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光宗朱常洛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朱常洛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明光宗朱常洛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朱常洛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32 更新时间:2023/12/9 8:03:18

明光宗朱常洛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朱常洛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光宗朱常洛简介: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

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由于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朱常洛先后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史称"红丸案",终年38岁,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庆陵。

朱常洛生平经历介绍:出身卑贱

朱常洛是明神宗偶然临幸宫女所生。明神宗的皇后王氏、昭妃刘氏自万历六年(1587年)册封后,都无子嗣。万历九年(1581年),神宗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宫中私幸宫女王氏,后来王氏有孕,神宗忌讳这件事情而不敢承认,但在内起居注中记载了这件事情,并有当时赏赐给王氏的实物为证,再加李太后盼孙心切,最后被迫承认这件事情。万历十年(1582年),明神宗册封宫女王氏为恭妃,于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生子,是为神宗长子,取名常洛。

朱常洛生平经历介绍:梃击之案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张差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伤及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内官韩本用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事发过后,张差供认系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郑贵妃为免心腹受罪,向皇帝哭诉。

但是太子差点遇害,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皇帝无奈,说这件事最好是你向太子争取谅解。郑氏跪拜太子,太子慌忙回拜。最后,神宗与太子不愿深究,以疯癫奸徒为罪名,杀张差于市,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史称"梃击案"。

但梃击案过后,检讨缪昌期认为"梃击"后台是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于是义愤地说:奸徒狙击太子宫,能以"疯癫"二字开脱乱臣贼子之罪,以"元功奇货"抹煞忠臣义士吗?后缪昌期被阉党陷害致死。

朱常洛生平经历介绍:国本之争

明神宗皇后没有子嗣,众多嫔妃中对郑氏尤为宠爱,万历十二年(1584年)被晋封为贵妃,产下皇二子朱常溆,可惜夭折。皇帝对她宠爱不减,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生皇三子常洵。随后郑氏便晋封为皇贵妃,并借机乞求明神宗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自己则做皇后。两人写下合同,在道教庙宇中立誓。神宗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政治危机。

明神宗专宠郑皇贵妃,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纷纷猜疑,担心郑氏谋立皇三子,损害国本。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明神宗搁置不管,仍旧宠爱郑氏。

为了平息皇储争议,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皇帝终于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另外"东林党"。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就因为有谣言说万历皇帝想要换太子,矛头指向郑皇贵妃,结果皇帝株连逮捕者甚众。到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有进言,说郑皇贵妃以及福王将要谋害皇太子,结果皇帝仅仅是让福王就藩,但被郑贵妃暗中阻止了。

恭妃王氏仍旧寂居幽宫,见不到万历帝,整日以泪洗面,流泪度日,渐渐的双目失明了。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氏薨逝,大学士叶向高建议厚葬,可是皇帝居然不同意。再进言,皇帝才勉强同意追谥皇贵妃。

朱常洛生平经历介绍:继位为帝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皇帝驾崩。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次年改元泰昌。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感动"。

明光宗朱常洛是怎么死的?

朱常洛本来以为新君继位,会有一番作为,但却因红丸案而驾崩。朱常洛举行登基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十日,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万寿节,也取消了庆典。《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八日,朱常洛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的意思并下令将崔文升逐出皇宫。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太监们不敢做主,将事情禀告内阁大臣方从哲。方从哲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接着,内阁大臣们进乾清宫探视朱常洛。

朱常洛此时已着意安排后事,将皇长子交由阁臣小心辅佐,又问起自己的陵墓的营建事宜。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朱常洛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方从哲说:"鸿胪寺丞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轻信。"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李可灼入宫献药。到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让皇帝服用。

朱常洛服完红丸后,感觉还好,让内侍传话说:"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进一粒红丸。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是朱常洛坚持要再服一颗。于是,李可灼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服后,朱常洛感觉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泰昌元年九月二十六日(1620年)五更,朱常洛驾崩。于是,廷臣纷纷议论,指定李可灼、红丸是致皇帝暴毙的罪魁,而且还牵涉到方从哲。不过,方从哲、李可灼对于朱常洛服药,本就是抱着一试的希望,对于朱常洛的死并不要负什么责任。

