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历史上四位文武双全的将领,他们留下哪些诗篇?

盘点历史上四位文武双全的将领,他们留下哪些诗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27 更新时间:2023/12/20 13:33:57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对于一名将领而言是很高的评价,历史上有哪些文武双全的人物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都因为有这些勇敢爱国的战士们,以其血肉之躯守护着大家,我们才能过上如此安逸的生活。岁月静好,是源于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

在大众固有印象中,书生是“手无缚鸡之力”,武将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悠悠历史长河里,偏偏有这么些人,能文能武,智商、武力值都在线,既能成为出谋划策、辅助内政的文臣,也能做策马奔腾、定国安邦的武臣,倾尽才华,守护百姓,流芳百世,受人尊敬。

曹操

他被称为“一代枭雄”,甚至被蔑称为“白脸奸臣”,虽说在历史上争议颇大,功过兼具,但其军事才能与文学造诣,却备受肯定。从客观事实来看,乱世之中,曹操对内有平定割据势力、推动生产力发展之功,对外有降服少数民族、统一中国北方地区之举;从文坛成就上来看,更是佳作迭出,给后世留下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诗一读,一股独属于盖世英豪的气概扑面而来。即便年纪渐长,深知人类的寿命会有终时,曹操仍然积极进取、蓬勃向上,仿佛岁月只添其经验与气势,无损朝气活力,颇有老当益壮之感。字里行间竟看不出太多年老志衰的疲惫与辛劳,反而满怀雄心壮志,拥有睥睨天下的霸气。此等魄力,非寻常人能与之相比。

颜真卿

人们皆知颜真卿是冠绝古今的著名书法家之一,独创“颜体”楷书,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极大。但少有人知的是,作为大家眼中的文官,他曾经带兵参与过平定安史之乱。叛乱爆发后,当时河北多数郡县相继沦陷,唯有颜真卿有勇有谋,表面假装宴请宾客让安禄山降低戒备之心,实则暗中做好人员、粮草等准备积极抗击。因此其治理的平原郡守住防线,没被攻破。

军事才能突出,写作方面亦是不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一方面是家庭条件不好,另一方面母亲望子成龙,对儿子采取的是严厉的教育方式,因此他非常懂事,勤奋好学,埋头苦读,更是写下一首《劝学》鼓励大家跟他一样,趁着年轻坚持学习,修炼自己,切莫虚度光阴,到年老之日徒留悔恨遗憾。

岳飞

他是南宋抗金名将,一代民族英雄,骁勇善战,但也充满仁爱与柔情。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也就是说打仗归打仗,但尽全力不扰民、不伤民。这位名气响当当的将领,仍能做到以身作则,治军严明,体恤百姓,心怀天下。其创作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更是经典的爱国诗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面对外敌入侵以及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岳飞心中的怒火无法遏制,达到“怒发冲冠”的程度。虽有一定的夸张手法,但对于一个热血男子来说,抵御侵略、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方为应有之义。中华儿女不甘受辱,统一祖国志在必得,爱国将领的赤子之心,尽在其中。

辛弃疾

说起抗金名将,辛弃疾亦属其中一员。大家都是从中学语文课本里通过其诗词作品认识他,其实辛弃疾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南宋将领。他生于金国,心中却从未忘记祖国,长大后带着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率军抗击金人。他也把这份爱国之心,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写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辛弃疾已逾六十岁。回望一生积极抗金,但壮志难酬,皆因统治阶级的懦弱,政治斗争的险恶,都在一点一滴磨灭着他的锐气与希望。在京口北固亭,辛弃疾怀古忆昔,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内心仍存有建功立业、为国效劳之志。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著,最终化作一曲千古绝唱。

文武双全,是对一个人极高的评价。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能在一个领域内深耕并取得成就,已是了不得的事情。若还能做到文武兼修,皆为出彩,如此人才便不可多得了。

回望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今日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爱国爱民的坚守,是今人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紧密的幸福之网,赤诚热烈又温柔无比地包围着我们,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标签: 文武双全

