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都已经投降过曹操了 此事为何没有影响到关羽的声誉

关羽都已经投降过曹操了 此事为何没有影响到关羽的声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16 更新时间:2024/1/23 18:52:20

还不知道:关羽投降曹操是历史事实,但这件事对他并没有影响,这究竟为何?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关羽的一生中,他投降曹操是一桩让大家争议的公案。有人为此对关羽颇有微词,甚至在民间传说中对此也有体现。传说中关羽为了表白自己对刘备的忠心,他将刘备赐予的绿袍穿在曹操赐予的红袍之外。可恰恰如此,被人指责说他心向曹操。于是便有了一种绿皮红心的萝卜代表这件事。这说明,关羽投降曹操这件事确实让人难以自圆其说。

一、关羽投降曹操的经过。

在建安五年时,刘备袭杀车胄,夺取了曹操占据的徐州。当时袁绍已经大兵压境,准备发动对曹操的进攻。曹操在权衡利弊后,果断出兵,亲自率军征讨徐州。由于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被曹操迅速打败。刘备被迫逃往袁绍处避难,一起对付曹操。

在这场战役中,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被曹操擒获。关羽投降了曹操,一起回到许都。随后,袁绍发动的官渡之战就爆发了。由于双方众寡悬殊,使得曹操的处境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关羽为曹操出战,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在白马之战中,袁绍手下的首席大将颜良围攻曹军。曹操命令张辽配合关羽一起冲击敌阵。在史书中记载,关羽望见了颜良的大将麾盖,直冲敌阵到颜良的面前。关羽刺死了颜良,斩了他的首级出阵。袁军虽然众多,可是却无法阻挡关羽。袁军因此大乱,在曹军的攻打下一败涂地。曹操因此解了白马之围,并取得了初战的胜利。不过,不久之后,关羽就从曹操那里出走,重新投入刘备的阵营。

至于说关羽是否投降曹操,或者说是否如同《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土山约三事”那样,有条件的投降曹操,这在历史记载中有着明确记录。在历史中,关羽并没有“土山约三事”的记录,估计这个应该是为了给关羽推卸责任的粉饰。而关羽投降曹操,则是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

比如曹操派张辽去试探关羽,想看他的真心。关羽明确说明自己对刘备的恩义不能忘记,决定在为曹操立功后才离去。这说明当时关羽确实是在曹操的阵营之中,但是心并不在曹营。在东吴对关羽的评价也有,那就是认为关羽当年投降曹操,曹操对他恩义很厚。结果关羽离开曹操之后,在襄樊之战中把曹操逼入绝境。因此东吴一方认为关羽不能留下,让孙权定下了杀害关羽的决心。

二、关羽投降曹操为何没有遭到诟病。

那么,既然关羽确实投降了曹操,为何他却没有遭到后人的诟病呢?这主要是他的举动,在士人和平民之中都得到了认同。这在很大一方面减轻了他投降曹操的负面影响,甚至给他的人生增加了传奇色彩。

在士人之中,对关羽对刘备的忠心十分欣赏。正是因为关羽对刘备的忠心,让士人给他找到了合理的借口。在中国的士人中,有着苦心励志成就事业的传统。当年为了复仇,投降夫差勾践,一直是励志的正面教材。而关羽的所作所为,恰恰与勾践相似,这样,他也被大家认为是这方面的楷模。

并且关羽投降曹操并不是怕死,而是为了保全性命等待时机,为将来重新为刘备效力做打算。无论在什么场合,他并不掩盖这种企图。在张辽奉曹操之命来试探关羽心意的时候,关羽明明知道自己说出真实心意可能会遭到不测,但是他依然说出要回归刘备的心愿。反倒是得知关羽心意的张辽,踌躇了一夜才将此事报告了曹操。

关羽的这种行为,让他的投降从耻辱变成了一种权宜之计,成为一个想要成就大事的人,为了目标而暂时的屈从。而关羽不改对刘备的忠心,在回归刘备阵营后为刘备建立功勋,更是得到了士人的赞许。

