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当初想要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朱元璋当初想要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何要阻止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97 更新时间:2024/1/19 2:16:45

对朱元璋和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想要消灭日本?为何刘伯温拼命阻拦?

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也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顺治帝评价朱元璋

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被誉为最有血性的皇帝之一,他以一个放牛娃的身份灭了元朝的统治,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最后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大明朝。

明朝初期,日本因种种原因与朱元璋交恶,一怒之下朱元璋便想要攻打日本。所幸,在刘伯温的阻拦之下,朱元璋才打消那个念头,并将日本列入了不征之国的范畴。

说到这里便出现了一个问题,刘伯温为何要阻止朱元璋呢?原因是什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原委。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友谊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他做过放牛娃、乞丐、和尚等,但这些都没摧毁他生活下去的决心,20多岁时,朱元璋时来运转,经发小汤和的介绍成为了郭子兴麾下的一个士兵。

因在战场上表现优异,进而成为了军中的将领,甚至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继承了他麾下的军队,成为了明末的军阀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的地盘不断扩大,渐渐形成了与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鼎立之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地盘扩充到了浙江一带,听闻刘伯温的大名便将其请到了南京,委以重任。

刘伯温原本是在元廷当官,但因元朝腐败、官员贪污,刘伯温一气之下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乡隐居了起来。直到朱元璋的到来,而刘伯温也认为他是一个明主,就尽心尽力地辅佐。

针对当时的局势,刘伯温给朱元璋提出了两个建议,其一逐渐脱离小明王的牵制,自立一方势力,这样有助于自己招揽民心。其二,要想击败陈友谅、张士诚,就必须要避免两线作战,逐个击破才是真理。

不久,陈友谅攻陷太平、意欲东向,刘伯温又给朱元璋提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同时,他还说出了陈友谅必败、朱元璋必胜的依据,宛若三国时期的郭嘉

可以说,朱元璋创业的中后期,刘伯温的眼界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使得朱元璋拨开迷雾,知道了怎么去完成帝业。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朱元璋终于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随后让徐达带兵北上讨伐元朝。

公元1368年,在徐达大胜归来的消息之下,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朝,自己则成为了洪武大帝,完成了人生的逆袭与蜕变。事后,刘伯温也被封为了诚意伯。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忌惮刘伯温的才华,曾多次想要杀了他,众多的影视剧也是这么演绎的。或许朱元璋曾有过这种想法,但也不得不承认,两人有过那么一段“蜜月期”。

在此期间,刘伯温给朱元璋提出了许多治国、治官、治民的方略,甚至朱元璋做出错误的决定时,刘伯温都会不顾生死、出口阻止,“让朱元璋放弃攻打日本”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明朝与日本的矛盾

古代日本与我国的历史渊源很深,秦朝时徐福就曾东渡、到达了日本,汉朝时期,日本还来到我国请求赐予“国名”,倭国就是这样来的。

唐朝时期,日本多次与唐军大战于如今的朝鲜半岛,但最后都被打服,并派遣使者来唐学习文化。武则天时期,日本还以臣子的身份请求赐予“日本”的名号,武则天也答应了。

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不断减弱,日本也开始不断骚扰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两宋时期最为严重,元朝时期也存在。

及至朱元璋创造大明王朝,洪武大帝想要与周边的国家和睦相处,便派出使臣带着国书去各个国家,一方面宣布大明朝的成立,另一方面也希望它们能够臣服。

当时,前去高丽、安南、占城等几国的使者,都带着好消息回来了,并且派遣了使者去往大明,以表示对朱元璋的尊敬之意。可是,日本方面却没有什么动静。

在此情况下,朱元璋再度派遣使臣前去日本,还带去了警告的意思,大致意思就是“若是不臣服,那就战场上见”。结果,日本人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还把朱元璋的使臣给杀了,留下一个人回去报信。