更多文章

  • 身为梁朝的天潢贵胄,萧综为何会投靠北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萧综,南北朝

    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的儿子萧综奉命北伐,期间居然神秘失踪,后来梁武帝才得知儿子投靠了自己的死敌北魏政权。那么萧综身为皇子,是梁朝的天潢贵胄,地位何等尊贵,可是他为何背弃父母,投靠了北魏,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秘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梁武帝萧衍一共有八个儿子,分别

  • 凌烟阁功臣的子孙后代都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凌烟阁功臣,唐朝

    凌烟阁功臣劳苦功高,他们的后代过得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643年,唐太宗为表彰开国元勋,将二十四功臣画像奉入凌烟阁。在此之前,李世民还想恢复分封制,将功臣们封到地方上做刺史,“子孙代代承袭”。最终分封没有实现,但李世民表示,要让这些功臣后裔的世代享受富贵,与国休戚。凌

  • 他是朱元璋最优秀的儿子,最后却选择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权,明朝

    朱元璋最优秀的儿子,为何出家学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洪武十年五月,朱元璋得到后宫的奏报,杨妃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十七个儿子,他按照以往规矩,以木字旁为这个孩子取名朱权。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权应该是最优秀的。朱权在博览群书的同时,还练习武艺,学

  • 袁术当初的玉玺是怎么得来的 袁术死后玉玺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袁术,三国

    对袁术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术称帝是因为手里拿着玉玺,袁术是怎么拿到玉玺的?袁术死后玉玺去了什么地方?在《三国演义》里我们了解孙策征讨江东的人马是袁术赞助的,袁术为什么这么慷慨呢?原来孙策将他父亲孙坚生前留下的玉玺上交给了袁术,才换来了几千人人马开始了

  • 九龙夺嫡最后四阿哥能脱颖而出,顺利继位的关键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胤禩,清朝

    在利益面前,家族成员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九龙夺嫡”是爆发于康熙晚年的一场重大政治风波,皇子之间明争暗斗、阴谋诡计不止,而四阿哥胤禛则成为了最终的胜者。八阿哥胤禩本在朝廷势力极大,然最终惨遭失败,而不论是正史还是影视剧,其

  • 作为文学家的曹操,是怎样的?他有哪些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曹魏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也是个优秀的文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作为文学家的曹操的相关事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诗气势豪壮、慷慨悲凉,是“建安风骨”的最突出代表。“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曹操在他戎马倥偬的一生中,用诗歌

  • 武则天晚年是真的傻了吗 武则天为什么会把江山交还给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武则天

    还不了解:武则天还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晚年的时候,武则天为什么会把江山还给李家人?武则天真的是太傻了吗?这个女人,她不仅有女人的温柔和细腻,还有男人的刚毅和勇气。武则天统治了半个世纪。在这几十年里,她让唐代繁荣昌盛,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加。她招贤

  • 东吴四将分别是那四个人 其中实力最强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吴,四将,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吴四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吴四将分别是谁?他们的实力有多强?最强的人是谁?三国期间的东吴,实力雄厚,孙家三父子在江东坐稳了江山,建立了吴国,与魏、蜀形成鼎足之势,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谈到东吴,信任我们和小编相同就能想到孙权、周瑜、鲁肃等名将,听说东

  • 俞通海:让朱元璋落泪的功臣,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俞通海,明朝

    朱元璋看到这位功臣时,悲不自胜,当场落泪,哭着离开了。那么此人究竟是谁?让朱元璋如此伤心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位明朝功臣名叫俞通海,原本也是濠州人,后来他的父亲俞廷玉迁居于巢湖。元朝末年,俞廷玉、俞通海父子也拉起了一支队伍,不过他的军队比较特殊,主要是水军,“与赵普胜

  • 远去东吴娶亲,刘备却只带上了赵云,背后有何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必大家对这个典故的来历已经非常清楚了。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四郡,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将孙权后母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