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在除掉两人只是犹疑不决 为何此人说了一句话两人就被除掉了

雍正在除掉两人只是犹疑不决 为何此人说了一句话两人就被除掉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3/12/21 4:38:20

雍正怎么下定决心收拾年羹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清世宗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在康熙的太子胤礽被废后,他终如愿以偿继承了皇位。雍正在位期间,笃信佛教、工于心计,其刚毅的性格,果断的处事作风也使当时的清朝得以发展。为挽救康熙后期执政危机,为乾隆创造清朝的全盛之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雍正执政勤勉,不喜奢华,从不大兴土木也不好声色犬马。但是在皇宫中和京城里,雍正有一批特殊的好朋友,他们不是王公贵族,也不是大臣和太监,而是一群和尚。也可称为得道高僧,为什么偏偏雍正喜欢与和尚交朋友呢?

作为皇帝注定是孤独的,而且作为雍正这样的皇帝则更加孤独。他是怎么夺得皇位的?可能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父子之情,兄弟之情,在他眼里一变成了他永远挥之不去的痛苦。而他的生活注定是枯燥与乏味的,所以为了消磨时光排忧解愁,他选择与超脱世俗的得道高僧为伍,既让她放下芥蒂又能排解烦恼。

早在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就一对佛教情有独钟,不仅在自己的亲王府修建寺院供奉佛祖,还雇人替自己出家。他极力宣扬佛家的出世思想,目的就是为他积极谋得皇位做掩护。

雍正在朝廷上还是有一些朋友,比如大学士张廷玉,在改土归流中政绩突出的鄂尔泰等等。当然,这些大臣深得雍正赏识,但并不能走进雍正心里。有些事情这些大臣办不到,或者说是雍正不放心他们,所以为他出谋划策的亲信变成了这些得道高僧。

其中一位著名的得道高僧文觉大师,他是西岳华山的主持,被雍正封为国师。雍正的军机处常常能见到他的身影,而正是这位高僧提出的观点,让雍正下定决心干了一件一直让他犹豫不决的大事。

当雍正想除掉年羹尧和隆科多而下不了决心时,文觉大师的回答解除了雍正的困扰。雍正说自朕登基以来,年羹尧与隆科多逾越礼法,势纵骄横。朕恐其泄露天机不知该如何是好。文觉则达曰:“陛下有所不知,只要师出有名,不怕旁人非议,若要除此二人,只需如此便轻而易举”。随即走到雍正耳旁,耳语了几声。雍正笑着频频点头,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年羹尧、隆科多二人均被雍正顺利的除掉了。

同样,京师大觉寺住持性音和尚也是雍正皇帝的好友,被雍正视为知己。性音的佛学造诣极深,而且常常有惊人的雷语,雍正曾追封其为“国师”。而几年后又剥夺了封号,又撤掉了其著作。

后来根据学者的推测很有可能是他在雍正夺嫡时参与了多项最高机密。而且经常语出惊人,是否因其泄露了机密而被雍正得知还真不好说。而先荣后辱的经历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二人的经历则极为相似,不免引发人们猜测,而得此结局者也绝非性音大师一人。

雍正使用这些僧人参政的目的是能为他的统治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同时又因为他的多疑性格才不得不使用与自己没有冲突和利害关系的人来达到打击政敌的目的。

标签: 雍正年羹尧

更多文章

  • 君王后是哪国的皇后?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感谢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

    君王后是哪国的皇后?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感谢她?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君王后是齐襄王王后,齐襄王去世由他长子田建继位,但早期齐国真正的决策者是君王后。也正是在君王后的带领下,齐国保持了四十余年的和平,同秦国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不过有人认为,君王后虽然给齐国带来了一时的和平,但也间

  • 他是秦朝的守护者 长城的修建就是他亲自指导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蒙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蒙恬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不管是有没有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应该对于这个朝代都非常的熟悉,这个朝代就是秦朝。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秦始皇了,确实他在秦朝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另外一个人才是真正守护秦朝江山的人,他是秦朝建立之后的守护神。这个人看

  • 盘点古代五位学霸皇帝,十五岁就智斗群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昭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近日各省的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文理状元新鲜出炉,看到一位又一位学霸后,你是否心生佩服呢?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看,古代的学霸皇帝们究竟有多厉害。汉文帝十岁念完大学基础课,而这位皇帝十五岁智斗百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皇帝界的学霸

  • 萧太后是什么样的人?她又哪些惊艳史 ?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太后,宋朝

    一代名后萧太后萧绰的那些惊艳史 ,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很多杰出的政治野心智慧具占的女强人其中之一就是萧绰,小名燕燕(953-1009年)。似乎这样的 女人终有她们的独到之处,从小就聪颖过人,这指的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典故。美丽自然也倾城倾国,萧太后

  •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藩王造反的事情 为什么唯独他成功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藩王

    历史上造反的藩王为什么只有他成功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造反这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危险行当,查阅古代历朝历代的文献史料,不难发现,凡是造反的无外乎最终不成功便成仁,甚至经常遗臭万年。在历朝历代的造反大军中尤以和平年代的藩王造反最能引人注目

  • 他是战功赫赫的抗倭名将 他是如何杀敌一千自身仅伤亡三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戚继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戚继光抗倭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起戚继光,想必大家都耳祥能熟,战功赫赫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今天小编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戚继光的军队作战能力,他是如何做到杀敌一千,自身仅伤亡三人的。戚继光其实,在戚继光成名之前,也有很多的抗倭名将,比如俞大猷,但始终不

  • 李亶为什么要三次劝耶律倍来后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亶,后唐

    后唐明宗李亶三次劝辽国耶律倍来后唐原因 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说起辽太祖长子耶律倍,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位“让皇帝”。但从史料记载看,那不是耶律倍诚心“让”。从当时的形势看,他老爸辽太祖和老妈述律平根本就没打算让耶律倍当皇帝,他们更看重的是二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况且朝廷大臣

  • 揭秘刘邦为何要和匈奴和亲 主要是因为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匈奴

    还不知道:刘邦为什么要和匈奴和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小编我觉得大家都会觉得刘邦是一个坐在后方,依靠手下去斗智斗勇的君主吧,其实并不是这样。刘邦在面对匈奴人入侵之时,曾经带领着大军亲征匈奴,可惜战争的结果却非常的好看,刘邦差点在白登山,被匈奴人困死。后来还

  • 他死的时候还有一个儿子 为什么会将位子传给自己的弟弟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策,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策传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策死的时候才25岁,还很年轻。他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儿子,最后选择了年龄最长的弟弟孙权继位,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否则,在当时群雄并起的大争之世,如果是他年幼的儿子继位,恐怕很难维持下去。要么是像曹叡之后的曹魏一样出现强臣压

  • 裴寂对大唐忠心耿耿,为什么会沦落到流放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裴寂,唐朝

    对唐朝的第一位宰相裴寂,对大唐忠心耿耿,为何最后却被流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裴寂是唐朝的第一任宰相,在他为官期间,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却有一些奸臣看不惯帝王对他的重视,在李渊和李世民称帝期间,裴寂先后两次被人举报有谋反之心。虽然调查一番后也没有发现裴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