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奸臣”秦桧的曾孙秦钜以身殉国,后世对他有着什么样的评价?

“大奸臣”秦桧的曾孙秦钜以身殉国,后世对他有着什么样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69 更新时间:2023/12/19 4:48:42

虽然熟悉历史真相的人都清楚,精忠报国的岳王爷之所以遇害,真正的主使人是宋高宗,而大奸臣秦桧不过是奉命行事,但即使如此,秦桧却依旧不能洗掉“汉奸”的标签。但凡一提到国人对秦桧的印象,我们的脑海中总会出现一连串词汇:阴险狡诈、卖国求荣、残害忠良、遗臭万年...

其实不用刻意提到“秦桧”这三个字,只要我们见到这个名字,就会下意识地产生憎恶、痛恨的心情。自从南宋灭亡后,“秦桧”这个名字便成为天下士民公开痛斥、泄愤的对象,而西湖畔岳飞墓前秦桧夫妇的跪像,更是到访的游客们唾弃、痛骂的对象,可见千百年后其形象依然臭的很。

其实,不仅秦桧本人坏得很,其子孙两代中几乎也没一个好人。由于秦桧没有子嗣,于是便将妻兄王唤之子收为养子,取名秦熺。秦熺为进士出身,依仗老爹的关系,到处为非作歹,并利用编修《建炎以来日历》的机会,把南宋初年国史实录中不利于秦桧的内容或改写,或烧毁,洗白得干干净净。就这样一位斯文败类,竟然也做到秘书郎、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等高官,最后以少师致仕并寿终正寝。

秦熺生有三子:秦埙、秦堪、秦坦,其中以秦埙最为知名。秦埙与大诗人陆游同时参加锁厅试(现任官或有爵禄者应进士试),因依仗祖父的关系,被主考官陈之茂判定为次名(头名即陆游),但依然令秦桧大为不满。在接下来的礼部省试中,秦桧便授意亲信、主考官魏师逊与汤思退二人,将陆游强行判定落榜,而以秦埙为头名。秦埙一出场,便给时人留下恶劣的印象。

尽管随着祖父的去世,秦家的势力大不如前,但秦埙仍旧做到了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显官要职,虽然官品、人品不咋地,但依然荣耀得很。而在生计方面,据陆游在拜访秦埙时听人讲,虽然秦家败落甚至到了典当物品的程度,但每年的收入依然高达米十万斛(宋制,一斛合5斗,即60斤),而此时距秦桧死去已有20余年时间。

正因为秦桧、秦熺、秦埙三代没一个“好鸟”,按照惯性推理,其第四代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正是在秦家第四代,出现了一位忠烈之臣,用为国捐躯战死的结局来洗刷前三代的恶名。此人,正是秦桧的养曾孙秦钜

秦钜是秦埙之子,生年及起初仕宦情况俱不详,他登上历史舞台时的身份是蕲州通判,而这竟然也是他在生前担任过的最后一项官职。自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起,金兵屡屡进犯淮南,兵锋常指军事重镇蕲州等地。老臣赵放提议由秦钜担任知州领兵御敌,但多数朝臣却以秦钜乃大奸臣秦桧后代为由表示异议,在争论不休的情况下,宁宗遂采取折中方案,任命秦钜为通判,协助知州李诚之守城。

秦钜坚守蕲州,最终壮烈殉国

秦钜到任后积极修缮防御工事、训练士兵,提前做抗金的准备。果不其然,四年后(1221年),金兵十万大举南下,蕲州首当其冲。面对汹汹而至的敌军,秦钜一方面协同李诚之发动军民据城死守,一方面派人火速求援。然而秦钜等人勇抗十万金军一月有余,却依然未能等来朝廷的援军,此时的蕲州称弹尽粮绝,沦陷只在朝夕之间。在此危急时刻,守城将领徐挥、常用贪生怕死,率兵开城出逃,导致金兵趁虚而入。

城门虽失,但秦钜依然誓死不降,率领亲随与金兵展开惨烈的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秦钜自知已到山穷水尽之时,为防止金人夺取府库钱粮,便退回府衙,命差役点燃府库,随即跃入火中自焚而死。秦钜自焚殉职时,有老兵曾想从火中将其救出,却被秦钜喝退。而在此之前,秦钜的两个儿子秦浚、秦瀈已在巷战中被杀。

秦钜殉职的消息传到朝廷后,宁宗君臣俱感悲痛。为表彰秦钜一家的忠烈之行,宁宗特赠予秦钜五官,追授秘阁修撰,追封为义烈侯,两子秦浚、秦瀈并赠官为通直郎。南宋收复蕲州后,又为秦钜、李诚之(蕲州城破时亦自杀殉国)同时立庙祭祀,并赐匾额以褒奖二人的忠烈之举。

秦钜父子一门三忠烈,虽然仍不足以洗刷养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作恶留下的坏名声,但忠义之举足以感动天地,使后人对秦家刮目相看。

人物评价

秦钜因是秦桧养子的后代,一生被冠以奸臣曾孙之名,但其本性善良,且文武双全,立志报效国家,即使只任通判,亦竭尽所能,有领兵之能

标签: 秦钜以身殉国宋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杜袭人物生平,杜袭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

    杜袭的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前代很有名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杜袭避乱到荆州,刘表按宾客的礼节接待他。同郡人繁钦多次向刘表显示自己的奇才,杜袭告诉他说:“我之所以和您一起来这裹,只是想像龙一样屈身伏在幽深的湖泽中,等待时机像凤一样展翅飞翔。难道说刘州牧会是个拨乱反正的主子,而规劝长者您依附于他吗?

