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只是信佛,韩愈为什么要诅咒皇帝短命?

皇帝只是信佛,韩愈为什么要诅咒皇帝短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87 更新时间:2024/2/14 17:09:4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愈为什么要诅咒皇帝短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唐朝中期,佛教盛行。陕西扶风县的法门寺是佛教名寺,寺内有座佛塔,塔内藏有一颗极为珍贵的舍利子——佛祖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每隔30年,法门寺会举行一次开塔仪式,让天下百姓一睹佛骨之风彩,据说有幸看到佛骨的人都会延年益寿,所以每次开塔都人山人海。

公元819年,正是佛塔开之年。这年正月,佛教的头号粉丝唐宪宗李纯派了太监杜英奇为首的30人团队,一手捧花,一手提香油灯,前往法门寺,郑重的将佛骨舍利迎接进皇宫。唐宪宗先观赏了三日后,再将佛骨依次送往京城各寺院,让老百姓观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这个榜样还是皇帝,一时间激发了长安城百姓的信佛、礼佛热情。人们奔走相告,拖家带口去看佛骨,佛骨成了活菩萨,它到了哪,人们就跟到哪,每到一处都引发滔滔人流,真是盛况空前。

(唐宪宗李纯)

当时,大文学家韩愈在刑部做侍郎,对此盛况,他扼腕叹息,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阻唐宪宗。在谏表中,韩愈毫不客气,说上古没有佛法的时候,三皇五帝都长命百岁;自汉朝有佛法后,很多皇帝信佛,却不见有长寿的,而且,越是信佛的皇帝,越是命短……总之是说:佛法并不可靠,信佛反而得祸。

谏表中那句“信佛的皇帝死得早”激怒了唐宪宗,这不是咒我早死吗?宪宗当时就要杀了韩愈,只是大臣裴度等人力劝,宪宗才免其一死,却将他连夜赶出京城,到边远的潮州做刺史去了。

那么,皇帝只不过信佛而已,韩愈为什么气愤到骂皇帝短命呢?气从何来?

气愤之一:“三教并立”,儒学之衰

韩愈自小读圣贤书,视儒学为生命,可是,唐朝却是儒学衰落的时代。

唐以前,人民历经魏晋南北朝战乱纷争之世,对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渐生怀疑,而宣传“清静无为”的道教与主张“来世幸福”的佛教趁虚而入,受到人们青睐,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势。儒家已失去了两汉时期的独尊地位。

(三教并立)

尤其佛教的发展,由于有李世民武则天、唐宪宗李纯的支持,已经从文化侵蚀到经济:

佛家广修寺庙,侵占田地,影响政府田赋收入;大量不学无术、企图不劳而获者加入佛教,也不用交租税;大大小小的佛寺还挖空心思敛财:

比如唐宪宗迎佛骨这件事发生后,各大寺院就找到他们的生财之道了,因为老百姓都要看佛骨,但看佛骨是有代价的,要有施舍,要送钱财。这样做的结果,寺院一次就发了横财;而信徒们呢,富裕之家舍去一半财产,小康之家倾家荡产,穷人们没钱施舍,要头上顶香,臂上烧火,甚至割身上肉,一步三拜表虔诚。一时间搞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韩愈以振兴儒学为己任,皇帝却为佛教的发展推波助澜,他怎能不气愤呢?

气愤之二:藩镇乱国,唐朝之衰

韩愈所处的时代,是唐朝最为纷乱的藩镇割据时代。为期8年的安史之乱(755——763年),使大唐国本动摇,变乱结束,唐又陷入藩镇割据的泥潭,之后连续4代君王,都对藩镇割据无能为力。

公元815年6月3日清晨,唐中央出了件被藩镇狠狠打脸的事情。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雇了一批山贼,全副武装埋伏在朝臣们上朝的街道旁,当街刺杀了主张平藩的大唐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武元衡身首异处,裴度身中三剑,所幸未死。

是可忍孰不可忍?唐宪宗李纯查明真相后,坚定了平藩立场,升裴度为宰相,经略平藩事宜,裴度宿兴夜寐,连番征战,最终让各藩镇臣服中央。

可惜,唐宪宗是个虎头蛇尾的人,平藩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睡在功劳薄上睡大觉了;开始贪图享乐,求神拜佛,以求长命百岁了。

韩愈起初以为得遇明主,曾热血沸腾,参与平藩,屡有奇谋,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经典战役“李塑雪夜入蔡州”,就是韩愈在裴度帐下任行军司马时出的主意。另外,韩愈兵不血刃,仅凭一封书信,劝降了镇州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可是后来,唐宪宗这头雄狮睡觉了,再也唤不醒了,韩愈忧心忡忡,因为藩镇实力不可小视,只是让他们臣服,并不算解决了问题,终究还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韩愈一腔热血,可皇帝雄心己死,只管信佛,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如此,韩愈如何不气愤!

