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行密手下最重要的大臣,没有战绩为何稳居高位?

杨行密手下最重要的大臣,没有战绩为何稳居高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4/2/3 16:12:50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杨行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天祐五年(908年)五月十七日,徐温杀掉张颢,独掌淮南左右牙军兵权,成为这个割据藩镇事实上的统治者。与杨行密集团大多数骁勇武夫不同,徐温并不以“武勇”闻名。在杨行密早年创业团队“三十六英雄”中,“独温未尝有战功”。

没有战功的徐温却一路升迁,原因在于他长于谋略。龙纪元年(889年),杨行密攻破宣州,“诸将争取金帛”,只有徐温占据粮仓,“为粥以食饿者”。徐温的做法与秦末刘邦入关中,萧何不取财货宝物,独取天下图籍如出一辙。胡三省在注《通鉴》中说,“徐温之远略已见于此矣”。

在杨行密集团中,徐温一直是距离藩帅很近的亲军将领。乾宁二年(895年),徐温“又从平濠、泗有功,授随身都知兵马使、检校工部尚书”,所谓“随身”,是指其职责为跟随在藩帅左右以护卫安全,而都知兵马使则已经是统军之将的资历了。

在很多军事行动中,徐温的谋略往往起到关键作用。譬如,天复二年(902年),杨行密发兵攻朱温,手下军吏“欲以巨舰运粮”。徐温反对说:“运路久不行,葭苇堙塞,请用小艇,庶几易通。”大军抵达宿州之时,赶上连绵不绝的大雨,“重载不能进,士有饥色,而小艇先至”。这件事令杨行密非常赏识徐温,“始与议军事”。

天复三年(903年)八月,安仁义据润州叛杨行密,杨行密先派王茂章进攻润州,未能取胜,后又派徐温增援。徐温军“尽易新制衣服旗帜,悉用旧者”,换成王茂章军的军服、旗帜。安仁义不知对方援兵已至,出城作战,被击败。这几次出奇制胜以后,徐温引起杨行密重视。

正因为出色的军政谋略,徐温渐为杨行密重用,成为身边心腹重臣。杨行密病重之时,徐温已经是淮南道的右衙都指挥使。在杨行密立储犹疑之际,徐温与张颢又出面力挺杨渥。尤其是徐温,在天祐二年,杨行密病重期间,杨渥奉命出镇宣州。临行之前,徐温对杨渥说:

公有病,而令嫡嗣出外,必奸臣为之,不可不防。他日有征召,非王令某手书,非某之使,幸勿应命也!

杨渥奉命出镇宣州,并非是杨行密不打算让他接班,更多的可能是杨行密希望杨渥掌控宣州这个战略要地,稳定局势。然而,杨渥可能并不理解父亲的用意。徐温在此时以“必奸臣为之”为说辞,意在拉拢杨渥,赢得信任。

杨渥继位之后,徐温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当然,杨渥也不是酒囊饭袋,他建立“东院马军”,目的就是制衡左右牙军。最终,君臣权斗导致了杨渥的丧命。

在弑杀杨渥这件事上,徐温的表现又很精明。当徐温与张颢谋弑杨渥到时候,徐温说:“参用左、右牙兵,心必不一;不若独用吾兵。”张颢哪里会把此事全交给徐温办呢,自然不同意。于是徐温就说:“然则独用公兵。”

徐温的右衙军没有参与弑杀杨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后来,张颢图谋自立失败,吴国王位由杨隆演继承。徐温又借机杀掉张颢,将当初弑君之罪全部归之于他,世人都以为徐温真是清清白白的。

杀掉张颢之后,徐温独掌左右衙军权,看上去大权独揽。但是,徐温的地位并不巩固,与杨行密共同创业的元老勋旧大多握有重兵,镇守一方。如刘威、陶雅、李遇、李简等人分别部署在庐州、歙州、宣州、常州等地,威胁着徐温的地位。

在元老诸将中,庐州老兄弟李遇是对徐温最不买账的一个。李遇从杨行密起兵,累功授常州刺史,后迁宣州观察使,他对徐温掌权尤为不满,常说:“徐温何人,吾所未识。”徐温要想立威,首先就要动李遇。

