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前 崇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吗

在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前 崇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56 更新时间:2024/3/4 5:05:07

还不知道:崇祯知道会死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崇祯十六年(1643年)孙传庭战死,大明失去最后剿灭农民军的机会。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并且在西安封侯拜将,更定官制,开科取士。

这时候,崇祯帝就已经模模糊糊意识到了自己时日无多。

所以自从李自成占领西安,崇祯帝基本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不祥的预感,终日笼罩在崇祯帝的头上,挥之不去。崇祯帝从剩下的文武大臣中挑了半天,只能选择一个看得顺眼的,大学士李建泰被幸运地挑中了,崇祯帝希望他代表自己督师明军,希望能收拾北方破碎的河山,抵御住农民军的攻势。

于是崇祯帝在北京正阳门亲自为这位大学士饯行,搞了一个盛大的仪式,什么金杯赐酒,什么手递敕书,还搞了一把尚方宝剑赐予他,表示李建泰大学士可以斩杀处罚一切级别的文武百官。

这种礼遇,比当年的孙传庭、卢象升、杨嗣昌的规格高了很多。

李建泰自然被感动得无以复加,誓死以报。李建泰属于典型的文人,既无将才兵略,也无回天手段,崇祯帝之所以选他是因为他家是山西曲沃的豪富,崇祯帝自以为是的认为李自成到处抄家,所以李建泰压根就不会投降,而是忠于国事,当然也是希望他能在老家山西帮明军稳住阵脚。

但是崇祯帝忘了自己把袁崇焕切片,把孙传庭逼死,把洪承畴逼降的“光辉”事迹了,而李建泰大学士却没有忘记自己这些前辈的凄惨下场。

于是李建泰刚到达河北保定,就被李自成手下一位将领刘芳亮部围在城内。

李建泰凭城四望周围,看见农民军人多势大,这位大学士里面马上就作出了决定——投降。哪知大明官员的气节依然在,比如保定知府就誓死不投降,率军抵抗。

结果被崇祯帝寄以厚望的李建泰无节操地为为农民军做内应,终于使得保定被农民军占领,从此北京周围再无任何阻碍。

在农民军攻打北京之际,崇祯帝还有最后的两招可以使用,第一招是南迁,第二招是调山海关外的吴三桂带着辽东铁骑入京勤王。

穷途末路的崇祯帝确实动过南逃南京的主意,即以皇帝亲征的名义“南下”。可是又挂不住面子,想让臣子们提出这个建议,但是阁臣们个个都心知肚明,崇祯帝刻薄寡恩的性格,他们唯恐崇祯帝有了南下的借口之后,自己会承担放弃北京逃跑的罪责,所以没有任何一位大臣敢正式出来表明和明确表态。

甚至还有一些直臣直接表达态度:“陛下应该留守社稷!”并建议让太子朱慈去南京进行“监国”,崇祯帝很生气,又怕大臣们拥护太子去南京搞出“另立中央”,出现宋朝“徽宗钦宗”并立的事情,就说:“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事,哥儿孩子家(指太子)又能做得什么事!”

大臣们只能日日夜夜争吵商议,却没有任何主意,最终大臣们和崇祯帝都无法南逃。

这样一来,只有调吴三桂回防这一种方法可用。但吴三桂部山高路远,短时间也无法赶到,崇祯帝只得先调蓟镇总兵唐通和山东总兵刘泽清入援京城。

但刘泽清人品不咋地,先是谎称自己有病,无法远行,朝廷强令出兵,刘泽清率部磨磨蹭蹭,还在临清一带抢掠一波。

唐通虽然后面投降李自成也投降清朝,但他的人品还是比刘泽清好一点,率八千军队很快抵达北京。但是,崇祯帝疑神疑鬼的老毛病又犯了,对带兵的将领特别不放心,为此特地派出太监做监军。这个行为惹得唐通大怒,一气之下拉起军队退回居庸关。

崇祯帝也无可奈何。放在早先,他一纸诏书,直接要了唐通的命,不过这也是崇祯帝种下的因所收获的果。

因为崇祯帝朱由检确实是一位疑心病重且滥杀的君王,他曾经诛杀总督七人,杀巡抚十一人。崇祯帝手下的十四任兵部尚书,不是自杀(张凤翼、杨嗣昌),就是被杀(陈新甲),或遭削籍,罕有善终者。

所以崇祯帝的威信日益降低,到了李自成攻打北京城的时候,在大臣心中已经没有任何威信可言。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身边已经没有可用之人,只能自挂歪脖子树。

崇祯帝就这样走了。

无论生前崇祯帝如何刻薄寡恩、如何滥杀大臣,但是他保留了一个王朝最后的尊严,成为大明朝最后的尊严。

三月二十一日,崇祯帝与大太监王承恩的身体被大顺军发现,李自成等一行人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大顺军用两块门板把这两具身体抬到东华门的阴凉处,买了两具仅值二十串铜钱的柳木棺,把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两个人装了进去。这两位头下皆用土块当枕头,在身体上蒙以草苇。