至于说平民之中,对于关羽的投降就更是有着各种说辞。比如说以“土山约三事”来为关羽投降进行开脱,甚至以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来衬托关羽的重情重义。这样一来,关羽从一个投降者,变成了一个对曹操的施恩者,双方的地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扭转。

而在平民阶层中,对关羽投降最津津乐道的是,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斩颜良诛文丑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显示了关羽的武勇,也塑造了关羽恩怨分明的形象。关羽有条件投降曹操,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以斩将立功来报答曹操的恩义,显现了大丈夫来去分明的作风。这些作为不是其他的人能够做到的,这让平民们更加崇拜关羽。

结语:

关羽投降曹操是他一生中最传奇的事情。他也因为这件事,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关羽那样,投降了敌人还受到对方的优待,既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还用立功报答了对方的恩情。在事了之后,还可以脱身而去,并且继续在自己的阵营得到信任和重用,继续建立自己的功勋。

关羽投降曹操而没有遭到大家的诟病,主要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古人的行为标准。他对刘备的忠义,采取投降的权宜之计来为将来做准备,是士人阶层所赞同的。而关羽不受曹操的拉拢,采取斩将立功的方式报答曹操的恩义。关羽的这种来去分明的大丈夫的作风,又得到了平民阶层的敬重。因此,关羽的投降行为,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品行上的污点,反而更增加了他大丈夫的光辉。

标签: 关羽曹操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元璋与苏坦妹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辰的《国初事迹》记载了一件事,朱元璋的部下送给他一个名叫苏坦妹的美女,同时她也是一个才女。可是第二天朱元璋就把她杀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苏坦妹剧照)苏坦妹是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书香人家,由于自幼耳濡目染,

  • 薛居正:五代至北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薛居正,北宋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薛居正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历官谏议大夫、刑部郎中、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

  • 要是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 庞统能辅佐刘备击败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庞统

    对若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庞统继续辅佐刘备,能打败司马懿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刘备手下难得的奇才,甚至在当时有着“卧龙凤雏,得一则可安天下”之说。只是很可惜的是凤雏庞统很早就陨落在落凤坡,这就使得刘备虽然得到了益州,但是却失去了一个非常重量

  • 武则天服侍了李世民12年,李世民对她的感觉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服侍了李世民12年,那么李世民对她的感觉如何?其实李世民看中的是武则天的才能并非外貌,所以对她宠幸次数很可能并不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渊的布衣之交武士彟喜得一女,没错,武士彟的这个女儿就是武则天。武士彟与李渊交情匪浅

  • 被围凤鸣山时,赵云是如何脱困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请求当先锋,先行破敌,赵云老当益壮,率军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等五人,后来,赵云因为轻敌,被夏侯楙用计困于凤鸣山。赵云左冲右突,不能突围,赵云感叹,我不

  • 古代打仗双方武将都会单挑 这种案例为何后面消失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武将

    还不知道:古代王朝以前两军对阵,首先会有武将单挑,为什么后来消失?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们常说,军事战争的进行,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明的进步。我们如果以另一种时间审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文明的递进就是此种因素的推进。关于武将单挑的问题以

  • 东周时期的齐国为何有两个齐桓公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齐国

    还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为什么有两个齐桓公?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谥号,是我国古代在帝王公侯去世后,根据其生平为其制定的一种尊号。谥号始于西周,是周礼中的一部分。古代常见谥号有“文”“武”“襄”“烈”“孝”“穆”等等,如西周有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等

  • 张鎡:南宋时期官员,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鎡,南宋

    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南宋时期官员。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今传《南湖集》十卷,《仕学规范》四十卷。著有《玉照堂词》一卷。《全宋词》存词八十四首。与辛弃疾有唱和,词风亦稍近之。好作咏物词。人物生平循王张俊

  • 朱棣身边最猛的男人,朱能是如何击败耿炳文、李景隆等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能,朱棣

    朱棣身边最猛的男人,朱能是如何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平安等人的?他最后的结局好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父亲去世后,按照当时军中子承父职的规矩,朱能也承接了朱亮的副千户军职。后来天下太平,朱能便被太祖皇帝朱元璋直接委任去跟在燕王朱棣的身边。后来也曾经跟着朝廷的大部

  • 毕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毕沅,清朝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 ,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