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构正值壮年的时候 赵构为什么主动禅让皇位

赵构正值壮年的时候 赵构为什么主动禅让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4/2/25 8:32:09

还不了解:赵构传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构活了81岁,为什么在56岁时,就传位给赵匡胤一脉?

说起太上皇三个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帝都不想当的职位。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川地,太子李亨于灵武登基,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凄苦至死。

宋徽宗因金军兵临城下而选择推让江山,最终落得个靖康之耻,北狩中都,国灭人囚,太上皇一词似乎如魔咒一般笼罩在历史的上空,无数帝王对这三个字都望而生畏。

然而历史上偏偏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明明正值壮年却主动禅让皇位,还将与自己血脉争议颇大的同族子弟扶上皇位,自愿当了整整25年的太上皇。

此人并不像历史中的任何太上皇,他对皇位没有展现出一丝厌倦,身上也没有什么政治责任需要用禅让来逃避,他选择当太上皇,竟然完全出自拯救自己的政权。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非议颇多的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

宋康王

1107年宋徽宗赵佶在开封皇宫迎来了自己的第九个儿子,给他取名为赵构。赵构生母韦氏原本只是郑皇后的侍女,因与乔贵妃交好才受到举荐,进入后宫,但并不受宠。

因不受徽宗宠爱,赵构母子二人在妃嫔众多的后宫中并不显眼。1108年,宋徽宗封赵构为郡王,此后便一直未获欣赏。直到十三年后,渐渐长大的赵构因博学强记,习文练武才得以受到徽宗注意,晋封康王。

但论身份,赵构不如大哥赵桓;论博学文笔,与三哥赵楷相比也逊色许多,获封康王后,便又沉寂多年,直到一场变故彻底打翻了宋王朝的棋局……

公元1126年春,灭辽后的金军一鼓作气南下侵宋,第一次包围开封城,为逃避责任,软弱的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面对金人的强攻,宋钦宗却选择摒弃丞相李纲守城的建议,与金人议和。

结果,北宋纳贡大量财物还将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割让与金,为了退却金军,年轻的赵构主动请缨至金营为人质,面对金人的刁难赵构临危不乱,此举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成为他唯一可称道的事迹。

金军二围开封城时,身处相州的赵构接到兄长的诏书,命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就地募兵勤王。可到开封城破时,徽钦二帝被俘,赵构大军仍未赶到。

靖康之乱,宋皇室几乎被金人一扫而空。被金人扶植的张邦昌派人请求赵构到济州接受自己禅位,在大臣宗泽、太后孟氏的再三请求下,赵构才接受皇位,在宋南京应天府登基为帝,建立南宋。

自毁长城

即位后的赵构立即处死了投降金人的张邦昌,并用李纲等主战派,但仅仅七十七天,赵构就联合汪伯彦等投降派逼迫李纲罢相。

面对咄咄逼人的金军,赵构采用消极策略,只留下北方的王彦、岳飞和南方的刘光世王渊等将积极抵御金军。

1128年,赵构退守扬州,金军又以五百骑兵将其打退至镇江,一路上宋军屡战屡败,赵构也因惊吓过度,丧失了生育能力。

期间又发生了“苗刘兵变”,赵构恐身死人手便同意禅位给两岁的独子,私下却联络各路大军勤王,使得宋军主力逐渐调回南方,北伐之事暂时停歇。

兵变平息后,赵构更加忌惮武将掌权,开始打压北伐将领。由于赵构丧失生育能力,加上儿子在苗刘兵变中受惊吓而死,赵构就此绝后。

1130年,建康城陷,赵构被迫逃亡海上数月,岳飞趁机率军于后方击败金军,六战六捷加上韩世忠黄天荡之战挫败金军,收复建康,这才救下南宋,接回宋高宗赵构。

哪知刚回建康的赵构听信奸臣秦桧的进言,急忙与金军议和,使得大散关以北的国土尽失,并将南逃而来的百姓全部送回北方。

解决完这些问题后,又开始打压北伐名将岳飞、韩世忠,为防止岳飞接回徽钦二帝,赵构在三次北伐中屡屡阻挠岳飞,并向金朝称臣,错失北伐大好良机。

为使《绍兴和议》顺利签订,赵构、秦桧二人将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罢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自毁长城,韩世忠鸣冤不得郁郁而终。

赵构以南宋军事人才凋敝、无法克复中原换来了自己皇位的稳固,为后世百代所不耻。

逍遥太上皇

1161年,金军再次南下,赵构又一次出城逃跑。待金军退去后,返回临安城的赵构以“倦勤”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己自称太上皇。

对于他禅位的原因,后世学者分析说最大的可能是赵构为人懦弱,面对金人的屡次来犯,他都选择逃跑解决。禅位给养子后,如遇金人再次南下以自己太上皇的身份更符合逃跑。

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自赵匡胤暴毙其弟赵光义即位后,对于兄弟二人的争论在历史上就从未停歇。有人说宋太宗赵光义是谋权谋朝篡位,有人说是赵母曾与兄弟二人有约——“兄终弟及”。

总之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北宋自赵匡胤死后,他的后人在政治上就一直遭到边缘化,与皇位继承毫无关系。而赵光义一脉的赵构却偏偏选择了赵昚作为继承人,主要还是为了自己考虑。

