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仆固怀恩的功劳最高 仆固怀恩最后为什么会反叛

安史之乱仆固怀恩的功劳最高 仆固怀恩最后为什么会反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40 更新时间:2024/1/5 3:21:02

还不知道:仆固怀恩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仆固怀恩所立下的功劳,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

在唐军对叛军战略反击的关键时刻,郭子仪已经赋闲在家,李光弼虽有兵权,但也已经靠边站,而仆固怀恩则意气风发,作为唐军实质上的统帅,给予了叛军最后的致命一击,取下了匪首史朝义的首级,结束了安史之乱,可谓居功至伟。

仆固怀恩剧照

但就在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二年,仆固怀恩却悍然起兵,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作为当时平叛最大的功臣,仆固怀恩已经名利双收,位极人臣,且当时的唐王朝,也远未腐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仆固怀恩为何要走上反叛的道路呢?

此事历上有两种说法:

其一,仆固怀恩造反之心早有显露,他的目的一直不纯。主要表现在两件事上。

一是在夺取李光弼兵权的事情上。郭子仪因功高震主被唐肃宗解除兵权,赋闲在家后,李光弼便成为唐军的统帅。当时,李光弼采取了十分稳健的策略,与匪首史思明对峙与洛阳一线,慢慢积蓄着反击的力量。

但仆固怀恩却急于求成,与宦官鱼朝恩屡次三番上奏唐肃宗,要求与叛军决战,结果大败于邙山。后来,仆固怀恩便接任了李光弼,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二是在最后决战时刻,安史叛军大将田承嗣、李怀先、张忠志、薛嵩,四人本已打算投降,然仆固怀恩怕失去权势,所以养寇自重,让四人官复原职,造成后来长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

其二,仆固怀恩造反是遭到宦官鱼朝恩、骆奉先,以及同僚辛云京、李抱玉的诬陷,被逼无奈,才被迫造反。就连德高望重的四朝老臣颜真卿都在唐代宗面前为仆固怀恩喊冤,说除了他们四人外,大家都认为仆固怀恩冤枉。代宗李豫自己也说过:“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

“历史就像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样的事件,同样的结果,站在不同的角度,便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一面。

拿仆固怀恩取代李光弼这件事情来说,其实二人并无太大的过节。当初李光弼接替郭子仪兵权时,朔方将士们都不服气,而仆固怀恩很能顾全大局,压住了火气,稳定住了局势。所以,他二人的分歧,主要是反击叛军的方式上,是工作上的意见相左。

就算仆固怀恩有意取代李光弼,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谁不想立功受奖,出人投地呢。所以,仆固怀恩并没有错。

在养寇自重的问题上,仆固怀恩反击叛军时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一个快字,不让史朝义有喘息之机,如果仆固怀恩稳扎稳打,逐个接受叛将的投降,或者逐州逐县扫清敢于抵抗的叛军,那么史朝义很有可能凝聚力量,卷土重来。

所以,对待一个历史事件,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仆固怀恩之所以造反,原因有二:

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安史之乱的爆发,表面原因是唐玄宗重视边功,无原则的扩大节度使的权力,导致了帝国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被野心家安禄山抓住了机会,才悍然起兵。

而深层原因则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均田制逐渐崩溃,使大唐赖以起家的府兵制瓦解,并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才导致了安史之乱。因为在农业社会,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围绕着土地这个根本展开的。

唐代宗剧照

但囿于时代的限制,封建帝王们意识不到深层原因。他们将叛乱的根源归结在了节度使制度上。

所以,安史之乱结束后,唐代宗将削除各节度使的权力作为首要任务。但是,经过八年的战乱,中央与藩镇、中央与地方、藩镇与地方,这些关系错综复杂,需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改变藩镇割据的态势,这个工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

所以,大唐帝王们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为了防止再度叛乱,只能通过频繁换人来解决问题,从郭子仪换成李光弼,再到仆固怀恩。就是防止出现第二个安禄山。

安禄山剧照

平叛结束后,仆固怀恩的个人威望已经大到让皇帝忌惮的程度,此时的他,手握朝廷赖以生存的朔方兵马;回纥可汗是他的女婿;他本人还是铁勒九姓仆固部落的领袖。

此时仆固怀恩对皇权的威胁,一点不比当年的郭子仪与李光弼小。所以,削他的权力,在那个时代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就算没有鱼朝恩与骆奉先,也会有其他宦官诬陷他,没有辛云京、李抱玉也会有其他同僚排挤他。说白了,这些人都是皇帝意志的执行者。

不论是郭子仪、李光弼,还是仆固怀恩,所面对的局势都一样。只不过郭子仪智慧过人,终至流芳千古;李光弼在反与不反之间徘徊不定,落了个郁郁而终;而仆固怀恩则大胆选择了造反,才致使自己晚节不保。

其次,仆固怀恩作战勇猛,严守军纪,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他曾经斩杀了作战不利的儿子;三个女儿为了国家远嫁回纥;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捐躯。

虽然最后走上了反叛的道路,但他曾经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面对宦官与同僚的诬陷,他也曾向皇帝证明过自己的忠心,但那种少数民族特有的沟通方式,却适得其反。

