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丁宝桢斩杀慈禧身边大太监安德海 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有报复他

丁宝桢斩杀慈禧身边大太监安德海 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有报复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597 更新时间:2024/1/25 13:37:0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丁宝桢和安德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安德海作为慈禧身边的大太监,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后,慈禧又是怎么处理他的?

丁宝桢斩杀了慈禧身边最受宠的大太监安德海,可以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了,但事后慈禧并没有报复丁宝桢,这是为何?

关于安德海,很多人可能对他前半生的了解并不多,今天我们就先来讲讲,看他是怎么得到慈禧太后宠爱的。

安德海出生于1844年,直隶南皮人,八九岁的时候净身入宫。由于安德海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咸丰帝十分喜欢他,让他御前当差,对他十分宠爱。

1961年,咸丰帝在承德行宫去世,遗诏载淳继承皇位,并赐慈安御赏印章,赐同治帝载淳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代为保管。

慈安和慈禧虽然掌握着皇权,但咸丰帝同时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他们骄横跋扈,完全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矛盾因此不可避免的发生。

在慈禧的劝说下,慈安同意铲除八大顾命大臣。慈禧便打着慈安的名号,让安德海代替自己积极联络朝臣,还将恭亲王奕化妆成萨满入后宫与慈安和慈禧共商大事。

在这个过程中,安德海充当了两宫太后与外界联络的桥梁,而且他行事谨慎小心,将八大顾命大臣完全给蒙蔽了。

在一切谋划得当之后,慈禧在咸丰皇帝梓宫到达京城后发动政变,将八大顾命大臣全部抓了起来,然后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权权力因此完全被慈安和慈禧掌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就此到来。

安德海在辛酉政变中居功甚伟,被两宫太后格外欣赏,事后被封为总管大太监,那时候他不过十七八岁而已。

辛酉政变之后,奕因为居功甚伟,被封为议政王大臣。不过,两宫太后对奕也不太放心,因此想解除他的权力。

这个任务又交到了安德海手中,他积极联络御史对奕?进行弹劾,两宫太后便借机解除了奕?的议政王大臣之职,只是让他“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无无庸议政名目”,两宫太后因此掌握了绝对权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两宫太后夺权的道路上,安德海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他也因此成为当时红得发紫的大太监,宫里宫外所有人都排着队巴结他。

安德海被慈禧宠到什么程度呢?

举个例子,就连安德海娶老婆,慈禧都送去了礼物祝贺。

安德海权势熏天,因此巴结他的人很多,他为人也很嚣张,大肆捞钱不说,还想给自己找老婆来打发寂寞。

1868年,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宴席,迎娶十九岁的徽班唱旦名角马赛花为妻。

那天前去祝贺安德海新婚的人很多,其中不乏皇亲贵戚和文武大臣,安德海的面子可以说是很大了。

就在酒席正在热火朝天进行之时,慈禧派去的使者到了,使者当着众人的面宣布,慈禧太后特意恩赐安德海白银一千两,绸缎一千匹,以示宠爱。

这可了不得了,当朝太后竟然给一个太监送结婚贺礼,这简直是旷世奇闻!一时间太监娶妻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全国街头巷尾的谈资。

我们都了解,太监是不能娶妻的,慈禧不但允许安德海娶妻,还给他送贺礼,可见慈禧对安德海的宠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安德海结婚之后,胆子越发大了,他不但不把王公大臣放在眼里,甚至连小皇帝载淳都惧怕他三分。

就比如说,安德海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很大,经常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说了很多载淳的坏话,导致母子关系不睦,慈禧经常训斥载淳,载淳因此对安德海恨之入骨,拥护载淳的朝中大臣也欲除安德海而后快。

而在这些痛恨安德海的大臣之中,就有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丁宝桢是进士出身,他为官刚正廉洁,不畏权贵,勇于担当,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官。