北宋的统治者到宋神宗时都是赵光义的后代,而靖康之变后宋神宗的后人几乎全部被虏北上,赵构放眼身边,赵家近亲已寥寥无几,更别说赵光义一脉的亲人了。

而若要继续选择太宗皇帝赵光义的后人,则让人确定南宋的朝廷也是按照血脉宗亲来选择的,更坐实了赵光义“斧声烛影”夺取皇位的故事。

而如果传位给养子赵昚,非但可以在关键时候推脱责任,还能够彰显自己的仁德,新统治者一定念记自己的恩情。

公元1162年,赵构在临安举行禅让大典,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昚,自己称太上皇,新帝赵昚也因在历史上对赵构毕恭毕敬,百依百顺而被给予庙号“成孝皇帝”。

回过头看,赵构的选择得到的不止是一个孝子,还有当时对他仁德的好名声,实打实地做了一件利己而天下称赞的事情。而当时民间也流传着“金太宗容貌极像赵匡胤,灭宋乃是太祖皇帝显灵”的传言。

赵构还政给赵匡胤后人,正好也平息了民间的这种认知,稳定了宋代的社会局面。禅位后的赵构生活显得异常轻松,他居住在豪华的寝宫内,对政事基本不插手,但在重大抉择时还是由自己全权管理,宋孝宗的改革也因此难见成效。

1187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太宗赵构在临安德寿宫驾崩,时年八十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长寿帝王之一。观其一生,虽保存了宋王朝的血脉,稳定住了宋代的部分江山。但他所采取的方法无疑是怯懦且耻辱的。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总结起来其实都是为了他自己,在他个人利益面前,百姓、亲人、社稷、国家都可以不顾,如此君王是赵家一家之幸,却是整个国家的悲剧。

标签: 赵构南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操生前为何不除掉司马懿?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字孟德,曹魏政权的缔造者。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东汉末年,君王无能,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一些有野心之人聚集人马,争夺地盘,汉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最终,曹操、刘备和孙权脱颖而出,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国之争,最终曹家、刘家和孙家全军覆灭,而胜利的果

  • 历史上万历皇帝朱翊钧为何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历帝,明朝

    历史上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为太子或皇太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十岁继位,年号“万历”,因此,也被称为“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长达半个世纪,因此,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明神宗、万历

  •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为何会被杀?他为何不听曹操劝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侯渊,三国

    夏侯渊,字妙才,曹魏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定军山之战,是三国时代一场重要战役,刘备派大将黄忠进攻定军山,曹操亲自率大军前来督战,夏侯渊得知曹操亲自来了,采取固守的策略,并未出战,曹操说,如果不出战,就是示弱了,于是,便派人持节到定军山,要求夏侯渊进兵,采取进攻的的态势。

  • 历史上高览投靠曹操后是什么结局?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高览,汉朝

    高览,东汉末年人物,袁绍部下勇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袁绍手下,有四员猛将,武艺高强,威名赫赫,名震天下,被称为“河北四庭柱”,即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这四个人,不仅在袁绍手下名声很响,在整个汉末三国都是非常厉害的。这里面,颜良和文丑自然不用细

  • 朱元璋建立明朝分封大臣时,郭德成为何会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郭德成,明朝

    郭德成,明初功臣,郭兴弟,凤阳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提到历代帝王,大家总会想到用威严,有谋略和多疑来形容,就比如我们熟知的朱元璋,他就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多疑,经历了许多战争,才推翻了元朝政权的统治,坐到了君王的位置。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他准备奖赏一直跟随自己的将士

  • 吕雉为何会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汉朝

    吕雉为何会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刘邦是一个成功人士,可以呼风唤雨,成为了一代君王。可是在当初吕雉嫁给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区区亭长,与出身富贵人家的吕雉相比,光环明显暗淡了不少,那吕雉为何要嫁给当时一无所有的刘邦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来分

  • 马皇后在历史上有多贤良温柔?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明朝

    马皇后在历史上有多贤良温柔?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马皇后是一代贤后,温良贤惠,且平日省吃俭用,吃穿也都是很朴实的那种,听闻后宫姐妹怀了龙种,非但不会下药毒害,还会很慷慨的帮忙,对皇子们他都温情对待,她的人生,就是波澜不惊,温情而平淡。但她可并不是一位一点脾气都没有的皇后,其

  • 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梁习简介:其政绩常为天下州郡之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习,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梁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习(?-230年),字子虞,陈郡柘(今商丘柘城)人。初为郡主薄,后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因有政绩升任司

  • 刘备是怎么从卖草鞋的小贩到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三国

    刘备是怎么从卖草鞋的小贩到称帝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的家庭正在衰落,所以他不得不从很小的时候就想办法赚钱和补贴家人。但是刘备与众不同。他喜欢好看的衣服、结交各路朋友、爱骑马等。年轻时,刘备去外面学习。刘元愿意支付他的教育费用。他相信刘备将来会有成就,因此愿意帮助刘备

  • 刘据死后汉武帝十分后悔 汉武帝为什么不立刘病已做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太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太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武帝得知太子自杀后非常后悔,为什么不立刘病已为皇帝加以补偿?只要汉武帝不傻,他就不会把皇位给刘病已。卫氏已垮,刘病已别说当皇帝,连活下来都是奢望。你以为皇位是好东西,可对于刘病已而言,这就是他的催命符。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