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爱迪生的故事: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的故事:伟大的发明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8 更新时间:2024/1/14 19:43:45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例如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不光彩的一页

1888年,美国电气工程师特斯拉和威斯汀决定发展交流电事业。爱迪生为了自己的直流电生意,激烈反对使用交流电,险些将交流电的使用扼杀于摇篮之中,延迟人类明的进程。

他专门建立起一座巨大的实验室,雇用小学生们到街上去抓小猫小狗等牲畜做实验,残忍地将它们置于交流电下电死。他还疏通了纽约州监狱的官员,让他们答应将绞刑改为电刑,即改用交流电的电刑。由于没有经验,当局所使用的电荷太弱,犯人只是被电得半死。据当时媒体报道,这种恐怖的景象,比绞刑可怕得多。从此,交流电声名狼藉。交流电的推广和应用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之中。

面对科学发明巨人爱迪生的连续诽谤和攻击,特斯拉与威斯汀毫不气馁。他们坚持实验,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交流电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1893年,在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上,交流电以其明显的优越性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一八七七年秋天的一个早晨,爱迪生从美国一个叫梅罗国的地方,来到纽约一家杂志编辑部办公室。他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

奇形怪状的小东西。这小东西上面有一根长长的金属杠,一端有一个大点的轮子,另一端有个小把手。爱迪生把摇手摇转,然后

把一小锡纸裹上圆筒,再装上一根小针,对着圆筒唱了一句婴儿催眠歌。动作完毕,机器又重新转动起来,它竟一字不漏地把

催眠歌重新唱了出来。形容当时在场的人的第一个感想,仅仅说惊异是不够的了。人们大乐不支,所有编辑部的人都互相大声传

告,说爱迪生带来了一架会说话的怪物。在短时间内,市内各家报馆的新闻记者象潮水般地涌来,都争着要看一看这个在世界上

最新奇的机器,一时把报馆挤得水泄不通。这一发明一经传出,激起当时社会急速而巨大的狂热达数月之久。铁路特开专车去参

观。许多人开始不相信这个发明,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有个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

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当这些名词一字不漏地从机器中重复发出来时,他们才相信这东西没有半点虚假。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留声机问世时的情景。人们在赞叹之,都称发明者爱迪生是个“妖魔”。其实,“妖魔”这个雅号远

不是从留声机这一件发明才有的,而是伴随他的整个一生的。因为他的发明创造实在太多了。电灯、电话、电影、电报机、发电

机、蓄电池、打字机、磁铁矿分离机、压力表等等,都是他的发明。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他发明第一台自动数票机的一八六九年

至一九一0年,他一共领得一千三百二十八种发明专利权,约计在此时期,每十一天他就有一个发明。正因为这样,他被人们称

为“妖魔”是理所当然的了。

可是,这个“妖魔”人物的真正魔力究竟出自哪里呢?他自己这样说:“一分灵感,九十九分血汗。”顽强的毅力、惊人的

勤奋,正是他真正的“魔力”所在。

发端于少年

姆斯·爱迪生,生于一八四七年美国的渥海渥州。他只念过三个月的小学。学校老师说他“愚呆”,亲友们也都这样称呼

他。而他的母亲并不相信这一点,亲自做他的教师,引导他去读一些书。不到十二岁,他就读完了不少难读的书,他的父亲还引

导他攻读过牛顿原理。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

爱迪生很喜欢科学。他很小就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储存了几百个各种试验用的瓶子,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他把平时省吃俭

用的钱,全部花在购买化学用品和化学仪器上。但光靠这个钱是不能满足试验需要的、于是,他就到火车上当卖报童。他每天清

晨登车,晚上九时后回家,搞完试验常到深夜才能休息。后来,他发现火车上行车厢中有一间吸烟室未用,他就把家中地窖

里的试验品搬到这上来,坚持做化学试验。在这里,他还学会使用陈设在这儿的一台印字机,并能用电报号码记录当地新闻,办

了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大受欢迎,销路可观,此时他才十二岁。有一天,火车摇晃,行李滑下来,把他试验用的一支磷杆摔到地

下,车厢立即着火。火被赶到现场的人扑灭了,可是车长却打聋了他的耳朵,造成终身残废。车长还把他的“四轮实验室”和“

旅行印刷房”里的东西统统踢到车下。

困难和挫折没有影响爱迪生搞科学实验的决心,他又在家中建起了试验室。遭电打、烧毁衣服,在试验中是常有的事。有一

次,他的脸部被硝酸烧得不成模样了。即使这样他也从不灰心。爱迪生最早所作的努力,大大有助于他以后的发明创造。但是,

和其他伟大的发明家一样,爱迪生所走过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当过夜班电报生。在书摊和图书馆消磨很多精力。但由于几次失

业,最后不得不到纽约投奔朋友。

爱迪生不辞千辛万苦来到了纽约。这个时候,他口袋里连一个小钱也没有。他饿急了,只好人讨了点茶水喝,这是他到纽

约后的第一顿饭。在这里,他好久才找到朋友,但他的朋友也处在失业之中。饥因交加的爱迪生,容仪拙陋,衣着褴褛,被人看

不起。后来,他被允许夜宿在一家电池室里。刚好室内设置一台发布市价的通信机器,在他到来的第三天早上,这部机器出了故

障,由于他留心钻研,很快帮助人家修好了这台机器,而被留下来,这才找到了工作。从这以后,他奋发努力,与人合作改革,

市价通信机而崭露头角。不久,他开设了一个生产这种通信机的小工厂,逐步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标签: 爱迪生故事