  • 颜真卿临终前绝笔,就义之前给自己写好墓志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书法;颜真卿

    颜真卿七十多岁了还是姜桂之性,宰相卢杞怎么看他怎么不顺眼。卢杞就一方面把颜真卿架空,一方面没事老问他,喜欢到什么地方当地方大员,想把颜真卿赶出中央,省得瞅着碍眼。颜真卿还是那个直性子,找到卢杞说:当初令尊大人被安禄山所害,头颅送来的时候脸上还有血迹,我惟恐用衣物擦拭不够尊敬,亲自舔去血污。我这么够意

  • 同样是开国皇帝,刘秀的知名度为什么比不上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汉朝,刘秀,开国皇帝

    刘邦,我们都知道,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但是说到刘秀,大部分人也许知道,但是也有人是不知道的,也就是说,刘秀的知名度其实是远远比不上刘邦的。刘邦创立汉朝,在历史上被称为西汉,其实西汉在王莽那会已经被篡夺了,算是已经灭亡了。不过这个时候,出现了个与刘邦家有点血缘关系的刘秀,他又开创了一个朝代,也称之

  • 光绪被慈禧幽禁后, 每天都在做什么?光绪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光绪皇帝,清朝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沦为了彻底的傀儡。他不仅要面临王朝将亡前的种种危局,更要受制于慈禧的挟制。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前,光绪已经沦为了摆设。除了一些朝会上需要他出席,基本上再也没有其他用处。不过,光绪也有自己的抗议方式。既然没有办法有一番作为,不如索性沉默抗拒。只有在义和团时,在讨论是否对列强宣战的会议上

  • 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什么样?百无一用还是铁齿铜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纪晓岚

    自古以来,大才子们一旦当官,常见当出各种憋屈,不是像杜甫一样郁郁不得志,就是像李白一样干脆甩手而去。更还有苏东坡这类,几句首写错就多年死去活来。当然,也有惹人羡慕的类型:清朝大才子纪昀,也就是铁齿铜牙的纪晓岚。提起纪昀,我们最熟悉不过了,当年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给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清官的形象:他风

  •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赵氏 汉武帝杀赵氏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刘弗陵,赵氏

    公元前87年的春天,汉武帝刘彻在临终前立刘弗陵为太子。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刘弗陵。四天后,汉武帝便去世,当时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在汉武帝立太子前,他曾处死了一名女子,这个女人就是刘弗陵的生母赵氏。关于赵氏具体的死亡时间,史料记载的不太清楚,我们只能推测为公元前88年到

  • 刘邦夫妇为什么要杀掉战神韩信?真实原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

    刘邦能够打败当时数倍于自己武装力量的项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得到了韩信这个人才的缘故。韩信本来是满腹韬略,可惜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项羽的帐下混了个“执戟郎”,说白了就是给项羽打杂的,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和下面的兄弟们只能是厮混度日!直到他机缘巧合,在萧何的大力引荐下,重新投到刘邦门下,才有了施展自

  • 秦始皇真是暴君吗?其实秦始皇是这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当前,好像人们对某一朝代的评价,都以存在年代的长短为依据,如果这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长,就说明帝王有作为,如果是昙花一现,就说是短命王朝,而且都是亡于暴政。比如秦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都被冠以亡于暴政。闲言少说,秦存在的时间的确是很短,但是始皇帝的功绩可不是其他长久王朝的帝王所能比及的。他铁腕扫六合,把大

  • 孙传庭明朝的中流砥柱,他一死明朝也就完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传庭,明朝

    明朝是一个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的王朝,它富庶,它节气,它强大,它传奇。没有一个朝代如同明朝,可以给人悲喜同在的感触,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没有一个朝代,能让人如此激烈的讨论,或藏或痞,或赞或毁。大明是令人遗憾的,它的灭亡是那么突如其来,却又好像理应如此。在明朝末年,有一个年轻的皇帝和一群有

  • 蒙古帝国的伟大女性:“蒙古之母”——诃额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诃额仑,元朝

    蒙古帝国的起源史中,有两位伟大的女性,其中一位是诃额仑,另一位是孛儿帖。孛儿帖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妻子,她孕育了蒙古帝国的几位重要开拓者;而诃额仑是铁木真的母亲,她孕育了蒙古帝国的创始人!诃额仑,蒙古弘吉剌部斡勒忽讷氏人。弘吉剌部是一个盛产美女的地方,它是蒙古草原上美女的主要输出部落,就像现在的委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