在担任山东巡抚之前,丁宝桢在剿灭捻军的战斗中居功甚伟,因此十分被朝廷看重,其风头一度超过李鸿章曾国藩

在担任山东巡抚之后,丁宝桢大力整治黄河水患,还积极创办民族工业,所以他也称得上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丁宝桢虽然远在山东,但对朝廷之事十分关心,对同治帝载淳尤其忠心,他听说大太监安德海经常欺负同治帝,因此十分气愤,但苦于没有好的办法整治安德海。不过丁宝桢没有等多久,因为安德海很快就自己送上门了。

1869年,光绪帝就要大婚了,需要采办的结婚用品很多,宫人因此十分忙碌。安德海因为在宫中待久了,就很想出宫去玩玩,也借机会耍耍威风,便央求慈禧让他出宫采办龙袍、预备宫中婚礼所用之物,得到了慈禧的应允。

事实上,这件事是不适合规矩的,因为顺治帝早在1653年就颁布了上谕,对太监管理做了严格规定,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条:

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

二、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

三、不许招引外人;

四、不许交接外官;

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

六、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

这条上谕颁布之后,顺治帝还让人将其刻在铁碑上,并摆在交泰殿前,以示警戒。

久而久之,这条上谕就成为了清代的祖宗家法,凡是违背的都要被处死。

后来,清代制定更为详细的宫廷制度《钦定宫中现行则例》,里面就明确规定,太监不过四品,不经派遣,擅自离开京城者,杀无赦。

那么,安德海适合出京的要求吗?

显然不适合,因为安德海只是六品蓝翎太监,而且采办皇帝大婚用品不是太监的职责,而是属于朝廷政务。

但不管怎样,因为有慈禧在背后撑腰,安德海还是如愿出京城了,只不过他不了解这一去就不复还了。

安德海乘船南下,他自称钦差,还打着龙凤旗帜,一路上游山玩水之余,还不忘找各地官员索要贿赂,并强行派工派差,动静闹得很大。

当安德海到达山东德州之后,安德海便将船停放在渡口,然后四处游玩去了。

德州知府赵新闻是个有心之人,他一方面好好接待了安德海,另一方面又仔细观察,最后提出了三点疑问:

第一,安德海自称钦差,却没有携带任何公文证明其身份,这不适合规矩;

第二,按照朝廷惯例,钦差所到之处,军机处都会发公文告知地方,各地官府会提前做好迎接的准备,可赵新闻却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第三,钦差出京都会携带传牌勘合,其仆从可凭此找各地官府免费领取所需物资,可安德海却派人下船去购买物资,难道安德海钱多了没处花,要自掏腰包?

赵新闻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为了谨慎起见,他将此事报告给山东巡抚丁宝桢。丁宝桢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了解整治安德海的机会来了。

当天晚上,丁宝桢就开始写密折了,内容就是弹劾安德海。

不过,写奏折是有学问的,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毕竟两宫垂帘听政,安德海又是慈禧的心腹太监,丁宝桢先得抓出安德海的死穴,然后将奏折交给比慈禧权力大的才,这样才能扳倒安德海。

那么,安德海的死穴是什么呢?

丁宝桢确实是个聪明之人,他在密折中不但点出了安德海的死穴,而且将问题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具体说来,丁宝桢在密折中说了以下几条:

第一,大清代二百多年都没有太监出京的事情,所以安德海肯定是私自出宫的;

第二,采办龙袍这种御用之物,是织造局干的事情,安德海却声称自己出宫是为了采办龙袍,这不适合规矩;况且太后和皇帝都是节俭之人,怎么可能让一个太监大张旗鼓地出京采购呢,所以安德海必然是在假传圣旨;

第三,安德海自称是钦差,却携带任何公文,各地也未接到部传公文,朝廷是不会犯这个错的,所以安德海是假扮钦差,私自出京;

第四,钦差出京一定会有传牌勘合,而安德海却没有,还四处游玩,找官员索贿,严重干扰地方治安,这绝对不是朝廷本意;

第五,安德海使用龙凤旗帜,这是僭越的大罪,朝廷绝对是不允许他这么做的;

第六,安德海身为宦官,却携带女眷优伶同行,朝廷颜面何在,大清颜面何在?

