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昭帝睡幼女而且是必须睡 若不睡有人不答应?

汉昭帝睡幼女而且是必须睡 若不睡有人不答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83 更新时间:2024/1/15 13:26:40

汉昭帝睡幼女,不但合理合法,而且必须睡,非睡不可。如果不睡,有人不答应,谁呢?皇后的外祖父霍光。霍光一心想让外孙女专宠生子,将来好继续接皇帝的班,但他忘了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外孙女未成年呢,如何怀孕生育?

有野史说,隋炀帝如何如何荒淫,用一无聊大臣发明的“合欢车”奸淫幼女。此类的文章,你看看就得了,千万别当真,都是些小样儿的眼球经济或者干脆就是人身攻击。

在“唯礼是大”的古代,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想睡幼女,那是真的不容易。为何不容易?原因很多,赵炎简单说三条。

渠道不允许,皇帝轻易难以接触到血亲之外的幼女。譬如选秀,多数朝代都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低于十二周岁的女子不得入宫。除非皇帝自己偷偷溜出宫外搞“援交”或嫖宿,可古代没这玩意,奈何!

制度太严,别说睡幼女了,皇帝就是过寻常性生活,也有“礼乐志”、“交祝约”等等的桎梏,随行的人多,干涉的人也不少,太后要问:皇帝今儿个在哪就寝呢?皇后会派人盯梢,看哪个狐媚子妖妃迷住了丈夫。总之一句话,不得消停。

网络配图

过不了自我德行关,皇帝从小接受儒化教育(还未发现哪代皇帝不读经史的,异族如满清皇帝也读),儒家谆谆教诲,做皇帝要先仁君,要仁者爱人,等等。睡幼女,显然是泯灭人性、必遭天谴的恶行,仁何在?爱何在?皇帝若在这方面管不住自己,又何以君临天下?

不容易不等于没有,历史上睡幼女的皇帝确实出现过,如北齐有个姓高的昏君就公然闯入民宅奸淫民家幼女,明代嘉靖帝使用大量幼女经血炼丹,背后有无嫖宿劣迹,想来是隐晦的。但这些挨千刀的家伙,残害单个幼女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幼女的生命力孱弱,架不住他们的辣手。

本文所说的睡幼女的皇帝,跟前面两位不同,他是特殊历史时期遇到了特殊的机缘,是合理合法的睡,而且一睡就到成年。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条历史定律,叫子承父业,或曰子继父职,皇帝老子死了,嫡生的儿子接班,这是封建纲常所规定的。如果皇帝死的时候儿子还小怎么办?不用思量,照样接班。这个定律使得中国历史频出小皇帝,最小的有多小?出生仅100天,如汉殇帝刘隆

汉武帝之后,本来是不该出现小皇帝的,可他晚年嗜杀,严重的不信任儿子们,临死前抓狂了,安排钩弋夫人所生的年仅八岁的刘弗陵接班,是为汉昭帝。这就是时期的特殊。

小皇帝是常有,小皇后有没有呢?非常的罕见。因为皇帝大婚通常需要成年后才进行,皇后的遴选标准同样如此。这么说吧,汉昭帝的婚姻,是一个历史特例,他之所以过早地拥有了幼女皇后,是因了他姐姐的一段婚外情的缘故。这就是机缘的特殊。

网络配图

汉武帝身边有个亲信,叫上官,武帝临终前封他为安阳侯,与大将军霍光一起辅佐汉昭帝。恰好上官桀和霍光是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的是霍光的女儿,两家关系十分亲密。

汉昭帝接班时,因年龄太小,姐姐鄂邑长公主就在宫中照顾弟弟。长公主有个情夫,是她儿子豢养的宾客,叫丁外人。昭帝和霍光知道此事,特下诏将丁外人调进宫内侍奉长公主。这位当姐姐的可真会投桃报李,弟弟帮了她,她也帮弟弟找老婆,也不想想弟弟才多大。

上官安听说此事,觉得是个机会,就去走岳父霍光的门子,想让女儿入宫。霍光倒还不糊涂,认为外孙女尚年幼,才六岁,没有答允。上官安不死心,又去找丁外人,答应事成之后必有重谢。丁外人心头发痒了,赶紧屁颠屁颠去找长公主说情。情人的话比圣旨管用,上官安之女果然顺利入宫,初为婕妤,一个多月就变身皇后。

结婚时,汉昭帝11岁,上官小皇后仅6岁。皇帝睡幼女,从此开始。姐姐的婚外情,倒让弟弟睡上幼女了,当真是奇闻。至于年幼的弟弟会不会睡,那是另外一码子事,不必赵炎来咸吃萝卜淡操心。

女儿当了皇后,上官安如愿以偿当了桑乐侯、车骑将军,逢人便吹嘘,直呼“皇帝为吾婿”,见过狂妄之徒,未见过如此狂妄之徒。他也没忘为丁外人求侯,霍光不允。从此翁婿交恶。不久发生燕王刘旦的谋反未遂,牵涉到了上官家族和长公主,刘旦和长公主自杀,上官家也被族灭。

