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三万打二十万以少胜多 2000年来为何无人敢用

韩信三万打二十万以少胜多 2000年来为何无人敢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60 更新时间:2024/1/19 20:02:34

对兵仙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韩信用3万士兵打败20万赵军,2000多年来为什么无一人敢用?

兵仙韩信曾出一阴招,用3万士兵打败20万赵军,2000多年来无一人敢用!

韩信被后世称为兵仙,他的一生十分精彩,虽然在政治上低能,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无比辉煌。

韩信跟随刘邦之后,得到了重用,也开始在刘邦打天下的战争中崭露头角,不过真正让韩信名扬天下的,还是著名的背水一战。

这一战也是韩信军事生涯的转折点,他所使用的布阵计策,用3万兵力打败了20万的赵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可他的这个计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再敢模仿,这也是他受到历代兵家推崇的一个原因。

井陉之战

这场战争是著名的井陉之战,当时刘邦在彭城战败,为了能夺取天下,就让韩信单独带兵北上去攻略赵魏等地,不过刘邦那边的战事吃紧,在韩信攻赵之前,就已经把他手里的不少精锐都给调走了。

他只能带着不少刚刚入伍的乌合之众参战,赵国此时主事的人是陈,陈余不仅有地利优势,还有着兵力优势。

得知韩信这么点人就敢来打自己,陈余也是乐坏了,赶紧就集合大军应战,号称有二十万的大军。一直到战败前,陈余都认为韩信就是一个绣花枕头,没有什么能力。

可背水一战,赵军主力全军覆没,陈余被杀,赵国随即沦陷。

韩信这一仗到底是怎么布置的呢?

《史记》记载: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这便是韩信的阴招,分为两步,他是先让数千骑兵迂回到对方后面,攻打对方的老营,并换上自己的旗帜,接着自己抢先让前锋过河,背水结营。

这么打无疑是犯了大忌,背水结营最大的问题就是前面要打败了,大军都没办法撤出来,兵法多次提到布阵理想的地点,可韩信压根就没有按照这些规则布阵,但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他赢了这一仗就成为经典。

或许陈余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韩信能打败自己,后世诸如徐晃等人也不明白,为什么韩信背水结营就能赢呢?

其实背水一战绝非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简单,首先韩信在作战之前,已经在对方的阵营里面布下了很多密探,他立即分析出了陈余的失误,对方放弃了井陉口,没有利用井陉这样的险要固守,这就给了韩信通过行径的机会。

古代打仗布阵与阵型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陈余随后又犯下了一个错误,没有抢占河滩,让韩信的前锋渡过河。

这个地形很特别,没有开阔的平原,河滩与山谷让陈余的大军没办法展开进攻,即便他有二十万的大军,也没办法全部投入到作战中。

韩信过河其实是作为诱饵来吸引陈余的主力,他真正等的是骑兵偷袭陈余的后方大营。

奇正相辅,才是韩信取胜的关键,后世很多人模仿这个计策,却往往忽视了奇兵的作用,光是把大军往死地里放是不行的,因为人在绝境里面是会爆发出极大的能量,但这个前提是要有一点希望才行,完全处在死地里面,士兵可能光想着跑了,更不可能继续保持阵型。

此外,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在韩信的手里,之前汉军的很多部队已经先后打败了赵军,对赵国形成了夹击的攻势,陈余的局面相当被动,他需要尽快与韩信决战,才能解除自己的困境。

韩信就是抓住了陈余的着急的弱点,而赵军连续作战失利,士气相当低落。此时韩信用正面抵挡住赵军的攻击,连续打不下韩信的阵营,让背水作战的士兵越来越有信心,而赵军是越来越着急,此时后方大营突然丢了,赵军压根不了解对方有多少人,本来就士气低落,以为自己的大军已经失败了,赵军自然就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了。

韩信的大军就憋着这一口气,看到赵军乱了,冲出去以少胜多也就很正常了。

提起底,后世模仿韩信不能成功,就在于领兵作战的能力还没有像韩信那么强。

真正善于用兵的人,不会拘泥于兵法,而是能很好把兵法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作战。

韩信在进军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情报,得出了陈余要急于和自己作战的结论,他就结合地形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原则布阵。

