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邵宏渊做了什么导致宋朝北伐金国失败?真相是什么

邵宏渊做了什么导致宋朝北伐金国失败?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64 更新时间:2024/2/11 9:52: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北伐金国结果惨败而归, 罪魁祸首是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场大战在即,宋军却主帅、副帅失和,士卒又因为没有得到赏赐而军心浮动。更可怕的是,这时邵宏渊的儿子竟然率部众临阵脱逃,形势对宋军非常不利。而此时,邵宏渊却又做出了一件非常过分的事,最终导致这次北伐彻底失败。那么邵宏渊究竟做了什么?北伐失败后,宋孝宗又会如何处置他们呢?

金国调遣十余万大军来攻宿州,李显忠就跟邵宏渊我可以打主力,你一定要打掩护,当战况最激烈的时候,你要派兵增援我。当金军打过来的时候,李显忠与邵宏渊分兵迎击,李显忠部挡住了金军,但是情势十分危急,要求邵宏渊增援。邵宏渊竟然说:“当此盛夏,摇扇于清凉犹不堪,况烈日中被甲苦战乎?”

这盛夏季节,咱们在树下摇扇子都觉得热,让咱披甲苦战?咱不干这事。这样一来,李显忠知道自己率所部孤军守宿州城是不可能的,仰天长叹。史籍记载:“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势不可孤立,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难道老天爷不想让我收复中原吗?为什么这么阻挠我?让我军的士气这样低落。

这一仗打不下去了。李显忠率军离开了宿州,撤往宋境,大军撤至符离(今安徽宿县),被金军主力追上,此前邵宏渊已经率部跑了,邵宏渊逃跑之前还在营中散布消息,说金兵又添二十万,本来金国就有十万大军,他说又添二十万,再打下去必死无疑。宋军的撤退就变成了溃退,这就是宋金战争史上有名的符离之溃,宋军惨败,光被金军缴获的战甲就多达三万副。李显忠、邵宏渊二将在乱军中侥幸逃得了性命,退回到宋境。

李显忠见到了张浚,交上了自己的招讨使大印请罪。张浚说,责任不在你,作为统帅,肯定是我先负责任,于是张浚又皇帝请罪。皇帝对张浚还是很信任的,把李显忠贬为果州团练副使,后来问明情况,不赖李显忠,是邵宏渊拥兵不战,李显忠孤掌难鸣,又给李显忠恢复官爵。李显忠后来官至太尉,六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他去世之后,皇帝对李家的子孙也十分厚待,李家后人在宋朝一直被照顾得很好。邵宏渊的下场就很惨了。

符离兵败,使宋朝主和派的势力又开始抬头了。怎么着?我说什么来着?不能跟金军打吧?结果怎么样?惨败了!惨败了怎么办?议和吧!当时很多主和派大臣纷纷上表弹劾张浚。张浚确实是志大才疏,书生意气,杀敌秀才纸上兵,他就会纸上谈兵,宋朝几次用他,都打大败仗。当年宋高宗皇帝讲,宁可亡国,不用此人。孝宗起用张浚,倚魏公若长城,没想到魏公又给他来这么一手,又是惨败。大臣纷纷上表弹劾他,说他拥兵跋扈,耗费国帑,欺君误国。孝宗皇帝有点动摇了,被我倚若长城的人咋这样,这个人还能不能用?

太上皇宋高宗这时候站出来了。我跟你说什么来着?我当年说了,宁可亡国,不用此人。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张浚这个人就不能用。你赶紧把他给我铲出去,我看见他就烦。孝宗皇帝对太上皇是言听计从,要不庙号怎么叫孝宗呢!他不是太上皇的亲生儿子,养子得以承继大统,如果没有太上皇的赏识,哪能有今天的皇位啊?既然太上皇对张浚很不满意,只好给了他节度使的虚衔让他出朝,改为闲差。

但是朝中主和派不依不饶要弹劾张浚。张浚非常悲愤,感觉对不起朝廷,对不起黎民百姓,忧愤而死。临终之时,张浚跟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我数度为相,两朝天子拔擢我做宰相,但是丧师辱国,不能恢复中原故土,对不起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我死之后不要把我埋进祖坟,我对不起祖宗,把我葬于南岳衡山脚下就可以了。南宋最坚定的主战派大臣张浚就这么去世了。

