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良玉: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

秦良玉: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4/1/7 8:27:29

说到秦良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钱海岳曾评价说“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而这所描绘的正是明朝时期的女将军秦良玉,作为一个女性,在封建时代能够取得军事成就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在明朝岌岌可危时期有着不朽的贡献。但是和后人所想象不同的是,秦良玉不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子,相反也有着温柔的一面。《明史》之中就记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娴静风雅才是秦良玉的真面目,毕竟在女将军的身份之后,她也是一个贤妻良母。

而且秦良玉的品德也值得人们所钦佩,《明史》之中记载“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当时秦良玉跟随自己的丈夫出征,大将李化龙正在摆下宴席准备犒劳三军,谁知道却被作乱的杨应龙突袭。本陷入危机重重的情况下,秦良玉却是越战越勇,所有也是击退了敌人,杨应龙更是战死。不过即使是秦良玉有此战功,还是选择了隐而不报,将战功算在了大家的身上。

因此李化龙在事后也是不禁夸赞秦良玉“千乘之妻秦氏另自领兵报效,真不愧其丈夫。”;也正是这种性格和果敢的行为,秦良玉逐渐名声显赫。但是好景不长秦良玉的丈夫被朝中宦官所陷害,之后也是病死牢狱之中。而秦良玉则是接替了丈夫的官职,成为了一个女土司。

秦良玉在接替职位之后也是尽受职责,同时秦良玉还将忠诚发挥到极致,连同自己的兄长和弟弟也都被秦良玉纳入军伍之中。然而就在援助后金侵略辽东的一场战役之中,秦良玉的兄长战死。《明史》记载“天元年,邦屏渡浑河战死,民屏突围出。良玉自统精卒三千赴之,所过秋毫无犯。”其中的秦邦屏正是秦良玉的哥哥,可以说秦良玉一家都为国家的稳定付出了很多代价。

自然秦良玉最为擅长的就是将自己的功劳算在别人的身上,自己的兄长战死秦良玉也不会放任不管,因此特地上书请求明熹宗能够厚待。而后朱由校也是如其所愿,不但是下令追赠都督佥事的职务给秦邦屏,而且还能够子孙后代世袭罔替。而后在平定重庆叛乱的时候秦良玉也是将战功算在了自己的弟弟和两个外甥身上,《明史·秦良玉传》中记载“良玉上其状,擢民屏参将,翼明、拱明守备。”;每次立下功劳秦良玉都是如此,不愿意自领功劳,而也正是这种恢宏大度的性格,才是秦良玉能在军队中立足的根本。

而后在平定成都的时候,秦良玉再一次取得了不朽的战功,《明史》记载“命祥麟为宜慰使,民屏进副总兵,翼明、拱明进参将。良玉益感奋,先后攻克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诸大巢,蜀贼底定。”而在这一次的战斗之中,秦良玉的功劳太大,以至于说朝堂之中也是非议不断。但是秦良玉是一个聪明女人,她什么都没做,只是上书一封。

《明史》记载:“以六尺躯须眉男子,忌一巾帼妇人,静夜思之,亦当愧死。”

秦良玉上书给皇帝,嘲讽说这些男人号称是六尺男儿,自己不上阵杀敌也就算了,还要去妒忌一个女人。等到晚上的时候想一想,是不是要羞愧无比呢?也正是因为秦良玉的上书,打消了皇帝的猜忌,堵住了悠悠众口。而皇帝更是下令让所有大臣都不可以猜忌秦良玉,更是不能够随意诽谤。

秦良玉可以说是一家满门忠烈,在秦良玉的哥哥未过捐躯之后,其弟弟秦命屏也是在战斗中被敌人所杀,其两个儿子也就是秦良玉的两个外甥身负重伤。可见这种举家奉献的人物,也算是尽心尽力。

但是秦良玉所最为人称道的则是对敌张献忠,《明史·秦良玉传》中记载“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第一次碰面秦良玉就把张献忠打的落花流水,被迫招安。但是张献忠并未诚心悔过,随后再一次联合罗汝才造反。而这一次又是秦良玉亲自出征,将罗汝才打垮,先后斩杀其手下大将。但是张献忠却因此被赶入四川,并且很快就卷土重来。

然而可惜的是秦良玉的结局是遗憾的,随着张献忠的势力越发强大,秦良玉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阻挡,甚至秦良玉愿意调用自己的士兵作战,而一半的粮饷也由自己给出,可还是被当时的邵捷春所拒绝,原因则是邵捷春和前来督师的杨嗣昌不和,和曾想个人恩怨却将国家安危抛之脑后,实在是不如秦良玉一个巾帼英雄。最后没办法秦良玉也只是能够保住一块净土,更是慨然说道“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秦良玉表明决心,誓与张献忠对决到底。

