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扶苏继承秦始皇的皇位 秦朝最后还能灭亡吗

如果扶苏继承秦始皇的皇位 秦朝最后还能灭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68 更新时间:2023/12/11 0:35:56

对秦朝和扶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扶苏继位究竟能不能救秦朝?看看扶苏是怎样的性格就明白了。

扶苏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焦点人物。

说他是焦点人物,因为扶苏与整个大秦帝国的命运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后世的很多历史评论者都认为,秦朝灭国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选择扶苏,而选择了胡亥。如果选择扶苏为继位者,秦朝断不会那么快就灭亡。

(扶苏剧照)

那么这句话是真的吗?

因为历史是不能选择的,因此,究竟扶苏继承帝位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够确保整个大秦帝国不灭亡,这个实在是没办法佐证的。

不过虽然没办法佐证,我们还是可以进行分析。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是哪些人认为如果扶苏继承帝位,整个大秦帝国就不会快速灭亡。

我认为坚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一些儒生。事实上,当时扶苏和秦始皇之争,在后世儒生的眼里,其实是儒家和法家之争。秦始皇坚持法家的严酷政治,而扶苏坚持儒家的仁爱政治。

“儒法之争”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到了战国时候变得异常激烈。儒家是当时的第一大家,但是最终法家取得了胜利。秦始皇采用法家,实现了六国的一统。秦始皇实现一统后,还接受了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的建议“焚书坑儒”。或许在秦始皇看来,他并不针对儒生,他是愤恨那些欺骗他的人。但是至少,李斯等人是希望秦始皇能坑杀儒生的。这就是儒法之争的一种延续。

而最终,坚持法家政治的秦始皇失败了,整个秦朝灭亡了。

(秦始皇剧照)

儒家能够在汉朝的时候强势崛起,最终成为汉朝的显学,与他们对于秦朝,以及对造成秦朝灭亡的法家的强烈批判是分不开的。而且应该说,这种批判还是一种“过度”的批判。包括“焚书坑儒”,已经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儒生们这样做,让他们终于大获成功,在汉朝强势崛起。

再加上扶苏曾经对秦始皇提过,不能够对天下老百姓实施严酷统治的主张。所以后世的儒生们,就把扶苏看成是清代儒家的代表。因此就认为,如果扶苏执掌朝政,那么整个秦朝就不会灭亡了。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扶苏当政以后,能够确保秦朝不灭亡,让秦朝延续很长时间。这样一个结论,是后世儒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所抛出的一种论调。

那么,真实的扶苏,究竟能不能够救秦朝呢?他如果继承秦始皇的帝位,能不能够解决秦朝所遇到的那么多问题呢?

咱们先来说说扶苏是不是儒生?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可以确定的话。扶苏有没有学习过儒家的经典?他的老师是谁?他受到过怎样的教育?所有这些,在历史上都是语焉不详的。语焉不详,至少说明,扶苏作为一个儒生,是不确定的。

(李斯剧照)

其实,扶苏当时不过就是和秦始皇争论了几句。而扶苏之所以要争论,大约是因为秦始皇迟迟没有确立太子,扶苏想要在秦始皇面前表现一下,让秦始皇注意到自己,把自己立为太子。毕竟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扶苏虽然不一定是长子,但肯定年纪应该是比较大的,所以当太子他是有希望的。

但是没想到他说的话,和秦始皇心里面想的不是一样的,同时他的表达很成问题,因此秦始皇非常生气,把他发配到了边关。

这一件事情说明什么呢?说明事实上,扶苏的政治智慧是不高的。他不了解怎么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了解怎么和秦始皇沟通,不了解打造自己的团队,不了解应该争取李斯这样的人的支持,所以最终才闹出那样的结局。

扶苏的政治智慧不高,因此就算他当了皇帝,他要想把整个朝廷玩转,想要化解朝中大臣之间的各种矛盾,解决国内老百姓和统治者尖锐对立的问题,都是不太容易的。

再一点,扶苏在边关的时候,接到赵高和李斯假借秦始皇的名义给他的来信以后,立马就选择自杀。虽然这样做,确实适合儒家关于“孝道”的标准,但这同时也说明两点:一是扶苏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二是扶苏不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

说扶苏头脑不太灵活,是因为他应该对整个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然后再做决定。其实,既然立志当太子,他应该提早安排一些耳目在秦始皇身边,了解秦始皇的动向,这样他就不会轻易被李斯和赵高所骗了。

说扶苏不是意志坚强的人,是因为他手中有30万重兵,不管怎么说?他完全可以有所作为,而不是坐以待毙。

一个意志力薄弱,头脑不灵活,同时政治智慧很低的人,他怎么可能解决秦朝所遇到的那些困境,让秦朝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呢!

