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的实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郭嘉不死,就真的没有三国吗

郭嘉的实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郭嘉不死,就真的没有三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4/2/13 15:02:31

郭嘉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郭嘉有那么厉害吗?

在三国历史上,东吴,蜀汉和曹魏都有各自的关键先生,东吴是周瑜,蜀汉是诸葛亮,而曹魏就是郭嘉。

据记载,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但了解曹操只有郭嘉,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谋士了解主公的心思,配合起来才会相得益彰,也才能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事实上,把郭嘉称之为军师,其实并不算太准确,因为他不会打仗,也不懂得战术,但他有一项技能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能准确地看清形势,还能读懂人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郭嘉如何厉害,为何没有他就没有三国。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他早年投靠到袁绍门下,那时候袁绍被推为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可谓是兵强马壮,实力强劲。

郭嘉见过袁绍之后,他就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袁公是一个可以效仿周公礼贤下士的人,但却不是个了解如何使用才人的人;他的思虑非常多,但都不得要领;他还很喜欢谋划,却总是没有决断。指望跟这样的人一起拯救国家,甚至是称王称霸,那太难了!

郭嘉说完这番话就离开了,一直在家赋闲了六年之久。

从郭嘉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个非常擅长看人且能读懂人心的人,并且很有远见,宁愿赋闲等待明主的出现,也不效忠于袁绍这样的庸主。

在郭嘉赋闲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董卓被打败之后,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都,成为了一方割据势力。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但那时候各地割据势力非常多,还无法预见到三国鼎立的局面。

就连曹操本人都觉得,他的势力太过于弱小,不足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而这一切,随着郭嘉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建安元年,曹操身边一位叫做戏志才的重要谋士去世了,曹操因此十分伤心,为了弥补这个空缺,便委托荀彧给他再推荐一位谋士,荀彧便推荐了他的好友郭嘉。

曹操与郭嘉见面之后,两人谈了很久,谈完之后,曹操非常满意地对旁人说,能帮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郭嘉了!

而郭嘉也非常高兴,他对身边的人说,曹操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我们都了解,曹操是一代枭雄,他颇有谋略,且是个知人善任之人,因此他对郭嘉的评价,足以体现出郭嘉是个非同寻常之人。

而郭嘉也不是个有奶便是娘的人,曹操如果不是个贤明之主,他是断然不会效力的。

因此,曹操和郭嘉的相遇,可以说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不久之后,曹操便任命郭嘉为军师祭酒,负责为曹操征战四方出谋划策。

前面我们也说了,郭嘉的本事不在打仗和战术,他应该是一位战略大师,这一点很快就得到了体现。

建安二年,曹操攻打张绣,张绣在谋士的建议下投降。

不过,因为暗纳了张绣的婶婶邹夫人,结果惹怒张绣并发起反叛,曹操遭遇大败,他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也被张绣杀害。

曹操狼狈地逃回许都,袁绍就给他写了封信,拿这事狠狠羞辱了他一番,他虽然非常生气,但又无法把袁绍怎么样。

郭嘉借此机会鼓励曹操,说袁绍是他一统天下最大的绊脚石之一,必须消灭他。曹操却对郭嘉说,他的势力不足以消灭袁绍,还问郭嘉该怎么办。

郭嘉跟袁绍有过接触,见曹操问到自己,便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将袁绍相比于曹操的优劣势全部列了出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曹操的实力虽然比不上袁绍,但袁绍在其他方面都远不及曹操,因此曹操可以最终获胜。

曹操因此信心大振,决定听从郭嘉的建议,与袁绍决一死战。

但曹操又问郭嘉,具体该怎么实施?郭嘉便说,可以趁袁绍北击公孙瓒的时候,先消灭吕布这个祸害,再想办法对付袁绍,曹操深以为然。

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又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

也就是说,郭嘉给曹操制定了一统天下的大战略,并提出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此之前,曹操对此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王朝的一统,绝不是单纯依靠武力就可以实现的,只有以战略作为主导,再通过政治和武力去付诸行动,这才是一统天下最正确的方法。

就比如说诸葛亮,他与刘备的隆中对,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大战略,先取荆州,再将益州也给收了,以此作为基础,再北进中原。

且不说诸葛亮的战略对不对,但刘备确实是照着这个去做的,而且效果还是不错的,虽然最终没能一统天下,至少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吧。

因此,郭嘉给曹操制定的战略,其重要性不弱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而随着天下大势的不断变化,郭嘉也在不断帮助曹操休整战略。

建安三年,刘备因为被吕布击败,所以带着关羽和张飞投靠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见刘备有争夺天下的野心,就建议曹操杀掉刘备,以绝后患。

曹操有些犹豫,就问郭嘉的意见,郭嘉认为杀掉刘备不是好的办法,但至少应该将其软禁起来,不让他有发展自身的机会。

但曹操最终认为自己以天子的名义招贤纳士,应该心胸宽广,如果杀掉或者软禁刘备,以后谁还来投,于是放走了刘备,只是让其率兵攻打袁术。

刘备走后不久就反叛了曹操,曹操因此十分悔恨没有听从郭嘉的建议,如果他真的把刘备给软禁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了。

