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武帝刘秀为什么不愿意进攻匈奴?

光武帝刘秀为什么不愿意进攻匈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4/1/20 20:28:47

光武帝刘秀为什么不愿意进攻匈奴?这是因为当时的国力不允许,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三点原因,一起看看吧。

第一、

刘秀说他自己要做有德之君,推广德政。

他现在不愿趁人之危,更不愿劳民伤财,否则即使成功了日后也会失败。现在兴师动众地出兵,即使匈奴一时害怕了,但不一定是真心归顺。

想当初汉武帝时,卫青七战七胜,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得匈奴满地找牙,但是100多年以后呢,匈奴依然纵横塞外。为之奈何?

第二、

东汉王朝国内不允许出兵。

境内灾变不断,百姓惶恐不安,这个时候不适合远征。

当时国内叛乱不断:公元47年,南郡蛮人叛乱,不久武陵蛮人叛乱;公元49年,辽东境外貊人侵扰边境。国有内乱,边境不稳,这时候还去远征,国内那些不法分子正好趁机捣乱,好不容易统一的东汉有可能战火重燃。

光武帝当时还是想把精力都放在治理国家方面,让百姓安居乐业,维护东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自身实力强大了,匈奴也不敢过分轻视东汉。如果他蹬鼻子上脸,后世子孙也有底气教训他们了。

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那么就“韬光养晦”吧。

第三、

匈奴还很强大,不能轻视。

刘秀讲出了一些原因,但是还有一些顾虑他没有明说。前两点他讲得很透彻,第三点就比较隐晦,那就是刘秀觉得手下将领不一定能完全消灭匈奴。

建国初期,北方边境一直活跃着枭雄卢芳。这个卢芳仗着有匈奴的支持,经常侵扰边境。

云台二十八将里,吴汉杜茂王霸马武先后和卢芳以及匈奴的援军交战多达几十次,但是败多胜少,也一直没有消灭掉卢芳。

连卢芳的军队都打不赢,就别说消灭匈奴的骑兵了。当然这话刘秀不可能直接说出来,毕竟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部下,说出来太伤手下大将的自尊了。

东汉大军伐蜀示意图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刘秀没有说出来的原因。

先从军事力量方面分析,匈奴擅长用骑兵流动作战,而这一点恰恰是刘秀军队的弱点。

刘秀以前的对手,大都是步兵,因此在交战之时刘秀骑兵优势非常明显,手下将领也凭借这一点打了很多胜仗。

然而攻打陇右军阀隗嚣,进攻漠北枭雄卢芳之时,骑兵已经不占优势了,最多和人家的骑兵打个平手。

现在去征伐匈奴,没有足够强大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成功。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远征塞北,之所以能够击溃北匈奴,就是因为汉明帝组建了一支由南匈奴、乌桓、幽州突骑为骨干的精锐骑兵。

大将臧宫上书请战之时,东汉还没有足够强悍的骑兵力量。

从刘秀个人方面分析,光武帝已经厌倦军事了。

东汉建国初期,岑彭攻打隗嚣期间,刘秀曾经写信告诉岑彭:“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言语中已经透漏出自己的疲态。太子刘强也曾向刘秀请教攻战之事,刘秀回答:“昔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次非而所及。”

从公元23年起兵反莽,一直征战到公元36年,刘秀打了十几年的仗,已经厌倦军事了。

统一全国之后,谁和他提起作战的事情,刘秀就有些不高兴。

公元41年之时,光武帝已年近半百,深知“得天下不易,治天下尤为不易”的刘秀,已经不想把余生精力放在军事战争方面了。

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最后一个原因,刘秀应该吸取了高祖刘邦的教训。

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大军征伐匈奴,结果被匈奴30万骑兵层层包围。后用陈平计策,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被困七天七夜之后才得以脱险。此后刘邦不得已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自己祖先的失败案例,刘秀不可能不知道。即使皇帝没有御驾亲征,但是手下将领吃了败仗,后世也会评论当皇帝的决策失误、指挥不当。

打了一辈子胜仗,现在又没有必胜的把握,让自己在称帝最后阶段军事晚节不保,何苦呢?

刘秀虽然没有学汉武帝远征匈奴,但是统一全国,励精图治,实现“光武中兴”,为后代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才有了后世的“明章之治”、东汉盛世。

标签: 刘秀东汉

更多文章

  • 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第一处滕王阁的建立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元婴,唐朝

    李元婴(628年-684年),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二年(628年),生于太极宫,贞观十三年(639年),封为滕王,封地滕地(今山东滕州),李元婴在滕州建立行宫,命名滕王阁,

  • 历史上岳托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托,清朝

    清朝开国的战争,岳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岳托是皇太极兄长代善的长子,因继母与父亲代善的虐待,他几次请求爷爷努尔哈赤庇护,后努尔哈赤命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抚养岳托。这样算来,岳托与皇太极算是一起长大,都是由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抚养长大,他们之间的感情比其

  • 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 孙权为何等到两人死了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称帝

    对孙权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丕死后才称帝?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是从曹丕代汉建魏,登基称帝开始的,也就是公元220年,这一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曹操当年坐拥整个北方,称魏王,加九锡,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距离皇帝只是差一个名号而已,但是他始终

  • 胡大海是谁?为什么朱元璋杀了他儿子都不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胡大海,朱元璋

    胡大海是谁?为什么朱元璋杀了他儿子都不反?其实朱元璋起兵不久,胡大海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了。他不仅能打仗,而且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经历。胡大海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却很喜欢人才。他向朱元璋推荐过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等名人,其中刘伯温成为朱元璋开创基业不

  • 朱元璋是怎么走上起兵反元的道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明朝

    想知道朱元璋是怎么走上起兵反元的道路的吗?其实他本无此意,是命运一步一步逼他往这条路上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故事,一起看看吧。朱重八十六岁的时候,濠州发生了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人民生活极为艰辛。为了生活,朱重八的三哥倒插门做了上门女婿。次年春天,旱情缓和了,农民们终于松了

  • 长广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五女,她的婚姻生活过得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广公主,唐朝

    长广公主(?—648年),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五女,唐太宗李世民姐姐。隋朝时期,嫁给华州刺史赵慈景,始封桂阳公主。武德初年,改封长广公主,再嫁安德郡公杨师道。贞观二十二年,去世,陪葬于昭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 赵慈景:唐高祖李渊的女婿,最后兵败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慈景,唐朝

    赵慈景(?~618年),字慈景,天水郡西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隋唐时期官员,唐高祖李渊女婿,广州刺史赵怀讷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天水赵氏,仪表英俊,迎娶桂阳公主。晋阳起兵后,被囚于长安。岳父唐国公李渊攻克长安,授相府文学掾,册封开化郡公。唐朝建

  • 历史上梅殷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梅殷,明朝

    梅殷,明朝初期的一个开国将领,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之中最爱的女人便是马皇后了,而他与马皇后之间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分别是朱标、临安公主以及宁国公主。宁国公主出生的时间为1364年,这一年正值朱元璋晋封为吴王

  • 张廷玉为何会被康熙皇帝连降三级?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廷玉,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一般而言,升官就是高兴的事情,而降级了都是让人生气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有些人却表示出了不同的态度,比如张廷玉,此人在被康熙皇帝连降三级之后,连他儿子都愁眉苦脸的,但是张廷玉却表示自己很高兴,因为他会受到

  • 历史上关羽和张飞是怎么死的?有何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最为倚重的武将,他们能力出众,勇冠三军,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刘备夺取益州和汉中,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这两员大将却先后死于非命。这让刘备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也让《隆中对》的战略毁于一旦。那么,关羽和张飞的死有着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