不得不说,丁宝桢确实厉害,把安德海的问题说得让人找不出漏洞,还将慈禧撇得一干二净,这样就很容易让安德海死无葬身之地了。

为了防止慈禧包庇安德海,丁宝桢特意将密折交到军机处,然后让军机处那些支持同治帝的大臣将密折交给慈安。

为什么要交给慈安?

因为慈安为人正派,权势又在慈禧之上,所以慈安只要看到密折,就一定会下令惩办安德海,连慈禧也不敢阻扰。

果不其然,慈安看到丁宝桢的密折之后,立马就“立命诛之”,军机处马上草拟了公文,下发给丁宝桢。

慈禧得知这件事之后,倒是去找过慈安,但她不是去求情的,而是去撇清干系的,因为她必须这么做,要不然慈安是可以拿家法来整治她的。

在军机处的公文到达山东之前,丁宝桢已经派人去捉拿安德海了。最终,安德海在泰安县被知县何毓福抓获,随后又被押送到济南。

丁宝桢亲自对安德海进行了审讯,安德海还嚣张地跟丁宝桢说,你敢把我怎么样,我可是钦差?

至泰安,宝桢先已入告,使骑捕而守之。安得海犹大言,谓:“汝辈自速辜耳!”传送济南,宝桢曰:“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遂正法。

丁宝桢也不跟安德海废话,一顿严刑拷打之后,安德海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但很明显,丁宝桢并没有在供状上将慈禧给说出来,这既是为了保护慈禧,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不久之后,军机处的公文就到了,让丁宝桢迅速将安德海审毕就法,再不准任其狡饰,也不用再行请旨了。

军机处的说法也是极为聪明的,所谓“不准任其狡饰”,也就是在暗示丁宝桢不要将慈禧给牵扯进去,要快速将安德海正法,这跟丁宝桢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很快就将安德海给斩首示众了。

安德海死后,满朝文武人心大快,纷纷称赞丁宝桢为丁青天。不过,慈禧吃了丁宝桢一个哑巴亏,心里自然是很气的,但她却并没有报复丁宝桢,这是为何?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定保证件事情做得天衣无缝,让慈禧挑不出毛病,就是想要报复也师出无名;

第二,丁宝桢没有将慈禧牵扯出来,给足了慈禧面子,慈禧也只能见好就收,再报复丁宝桢就跟身份不符了;

第三,丁宝桢洁身自好,能力又强,做人做官都没得说,慈禧完全找不到他的把柄;

第四,只要有慈安在,慈禧就无法报复丁宝桢。

当时虽然是两宫垂帘听政,但慈安毕竟是咸丰帝的皇后,是真正意义上的太后,慈禧无论是出身,地位,威望和权力都要差一点。只不过慈安不喜欢政治,所以慈禧才更加抢风头,但最终拍板的人还是慈安,慈禧必须看她的脸色。

因此,只要慈安在,慈禧就无法对丁宝桢怎么样,而且丁宝桢早于慈安去世,他因此没有受到慈禧的报复。

第五,慈禧也未必会报复丁宝桢,因为她其实还算是个不错的政治家,朝廷需要的就是丁宝桢这样的人,所以她怎么会为了一个太监而失去丁宝桢呢?

最后再说说丁宝桢的结局。

丁宝桢在杀掉安德海之后没两年,就升任四川总督了,他在四川任上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到他晚年的时候,虽然生病了,但依然变卖家产救济贫困百姓。

1866年,丁宝桢因病去世,但他那时候已经债台高筑,因为他为了赈灾,竟然用私人名义借了很多钱。丁宝桢的家人一度没钱将他的尸体运回老家山东安葬,但好在一起感念他的官员集体出钱,这才给他办了个体面的丧事。

