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是谁?三箭就能平叛乱!

天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是谁?三箭就能平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67 更新时间:2023/12/31 10:24:48

天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是谁?三箭就能平叛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汉朝时的神箭手李广大家都知道,说他有一次出猎,看到草丛中伏着一只老虎,李广看得准,张弓搭箭,一箭将那老虎射死,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李广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再射,就再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这个故事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在东周时期,也有一位将军把箭头深深地射入石中,这个人就是春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有一次,养由基看到一块像猛兽的石头,于是一箭射出,此箭力大无比,近前一看,箭杆都射进石头中,只有箭羽露在外面。据《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这两个典故都源自养由基,说他在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时人称颂他: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

楚庄王时期,楚国的令尹斗樾椒图谋造反,当时楚庄王手下的大臣们都惊恐万分,因为这斗樾椒是个神箭手。无奈之下,楚庄王贴出悬赏榜,声称谁能平定这次叛乱,就将其封为楚国令尹。身为军营小校也还没多大名气的养由基在街头看到了这张悬赏榜,于是自告奋勇地揭了榜,来到了楚庄王的面前。楚庄王见养由基年轻,怕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打算出几道题考考他。这时,楚庄王看见面前有一只蜻蜓飞过,他要求养由基射落一只蜻蜓,但不能把蜻蜓射死。于是养由基张弓搭箭,一箭就将蜻蜓的翅膀射落下来。楚庄王暗暗称奇。

楚庄王带着一帮人又来到后花园。只见两个白猴子抱着柱子,爬上爬下,玩得很开心。楚庄王手下的一个将军拿箭去射它们,但猴子毫不慌张,仍旧攀援跳跃,还对着楚庄王他们做鬼脸。几个将士轮流去射,都被机灵的猴子躲过了。这时,养由基站了出来,接过弓箭,还没瞄准,那两只猴子便抱着树发起抖来,且惊恐万分、绝望至极地哀叫嚎哭。养由基一箭射去,两只猴子同时从树上栽了下来。白猴子是灵物,连动物都知晓养由基的射箭本领,看来这个揭榜的小伙子有两把刷子。这一下,楚庄王放心了,便派养由基去和斗樾椒决一死战。

养由基来到清河桥头,向对方喊话道:“反贼,你一向自夸箭术高超,咱们来比试比试吧!”斗樾椒见养由基是个无名小卒,轻蔑地嘲笑道:“你是谁家的小毛孩?恐怕乳臭都还没干吧,敢到爷爷面前来逞能?”养由基笑着说:“我是养由基,今天特意来取你的狗命!”斗樾椒哈哈大笑:“你这无名小辈,怕是活得不耐烦了,来送死的吧?”养由基说:“你别小瞧人!咱们可立于桥堵之上,各射三箭,死生听命!”斗越椒欺对方无名,说:“你要与我比箭,须让我先射三箭!”养由基说:“莫说三箭,就射百箭,我也不怕你,躲闪的不算好汉!”于是各约住后队,分立于桥堵之南北。

斗越椒挽弓先发一箭,恨不得将养由基连头带脑射下河去,谁知“忙者不会,会者不忙”,养由基见箭飞来,将弓梢一拨,那箭早落在水中。斗越椒又将第二箭搭上弓弦,觑得亲切,嗖地发来。养由基将身一蹲,那枝箭从头而过。斗越椒叫道:“说了不许躲闪,你如何蹲身躲箭?非大丈夫也!”养由基答:“你还有一箭,吾今不躲,你若这箭不中,须还我射来!”斗越椒便又取下一箭,端端正正地射去,叫声:“著了!”养由基两脚站定,丝毫不动,箭到之时,张开大口,正好将箭镞咬住。

轮到养由基射箭。斗樾椒脸色刷白,左闪右躲。养由基不觉好笑,“反贼,我还在试弓哩!看把你吓的!”话音未落,一箭飞速而来,这箭直贯其脑,对方栽倒在地,腿蹬了两下,死了。好一个斗越椒,做了楚国令尹数年,今日竟死于无名小校养由基的一箭之下。楚庄王趁机掩杀,终于平定了叛乱。从此后,楚国人都称养由基为“养一箭”。意思是不消第二箭也。楚庄王要封养由基做令尹,可是养由基不愿做官,将令尹让给了贤明正直的孙叔敖。