等了好久才等来了这个消息,朱元璋怒不可遏,当然更让朱元璋生气的还不是此事。话说,大明朝虽然击败了张士诚、方国珍,但却没有完全清除这些余孽。

他们大多都逃到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岛屿上,并且占山为王,甚至还与倭寇勾结,劫掠大明朝的商船,明朝算是巨大的,史书记载:“滨海之地,无岁不受其害……”

朱元璋从最开始,就是从尸山血海上走出来的,他的性格很铁血。面对这样的局面,朱元璋二话不说,便要发兵攻打日本,一战消灭这个国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伯温出现了,他出面阻止了朱元璋的做法,希望他能放弃这个思想。为何呢?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综合国力不行。

明朝期初百废待兴,元朝惨败触目惊心

从时间来看,元朝末年、百姓揭竿而起,一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朝,这中间虽然只有20年左右。可是,元朝执政的中后期,老百姓的生活就已经水深火热了,中原大地残破不堪。

影视剧《朱元璋》中曾有这样一幕,朱元璋巡视江南最富有的扬州,结果繁华的扬州城只剩下几棵树而已,老百姓饿死的饿死、无家可归之人更数不胜数。

这虽然只是影视剧,但明朝初期,扬州与影视剧中的惨状相差无几。天下闻名的扬州都是如此,更不要说一些欠发展的地区了,老百姓生活的必然更艰难。

战争就需要消耗钱粮,而钱粮又需要从老百姓身上出,试问大明初期的老百姓,他们还有粮可征收吗?若是强行征收,又与元朝末年的情况何异?官逼民反的事情必然又会发生。

东南沿海一带,方国珍、张士诚等人的残党还在虎视眈眈,若是新成立的大明王朝,内部再出现危机,必然朝纲不稳、大明朝不稳,这便是刘伯温阻止朱元璋的第一个理由。

另外,咱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理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他的雄才大略自是不必多说,绝对不输给朱元璋多少。

曾经,在他执政的时候,举全国之力去讨伐日本。近千条战船,近2万人的海军挥军东进。最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因为中间的海洋让战线拉得太长,海况危机严重,元兵不得不选择撤军、无功而返。

对于这一次的失利,忽必烈也并没有忘记,大约在五六年之后,忽必烈成立了东南行省,专门负责元朝对日本的征伐。可惜的是,这一次征伐同样是耗费巨大却毫无所获。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中原大地与日本相距甚远,那时的航海技术还不发达,长途运兵在海上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元军又是北方人,马上功夫还行,水上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值一提,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从此之后,忽必烈再也没有讨伐过日本,直到他去世。忽必烈执政时期的元朝,在当时的全世界都非常有名,地大物博、国力庞大,不知道是明朝的多少倍。

连忽必烈讨伐日本都失败了,以明朝初期的实力去建造战船、讨伐日本能取得成功吗?答案虽然不能说肯定,但也八九不离十了,刘伯温曾是元朝官员,正是知道此事才会劝阻朱元璋的。

更何况,刘伯温还通晓天文地理,对日本的地理环境多少也知晓一些。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条件,日本就是一个不毛之地,如鸡肋一般“要之无用、弃之可惜”。

现如今,科学技术已经那么发达了,日本的土地资源依然很贫瘠,这一个客观上的条件无法改变。换句话来说,即使明朝倾尽全国之力打了下来,又有什么用呢?

其一不能去开发,其二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很显然这是一个不合算的买卖。朱元璋虽然执着,但他也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得知这些信息后,他便打消了征讨日本的念头。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将日本列入了15个“不征之国”中,并且写入了《组训》来告诫后世子孙。除非这些蛮夷主动挑衅,否则绝对不许征伐。

或许很多人会说,明朝中后期,日本的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大肆劫掠,为何明朝不征讨日本呢?在这一点上,或许大家存在一定的误解。

当时的日本处于一个混乱年代,国内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政权,失败者就会被驱逐。也就是说,那些劫掠的人并非当时执政者的意思,而是一些流亡海外的盗贼而已。

更甚至,所谓的倭寇并不仅仅只有倭寇而已,还有一些逃亡海外的盗匪,就如同张士诚、方国珍的余孽一般,打着倭寇的名义劫掠自己人。

从大方向来说,明朝初期不征伐日本的决定是正确的,否则的话,很容易拖垮国内刚稳定下来的经济与政治,颠覆大明朝也不是不可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朱元璋刘伯温