朝廷派遣宦官骆奉先了解仆固怀恩的情况,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拼命巴结,送上了重礼贿赂骆奉先,这一招投其所好,令骆奉先十分受用。

骆奉先剧照

而到了仆固怀恩的驻地,这个漠北汉子则用了游牧民族最高的礼节来招待骆奉先。酒席中,仆固怀恩请出了自己的母亲高坐堂上,自己放下架子与这个太监义结金兰,以示真诚。酒酣之际,为了挽留骆奉先多留几日,又将他的坐骑藏了起来。

这种游牧民族坦荡而又豪爽的真诚,如果对铁骨铮铮的汉子,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对骆奉先这种只贪图黄白之物的太监,却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吓得他连夜逃回了长安。

随后,面对皇帝的质疑,仆固怀恩像赌气一样,将自己一生的功绩正话反说,总结为六大罪状,奏报给了唐代宗。面对如此一道怨气冲天的表奏,代宗怒火中烧:这哪里是自辩,分明是在指责我这个皇帝是个忘恩负义的暴君!这一下,更加坚定了代宗除掉他的决心。

唐代宗剧照

这种草原式的热情与粗狂,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仆固怀恩这种性格,决定了他不会拥有郭子仪那样的智慧,也终究不会做出郭子仪那样的选择。

标签: 仆固怀恩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对朱棣相当认可,为何在继承皇位上没有任何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朱棣

    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因风寒病逝,历经爱妻马皇后、爱子朱标先后去世的朱元璋心灰意冷,似乎命运注定要让他成为孤家寡人。但他还是帝王,是四海最尊贵的人,他还有自己的子民,既然朱标没有做帝王的命,那便再立一位储君吧!同年,朱元璋将朱标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年后建文,

  • 李世民的太子之位是通过政变夺得的 李渊当初为何不立李世民做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唐朝

    对李渊立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唐朝的唐太宗时通过“玄武门”事变登上太子之位的,最后才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更是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那么为什么李渊最开始不是立李世民为太子,而是立李建成为太子呢?第一, 立长不立幼的封建王朝制

  • 为何明朝大多数皇后都出身平凡?皇帝怕出现外戚干政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后,明朝

    古代社会礼法严苛,人要分高低贵贱,因此婚事都讲究门当户对。普通百姓家尚且如此,更别说是皇家了,能够入宫为妃的,大多都来自官宦人家。如果想要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那要求就更高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般来说,皇帝为了笼络势力,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亲事。就好比清初

  • 在攻占长安后形势一片大好的安禄山,为何会死在儿子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禄山,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安禄山的故事。在唐朝历史上,安禄山是个重要人物。他发动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盛世走上了下坡路,同时还僭越称帝,建立了大燕政权。然而,这样一个忤逆的人,最后却死在了亲儿子手中。他怎么会把事情搞得这

  • 李世民杀自己的兄弟和侄子 李世民是不是一个凶残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唐朝

    对李世民杀兄弟和侄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杀兄弟和侄子在我看来是很正常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来说下我的看法吧。公元626年7月2日,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在长安城的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场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先是射死自己大哥李

  • 朱标不死兄弟们就不会内讧 朱标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标,朱元璋

    对朱标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真的非常的厉害,如果朱标年轻时不死,朱元璋的后代肯定不会发生内讧。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朱标在兄弟中拥有绝对的权威。朱标在整个朱元璋家族中拥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由朱标的地位决定,朱元璋对他的崇敬和朱标本身的能力决定

  • 折赛花:佘太君的历史原型,北宋著名女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折赛花,北宋

    经过戏曲和演义的代代相传,佘太君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佘太君,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真的带着一帮杨门女将出征过吗?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佘太君原姓“折”,名赛花,是山西大同人,生于名将之家。折赛花从小耳濡目染,不爱红妆

  • 武则天下令处死一人,此人得知后竟睡起了大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有功,唐朝

    这位耿直的大臣便是徐有功,咱们都知道,武则天统治时期律法是非常严格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武则天以一介女流之身君临天下,就必须要以严格的律法威慑众人,否则根本没人会听她的。徐有功在入朝为官后,由于武则天非常欣赏他的个性,于是徐有功得以掌管司法。徐有功和同时期的严刑酷吏不同,他主张审案子的时候不动用酷刑,

  • 孙权和刘备之间的差距很大吗 孙权为何不能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刘备

    你真的了解孙权和刘备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赤壁之战过后,曹操想要一雪前耻,于公元213年曹操亲自带领大军南征孙权,双方对峙于濡须。孙权深知曹操此次前来一是为报赤壁之仇,二来争夺更多的江南地盘,曹操这才有了今日的出征。面对曹操的进逼,孙权也迅速派遣甘宁、周泰等人迅速组织兵马

  • 孝哲毅皇后的结局有多惨?被婆婆害死,死后被盗抛尸取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孝哲毅皇后,清朝

    孝哲毅皇后的结局有多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在位的时间并不长,死的时间也挺早。据说他的死与逛妓院有关,因为染了梅毒最后得病而死。就在极短暂的帝王生涯当中,他曾经娶了一位貌美的皇后,叫阿鲁特氏。这个皇后的身份可不一般她出身满洲镶黄旗,是慈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