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同年九月,按照既定方针,曹操率兵攻打吕布,吕布死守下邳,曹操连续攻打了好几个月,终不能克。

曹操见不能取胜,就有意撤兵,郭嘉却跑去找他,提出了“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曹操受益匪浅,于是下令猛攻,并采取水淹下邳的做法,终于击败吕布并将其杀掉。

吕布死后,徐州被刘备所得,并且势力发展得十分迅速。为了不在攻打袁绍的时候遭受两面夹击,郭嘉及时调整战略,劝谏曹操先消灭刘备。

曹操就问郭嘉,如果去攻打徐州,要是袁绍攻打许都怎么办?郭嘉说,袁绍是个优柔寡断之人,不可能反应这么迅速,你要赶紧攻打刘备才行。

曹操便亲自率兵攻打徐州,最终击败了刘备,并且俘虏了关羽,刘备因此暂时不会成为曹操的威胁,而袁绍也确实没去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偷袭许都。

后来,曹操领兵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并很快就因为粮草问题而处于下风。而就在这个时候,孙策准备领兵攻打许都的消息传到了曹操耳朵里。

为了攻打袁绍,曹操将所有精锐都带来了,许都因此十分空虚,如果孙策果真领兵偷袭许都,那么曹操的阵营也将分崩离析,他将遭受彻底失败,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国了。

没过多久,曹操军营中开始出现各种流言,甚至有人暗通袁绍以谋求后路。

值此危急时刻,郭嘉做出了准确地判断,他对曹操说,孙策是英雄豪杰,他为了一统江东,杀了许多英雄豪杰,接下了不少冤仇,如果他敢走出江东,那么必定有英雄豪杰去找他报仇。

那时候曹操无法分兵去救援许都,即使真的去救援了,也很有可能被袁绍消灭。

曹操听了郭嘉的话之后,一面派人去筹集粮草,一面安抚将士,许都则被他抛之脑后。

果不其然,孙策率军到了江边,还未渡江就被许贡三门客给杀掉了。

也不了解这件事是凑巧还是跟郭嘉有关,反正曹操因此可以专心对付袁绍了,并最终取得了官渡大战的胜利。

官渡大战的胜利意义非凡,曹操的地盘和兵力急剧扩大,割据一方已不是问题,问鼎天下才是下一步目标。

不过,袁绍虽然失败了,但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还有十几万大军,曹操要想彻底消灭他们,还得继续打仗,但那样就会遭受更多损失。

起初,曹操准备派兵去攻打袁谭和袁尚,但郭嘉却劝阻他说,袁谭和袁尚以前就因为争夺袁绍继承人而关系不睦,现在他们各自割据一方,关系更是很差,即使您不去征讨他们,他们也会反目成仇,不如先假装去攻打刘表,静观其变,再伺机一举将其消灭。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假装前去攻打刘表,袁谭和袁尚没了外部威胁,果然开始内部起哄,曹操便回军各个击破,很轻松就战胜了他们,袁绍的残余势力因此完全覆灭。

在消灭了袁绍之后,郭嘉见北方大部分已经平定,又开始制定战略了,他建议曹操要着手保境安民了,要鼓励人民努力生产,还要在青、冀、幽、并四州招贤纳士,以此来壮大实力,然后再想办法一统天下。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后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人才开始聚集到曹操身边,曹军的粮食储备也大幅度增加。

建安十二年,在北方大部分已经平定的情况下,曹操有意攻打乌桓,以此来完成一统北方的最后一块拼图。

事实上,攻打乌桓对于曹操来说并不是必须的,他只是觉得袁谭和袁尚已经逃到乌桓,如果他们利用袁绍对胡人的恩惠,鼓动他们出兵中原,那么情况就不妙了。

为此,曹操征求了众将士的意见,大家都觉得乌桓路途遥远,道路艰辛,不容易攻打,而且依附于刘表的刘备有可能会偷袭许都。

曹操深以为然,便开始犹豫,但郭嘉却坚定地告诉他,刘表和刘备也有矛盾,他肯定会阻止刘备出兵的,你可以放心去攻打乌桓。

并且,郭嘉还告诉曹操,攻打乌桓十分重要,不但可以一统北方,消除后顾之忧,还可以震慑天下。

曹操因此下定决心征讨乌桓,但惋惜的是,郭嘉在远征的路上去世了,但他在临死前告诉曹操要快速出击攻其不备,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果然击败了乌桓,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还俘虏了二十余万胡人,曹操因此声势大震。

至于说刘备,他因为跟刘表的关系微妙,最终没有趁机偷袭许都。

对于郭嘉之死,曹操表现出了极度悲伤,因为他了解自己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智囊,也了解是没有人可以替代郭嘉。

郭嘉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曹操燃起了称雄称霸的壮心,还帮助曹操击败了袁绍和吕布等几个比较强的势力,进而一统了整个北方,为后来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郭嘉,曹操极有可能无法取得这些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失去郭嘉之后,曹操开始频繁出错,影响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赤壁之战,这场战争让孙权和刘备得以保全实力并取得长足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赤壁之战之后,曹操曾对左右人说,“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确实如此,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以他的战略眼光,不说让曹操胜利,至少不会让曹操遭受完败,那么三分天下就很难说了,后来也就没有三国的故事了。

也是在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和周瑜开始强势崛起,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那他们是有机会面对面过招的,胜负又将如何呢?