上官小皇后因为年幼,刚9岁,又是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得以幸免,继续其幼女皇后生涯。

汉昭帝睡幼女,不但合理合法,而且必须睡,非睡不可。如果不睡,有人不答应,谁呢?皇后的外祖父霍光。霍光一心想让外孙女专宠生子,将来好继续接皇帝的班,但他忘了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外孙女未成年呢,如何怀孕生育?可霍光不管这些,他让御医们宣称皇帝身体欠安,严禁与其他妃嫔同房,宫女们都必须穿上缝制严密的内衣内裤,春光不得外泄。这一招够厉害,汉昭帝就只能与上官皇后一人睡了。

网络配图

公元前74年,汉昭帝病死未央宫,年仅21岁。这一年,小皇后也才15岁,前后刚好十年。

汉昭帝没儿子,大臣们开会研究,一致同意,昌邑王刘贺继位,上官小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没过几天,霍光又说昌邑王淫乱,用小太后的名义废了他,改立流落民间的前废太子刘据之孙刘询为皇帝,史称汉宣帝(好像有一部电视剧戏说过这段历史)。这么一来,15岁的上官皇太后又成太皇太后了。

由此看来,她不光是历史上被睡时间最长的幼女,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标签: 汉昭帝

更多文章

  • 不忍直视!陈文帝想扶正的“男皇后”韩子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子高

    中华上下五千年,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皇后,而我们大多数知晓的皇后都是女性,而今天史海沉浮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历史上的“男皇后”了。有人可能会笑嗤了:“你在开玩笑吗?皇后不都是女的吗?怎么还会有男皇后?”先别急着喷,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男皇后”为何人的皇后吧!网络配图现代同性恋已经不再是人们避讳

  • 心理有阴影?秦始皇嬴政为什么终身没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一事都格外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至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坐拥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不愿意立皇后呢?网络配图首先,和秦始皇的特殊出身有关。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为很不检点,因母亲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一直伴随

  •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影响最大的竟是美男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诸葛亮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耕半读的隐士生活。其实也

  • 曹腾:这个太监皇帝竟然是枭雄曹操的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腾

    太监从净身的那一刻起,就身处宫中,除非掌权,否则一生都很难走出那高深的城墙。那么为什么会有太监皇帝,他是谁,咱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名字叫曹腾,这也是唯一一个死后被追封为高皇帝的皇帝。网络配图曹腾是谁?如果不知道曹腾,曹操你或许听过,曹腾便是曹操的祖父。曹腾当时在家中排行老三,而且从小就被送进宫里当宦官,

  • 揭秘一代枭雄曹操私生活 玩弄女人是家常便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

    曹操一代枭雄,在电视剧中我们一直看到的都是比较正派的一人,但其私生活真是看了让人直摇头!玩弄女人是家常便饭。为何小编要说他“玩弄”呢,因为曹操对这些女人中可从没有什么情爱,他就像世人的评价“奸雄”,让人觉得这人就是一个色魔,与情种真是一点边都不沾。你要问曹操总共有多少女人呢?翻阅资料后是无法统计的!

  • 司马睿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睿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

  • 李世民10岁的弟弟李元名需对女官尚宫行礼?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

    在古代皇宫里面,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的身份都是皇帝的性伴侣。她们身份比嫔妃更低;比宫女略高。只要皇帝需要,她们都必须随时随地侍寝。她们就是皇宫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女官。网络配图女官,顾名思义,是女性官员。她们也要像男性官员一样做事,承担皇宫里的某项具体职务,比如,有的管礼宾,有的管食膳,有的管衣饰。

  • 汉成帝是唯一一个因服过量春药而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成帝

    汉成帝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说到赵氏姐妹中的赵飞燕,大家肯定是认识的。汉成帝可谓是唯一一个因服过量春药而死的皇帝了,下面小编先为大家介绍下汉成帝的生平历史!汉成帝(前51-前7),即刘骜,字太孙,汉元帝刘奭之子,母为皇后王政君。元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竟宁元年(前33)元帝病逝,他继帝位(18岁),在位

  • 刘邦在临死之前,为何下令赐死救命恩人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屡次遭到要挟,危在旦夕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力排众议,将刘邦安然救出,护送回营,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刘邦与樊哙还是连襟关系,刘邦娶了吕雉,樊哙娶了吕嬃,吕嬃是吕雉的

  • 井陉之战与巨鹿之战表现出的韩信与项羽的军事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与项羽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公元前205年,刘邦裹挟魏、赵等诸侯国,组成56万联军攻下彭城,后又被项羽的三万骑兵打败,联军解散,魏、赵等诸侯国又都背叛了刘邦。于是刘邦以韩信为主帅,先灭魏,接着于汉三年(前204年)冬十月,又命韩信、张耳率领数万士兵攻打赵国。赵王歇和成安君陈馀闻讯,在井陉口集结部队,号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