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杨一清为何人,帮过王阳明,最后是怎么死的?

明朝杨一清为何人,帮过王阳明,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88 更新时间:2024/3/15 20:53:01

杨一清年少聪慧,是成化年间进士,一生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出将入相,为官五十余载,后人称其文德武功堪与姚崇媲美。杨一清担任过内阁首辅、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等作品,著有《杨文襄公集》《关中奏议》《石淙诗稿》,政治、文学才能皆不错,世人称其才气一时无两。

杨一清作品

杨一清的著述可分为两类:一类散文,大多为奏议,如《关中奏议》、《督府奏议》、《纶扉奏议》、《吏部献纳稿》、《吏部题稿》、《文襄石淙集》、《通家杂述》。这些著作在关切国计民生、整治边防、革除弊政等方面有许多切实的建议,表现了杨一清的政治眼光和治理才能。另一类是诗歌,其代表是《石淙诗稿》,为其门生李梦阳、康海编,有李东阳、李梦阳、康海等人的评点。

杨一清是怎样的人

张廷玉等《明史》:一清生而隐宫,貌寺人,无子。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羽书旁午,一夕占十疏,悉中机宜。人或訾己,反荐扬之。惟晚与璁、萼异,为所轧,不获以恩礼终。然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云。

杨一清与王阳明

杨一清和王守仁是老朋友。正德六年杨一清当吏部尚书的时候,给本来要去南京的王守仁在北京吏部解决了工作。他们从此开始往来。嘉靖四年杨一清从陕西三边总制任上受召入阁之时,还和王守仁写信讨论,王守仁鼓励他调解朝廷中的冲突。

其实在杨廷和去位以后,前后有多人推荐王守仁复出,其中明确推荐王守仁入阁的是议礼新贵、礼部尚书席书,但都被世宗明确否决或默杀。

正德年间的定律就是不要得罪王守仁,杨一清帮过王守仁,因为跟他父亲王华有交情,不过后来王学的门人也参劾过杨,一比糊涂帐。

杨一清是怎么死的

张璁等人诬陷朱继宗等入狱,并称杨一清接受张永弟张容的钱财,为张永写墓志铭等要求其连坐。杨一清大恨道:“我老了,却被这些孺子给欺凌玩弄!”之后背部疽发而死,留遗疏,死而不瞑,时为嘉靖九年(1530年)八月十四日。明世宗于是下令对以前的事不再追究,数年后恢复杨一清官职。

标签: 杨一清

更多文章

  • 明朝冯国用是谁?冯国用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冯国用,明朝

    冯国用这个名字,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他是明太祖朱元璋带领起义军征战之时的大将和谋士,曾多次为朱元璋立下大功。明朝开国大将宋国公冯胜,是冯国用的亲弟弟。世人对冯胜比较了解,对冯国用知之甚少,倒不是因为冯胜比他哥哥能力更强,而是因为冯国用英年早逝,并没有见证大明王朝的建立。实际上冯国用才华高超,文武双全

  • 三国时期为什么说诸葛亮做不到像司马懿一样的谋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诸葛亮

    坦率的说,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谋反,这是一个老话题!《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临终之前,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正因为“白帝城托孤”这一段话,于是很多人认为,这是刘备允许诸葛亮“自立为帝”!然而,诸葛亮个人品德高尚,所以一直忠于汉室,尽心辅佐扶不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重口的皇帝,最后让人目瞪口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帝,重口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百位皇帝,这四百位皇帝当中出现了无数的奇葩,有喜欢做木匠的,有喜欢演戏的,有喜欢吟诗作画的,有喜欢当侦探的!这些还都是爱好,最多非常痴迷罢了。历史上有几位皇帝,口味格外奇葩,咱们今天就说说那些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口味的皇帝。说到重口味,我们都知道古时的帝王,最讲究的就是吃,山珍海味

  • 曹操死后,曹家那么多人为什么没人能阻止司马懿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司马懿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

  • 公孙弘是什么人?坑死主父偃,逼走董仲舒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公孙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汉武帝刘彻独具慧眼,听取董仲舒等人的意见,推行“更化”政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的遭遇宛然新旧两重天,“换了人间”,其身价地位就像当今股票市场的“牛气”似的,一个劲的往上猛蹿。其中最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齐地菑川人公孙弘在“耳顺”(六十岁)之年,

  • 中国古代王侯是如何笼络人心的?曹操一次失礼而导致天下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侯,古代

    对天、地、人的研究,创始于上古王者伏羲氏,成就于周文王和孔子,古代三圣的智慧集中见于《易经》,经过伏羲氏画卦,周文王演易,孔子述易,阐明了天地和人生的大道理,他们的智慧结晶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伏羲氏是比黄帝还早很多的上古时期的王者,周文王是周期的奠基者,孔子是“万世师表”,所以《易经》成

  • 大臣娶了皇太后,皇帝成他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辽国

    历史上母壮子幼的事情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女人帮助小皇帝处理政事,但是后宫的太后必须有自己的得力干将,只有这样垂帘听政才能听的安心。慈禧太后虽然异常强悍,但是她也有自己的得力干将,比如慈禧在横扫八大顾命大臣的过程中,并不是她自己一人完成的,他是联合自己亲贵一起干的。今天我们在来讲讲辽国的事情。

  •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指挥才能如何?有着怎样的军事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巴顿,布莱德雷,麦克阿瑟

    海军战略思想积极防御,主动出击尼米兹上任后,面对强大的日本海军,运筹帷幄,审时度势。他果断实施“积极防御,主动出击”战略方针,以便同日本在太平洋上争夺战略要点。在积极防御的同时,尼米兹主张主动出击,只有发动突袭消耗日军实力,才可能逐步取得局部的战术性胜利,积小胜为大胜,扭转被动形式,同时也利于消除美

  •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指挥才能怎么样?有着哪些军事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希特勒,隆美尔

    指挥战役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德波战争爆发。在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军南方集团军连续围歼波军主力,很快包围波兰首都华沙。9月28日,波军投降。波兰战役后,曼施坦因多次修改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准备入侵法国。该计划充分展现了闪击战的思想和创造力的精髓。按照他的想法,德军将集中使用装甲兵部

  • 维钦托利对高卢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维钦托利,高卢英雄

    维钦托利是高卢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英雄,他的败亡几乎是注定的。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帝国已经成型,而他面对的是凯撒这样杰出的对手。维钦托利本可以和凯撒合作,或和凯撒的政敌合作,这样至少能保证荣华富贵。但在他心目中,高卢的自由重于一切。维钦托利选择向命运挑战,在竭尽所能之后,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常常让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