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末盐枭张士诚失败的必然性:性格的摇摆不定

元末盐枭张士诚失败的必然性:性格的摇摆不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15 更新时间:2024/1/13 19:47:12

朱元璋张士诚相持十年,打来打去,谁也占不了对方便宜。直到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举击溃陈友谅,再顺势攻取武昌城后,挥师东向,剑指江浙,气节有亏且只顾自保的“私盐大王”张士诚,也就朝不保夕了。

1357年,朱元璋派徐达率大军扫荡江南、围攻宜兴之际,连战不利的张士诚只好接受元朝江浙右丞相达识帖木儿的劝诱,再次降元,被封为太尉。

张士诚是淮南泰州人。泰州地近海滨,民众多靠晒盐过活,但官府赋税劳役很重,民怨沸腾。张士诚年少时是会武术、讲义气的小流氓,兄弟几个以撑船贩私盐为业。贩私盐利润高,张士诚又轻财帛,乐意周济贫困,很得人心,私盐贩子公推其为头目。

适逢各处起兵反元者众,1353年,不甘受官府和地方豪强欺压的张士诚,乘势率几兄弟在内的“十八壮士”举义。他招徕贫苦盐丁和无业游民,攻下泰州、高邮,占据三十六处盐场,并自立为“诚王”,国号大周。1356年他建都隆平府(今苏州)时,势力范围几乎覆盖了江南大部分富庶地区。

张士诚与元朝的关系反反复复,时叛时降,这大约跟他的流氓出身和盐贩经历有关。明史专家吴晗评价他“生性迟重,不多说话,待人宽大,但没有一定主见,只想守住这块基业,怕冒险吃亏出差错。大将大臣们都是当年走私的江湖兄弟,做错事以至打了大败仗,也不忍责备,赏罚不明”。

朱元璋得到天下后,与群臣总结革命经验,也说元末群雄中“士诚最富,友谅最强”,但“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的好生事,器小的没长远打算。出身贫苦农家、当过游方僧人的朱元璋断言:士诚做过盐贩子,遇事斤斤计较,顾虑多,疑心重;友谅生于打渔人家,惯见风浪,野心大欲望高。

所以,他料定先攻陈友谅,张士诚会袖手旁观;假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然倾巢而出抄己方的后路。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对张士诚的“人品”判断准确。

张士诚此番降元,其实也是三心二意。在此后六七年里,他打着官军的招牌,南侵江浙,北逾江淮,南边占领了杭州、绍兴,北边势力一直伸展到济宁(今山东境),拥地二千余里。

元朝方面的达识帖木儿之所以急于招降张士诚,且容忍他不断扩张地盘,也有自家的苦衷。原来自从红巾军纵横江淮一带后,南北漕运断绝,大都(今北京)缺粮,快支撑不下去了。他们要解决南粮北运的难题,不能不对控制江南的张士诚及称雄江浙沿海的方国珍实行安抚政策。

从1360年到1363年间,“士诚出粮、国珍出船”,总算每年能海运十几万石粮食北上大都,为苟延残喘的元朝多续了几年命。 期间,张士诚也曾试图大举进攻,收复被朱元璋夺去的失地,可是在修筑一新的宜兴城下遭到杨国兴挫败,泄了元气,再无余力反扑。

朱元璋与张士诚相持十年,打来打去,谁也占不了对方便宜。直到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举击溃陈友谅,再顺势攻取武昌城后,挥师东向,剑指江浙,气节有亏且只顾自保的“私盐大王”张士诚,也就朝不保夕了。

1367年年底,朱元璋大军包围平江城,张士诚率余部死守拒降。经过十个月的攻坚战,平江城破,张士诚自杀不成当了俘虏,被押解至应天府。他拒绝宿敌朱元璋的问话,且不进饮食,朱元璋一怒之下,命人乱棍将其打死(一说自缢身亡)。

此时,他似乎又恢复了倔强悍勇的盐枭本色。

标签: 朱元璋张士诚元末

更多文章

  • 大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鉴:伍秉鉴是怎样发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伍秉鉴