朝廷还追赠丁宝桢为太子太保,谥号文诚。百姓们也十分感激丁宝桢,纷纷主动去给他送葬,许多人还嚎啕大哭,说失去了这样一位好官,是国家巨大的损失。后来朝廷还下旨在山东和四川等地为丁宝桢修建祠堂,香火十分旺盛。

由此可见,丁宝桢是很得人心的,而斩杀安德海这个祸害,就是他人生中一件十分光彩的政绩。

标签: 慈禧安德海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将军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廖化,三国

    三国最长寿将军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这个最能活的将军,而且还是忠孝两全。这个还要从关羽说起,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不断增兵樊城跟关羽鏖战不休,东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防守荆州门户的糜芳素来与关羽不和,竟然不战而降,使关羽腹背受敌,三面夹击,关羽和其义子关兴被擒杀。荆州

  • 刘禅在位时间长达41年 刘禅为什么没有给刘备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刘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禅在位时间长41年,刘禅为什么始终不替刘备报仇?刘禅就一点也不想吗?两汉时期,为官者非常重视孝道,甚至还一度成为了朝廷内提拔官员的主要指标之一,刚入仕的官员也有"孝廉"一称。所以能看见东汉末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遇害,随后

  • 她是王莽的女儿,西汉皇后王嬿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嬿,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为大家介绍西汉皇后王嬿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王嬿,西汉末年权臣、新朝建国皇帝王莽之女,母为王莽正妻王静烟。作为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同族,秉持朝政的重臣之女王嬿一出生,其后的命运就是注定了的与政治难舍难分。然而她与政治的联系并不是她选择的,或者说不是她能够选择,她被动与政治联系,成

  • 唐睿宗李旦的五个儿子,为何有两个是皇帝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唐朝

    自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后,唐朝的宫廷政变就此起彼伏。李家父子相杀,兄弟相残之事成了家常便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睿宗李旦生活在帝王之家,耳闻目睹了太多兄弟父子相杀的事情。唐高宗李治杀了亲儿子李忠,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杀了亲儿子李贤。李旦作为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不仅耳闻目睹了

  • 明朝将领卢象升到底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的死为什么天下为之震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卢象升,明朝

    对卢象升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卢象升对明代的影响有多大?卢象升死后为什么当时“天下为之震动”?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于明代将领卢象升之死,《明季北略》中这样说:卢象升之死原因有六。一是与杨嗣昌政见相左,二是与高起潜战略不协,三是以弱抵强,四是以寡击众,五

  •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为何那么着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这场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可谓三国时期持

  • 八爷党联合隆科多和旗主逼宫 他们为什么敌不过病入膏肓的十三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十三爷,八爷党

    很多人都不知道八爷党和十三爷,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赏识。十三爷病入膏肓,八爷党联合隆科多以及关外旗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敌十三爷?在康熙朝时期,随着太子胤礽的两次被废,朝中一度出现九王夺嫡的现象。其中,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与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竞争最为激烈。最后四爷党胜出,胤禛即位,

  • 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后经历结局比较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嫣,汉朝

    皇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古代皇权社会,一提到皇后,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母仪天下、锦衣玉食等词语。然而,在中国历史上的数百位皇后之中,同样有着一些命运极为悲惨的皇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上那些命运最为悲惨的二十位皇后。【排名

  • 武则天作为一个强势的女帝 武则天的儿子们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唐朝,儿子

    对武则天和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一生强势,作为武则天的儿子们,他们的结局是什么?武则天一共为唐高宗李治育有四子两女,其中最小的女儿尚在襁褓时早夭,而武则天其他的四子一女皆长成年,一女就是历史上较有名的太平公主,其他四子从长到幼则是李弘,李贤,李显,

  • 秦始皇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才统一全国 刘邦白手起家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秦始皇

    对刘邦力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当初依靠本国的力量,才一统了全国,刘邦能够建立汉朝,刘邦主要依靠什么?刘邦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他官不过泗水亭长,却能在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局面中脱颖而出,最终开创了四百年大汉王朝。赢政一统六国之前历代秦王已经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