徐温以吴王杨隆演的名义,召李遇入朝觐见。如果李遇不来,徐温就以叛逆之罪治之。果然,李遇就是抗命不从。徐温于是调动昇州、润州、池州、歙州四州大军,派都指挥柴再用为帅,徐知诰为副,进攻宣州,李遇兵败投降,被斩首且夷其族。

杀掉了李遇之后,徐温的威严才真正建立起来,“于是诸将始畏温,莫敢违其命。”刘威、陶雅这些元勋旧臣,从此放弃与徐温争权的念头,满足于做一方节帅。徐温对他们也采用拉拢办法,礼遇诸将,结以恩信,优加官爵,使他们心悦诚服。

从此,徐温完全控制了政权,朝中无人再敢对他异议,吴王杨隆演更是安心做傀儡,徐温成为杨吴政权实际上的统治者。

标签: 杨行密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揭秘:明朝历史上最阴险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高煦,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高煦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明清史书中,有关那位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的评价一直很低。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说,“高煦不肯竟学,然英武颇类上。长七尺余,轻趫,两腋若龙鳞者数片”。这里的评价实在是矛盾拧巴,既说他不爱读书、“不肯

  • 东汉最厉害的皇帝,刘秀曾经的梦想是当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秀,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涌现出众多杰出帝王,这些帝王在位期间为我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曾用诗词对他们进行完美诠释,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几位帝王相信

  • 巅峰时期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有多大的地盘,有多少兵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蜀汉

    对刘备巅峰时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后,逐渐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曹操和孙权开始了更为强大的争夺战。在三人中,刘备建立蜀汉是最晚的,原因就是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子,才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的出身就差很多了。众

  • 她是令妃身边的宫女,封为贵人六年后暴毙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令妃,清朝

    对令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乾隆帝算是最多情的一位。他的后宫中共有42位妃嫔,这些妃嫔每一位都十分美丽,身份、家世都各不相同。其中,最得宠的当属令妃魏佳氏,在她的身边还有一个伺候她的宫女,也因为她的缘故被皇帝册封为贵人,但是得宠仅有6

  • 九子夺嫡“四爷党”有哪些人?有多少人是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九子夺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四爷党”是指支持雍正的人,“八爷党”是指支持胤禩的人。“八爷党”比较惨,像八爷直接被改名为“阿其那(狗)”,可以说十分耻辱。九爷胤禟改名“塞思黑(讨厌)”,总之一个比一个的下场还惨,由于是竞争对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那么心狠手辣的

  • 都说刘恒的皇位是捡来的!有谁知道他登帝之前的难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刘恒

    有谁知道他登帝之前的难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汉文帝刘恒,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他是谁,但如果说起“文景之治”这个词,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他呀,这才把刘恒和“文景之治”对应起来。为什么大家会熟悉“文景之治”这个词,理由很简单,中国自秦朝以来,皇帝多的数不胜数,但

  • 代善对皇太极如此忠心 皇太极为什么因为一件小事打压代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太极,代善

    皇太极为什么打压代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皇太极能当上汗位,他的哥哥、大贝勒代善功不可没。并且皇太极登上汗位后,代善对他又极尽忠心,可是为什么,皇太极却因为一件小事,便严厉打压他呢?(代善像)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性情温和,对努尔哈赤很有孝心,对兄弟也颇多关

  • 揭秘秦始皇和吕不韦的关系 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亲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吕不韦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不韦和秦始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始皇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并且他的成就更是让后世无数帝王望尘莫及。因此秦始皇早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正所谓人出名了就会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故事,有的对于一个人的形象是非常好的,有的则带有贬低的意味。秦始皇也不例外,秦始

  • 朱高炽继位仅9个月就去世了,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高炽,明朝

    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明成祖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汉王朱高煦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为了避免朱高煦发难,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并未将朱棣驾崩的消息外泄,而是将军中的漆器熔成了一口棺材,把朱棣的遗体装进了棺材中。与此同时,他们又像当年的赵高、李斯一般,假装明成祖还活着,每日照例进餐、请安。只

  • 杜预连其实连骑马都不会的 他是怎么成为灭吴的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预,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灭吴功臣杜预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杜预连可能很多网友都不太了解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可以说是晋朝的核心人物了,他为灭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了,但是如果真正了解杜预连这个人的人都是知道的,杜预连其实连骑马都不会的,那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灭吴的功臣呢?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