他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韩信手里的大军确实不能打,大部分都是新兵,还没有来得及训练,要是正常决战,他的大军不见得扛得住,只有通过死地激发士兵的勇气,才能让大军的战斗力有保障,这种冒险的打法,非常考验将领的指挥与治军的能力,但凡他们的能力差一点,这么打就等于是送死了,历史上有韩信这种能力的人实在太少了。

可像韩信这个级别的将领,也很少会模仿背水一战,因为善于打仗的将领,往往是先考虑能不能打,不能打强行去打没有任意义。

韩信当时是不得不这么做,况且形势对自己也有利,打下去的话,取胜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可像井陉这种特殊的地形,以及河流山谷特殊的位置,在国内都是极为罕见的,不同的地形对于作战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韩信所面临的诸多情况,也有着一些偶然因素。

后世要模仿他的计策打法,却很难遇到和韩信一样的地形与情况,因此按照韩信的计策是很难成功的,即便是韩信自己又面临同样的局面,他也不见得会打第二次,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军事家。

这虽然是《史记》上记载的事情,但这种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一直被后人传颂,一来赞叹韩信的兵法,二来称赞韩信的魄力。

标签: 韩信打仗

更多文章

  • 刘备如果没有三顾茅庐的话 诸葛亮和刘备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顾茅庐,刘备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顾茅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备三顾茅庐才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如果没有去三次的话,诸葛亮还会不会出山?三顾茅庐发生于公元207年,这一年刘备的军师徐庶被曹操设计,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投奔曹操。或许是徐庶良心发现,刚离去不远就折返回来告知刘备务必要请诸葛亮出山

  • 田忌赛马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田忌,战国

    田忌,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生卒年不详。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田忌赛马原本出自《史记》,讲述了田忌在与齐威王赛马时,从战术上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个故事体现了田忌过人的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干。但是这个故事告诉世人什么呢?难道它讲述的仅仅是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场面吗?

  •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为何没有册封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皇后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始皇和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皇后作为后宫之首,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为何没有皇后存在?皇后乃是后宫之首,皇后可以领导后宫嫔妃。一般能当上皇后的都是皇帝的第一个老婆,身份自然是非常尊贵的。而皇帝和皇后也是最有感情的,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尽管皇帝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与赵云的态度有何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即汉昭烈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

  • 周娥皇是怎样的人?她的去世为何能让李煜悲痛欲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娥皇,南唐

    周娥皇,即大周后,南唐后主李煜第一任皇后,她的死让李煜悲痛欲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南唐后主李煜的治国才能一直为人诟病,但是他在诗词上的造诣却是出类拔萃。在其众多的传世作品中,《昭惠周后》是字数最多的一篇。《昭惠周后诔》是李煜为悼念发妻周娥皇所作,全文一千多字,

  • 乾隆有多薄情?永琪死后唯一的女儿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永琪

    众所周知永琪是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的一个儿子,只可惜他最爱的这个儿子英年早逝,在永琪去世后,按理说乾隆皇帝应该会很好的照顾他的子女,可是永琪死后唯一的女儿结局却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五阿哥永琪可以说是乾隆众多儿子中他最疼爱的一个,也是他最中意的

  • 火耗归公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什么要推行这个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雍正

    对火耗归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皇帝推行的火耗归公到底是什么样的?百姓为何对这个政策叫好?在清代历史上,雍正皇帝一直备受后世争议,有的人说他是篡改遗诏登上的皇位,除此以外,对雍正皇帝的评价也并不是太好,对皇室宗亲以及文人不断的坑害,然而,作为清代历史上的

  • 武则天可以迷倒李治,李世民却对她不闻不问,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其一生既传奇又神秘。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被承认的第一个女皇帝,她的功过一直为后人评论。但毫无疑问,她的政治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不管她是依靠什么手段的,最终都成功了,也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光辉一笔。从一阶才人,到后来

  • 讨伐董卓时,十八路诸侯为何会推举袁绍当盟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绍,汉朝

    公元190年,关东各州郡守以讨伐董卓为名,推举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联合起兵。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之后,董卓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

  • 汉中对曹操来说不重要吗 刘备攻打是曹操为何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曹操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汉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中之战,刘备率兵攻打,曹操为什么放弃这个地方?建安二十年(215年)六月,刘备与孙权讲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暂时解决了领土纠纷,缓和了与东吴之间的矛盾。十二月,张飞大破张郃于宕渠,将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