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三国勇谋大将 魏延跟姜维到底谁更厉害?

解密:三国勇谋大将 魏延跟姜维到底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2 更新时间:2024/1/21 12:31:48

一直以来认为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说,魏延生有反骨,留之必反。但是最近看到有些说魏延其实很无辜,只是想继承诸葛亮的事业而已。

魏延的个人性格上有很多缺陷,与同僚,尤其是文官、名士存在矛盾,最为突出的就是杨仪,也因此而死。但是所有黑锅都抛给他就不合适了。杨仪也是心胸狭隘的人,他在魏延死后的表现如下。当然,从三国志原文来看,二人争执的起因主要在于魏延,后者得负主要责任。

网络配图

魏延在刘备集团中,前期仅为杂号将军,到镇守汉中时登上人生第一个巅峰,在诸葛亮帐下时登上第二个巅峰,爵封列侯。他的军事能力和功绩,在刘备集团中,仅次于关张马黄诸葛。

=魏延的军事生涯是从入蜀战役开始,蜀书记载他:“数有战功”。相比被描述为:“先登陷陈、勇冠三军”的黄忠,魏延的战功估计也就和赵云等诸将相当,没啥好吹的。(黄忠的功劳,入川诸将亲眼所见,因此他封后将军时,只有没亲见的关羽提出了异议,其他人都觉得没问题,足见黄忠功劳之大。而魏延封汉中太守,军中的反应是:“一军皆惊”。说明入川时魏延的确随军立下了功劳,但并不大,先主派他镇守汉中,对诸将来说是提拔基层将领。)

可以说魏延在蜀汉建国初期,诸将具在时,他的能力不如关张、资历不如赵云、家世不如马超、末了战功还不如黄忠。等到关张马黄去世后,他才显名发迹。

姜维历史上褒贬不一,特别是在西晋初年的那段时间中,舆论都是批评声不绝于耳.只有三国志里陈寿引用欲正的一段话,才使大家对其有所了解. 欲正作为和姜维的同僚是很了解他的.话里的意思是,不管外界怎么评论姜维,但是他家里清贫,好学不倦,在那个时代里的确是非常难得,有诸葛亮的遗风. 陈寿对其的评价比较客观:姜维的为人是不错的,但是他考虑问题不够周密,虽然大胆冒险,但总是屡屡遭受挫折.这也是他事业上不够成功的原因.而作为政治上又不如诸葛亮那样有才能,但也确实算的上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之一。

网络配图

论才具,邓艾都承认姜维是一时雄杰,钟会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相比——后两位,尤其是诸葛诞,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至于其他人的评价,不用多说。

论为人,姜维属于心比天高之流。他家无余财,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并无物欲,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无论好坏,说他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应该大差不差。

作为一名军事家要顾及不仅是如何在战场上调兵遣将,必须要知道国力强弱,粮食与经济生产,以及政局是否平稳,从诸多方面去考虑自己的对策。姜维若作为一战将,在战场以虚实之道对付敌人或许是不错,而且姜维麾下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强,他多次进攻魏国,郭淮陈泰、邓艾等人少有跟他正面硬抗,也只有邓艾在段谷之战和强川口之战给过姜维重创。可你让姜维担当起蜀汉整个国家的军事,这实在太为难他了。姜维也不是诸葛亮钦点的军事接班人,诸葛亮的接班人是蒋琬费祎二基友,诸葛亮当初写信给蒋琬,让蒋琬重用并培养姜维,是认为姜维将来可以作为蒋琬的左右手,诸葛亮可没想到蒋琬、费祎挂的这么快。

网络配图

至于魏延嘛,大家伙也别评论他了,他都没有独立作为主将打过什么战役,就算真有才华也没机会发挥。最精彩的一战莫过于以偏师的身份大破费瑶和郭淮,不久跟吴班、高翔逆战击退了司马懿,这还都是在诸葛亮光环之下立的战功。至于子午谷奇谋,随你们怎么分析吧,一名成功的军事家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化为胜利,没有实例的战略终究只是理论,你硬忽略拿下长安后如何抵抗魏军反攻、如何支撑粮草补给、下一步战略如何、失败又如何等等因素来跟我说这个战略很牛逼,没有实例可是不能加分的啊。就好像有人总说邓艾运气成分很大,但我给你分析一下,邓艾推算蜀汉无防备,这个推算是一半的运气,可邓艾还推算蜀国有内斗,军心不稳,这又多加了一成把握,邓艾面对诸葛瞻军反击,下令死战,没有因为部队处于死地就放弃,这又加了两分成功的因素,这么算来邓艾实际上也不过只有两分运气而已。不过有一点也需要反驳,就是魏延有勇无谋的论点,魏延的身为可是前军师,与诸葛亮共商军事战略,也就是诸葛亮的前军参谋,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军事行动魏延均有参与部署,绝非无谋之辈,因此刘备当初任命他为汉中太守布下防线,魏延不过是个人性格有问题罢了。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姜子牙战斗力弱爆:竟连闻太师申公豹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

