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不杀太平天国降将韦俊,这是为什么?

清朝不杀太平天国降将韦俊,这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57 更新时间:2023/12/18 19:50:01

清朝不杀太平天国降将韦俊,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轰轰烈烈,以洪秀全为首,用宗教的方式,引导大家团结起来,试图打败清朝,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规则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他们面对着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仍然杀气十足,但是因为很多因素,最终以惨淡收场,被清王朝所打败。惨淡的原因之一便是,太平天国内部有了矛盾,领导者的目光短浅,用人不善,让众多将领有了自危的意识,甚至有一部分还倒戈清王朝。

但是对于这部分倒戈的将领,清王朝并没有手下留情,甚至是处以极刑。那为什么清朝会接收韦俊的投降呢,并且让他继续带兵打仗呢?

加速太平天国的瓦解速度

太平天国的各方势力和清王朝的军队势力比起来,自然是弱了不少——虽然太平天国前期十分得民心,聚集了不少反清势力,以及一些看不惯清王朝所作所为的能人,但清王朝毕竟多为训练有素的军队,甚至还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帮助。

但太平天国的成长速度,以及战斗意志,仍旧是不容小觑的,两方长久的对峙下来也是劳民伤财,对清王朝没有任何好处。

那如何快速击败太平军呢?一个军队最重要的当然是军心,军心不稳,人人自危,不愿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更加容易逐一击败。那么怎么才可以让太平天国的内部力量开始涣散呢?当时的韦俊便是里面最好的一个缺口。

韦俊因为一些原因和太平天国闹崩了,当然这也并不是他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是不够忠心,而是统治者的不会用人。因为洪秀全的不当做法,伤害了太平天国的其他统领的心,便不再一起作战了。

而这对清王朝是十分有利的,所谓一把筷子折不断,但一双筷子好折断啊。清王朝逐一打败了他们,但是这还不够,接受韦俊的投降,并且加以重用,这才是杀招——因为这会让人认为,只要诚心投降,便不用受战乱之苦了,而且还可以加官进爵,总比自己不稳当的统领好。

这笔买卖对于清王朝来说,自然是稳赚不赔的。

韦俊的处境也不会让他再忠于太平天国

尽管他作战极为勇猛,被清王朝所忌惮,但是在太平天国内部,并不是十分受其他统领的尊敬——韦昌辉被称作为“北奸”,而韦俊正是韦昌辉的弟弟,就相当于被别人揪住了小辫子。

杨辅清和韦俊更加是水火不容,两家人之间是有杀亲之仇,出了事情,杨辅清肯定会倒打一耙。而尽管韦俊曾经对陈玉成大有提携,但那时阴差阳错之间,陈玉成也怨恨上了韦俊。最为重要的是,洪秀全也十分看不过韦俊,对他也很苛刻,故意降下罪名给韦俊,这完全是置韦俊于死地。

韦俊深知自己再呆在太平天国里面,接下来等待他的就是死亡。此时清王朝也知道里面的缘由,便抛下了橄榄枝,希望韦俊可以投降。

而且退一步讲,人家韦俊并不是被清王朝给俘虏了,他还是有选择的余地的。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太平天国另外两个誓死不投降的将领,就被处置以极刑。

韦俊自身能力十分强

韦俊并不是本来就已经有投降的想法了,而是在清王朝发了文书给他之后,才投降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韦俊肯定有过人之处。清王朝对与带兵打仗的将领,都是十分苛刻的,从来都不养闲人。

能够对韦俊抛出橄榄枝,想必也是看中了他的能力。带兵能力极强,早期跟着哥哥南征北战,慢慢的建立起了战功,被封为北王。同时韦俊也打败过很多的清王朝有名的将领,成为让清王朝军士中闻风丧胆的战将。韦俊投降的话,这样的清王朝不仅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还相当于给自己增加了强有力的臂膀。

尽管太平天国或许并不打算重用韦俊,但是韦俊自身还是有能力的。只要一有机会,韦俊也可以自己组建军队,开始对付清王朝。这样子除了太平天国需要剿灭,又会有另外一支强大的队伍需要头疼了。还不如早点劝降,牢牢地把韦俊给控制住了。