只能说,曹操失去了郭嘉这位战略大师之后,他就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并且,以郭嘉的水准,他是绝对不允许三分天下之局面形成的,他势必会竭尽全力阻止这件事,而且成功的概率很大。

总结一下,郭嘉的厉害在之处在于他能够看清大的局势,也能够读懂人心,看透曹操和敌人所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他与曹操的配合十分默契。

据记载,曹操每次出征,郭嘉必在他左右,两人就像是好朋友一样,从不在乎什么礼节,有啥事就马上商量解决,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可别小看了这个,因为君臣相知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刘备和诸葛亮也是如此,但他们之间还有个主次,而曹操和郭嘉则更加亲密无间,彼此之间也十足信任,这样的组合其实是很恐怖的,只不过惋惜郭嘉死得太早了,要不然曹操的成就肯定会更大。

标签: 三国郭嘉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清朝时期是简朴皇帝是最多的?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皇帝的衣食住行,大多数人想到的,或许是锦衣玉食,山珍海味,住的是金光闪烁的华贵宫殿。但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也有极少数的皇帝是例外,他们都是非常简朴的,比方说汉文帝,一生都不喜欢奢华,为了节省布料,连妃嫔的衣服裙摆都

  • 从军事作战角度分析,项羽与韩信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项羽

    项羽与韩信都是军事奇才,从军事作战角度考虑,二人谁更厉害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千金易得,名将难求,敌我双方名将相遇更是难上加难,君不见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在战乱频繁的战国年代居然完美的错过了,四人硬是没有互相交锋,四人之中唯一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就是

  • 关兴生前战绩到底是什么样的 关兴都斩杀了多少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关兴

    对关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兴作为关羽的儿子,关兴一生共斩杀多少个武将?关兴战绩如何?关兴一生,共斩杀了6员武将!单以斩将数量来看,关兴的战绩比黄忠、魏延、张辽这些猛将都还要厉害,甚至可以堪比吕布、许褚这等超级猛将了!关兴关羽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义子关平,一

  • 刘邦有哪些儿子被封为赵王?他们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时期,说起最心狠手辣的那个女人,想必大家会异口同声的说:吕雉!关于吕雉,做的最著名的那件事情,便是将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除此之外,吕雉为了保住自己儿

  • 同样在位六十年又儿子众多 乾隆晚年为何不像康熙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康熙

    对康熙和乾隆晚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和乾隆同样都是在位六十年,又有那么多的儿子,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发生夺嫡现象?康熙和乾隆祖孙二人分别统治了中国61年和60年,祖孙二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前两位皇帝,乾隆更是实际执政长达64年。同样祖孙二人的儿子

  • 宗楚客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宗楚客,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宗楚客(?—

  • 历史上的耶律喜隐的身世如何?他如愿夺得皇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耶律喜隐,辽朝

    在影视剧《燕云台》中,耶律喜隐喜得贵子后,又开始不安分起来,甚至有意利用儿子,好在日后谋取皇位。那么,历史上的耶律喜隐最终如愿了吗?他与儿子的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胡错失皇位,喜隐步父后尘耶律喜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孙子,他和辽世宗耶律阮和辽穆宗耶律璟

  • 萧道成是怎么收拢南朝宋军政大权的?又有能力又气运加身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道成,南北朝

    历史上有一场特别的战役,非但是放在南北朝,就是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战例。因为它“反经典”,双方主帅先后都战死了,但接下来的仗却反而打赢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474年5月,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在位的第三年,桂阳王刘休范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起兵叛

  • 王黼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黼,宋朝

    在历代贪官中,和珅可谓是古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巨贪。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对于宋朝的看法大家都众说纷纭,有人说它经济繁荣,有人说它盛产名人,也有人说它荒淫无道。宋朝不仅有苏轼、欧阳修、王安石……著名的文人,更有许多著名的大奸臣,如:蔡京、秦侩、李彦等。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北

  • 历史上的萧太后有多彪悍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辽朝

    历史上的萧太后有多彪悍你知道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名燕燕,出生在辽国的名门望族,他成为皇后,时年仅十七岁。也许啊每一个强势的皇后背后都有一个体弱多病的皇帝,她的丈夫辽景宗自幼重病缠身,这给了萧绰参与军国大政的机会。在辅佐丈夫的过程中消除的政治军事才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