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最大五个决策失误导致的失败,证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国最大五个决策失误导致的失败,证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4/1/17 13:01:50

三国中打仗就会有各种决策,这些决策如果是错误的,那结果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人们常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不犯错,只不过犯错的程度有多严重罢了。有些失误可能无关紧要,但是有些失误可能就抱憾终身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国中最严重的几次决策失误吧。

一 曹操宛城风流失误

公元197年,曹操带兵攻打宛城的张绣,张绣投降。本来这就皆大欢喜了。但是曹操却犯了好色的老毛病,曹操收纳张绣叔叔张济的遗孀邹夫人为姬妾。而且曹操还想收买张绣部下胡车儿,这让张绣同学非常的不满和害怕。于是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因为没啥防备,被张绣打的打败,自己都差点没命。而此战曹操可谓损失惨重,自己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大将典韦战死。从表面上来看曹操这次惨败失误是自己的好色,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曹操自己的轻敌大意导致。

二 袁绍屯粮乌巢失误

袁绍在官渡之战本来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这么耗下去,曹操的粮草必然先被耗尽,袁绍不用出手曹操就必败无疑。可是这时候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把袁绍一项致命的弱点透露给了曹操,那就是乌巢袁绍军粮所在。后来曹操奇袭防备空虚的乌巢得手,让袁绍大军无粮食而溃败,为曹操赢得官渡之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看来袁绍根本不用把所有的粮食放在同一个地方,可以多个地方屯粮,这样即使曹操烧掉了一个乌巢,也不至于所有的粮草都没有了,而且既然你把粮草放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不派重兵把守呢?这真是袁绍一个重大的失误。

三 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在离开荆州入川的时候,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并且留下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如果按照诸葛亮的方针,荆州可保不失。但是关羽偏偏不听,他不但得罪了东吴,而是还主动出击北伐。这下可好树立了两家敌人。虽然之后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是那只不过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很快荆州就被吕蒙偷袭得手。而曹操的大军顺势反扑打败关羽,结果关羽到最后搞的走投无路,败走麦城。如果关羽能够严格按照诸葛亮的方针来守荆州,荆州哪里会丢掉呢?如果关羽不去北伐,严防东吴,吕蒙怎么会偷袭得手呢?失荆州可以说是关羽一生最大失误了。

四 刘备伐东吴失误

刘备称帝三个月了,当了皇帝志气也涨了不少,他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决定发动对东吴的全面战争。这次不但诸葛亮反对,赵云也不支持他了。但是刘备还是一意孤行举全国之力伐吴。刚开始刘备取得了一些小胜。孙权见求和不成,然后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诱敌深入以逸待劳,最终抓住刘备百里联营兵力分散的失误,利用火攻大败刘备,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回顾此战刘备具体到战争失误的地方太多了,但是最大的失误还是发起了这场战争。蜀汉那时候刚刚失去了荆州,国力来说是三国中最弱的,联吴抗曹才是正确的策略,可是刘备却错误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发动对吴的战争,把东吴推向了曹魏的怀抱,失败之后,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

五 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尽管都以失败告终,却传为后世的佳话。那么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次次都失败呢?难道就没有好机会吗?其实不然,魏延就给诸葛亮出过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如果诸葛亮肯听,说不定北伐就成功了。这个主意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具体的方案就是: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这个方案可以速战速决,但同样也是有很大的风险,一向谨慎的诸葛亮并没有采取魏延的主意。如果我们细细分析其实那时候明显蜀国比魏国弱的太多。如果稳扎稳打不出奇兵,蜀国根本就耗不过魏国,北伐根本不会成功。但是如果用魏延的计策,就可以达到速战的目的,北伐胜利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标签: 三国关羽曹操典韦张绣,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康熙流放了一个人,导致中国落后两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热兵器,火炮,康熙,戴梓,

    清朝末年的中国有着一段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将诺大的中国看作一块肥肉,都想咬上一口,都想从中国得到点利益,而中国在与这些列强的斗争中总是处于下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器太古落后。史料上形容西方列强,总用一个词,那就是“坚船利炮”。然而事实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热兵器制造技术的领先于其他国家的