更多文章

  • 汉朝孝文皇后窦氏简介 历史上的美人皇后窦漪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孝文皇后,汉朝皇后,窦漪房

    导读:一部《美人心计》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著名的窦漪房,而传说中的窦漪房就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不像汉朝其他皇后那样出身高贵,窦漪房窦氏出身贫寒,曾经只是汉文帝身边的一名宫女。窦漪房由民女到宫女,最后成为辅佐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吕雉在作为皇太后操纵

  • 惧内:北宋科学家惨遭家暴 曾被悍妻扯下胡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沈括,宋代,家暴

    沈括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这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却是名副其实的“妻管严”,甚至经常遭遇“家暴”。妻子张氏不顾孩子们的磕头告饶,对沈括照打不误,某次还把沈括的胡子连皮带肉扯了一块下来。朱彧在《萍洲可谈》的记载,沈括前后有二任妻子,第二任是淮南转张刍之女,张氏骄蛮凶悍,平时常虐待沈括,将胡须连皮带肉扯

  • 明朝马皇后:马后为何是朱元璋天字第一号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皇后,朱元璋

    朱元璋,一个当过乞丐,当过和尚,起过义,当过皇帝的一个传奇人物。他背后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婆,才能支持他到万人之上的地步呢?说起来这个女子竟然是个不裹足的大脚美女,她叫马秀英。不过古代还是以小足来论美丑轻重的,大脚会成为人们街边啼笑的对象。要是换到现在来说,恐怕搞笑程度,早就让人介绍给赵本山老师当徒

  • 貂蝉是哪里人 四大美女之貂蝉的出生地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貂蝉是哪里人,貂蝉

    貂蝉是哪里人:《三国演义》让貂蝉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却未点明貂蝉是何方人氏。故现代人对貂蝉故里有几种推测,那么貂蝉乃忻州人一说从何而来呢?"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这是一句在忻定一带妇孺皆知的俗语。因为忻州出了貂蝉,定襄出了吕布,貂蝉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吕布气宇轩昂,所谓“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此二

  • 曾预言清朝灭亡的人是谁?曾国藩幕僚赵烈文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烈文,晚清

    曾国藩手下最受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于同治六年,即公历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50年必亡。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1867年是44年,果然没出了50年。赵烈文生于1832年,字惠甫,一字伟甫,江苏常熟人,年少时即有才名,很有思想见地。他学识非常渊博,对佛学、易学、医学、

  • 杨贵妃究竟是哪里人?大唐美女的老家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贵妃,唐代

    杨贵妃究竟是哪里人?杨贵妃生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由于其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参军,世人以为杨玉环生于四川,其实她是山西蒲州永乐人。蒲州镇位于中条山下,黄河岸西,总人口4.16万人,占地12.9平方公里,唐代曾做为府地,境内有中国四大文化名楼鹳雀楼,《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国宝唐朝开元大铁

  • 明德皇后马氏简介:汉明帝为何立无子贵人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明德皇后马氏(38-79),汉明帝刘庄唯一的皇后,伏波将军马援的三女儿。闺名已经失传,她的谥号为明德皇后,单从谥号上来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令人敬服的皇后。马援之死马家失势。马援随刘秀征战,立下大功,被封为新息侯。马援为人正直清廉,不懂讨好皇亲国戚,得罪了光武帝刘秀的女婿梁松和窦固等。那些权贵子弟心怀愤

  • 宋徽宗“风流误国”成本有多高?遭点油灯妻妾被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徽宗,风流误国,成本

    导读:话说1126年,北宋和金刚刚联兵灭掉辽国之后,金国就撕开了盟友的画皮,露出了侵略者的狰狞面目,长驱而入,直捣东京汴梁。消息传来,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风花雪月之境、温柔富贵之乡的宋徽宗吓得老脸煞白,立即决定撂挑子不干了,把皇位让给太子赵桓。当了太上皇的宋徽宗还不安心,干脆跑到南方去度假,玩起了鸵鸟

  • 揭秘: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为皇帝殡葬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皇帝,殡葬,妃子

    导读:1661年2月5日,顺治帝龙驭上宾,享年24岁,是一个短命天子。顺治一咽气,居然有两个人自愿为之殉葬。一个是他的妃子:贞妃。其实,顺治帝并不喜欢她,因而,她也没有生育,默默无闻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封号。她自愿殉葬,应该是一时急火攻心所致。另一个是顺治帝的贴身侍卫傅达理,傅达理以身殉主后,朝廷特

  • 曹雪芹锦衣玉食从何来?祖父一年贪污至少四千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贪污,曹雪芹

    曹雪芹活着时名气不大,又没做过大官,关于他本人的资料,能见到的少之又少,倒是他的长辈留下了相对清晰的人生记录。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经以钦差身份任江宁织造。他的曾祖母孙氏,是康熙小时候的八个奶妈(四个乳母、四个保姆)之一,生前诰封一品夫人。他的祖父曹寅,做过江宁织造兼巡盐御史兼通政使司通政使,官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