标签: 邵宏渊宋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死前,为保儿子一生平安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是蜀汉著名的军师,在刘备去世之后,兼任着托孤的重任,他独揽大权坚持北伐,为了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古以来又有几个权臣能得以善终,他是权臣中的特例。诸葛亮这个人挺聪明,他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也知道自己死后,蜀汉后主会拿自

  • 萧挞凛是怎么死的?令中原极头疼的辽国名将,终被宋兵射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挞凛,宋朝

    令中原极头疼的辽国名将,终被宋兵射杀,死后两国却实现百年和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宋太宗开始,宋辽两国间的战事不断,直到两国达成澶渊之盟,才实现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而澶渊之盟之所以能达成,很大一部分原因,缘于辽国丧失了一员名将。此人,便是让宋

  • 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是被杀却活了下来 为什么其余儿孙则被杀掉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宋濂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为什么会被处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文人一生平平稳稳游离在文艺和政界的人,其实不多的。可能因为文人一方面要处理文艺里那些有点“空中楼阁”比较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方面也要留一点精力放在官场案牍上,所以精力可能有限,而往往在文艺方

  • 清朝皇帝是12个还是13个?清朝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多尔衮

    清朝皇帝是12个还是13个?清朝皇帝有哪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是由满族人统治的。清朝实际上来说是十二帝,清太宗皇太极建立了大清帝国,是开国皇帝。下面我们来看看清朝这些皇帝的顺序是怎么样的。第一位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虽说不是清朝的

  • 秘密立储制度既然很不保密 为何雍正还是还强硬推行了下来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秘密立储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清朝的皇位传承制度,有一个和过去的朝代明显不同的特点,大家应该也已经非常熟悉,就是秘密立储制度。在位皇帝生前写下遗诏置入金盒,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等到皇帝驾崩那天打开,遗诏中所书姓名即为新君。有朋友或许会以为

  • 刘福通有多厉害?明朝最该感谢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福通,明朝

    朱元璋创建明朝最该感谢的一个人 大部分元军都被他消灭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367年10月,朱元璋一声令下,徐达、常遇春率领25万大军挺进中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北伐,向元朝统治者发起了致命一击。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北伐大军仅仅用了1年时间,就秋风卷落叶一般,将

  • 她是历史上最冤的皇后 一个月就被废,连皇帝都亲自陷害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吴皇后

    史上最冤的皇后到底有多冤,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都说明朝是中国古代最有骨气的朝代,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多的是骨气刚硬的人,就连很多女子也是这样,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任皇后吴氏便是这样一个女子。吴皇后是个烈女子,但她也为此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吴氏出身名门,她的父

  • 陈玉成死后他的结发妻子最后怎么样了 她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陈玉成

    陈玉成的妻子怎么样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太平天国中后期,洪秀全等人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最终酿成了动摇太平天国根基的“天京事变”,这场内讧不仅逼死了颇有统治才干的东王杨秀清,逼走了很有军事能力的石达开,还损失了数万名从广西走出来的老太平兵。

  • 蔡确是怎么做上宰相的?被贬官时群臣火上浇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蔡确,宋朝

    一表人才的奸臣,一跃成了宰相,被贬官时群臣火上浇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宋朝,所有的奸臣之中蔡确是名列首位的,这个人虽然长得一表人才,仪观秀伟。不过却是一肚子坏水,内心奸险,能够在名臣之首的位置上盘踞着,也足以见到蔡确有多坏了。蔡确是进士出生,在当参军的

  • 李世民恩赦390名死囚回家团圆,最后有人回来受刑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唐朝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新乐府》一诗中写过,“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这句诗所讲述的是皇帝大赦天下,放久待在皇宫中的宫女出宫与家人团聚,和判了死刑的囚决定,让他们回家过年,一年后的秋后再回来问斩。其实就小编所接触到的古代史而言,皇帝的这种决定是非常荒谬的,死囚犯中谁会愿意在自由后还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