所以,认为扶苏当了皇帝,就能够确保秦朝不灭,显然是一厢情愿的。

(参考资料:《史记》等)

标签: 秦朝扶苏

更多文章

  • 曹楷作为魏帝曹芳父亲 他为什么面对政变坐视不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平陵之变,曹楷

    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魏帝曹芳父亲曹楷为何坐视不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高平陵之变的影响魏齐王正始十年(西历249年),曹魏权臣发动高平陵政变,这一政变,对曹魏政权之后的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也有部分历史学者认为,这一政变,甚至还

  • 历史上少姜公主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少姜公主,春秋

    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知道在古代公主的身份是非常尊贵的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每个女孩都有一个自己的“公主梦”,想做一名无忧无虑的公主,但是“公主”又怎么会是如此简单的一个身份呢?遥想中国古代王朝的公主们,虽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

  • 汉末三国时期,吕布手下都有哪些实力强劲的悍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布,汉朝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演义中,吕布更是天下无敌,没有对手,吕布手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驰骋天下,傲视群雄,关羽、张飞和刘备兄弟三人一起大战吕布,吕布毫发无损,依然全身而退。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分别是张辽、臧霸、郝萌、曹

  • 从公主变成王后,冯太后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北魏

    从公主变成王后,冯太后一生经历了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魏太后曾是北魏最有权力的女性,自己支持北魏的两位皇帝。 她积极改革制度,在20多年的执政中,大大增强了北魏的国力。 由于她的政治头脑和杰出贡献,文成文明皇后被称为古今第一位皇后。 冯出生于一个有名的家庭。 她是北

  • 高孝瑜:北齐文襄帝高澄庶长子,他为何被武成帝嫉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孝瑜,北齐

    高孝瑜(537年-563年8月2日),字正德,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庶长子,母宋太妃,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初封河南郡公,北齐建立后,进封河南王,历任中书令、司州牧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孝瑜与其九叔武成帝高湛同岁,二人关系很好。武成帝继位后,高孝瑜受到特

  • 令妃的第一位儿媳,后来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清朝

    令妃的第一位儿媳,后来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令妃是乾隆年间大清后宫的传奇人物。 她本来只是宫女,幸运地被干隆帝惯着,连续生了六个孩子,最终生下皇贵妃,死了皇后。 令妃生下的这6个孩子中,4个是皇子,分别是皇十四子永琰、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和皇十七子永璘。 由于皇

  • 历史上被遗忘的李瑁有多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唐朝

    历史上被遗忘的李瑁有多惨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妖猫传》里的白居易,一心想要找出当年的真相,于是经历一番冒险之后,却发现自己的《长恨歌》写的也许不是事实。但最终白居易释然了,他要写的是爱情,歌颂的也是爱情,《长恨歌》写的也只爱情,只不过用了杨玉环和李隆基的名字而已。不管

  • 后世是如何评价高长恭的?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长恭,北齐

    高长恭(?—573年) ,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起家通直郎、仪同三司。治军躬勤细事,累迁并州刺史,受封乐陵县公。废帝高殷即位后,

  • 纵观高长恭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长恭,北齐

    高长恭(?—573年) ,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起家通直郎、仪同三司。治军躬勤细事,累迁并州刺史,受封乐陵县公。废帝高殷即位后,

  • 周瑜临终时候的肺腑之言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瑜,死因

    众所周知周瑜对东吴一直都很忠诚,那么周瑜临终时候的肺腑之言说了什么?孙权听进去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当年曹操就曾派蒋干去游说周瑜投靠自己,但却被他言辞拒绝了,这份忠心也为他挣下了“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的美誉。其实早在周瑜少年时期,他与孙策的关系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