气愤之三:以文救国,长歌当哭

公元802年,韩愈写成《师说》,这年韩愈35岁,却扛起了古文运动的大旗。

所谓“古文运动”,不过是韩愈借恢复古之秦汉文学,发出自己的心声而己。

看看《师说》的主旨,是鼓励人们拜师求学的,但这里的“师”,专指儒家之“圣贤师”,可见,韩愈古文运动目的之一,是想恢复儒家之传统地位,反对道家和佛家消极避世、不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占据人们的头脑。

韩愈古文运动的第二个目的,是想通过恢复儒学,让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归位,果如此,那些割据一方的节度使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或能使他们放弃割据,回归中央。

兜了一个圈子,又回来了,原来还是救国,文化救国,曲线救国。可是现实残酷,佛、道之学影响越来越大,儒学振兴的声音越来越弱,藩镇割据的毒瘤想拔又拔不掉,于是,韩愈的文章里多了悲愤之声: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韩愈被贬潮州,东行至蓝田关时,大雪封路,百感交集而作。

尽管文学成就斐然,尽管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尽管被苏轼等历代文人称道,

但心中的政治理想愈行愈远,直至破灭,奈何!

标签: 唐朝韩愈

更多文章

  • 开元名相宋璟公正贤明,为什么迫害边塞一小兵?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宋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开元名相宋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唐玄宗时期,一个被誉为公正贤明的著名宰相,面对一名边军小将,为何枉顾法制迫害他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记下这样一段轶事:突厥默啜可汗常年侵扰边境,成为唐朝心腹大患。开元四年,这位可汗进攻“拔曳固”部族(又名拔野古,铁勒九姓之

  • 审食其是吕后生命之中唯一的情人 审食其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后,审食其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后情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审食其和吕后之间的关系极为特殊,即非正常男女关系。按照现存的史料,审食其应当是吕后生命之中唯一的一位情人。审食其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吗?为什么会成为吕后唯一的情人呢?实际上,审食其没有任何出众的地方,打仗,打仗不行,治国,治国不行,

  • 刘备摔阿斗真的是收买人心吗 收买人心只是其中一点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阿斗

    还不知道:刘备摔阿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一则歇后语“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大家应该都晓得吧。但是刘备摔阿斗的真相绝不只是这么简单,还有传说中的摔傻阿斗也不是这样造成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这个故事,也可以增加大家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刘备摔阿斗的故事刘

  • 商鞅背后有穆公支持?那他最后为什么还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商鞅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姬姓公孙氏,卫国国君后裔,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著名功绩是通过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强国。秦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因为交通不便,秦国与中原各国的交流十分不便。遗留了大量的

  • 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钟会为什么会叛变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钟会,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钟会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蜀国的王平就曾经在延熙六年拜前监军兼镇北大将军统辖汉中军队。吴国孙亮曾派冯朝为监军使者,督徐州诸军事。那么曹魏方面的监军,又是如何的呢?要说三国里魏国的监军,比较有名的可能是邓艾钟会伐蜀时候司马昭给他们派的两个监军:丘本和

  • 揭秘:汉武帝在位54年为什么只有6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武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武帝晚年,需要考虑继位问题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儿子了。汉武帝活到七十岁,后宫佳丽无数,但他只有6个儿子,在古代皇帝中并不算特别多的。长子刘据,卫皇后所生,在“巫蛊之祸”中被迫造反,兵败自杀。次子刘闳,被封为齐王,十八岁夭

  • 明朝著名大臣夏言,他是如何一步步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夏言,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夏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夏言,明朝嘉靖年间的第三位内阁首辅,但是其实他的考试成绩是非常差的,只有三甲,在明朝想要进入内阁,学习成绩要好是首要条件,那为什么夏言却能够进入内阁呢?那是因为他有着三种独门武器,这三种独门武器可以说让他无往不利,成功得到皇帝的

  • 卢象升:明代杰出将领,战死时年仅四十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象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卢象升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适逢乱世,总得有人来管吧,崇祯算一个,因为他是大明的董事长,他不管不行。剩下的底下得有打工的,这其中名气比较大的就是袁崇焕、祖大寿、孙承宗、洪承畴、左良玉、吴三桂、孙传庭、卢象升、满桂等等吧。这其中有的人战死,有的人投降,或留名青

  • 柴荣登基第一天杀了70位武将,百姓却拍手叫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柴荣,五代十国

    对柴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必定会是屠杀有功之臣,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功高盖主现象的发生。比较典型的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便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将开国大臣杀了个遍。然而与朱元璋相比,历史上有这样

  • “关羽败走麦城”时被多少人围攻?由此可见关羽勇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败走麦城”时被多少人围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三国五虎上将之首,字云长,河东解人也。这是《关羽传》中对关羽的介绍,虽然这只是潦草几字就介绍了关羽,但是从中不难看出关羽的出身;回访古代名人传里都会介绍一个人的背景和生平事迹,但是陈寿对关羽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