楚庄王死后,其子楚共王继位,继续和晋国争霸天下。在鄢陵之战中,晋国大将魏锜暗箭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大怒,急唤神箭将军养由基速来救驾,赐两支箭给养由基,对他说:“射寡人者,是一个穿绿袍圈脸胡子的人。将军为寡人报仇!”养由基飞车赶入晋阵,正撞见绿袍虬髯者,知是魏锜。大骂:“匹夫有何本事,怎敢射伤吾主?”魏锜方欲答话,养由基箭矢已到,正射中魏锜项下,伏于弓衣而死。晋国将军栾书赶快引军夺回魏锜的尸体。养由基余下一箭,回来还给楚共王,说:“仗大王威灵,已射杀绿袍虬髯将矣!”楚共王大喜,解下自己的锦袍亲自披在养由基身上,又赐给他狼牙箭百枝。正抽谓“万人丛里诛名将,一矢成功奏凯还”。

楚共王死后,吴国趁楚国治丧,前来攻打,养由基抽箭控弦,立于阵前,追者全部被他射杀而死,晋兵皆踟蹰惊恐,不敢逼近。养由基,真乃天下第一神箭手矣。

标签: 周朝养由基

更多文章

  • 张嶷有多厉害?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嶷,三国

    张嶷,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名字,毕竟嶷这个字也是蛮复杂的。关于张嶷的生平事迹,让我们娓娓道来。看看他的丰功伟绩,看看他的年少成名。张嶷,他是四川人。他生活的环境非常的贫苦,因为他的家庭环境不是很

  • 历史上白起的妻子到底是谁 他真的有杀死自己的妻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白起

    还不知道:白起杀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关于杀神白起的一生,可谓有很多传奇色彩。不过白起的妻子,在历史上却没有很详细的记载,曾经还流传过白起杀妻的说法,那么他真的杀了自己的妻子吗?据说白起的妻

  • 英布知道刘邦已经活不久了 为何不等他死后在造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英布

    还不知道:淮南王英布为何不等刘邦死后在造反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淮南王英布是刘邦称帝时期倒数第二个谋反或涉嫌谋反的诸侯王。英布谋反前,跟臣下商议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皇帝刘邦已经很老很老了,厌恶打仗,我等若反,他必然不会亲自带兵前来攻打我们,而他所能派遣的

  • 为什么说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宋襄公

    为什么说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做了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提到宋襄公,人们的观点会迅速分成两部分,一种是说他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一种是称赞他为最后的贵族精神。当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汇聚于一身的时候这个人就值得深究了。先看史料典籍对宋襄公的记载,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

  • 南北朝战神杨大眼勇猛无敌,死后却被儿子们挟尸叛投南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大眼,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大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小杨有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轻功,“跳走如飞。”少年时就以胆气过人远近闻名,立志将来为国驰骋疆场。可是,小杨凭借祖上的余荫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只能天天泡壶茶和机关的老油条们侃大山混日子,偶尔露两手绝活过过瘾,日子过得相当郁闷。机会属于有

  • 岳钟琪有何能耐?为什么总有人变着法让他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岳钟琪

    岳钟琪有何能耐?为什么总有人变着法让他造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雍正能顺利继位,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另一个是川陕总督年羹尧。这两个人,一个被雍正亲热地称为舅舅,另一个是雍正的大舅子,都是皇亲国戚,都重权在握,也都是雍正的股肱大臣。可是,由于他俩自恃有功,做事飞扬

  • 张纮为什么在三国没有什么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纮,三国

    你真的了解三国中此人齐名张昭,孙策“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为何名气不大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历史上随着三国题材的小说,演义问世,“贬曹重刘”似乎已成司空见惯的话题,再加上现代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上线,蜀汉刘备似乎成了三国最大赢家。可是在三国中,有一个国家,总是被人忽略,它就是江东

  • 清朝后宫的妃子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看完别再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后宫

    还不知道:清朝后宫妃子一天的生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奴婢今年15岁,一个月之前入了皇宫,被封为答应,回想这段时光还是挺兴奋的。进宫的这些小主们被安排在了东六宫和西六宫内,分别安置在主宫娘娘的偏殿内,作为答应,身边只有一个丫头服侍。早上5点就要起床的,洗漱

  • 吕范和孙策是什么关系?他们是怎么成为朋友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范,三国

    吕范不但娶到娇妻,而且和孙策成为挚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话说孙策到袁术那里讨要兵马,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心里面难免有些看法的。不过现在也没办法了,人家不肯给你,你难道还赖着不走吗!算了先到丹阳,投奔自己的舅舅吴景去。和他一起去的还有两个人,分别是孙河与吕范。孙河看到姓孙

  • 明朝最后皇帝比不是崇祯 他死了之后还又有三个人坐上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

    还不知道: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他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在北京煤山上吊自尽,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明朝在崇祯死后并没有完全消亡,而是以残余政权的形势存在了十几年(至少到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