  • 三国后期这人智商最高,可是为什么会死在司马懿手中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

    桓范字元则,沛国龙亢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不仅通晓政略,同时还精擅文学、绘画。此人虽然心思敏锐,聪明绝顶,号称“智囊”,然而历来的影视作品均对其一笔带过、着墨不深。本书对他的论述分为三个部分。其一,独具慧眼,劝友见妻。三国时,魏国首都公安厅的阮厅长有个女儿,相貌非常丑陋。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丑女

  • 史上最长的朝代周朝,创建一种全新制度,兴亡起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 这位大臣结束了两百年的战乱 死后全家竟被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隋朝,杨素,杨坚

    中国历史上的开国名将大都有一个不错的评价,他们辅佐帝王平定乱世,稳定天下,开创一个王朝,功成名就,名垂青史,后代子孙也往往能荣华富贵。但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开国名将,虽然也是战功赫赫,甚至于国家民族有大功,却饱受诟病,甚至被骂了上千年。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这样,他就是隋朝开国名将,杨素。杨素出身

  • 宋朝第一良将远超岳飞,被宋太祖公开表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彬

    不少人都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其实不然。两宋名将如云,作为开创基业的北宋更是涌现出了许多名将。其中有数人就算比古之战神也毫不逊色。比如说,被公认为宋朝第一良将的大将曹彬。要想成为良将,首先必须能打仗。曹彬的军事素养就极高,在他一生领导的大小战斗中,几乎未败。早在宋朝建立之前,他就追随周世宗南征北战,

  • 白起背负千古骂名的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白起,长平之战,

    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纷争不断,强者才能生存。其中大战者当属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此战后有40万赵军投降秦国,最后被白起坑杀!第一,没法养。秦赵对峙长平长达4年,可以说国力都耗的差不多了。当时情况下,秦赵都遇到自然灾害,赵国更严重,因此,赵王才急于决战,最后导致失败。第二,收不得。当时还没有像后代王朝

  •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是怎么对待昔日仇人的?不仅没杀,还赏赐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之君,作为历史上的第二位草根天子,朱元璋童年时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元朝将汉人作为第四等臣民,地位非常低下,汉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大多是以数字为名,1343年,濠州发生大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的父亲、大哥和母亲全部离世,只剩下了朱元璋和自己

  • 背叛主子的次数还多比吕布还多,竟然还敢骂吕布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布,刘备,三国,

    吕布是何人?吕布身为三国第一猛将,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但却是个狼子野心的人,刘备骂他“三姓家奴”。吕布本为丁原义子,却因董卓许下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就动手杀了对他信任不已的丁原,拜董卓为义父,后又因貂蝉,与董卓心生龃龉,联合司徒王允杀了董卓,为名为利,毫无

  • 为什么唐朝远征高句丽使得唐朝越来越强大,而隋炀帝却使国家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隋朝,唐太宗,隋炀帝

    说起来隋炀帝,历史上就是各种荒淫无度,什么窥伺自己嫂子的美貌啦,为了皇位害死自己老爹和大哥啦,为了到扬州玩每年征发民夫修大运河啦,穷兵黩武啦。。。。。。各种罪名使劲儿往他头上扣,反正就是个大昏君。当然了,隋史是唐朝人修的,老李家夺了老杨家的江山,自然要把屎盆子一股脑儿的扣在老杨家头上,以凸显自己李唐

  • 曹操手下还有一位很重要的谋士,他的才能不在这五个人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戏志才,荀彧,郭嘉,贾诩,程昱,

    提到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谋士,最为人所知的就是荀彧,郭嘉,荀攸,贾诩和程昱五人,这五人在曹操南征北战特别是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出谋良多。其实至少在郭嘉和贾诩之前,曹操还有一位很重要的谋士,他的才能不在五人之下,曹操对他非常器重,他就是今天要说的戏志才。关于戏志才,你知道多少?《三国演义》里压根没提到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