更多文章

  • 和珅为什么怕阿桂 和珅又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桂,清朝,和珅

    对和珅和阿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为什么怕阿桂,和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过人的军功,二其人刚正不阿。阿桂的硕大的军功是和珅惧怕他的主要原因。阿桂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做官了。他在平定新疆、金川等地作出了很多军事上的贡献,为清朝的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是乾隆

  • 宋朝八贤王是什么人 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八贤王

    还不知道:宋朝八贤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朝时期的八贤王是一位怎样的人?他为什么没有继承王位?八贤王,他是皇帝的第八个儿子,在下一任皇帝上位之后,他就被称为王爷了,皇帝跟他还是比较亲的那种关系,但是让他觉得这样不是很好,容易被别人讲话,所以他经常,在皇宫

  • 历史上颜良的实力怎么样?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颜良,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颜良是袁绍手下第一猛将,勇冠三军,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能统领军队大规模作战,在正史中,颜良和文丑甚至能统领十万大军,能指挥如此庞大的军队,可见颜良的厉害。然而,颜良这么厉害,却被关羽在万马军中斩杀,颜良被杀,令人大跌眼镜。其实,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 刘备称帝之后的管制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封赏百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备用人如积薪后来居上,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没有依据:蜀汉建立,文官之首是在荆州招聘的丞相诸葛亮,武将之首是在益州归降的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马超,跟他出生入死东奔西走的一帮老兄弟,职位最高

  • 投奔刘备就很有前途 陈宫为什么还要投奔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宫,吕布

    还不知道:陈宫和吕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宫如此聪明,为何不选择刘备做主公,而偏去辅佐昏庸的吕布?在东汉末年那个战火不断的时代,社会发展滞后,技术水平低下,要想从战争中拼杀取胜,看似是兵力的较量,实则是人才智慧的拼杀,谁的人才更占优势,谁就能取胜。因此,

  • 街亭之战张郃打败马谡后为何会王平吓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郃,三国

    街亭之战,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本来一路顺利,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纷纷响应了,但是,结果因为错用马谡,在街亭吃了大亏,马谡被张郃击败了。张郃将马谡军打的落花流水,最后遇到王平,王平带着一千多

  • 曹魏东线将军是谁 司马懿为何染指不了东线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司马懿

    对曹魏东线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为何无法染指曹魏东线兵权?你也不看看历任征东将军是谁?三国时期曹魏成为了“三足鼎立”的最大赢家,这样全赖于曹魏有着诸多有勇有谋的将领,当然他们最强大的“武器”便是司马懿。此人的智谋与诸葛亮齐名,但却比诸葛亮和周瑜都活

  • 曹操七个女儿各个都貌美如花 曹操为何将她们嫁给同一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女儿

    曹操有七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为何全都嫁给了一人,他是谁这么厉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那肯定当属一代枭雄曹操,他从一个无名小卒白手起家,开创了一个新的政权,建立了魏国,不仅如此,到最后魏国还一统三国,虽然说曹操没能见证这一历

  • 长沙王吴芮最后没有被刘邦清算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沙王吴芮,汉朝

    刘邦建立汉朝后,大封功臣,其中最具影响的便是封了8个异姓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邦的八大异姓诸侯王中,只有吴芮没有被杀,为什么吴芮没有被杀?一般认为是因为吴芮行事低调。他不像韩信那样,出入都有军队,轰轰烈烈,非常辣眼睛。也不像陈豨那样,随

  • 张玄靓:前凉第八位君主,性情软弱,被张瓘扶植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玄靓,前凉

    张玄靓(350年~363年),一作张玄靖,字元安,凉文王张骏之孙,凉桓王张重华之子,凉哀公张耀灵之弟,前凉第八位君主(355年~363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平元年(354年),封为凉武侯。和平二年(355年),张玄靓被张瓘扶植即位,称大都督、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