    图为广州十三行外商商馆大厅19世纪前半期广州商界的领袖、“红顶商人”伍秉鉴一位清朝时曾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他的《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伍浩官(伍秉鉴)究竟有多少钱,是大家常常辩论的题目。”“1834年,有一次,浩官对他的各种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

  • 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曾受到过哪三次大的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努尔哈赤

    导读:努尔哈赤的家庭,原是建州女真中的一个中产之家。但是,在努尔哈赤的青少年时期,曾先后受到三次大的磨难,这就是童年丧母亲、少年处异乡、青年死父祖。努尔哈赤出生在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赫图阿拉是满语“hetuala”的对音,意为横冈。赫图阿拉是一座山城,苏克素浒河流经山下。苏克素浒到赫图阿拉

  • 开元名将郭知远:平定陇右屡败吐蕃获封太原郡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郭知远,吐蕃,定边,

    郭知运(667-721),字逢时,唐代瓜州晋昌(今甘肃安西县东)人。猿臂虎口,以格斗之功累补秦州三度府果毅。郭知运祖上为太原阳曲人。据唐代张说撰《郭知运碑》记载:本乎文王之弟,是为虢叔,虢或云郭,因而氏焉。自燕昭尊隗以筑宫,汉祖封亭以列国,其侯于阳曲,宅彼太原旧矣。亭之元孙友,从太原徙陇西,昭帝分陇

  • 让刘备诸葛亮亲自参加了哪位蜀汉将军的葬礼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诸葛亮,将军,三国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君主,尽管出身贫寒,但是知人善任,尤其是喜欢提拔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将领,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强。其实关羽张飞以前只是不入流的马弓手步弓手,魏延也是从基层战士成长起来的高级指挥员,另外还有一个人他虽然也名不见经传,可是他的死却让刘备和诸葛亮格外重视。他叫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兄长霍

  • 齐桓公不听管仲劝言遭宠臣软禁 停尸67天无人收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春秋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管仲不仅有经天纬地、治国安民之才,而且非常善于识人,从他临终前与齐桓公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他识人的非凡智慧。史料记载,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替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

  • 甲午前后的朝鲜“经”变:全民的赤贫与经济变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

    对朝鲜,甲午战争让其从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进一步朝全殖民地社会沦亡,这个事实上在当时赤贫至极的国度,内在上更加迫切需要彻底的现代化变革,于是有了后来的历史结果。在朝鲜王朝开国太祖李成桂之后的500年里,朝鲜和中国一样,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在1876年,朝鲜全国的人口为1688万,其中80%以上是农业人口

  • 揭秘:三国中刘备不愿意委以重任的蜀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刘备,名将,赵云

    小说里,关张赵马黄的名号何等响亮,是刘备晋封汉中王的第一件大事。从此,“五虎上将”的名号传遍天下,可惜,细心的朋友发现,赵云的职务却是低的狠。当时,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镇守荆州;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领巴西太守;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仅得到翊军将军,疑为近卫军、御林军的统领而已。而他

  • 祖逖:古代历史上中流砥柱独立支撑的北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祖逖,古代,北伐,名将

    祖逖字士雅,东晋名将。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一说是今河北省定兴县祖村店人。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好动,早年有侠义心肠。十四五岁了,还没读过几本书。几个哥哥为此都很忧虑。但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

  • 韩信打仗最大的本事在哪里?韩信的自信出自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汉朝

    你能带多少兵,就是你有多强的管理能力。《孙子兵法》原文“知胜五道”第二条,“识众寡之用者胜”。知道兵多兵少怎么用的人能胜。《孙子兵法》每句话的信息量都很大,这句话信息量也不小,识众寡之用,就是能带兵,能带队伍,概括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道需要用多少兵。秦王政要灭楚,朝廷开会问需要多少兵马,王翦认为

  • 为何路易十六在权力的博弈中被送上断头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路易十六,权利,断头台

    当我们深入到历史中去探究路易十六的败因时,我们会发现,路易十六是在与国内各派的博弈中进退失措,最终败亡的。“这个博弈结果按说正是路易十六期望的。可是同时,国民大会又要求通过宪法,限制国王的权力,这可不是路易十六希望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因为被革命的民众送上断头台而“名垂青史”,追究路易十六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