    当下的青年才俊,往往都在为如何能够成为名镇一方的人物而奋斗,最次也是想在自己的行业中能够做出点成绩,或是当个众人心目中的男神、女神之类。现在的成功学铺天盖地,但实际上效果寥寥,而实际上古人早就给了我们启示,例如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在这本书中其实就已经明确指给了我们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看过这本书

  • 揭秘:清朝大贪官和珅深得乾隆恩宠的三大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是清朝开国功臣,作为他的后人和珅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皇帝的便

  • 历史中最大的黑马竟是他?一人扭转三国格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陆逊

    在 小说《三国演义》中,陆逊是个不大不小、难说好坏的角色:他似乎不属于曹操、董卓、袁绍、刘备、孙权那样居于重大历史事件最前沿、直接决定历史走向的显赫 人物,也没有关、张、赵、马、黄以及吕布、典韦、许褚等武将那样叱咤疆场的段子;谋略方面,司马懿和周瑜、鲁肃因曾作为书中头号人物诸葛亮的直接对手或盟 友,

  • 东汉末年名将徐荣之死:一代将星如何陨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徐荣

    徐荣,东汉末年名将,以“汴水破曹操,梁东败孙坚”而出名。曾为董卓部下,董卓死后,为王允效力,后再“文和乱武”事件中战死于乱军之中。关于徐荣字什么,史料上并没有记载,虽然古人都有加字的习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有知识,有地位的人才会有字。“字”也称“表字”,是我国特有的,也算是一种传统文化。因为人的

  • 揭秘因为酒后戏言却被捂死的东晋皇帝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曜

    东晋很不幸,有作为的皇帝总是有的,可惜不长寿。本来上天对东晋不薄,把司马曜赐给了东晋,那司马曜曾经一举在肥水打败了前来进犯的前秦,一时间乘胜收复了不少失地,而且重重加封了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功臣。人总是会骄傲的,除非圣人和傻子。司马曜也不例外,他不是圣人,更不是傻子。如今强敌已除,更无内患。不免得

  • 冷面皇帝也会冷幽默?雍正帝批奏折趣事不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

    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网络配图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史认为此举有

  • 洪秀全有多会享受?有两千用处各异的美女服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洪秀全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农民起义,时间持续了14年之久,最辉煌的时期也曾雄踞几省,建国定都,差点推翻了清朝统治,若不是以洪秀全为首的几大天王们为了权力和欲望窝里斗,荒淫无度,清朝可能早就灭亡,那么,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究竟有会享受呢?我们以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为例来说说。网络

  • 探秘皇太极的蹊跷死因:原来太宗早有痼疾在身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为清朝第二任皇帝,也是为入关前的皇帝,他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大金为大清,他为大清后来的局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但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总觉得他死的蹊跷。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皇太极的蹊跷死因。网络配图崇德八年八月,壮志未酬的清太宗皇太极驾崩。他的死,《清史稿·太宗本纪》写得简单:“庚午,上御崇德

  • 枭雄曹操也是有真情的?失去爱将竟七次痛苦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

    曹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一个坏人、奸人的形象,其实,用真正的历史评价,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唯才是用,他是一个很惜才的人。曹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所受的痛苦和委屈而流泪,《三国志》中关于曹操哭的记载总共有七处。他的这七次哭,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

  • 慈禧统治晚清半个世纪:临终遗言却让人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

    中国封建王朝绵延2000多年,产生了成百上千个皇帝。其中,绝大部分是男性,只有武则天,是唯一一位被正史承认的女性皇帝。不过,清朝时候的慈禧太后,虽然没有正式登基做皇帝,史书也不承认她为皇帝,可她是晚清的实际统治者,两度垂帘听政,掌握实权长达半个世纪,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进程,堪称不是皇帝的“皇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