韦俊的结局

只不过韦俊也就风光了一时,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并不是很好。

韦俊投降到清王朝,将太平天国弃之不顾,这在当时的确是无可奈何的——毕竟原本对洪秀全忠心耿耿,但是洪秀全却在明面上捅刀子。

只不过古人是最看重仁义二字的,在南宋便有岳飞作为先例,到现在他仍被人所歌颂。但投降的,即便是无奈之举也仍旧会受到冷落,更何况他还是太平天国的降将。

所以韦俊空有一身本事,并没有得到清王朝的重用,甚至被迫解除兵权,这也是清王朝典型的卸磨杀驴了——本来刚开始韦俊招募人的时候,一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老家带出来,然而后来却被迫解散了兵权。

而他也因为投降的缘故并没有回自己的老家生活,而是选择在安徽居住,并孤独终老。不过好歹韦俊的性命倒是留下来了,若是没有投降,怕也是要被洪秀全整死。

标签: 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晚年杀光了卫子夫和卫青的全家 汉武帝为什么不怀念旧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卫子夫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卫子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临死前,为何下令斩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皇帝是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存在,在一个国家拥有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在享有无上权利的同时也失去了人间最宝贵的亲情。历史上不管是多么伟大的皇帝都不能免俗。汉武帝谥

  •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穆公,秦国

    赢任好,即秦穆公,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君主,被《史记索隐》等书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继位,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击败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梁国、芮国、滑国等。前637年

  • 后世如何评价秦穆公?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穆公,秦国

    赢任好,即秦穆公,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君主,被《史记索隐》等书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继位,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击败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梁国、芮国、滑国等。前637年

  • 秦庄襄王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他有什么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庄襄王,秦国

    嬴异人,即秦庄襄王,嬴姓,秦氏或赵氏,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嬴柱之子,秦王政之父,战国时期秦国第三十任国君,在位约3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丙午病逝,享年三十五岁。秦庄

  •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是如何对待孙资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资,三国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资幼年丧父丧母,因此由哥哥嫂嫂抚养长大,为人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因此获得名士王允的称赞。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担任司空,掌控朝廷大权。然后曹操大力招揽人才,征召孙

  • 历史上真实的夏姬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姬,春秋

    都说古代中国是男权社会,但偏偏有许多优秀的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精彩的传奇。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自古红颜多薄命,宛若貂蝉,恰如西施。但历史的有趣在于它并不是那么规律,总有特别的例子不合规则,甚至与规则反着来。春秋时,夏姬便是这样一位打破“自古红颜多薄命”历史规律的奇

  • 慈禧死后为什么等一年才下葬 送葬当年队伍为何臭气熏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慈禧

    还不了解:慈禧死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死后为什么一年才被埋葬?下葬当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一直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而在这一时期中,皇帝作为一国之主,掌握着非常重要的权利,也正是因为当时是处在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中,所以使得

  • 韩信没有打过仗萧何却知道他有将帅之才 萧何洞察力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萧何,韩信

    对韩信和萧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之前很少打过仗,萧何是如何了解他有将帅之才的?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提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见,人才什么时候都不缺乏,缺乏的是能够认识和举荐人才的人:伯乐。一,萧何无与伦比的洞察

  • 李靖的一生有何战绩?为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靖,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杨广过度消耗国力,令百姓们困苦不堪,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有些代表农民,他们想要寻找一条求生之路,比如王薄发起的农民起义;还有一些纯属为了成全个人的政治野心,比如宇文化及。细数当时的起义军有数十支队伍

  • 如果诸葛亮和庞统互换的话 庞统后期是怎么主持大局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庞统

    对诸葛亮和庞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把诸葛亮换成庞统的话,蜀汉后期会有所转变吗?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便可得天下”,刘备成功的招纳了俩位才人,但是却没有得天下,我们都了解,三国演义中蜀国后期刘备托孤,所以后面一直都是诸葛亮主持蜀国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