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是真的吗 刘备有没有冒用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身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刘备,很多人都会提起一句刘皇叔。而之所以称刘备是刘皇叔,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被曹操带到了许都,见到了汉室最后的帝王汉献帝,而汉献帝听闻刘备是汉室后裔后十分高兴,于是让人查了族谱,发现刘备论身份是自己的皇叔,

  • 一文不名的刘邦,为何那么多人支持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

    先秦到秦朝时期,人们在选主公的时候,一般都只会选帝王将相及贵族出身的人,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主公的样子。乃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积攒人气,招募大家入伙,陈胜、吴广都不敢说是自己在当主公,而是把扶苏、项燕这两个早已去世的贵族出身的人提出来当主公。直到后来,他们的声势变得很大以后,才敢说自己就

  • 尉迟恭一生有何功劳,才能获得如此殊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尉迟恭,唐朝

    在大唐盛世,出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英雄,如秦叔宝、程咬金等,他们都值得大家敬佩。然而,很奇怪的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中,明明很晚加入的尉迟恭居然位列武将第七,成为唐太宗帐下功勋最高的武将,排名远在秦叔宝、程咬金等人之上,就连消灭突厥的李靖都比不过。尉迟恭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者说他立下了什么汉马功

  • 李建成的实力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建成,唐朝

    玄武门政变之前,究竟是李世民的实力更强,还是李建成的实力更强,似乎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显而易见,在玄武门政变之中,李世民最终战胜了李建成,获得了皇位继承资格,并最终当上了皇帝。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的实力,应该是比李建成的实力更强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说起来,李建成的实力,其实比李世民大得多。为什

  • 如果庞统没有死的话 蜀汉会不会一家独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汉,庞统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庞统,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确实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不到百年的短短时期里面,战事不计其数,出现不少的军事谋略家,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卧龙和凤雏了。当时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其实大家不知道的,还有下半句“卧龙虽

  • 王继忠:投降契丹的宋朝大将,皇帝为何还赏赐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继忠,宋朝

    众所周知,历史上任何君主对叛徒的态度都是几乎一致的,他们对于这些人大多都是非常痛恨,哪怕他们心里还装着曾经的国家,也无法改变他们已经是敌国臣子的身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因此,古往今来无数的忠臣都能够名垂青史,但是那些叛徒却往往有着较为惨痛的下场,并且还被世人所

  • 平阳公主李秀宁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平阳公主,唐朝

    平阳昭公主李秀宁,是唐朝第一个赐予谥号的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被用军礼隆重下葬的公主。不可否认她在李渊起兵时做出的突出贡献,但要说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秀宁打下来的,未免有点言过其实。平阳公主李秀宁到底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

  • 武则天和亲姐姐有什么过节 武则天为何将亲姐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武则天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杀姐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前言在封建社会,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甚至可以说是男性的附属品,但是也有不甘被命运摆布的女性。例如我们熟知的胡木兰,她替父从军,是屡立战功的女将军;还有穆桂英,五十三岁还能掌帅印上阵杀敌,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成为被后人称颂的女英雄。相

  • 韩信唯一的嫡传弟子,陈豨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西汉

    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潮流”的影响,随后的改变将是潜移默化。大家好,欢迎大家观看今天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来说一下韩信,说起来韩信大家都知道,也都知道韩信这个人善用用兵,而且用的很神奇,韩信有一名旧部叫陈豨,对于这个人大家应该都不是很了解,这个人精通兵法,善于打仗,可以说能文能武,还具有风度,所以韩

  • 罗复仁投靠朱元璋之后,他如何成为明朝优秀的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复仁,朱元璋

    明初有一位名叫罗复仁的文臣,能言善辩,慷慨陈词,曾只身一人劝降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先后出使西北元朝残余势力并全身而退,出使安南劝说其归还侵占的大明领土,立下不少功劳,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可朱元璋却叫他“老实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罗复仁是江西吉水人,小时候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