然而只是秦良玉一人又如何抵挡的住历史的洪流,最终明朝覆灭,秦良玉又不愿意跟随南明,所以熬到张献忠去世之后,秦良玉也是离开了人世。可以说秦良玉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才是巾帼不让须眉,什么才是女子胜于男。

标签: 秦良玉明朝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去世当晚,宋皇后做了什么?她为何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皇后,孝章皇后,北宋

    说到宋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一直以来,宋太宗赵光义的名声都不太好,那么赵匡胤死后,登上皇位的赵光义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嫂嫂宋皇后的呢?按理来说,赵匡胤去世之后,赵光义皇位到手,宋皇后已经无法对其产生威胁,然而宋皇后的最终结局却相当凄凉,死后也被剥

  • 容妃犯了哪两个无法原谅的错,让康熙也感到非常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容妃,康熙

    历史上有很多秀外慧中的皇妃,他们一个个有着美丽的容貌,雍容的气质,在古诗《长恨歌》中就有着“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描写,不难想象,这些皇妃在没有互联网的古代,几乎也就是明星一般的存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之中,就有一位名叫“

  • 兰陵公主受到杨坚的疼爱,为何去世后没能得到厚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兰陵公主,隋朝

    兰陵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杨坚和独孤皇后是一对恩爱夫妻,虽说一生不止只有独孤皇后一个女人,但是他的所有孩子都是独孤皇后生的,今天要说的就是杨坚与独孤皇后其中一个女儿,她是杨坚的女儿,杨广上位后将她与丈夫分开,死后被薄葬。这个公主就是兰陵公主,兰陵公主因

  • 杜陵阳与司马衍的感情如何?她的葬礼为何十分寒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陵阳,东晋

    杜陵阳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比如说有些历史名人他是重瞳,而今天的这位主人公她在长到十七岁的时候都没有长牙齿,而在新婚的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她长得美丽却到十七岁

  • 唐初三大名将之一:李道宗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道宗,唐朝

    在影视剧《薛仁贵传奇》中,薛仁贵是忠良,李道宗则是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但在真实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李道宗也绝非小人,实在是被后人丑化了千年,都说“莫得罪文人”,得罪了文人,别人笔杆子一动,没有的也就变成了有的,白的也就变成了黑的,遗臭万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

  •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是何出身?她的死与慈禧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孝哲毅皇后,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孝哲毅皇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自古以来,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有着崇高的地位,即使不得皇帝宠爱,那么在后宫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更别说在清朝,皇帝去世,皇后要跟着去陪葬。大多数来说,皇帝去世,皇后肯定会荣升太后之类的,但是清朝有一位皇后,却在皇帝死

  • 如果皇甫嵩能力再强一点,就没有三国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甫嵩,三国

    三国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曹操之雄浑、刘备之阴柔、孙权之从容加上诸葛亮、周瑜、吕布、关羽、张飞、司马懿等等英雄,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画面,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在东汉末年,曾经有一个英雄,他平定了黄巾之乱,如果能力再强一些,性格再果敢一些,可能三国就不会出现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

  • 窦奉节:被妻子永嘉公主活活气死的驸马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永嘉公主,唐朝

    在历史上,公主都是世界上最受人宠爱的女性,不仅有皇帝皇后的宠爱,甚至还有哥哥姐姐的疼爱,而作为公主的夫君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不仅要照顾好公主,还要忍受公主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个驸马爷就活活被公主气死了。介绍驸马爷之前,先介绍一下这个公主。这个公主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

  • 曹操送给荀彧一只空盒 荀彧看到为什么会服毒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荀彧,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自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此时的曹操觉得自己已经用不上荀彧,反而觉得他开始阻碍自己,就给他送去一个空饭盒,荀彧看后自然明白曹操的想法,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家人,只好选择服毒自杀。曹操能从一个宦官之后成为一位一统北方的枭雄,离不开手下

  • 历史上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喜欢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治,唐朝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个女儿叫李兕子,长孙皇后薨殁之后,李世民亲自抚养李兕子长大。小公主人非常乖巧,李世民视她为掌上明珠。李治跟小公主李兕子从小玩到大,兄妹二人感情非常好。有一回,李世民派李治出去巡视封地,李治回来后,去见父皇。李兕子与李世民住一处,李兕子见了久别重逢的哥哥,撒娇说:“兄与朝臣同列,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