后来,内阁大学士将进药的前后始末详细地在给熹宗的奏疏中说明,才使方从哲摆脱了困境。红丸,其实与嘉靖皇帝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本就虚弱的朱常洛,在最后的岁月连遭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两味药物的折磨,便暴毙而亡。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享年三十八岁。

标签: 明光宗朱常洛

更多文章

  •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真的是误杀吗 事实证明曹操并没有杀错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吕伯奢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和吕伯奢一家,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汉末年天下陷入大乱之中,各诸侯都在为争夺天下而战。一个个英雄好汉也不断的登场,而在其中能称之为“枭雄”的只有一人,而此人正是曹操。通过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曹操是个多面的人,因此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 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什么人 刘邦真的是游手好闲的混混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家庭,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我们的印象中、在各种影视作品中,汉高祖刘邦在起家之前常常扮演一个穷困潦倒、游手好闲、蹭吃蹭喝的混混形象。刘邦当时真是这样一个人嘛?恐怕未必。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看看史料中对刘邦的记述:刘邦“及壮,举为吏”,什么意思呢?刘邦三十岁时就当

  • 明朝的开国大将,论功绩的话该如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开国大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的开国大将的排名向来争议很大,但是笔者试着排了一个,用我的理解来给这些开国元勋一个比较公平的排名。论功排名如下:1:徐达徐达绝对是明朝的第一名将,功劳很大开国后却没有被朱元璋杀死,而是自己病死的。徐达和朱元璋是小时候的朋友

  • 刘邦死后,吕雉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雉,西汉

    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历史,正式称帝的女皇帝,只有一位,就是武曌武则天。中国历史上,权倾天下,掌握大权的有好几位女性。比如刘邦的皇后吕雉吕后、北宋刘太后、晚清著名的慈禧太后。但是她们都并没有称帝。吕后在刘邦死后,儿子刘盈继位,但刘盈懦弱,吕后掌握了朝廷大权。吕后大肆分封诸吕,权倾天下。但是,为什么与武曌

  • 康熙九子夺嫡,最终赢家为何是老四胤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胤禛,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胤禛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喜欢看清宫电视剧的人,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九子夺嫡”事件,这是清初关于皇位之争最激烈,也是最阴暗的一段历史。康熙帝一生子女颇多,共计35个儿子,20个女儿。但其中只有24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

  • 关羽会发动樊城之战真的是因为刘备的暗示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为何会发动樊城之战是因为刘备的暗示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战胜了曹操,就此夺得了汉中,此后,刘备少了后顾之忧,开始有能力全心全意的经营荆州,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在成都自立为汉中王,并开始分封有功之臣。在这次分封中,刘备让马超受封

  • 李显为何要在武则天死后,力排众议达成她归陵的愿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显,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显的故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李显这么做,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而已。作为任何一个皇帝,其实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屁股底下的这把椅子到底能不能做得安稳,会不会有人惦记着。唐朝的宫廷斗争从

  • 刘备临死前为何会把兵权交给李严 交给诸葛亮不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李严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李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事业之所以会成功,在于他之人善用,深知在正确时刻用对人,才可以让自己事业越发红火,放下身段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确保政权稳定。作为君主深知大权不能落入一人之上,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之所以任命诸葛亮、李严位托孤大臣,根本原因在于

  • 司马懿明明看穿空城计了,为何没有选择入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司马懿看出空城计的秘密为什么不敢进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的历史上甚至是在《三国演义》中和《三十六计》中我们都听说过空城计的故事。空城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的三十六计中,但是被人熟知的还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掩护百姓撤退,故意布下了空城计,一人一琴一曲吓退

  • 在位三天的秦孝文王,执政期间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孝文王,战国

    你真的了解秦孝文王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最近《大秦赋》电视剧正在热播之中,凭借着奋六世之余烈的“祖龙”嬴政终于统一了天下,虽然历史对于嬴政的褒贬不一,但是他统一天下,废分封置郡县的功绩无论如何是不可磨灭的。也正是因为祖龙嬴政,所以后世帝王也以一统天下为目标,因为这个是中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