不久之后,自杀的周皇后身体也被放置在崇祯帝身边,有一位受过周皇后照顾的宫女细心,在周皇后身体下垫以锦褥,上覆锦被。

崇祯帝身体暴露一天后,有两位大顺军军士看不过眼,用锦被披于崇祯帝身体上。

二十三日上午,大顺军终于找来了两个卖丧殓之物的小商贩,他们对崇祯帝还是比较良心,帮助崇祯帝和周皇后的身体穿戴好靴帽。

明朝所有文武大臣中,临“梓宫”而痛哭者,只有兵部主事刘养贞一人而已。

四月初三,大顺政权派出挑夫几十人,把崇祯帝和周皇后挑到昌平州的田贵妃墓地处进行埋葬。

至于民间传说李自成亲自率领众将士拜祭崇祯帝,说什么“我来与汝共享江山,如何寻此短见”等等传闻,并以皇帝之尊礼下葬崇祯的事情,皆属讹传。因为李自成没有真正的那种开国君王的修养。

标签: 崇祯自杀

更多文章

  • 雍正在位时期都在做什么 为何正值壮年就突然的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之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朝九龙夺嫡的最终胜利者是四皇子胤禛,胤禛登基即位时已经45岁,为雍正帝,执政13年,死时58岁。胤禛在青壮年的时候的身体状况,虽然不属于羸弱多病,但也绝非骁悍强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这一点可以从胤禛的自我评价看出。

  • 魏藻德:历史上最无德无能的内阁首辅,还想牺牲女儿保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藻德,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藻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史》记载:魏藻德,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州)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他是明朝最后一任首辅大臣,为官无能,行事无德,做人无耻,就这样一个卑劣的小人,竟然在崇祯年间官运亨通,不到三年,从正六品直升机般上位正三品

  • 刘仁轨对武则天持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刘仁轨

    刘仁轨对武则天是支持还是反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要问大家中国古代比较繁华且有特色的朝代的话,那么大家一定会说起唐朝的。在唐朝上,最为富有特色的便是女皇帝武则天了,而这恰巧也是我们中国历史最富有特色的朝代了。提起武则天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这

  • 朱元璋统治的明朝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没有人敢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明朝

    大家好,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绝对的草根皇帝,一个放牛娃最后竟然逆袭建立了明朝,成为天下的王,堪称古代最励志的人物。同样为开国皇帝,大部分的皇帝登基后先来一波仁政治国再说,而朱元璋则反其道而行之,重典治国,铁腕统治,搞得官员们苦不堪言,但为何官员们不敢谋反呢?杀功臣

  • 刘备巅峰时期实力到底有多强 刘备拥有了整个益州和荆州四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蜀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实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蜀汉巅峰时期的兵力应该是在13万左右,和曹魏集团远远是没有办法做对比的,而且我觉得蜀汉想要恢复汉室天下也是有一些痴人说梦。蜀汉的巅峰时期应该是在刘备击败了汉中的曹操之后,此时刘备的地盘是最大的,拥有了整个益州和荆州四郡,当然此时的汉

  • 曹参在位期间吃肉喝酒毫无作为为什么还能受到后人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参,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参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出现了很多千古贤相,比如相杰之首管仲,功冠群臣萧何,鞠躬尽瘁诸葛亮,一策定乾坤房玄龄等等。他们一生充满智慧,要么帮助帝王辅助帝业,要么一心为民为国,从而让自己千古流芳。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宰相,他在位

  • 乾隆败家国库为什么没有被掏空 因为他有个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国库

    对乾隆败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大部分的国家开始慢慢衰败,基本上都是从钱开始的,一旦国库的银两年年亏损,朝廷自然是不堪重负,当然老百姓也会陷入到长年的饥荒当中,甚至更恐怖的是当我们看到历史上那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年代,甚至会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

  • 张士诚面对百万元军是怎么反败为胜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士诚,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X张士诚面对百万元军是怎么反败为胜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元朝是我们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王朝,它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有着久盛不衰的气象,但是任何王朝都难以逃脱历史的冲击。大元王朝末年,朝纲败坏,朝廷上下乌烟瘴气,百姓民不聊生。这个时候元朝已经穷途末路,就等着那最后一根稻

  • 吴三桂如果死守山海关的话 明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吴三桂,山海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吴三桂和山海关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三桂降清的背景李自成灭明,北京城已沦陷,崇祯煤山上吊自杀,明朝已经灭亡;山海关虽然还是仍未被攻破的屏障,但清军已经绕道蒙古南下,占领了除宁远城以外的大部分关隘,山海关已成为清军占领区内的一座孤城;山海关已被满清包围无论是

  • 杨端是谁?历经五朝七百年长久不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端,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杨端的故事。乾符初,南诏陷播,太原杨端应募复其城,为播人所怀服,历五代,子孙世有其地。——《明史·列传·卷二百》这是《明史》中关于杨端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群雄并起,天下陷入混乱之中。公元5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