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廷敬:出身清贫,却成为康熙朝一代名相

陈廷敬:出身清贫,却成为康熙朝一代名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88 更新时间:2024/1/24 19:17:4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廷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学者。初名敬,因通州县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顺治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顺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康熙十四年,擢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后历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康熙四十二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四十九年,任《康熙字典》总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年七十五,谥文贞。

陈廷敬的出身相对于同时期的明珠索额图要差很远,祖上为官者大多都在明朝,并非像明珠和索额图那样是皇亲国戚,含着金汤匙出生,但陈廷敬家境也算殷实,富甲一方,陈家子弟以读书为业,家族中曾出过不少举人进士,可谓书香门第,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干,陈廷敬一生历经二十六次官位升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堪称一大奇迹,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康熙二十年,时任左都御史的陈廷敬上疏《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指出:“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意思是说,奢侈导致贪污,节俭才能清廉。康熙阅后,大为赞赏,“务须返朴还淳,格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书俭至意”。同年又上《抚臣亏饷负国据实纠参疏》弹劾时任云南巡抚继文,认为他在讨伐吴三桂时不用民间捐纳的粮草,却动用库银,大军凯旋之后又将所存谷米以官俸抵给本省官员,前后银数相差九十万两之多。弹劾奏章一递上去,王继文就被罢官了,从此以后“风纪整肃,大小吏莫不动神惶恐”。

山西陈廷敬研究会副会长马甫平曾说:“史料上没有记载陈廷敬是否参与了扳倒明珠的行动,但通过他的言行可以揣摩他在其中的态度。陈廷敬在明珠倒台之前给康熙讲书时,有一次讲《君子小人章》,提到君子光明磊落,从不伪装,而小人善于掩饰,滴水不漏,一旦得宠,容易成为不倒翁。按当时的形势,他的话有可能暗指明珠。”不久,在康熙的暗中支持下,御史郭琇弹劾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明珠遭到罢黜。

康熙二十七年,陈廷敬亲家张汧,时任湖广巡抚,被山西道御史陈紫芝疏劾他“位任未久,黩货多端,居官贪劣,应敕部严处”。这时,兵部尚书张玉书趁机弹劾与张汧有亲家关系的陈廷敬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张汧贪墨一案跟陈廷敬有关系,可张汧却在供词中称:是陈廷敬、高士奇和徐乾学三人“督促”他力争湖广巡抚的职位。三人因此均受到牵连,陈廷敬得知后,主动请辞吏部尚书。更难得的是,陈廷敬请辞之后,低调谨慎,潜心治学。而高士奇和徐乾学辞职后,依旧干预朝政,所以再次遭到参劾,最终被迫离开京城。这时,陈廷敬却被康熙重新起用,再次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改币制、肃吏治,并严格律己,不结党营私

陈廷敬担任户部尚书时,发现当时一些奸商纷纷毁钱铸铜,致使民间流通制钱数量大大减少而钱币的质量也越来越差,严重威胁到国家的金融根本。于是,陈廷敬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并停收采铜税,加大铜矿开采力度,杜绝毁钱铸铜的现象,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币制稳定。

孔子说过: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也。陈廷敬任吏部尚书时,曾上疏指出吏治的弊病,上司清廉,则下属们自然不敢贪赃犯法,上司如果贪赃枉法,下属即使想廉洁,受上司影响也很难做到。所以,陈廷敬建议,之后委派总督巡抚时,要严格筛选考察,令他们不为利益所动,只有他们自己身正,才能管好下属,而下属也不必整日想着如何曲意逢迎、巴结上司,都会集中心思一心为民办事,那么百姓自然就能够休养生息。同时建议应给现任督抚们下一通令,凡保荐州府县官,必须首先考察他们有没有不法行为,对违犯者严加惩处,这就会起到以一儆百的作用。康熙采纳了陈廷敬的建议,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吏治整肃不少,相比之前大有改观。

正如陈廷敬给康熙上的奏疏一样,他本人也是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为官清廉,尤其是在担任吏部尚书时,常常将那些巴结逢迎之徒拒之门外,坚决不收受他们的馈赠和贿赂,并且给后代专门规定了一条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明珠、索额图大搞党争时,朝廷很多官员都参与其中,连很多朝廷重臣都不得不暗自站队,而陈廷敬却没有参与其中任何一党,他选择不结交任何皇子,同时与明珠和索额图保持距离。如此洁身自好,康熙自然喜欢,重用。

撰史志、工诗文,博学多才,家族人才辈出

陈廷敬博学多才,一生文学成就颇高,曾奉诏任纂修《三朝圣训》,《政治训典》,《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担任《康熙字典》总裁官,为后世研究清朝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自己留给后世的著作也有不少,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其中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康熙曾评价陈廷敬

的文学造诣“ 姚房比雅韵,李杜并诗豪”,所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积字累句之学所能窥者”.

陈廷敬本就出生于书香门第,家教颇严,所以陈氏一族出了不少人才"进士九出,翰林六鸣",而陈廷敬是陈氏一族声望最高的一位。

陈廷敬病逝后,康熙派皇三子胤祉率百官前去祭奠。《清史稿》中载对于陈廷敬之死,康熙皇帝“深惜之”,亲笔为他写下了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不过,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更广为人知的评价是八个字:“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学者。初名敬,因通州县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顺治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标签: 陈廷敬清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五次北伐死了多少大将?第一次北伐就死了三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马谡,张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中发动了五次浩浩荡荡的北伐,在五次北伐中他损失了许多优秀将领。据《三国演义》记载五次北伐共损失:马谡,魏延,赵云,关兴,张苞,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除去以上五位,我还从《三国志》中找到:张休、李盛、吴懿、王平、邓芝,这五

  • 惇妃17岁嫁53岁乾隆,为乾隆生下最小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惇妃,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惇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惇妃的父亲汪氏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只不过他们家的出身还是包衣出身的,地位并不高,当时惇妃参加选秀入宫,那时候她也不过是一个小宫女,后来她被乾隆发现,成为了永常在,那一年她17岁,而乾隆是53岁。不过乾隆在后来就突然很少宠幸她了,不

  • 历史上的陈友谅到底是什么样的 陈友谅真的是一个小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友谅,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友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真实的陈友谅可不是金庸大师笔下那个阴险小人,他是元朝末年反元的最大势力,地盘最广,手下最多。估计当时世人都以为他会是最后的胜利者,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说这人啊,千万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陈友谅性格怎么样?

  • 展昭作为包拯的贴身侍卫 包拯死后展昭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包拯,展昭

    还不知道:展昭下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如果真正想要做一番事业,那么不管他的才华有多么杰出,梦想有多么远大,身边都是需要有一个具备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的,就像是刘备想要兴复汉室,身边就得有诸葛亮与关羽,而曹操想

  • 揭秘武则天长寿之谜 武则天是怎么活到82岁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武则天

    还不知道:武则天长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她虽然不是皇家出身,但最终还是登上了皇位。当然关于她的身世,她的经历我们都不再复述,今天我们就聊聊她的寿命。据史料记载,武则天活了82岁,这在现代都算是高寿了,更何况是

  • 易中天为什么贬低诸葛亮?诸葛亮有多少被黑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易中天为什么贬低诸葛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易中天也有很多人都比较了解,或许也有很多人听过易中天讲解三国故事吧。不过,易中天的很多观点其实让很多人还是并不太能赞同的。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贬低诸葛亮,与之前将诸葛亮视为神明的态度是大大不同的,而

  • 西汉共出过多少宰相?他们的结局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萧何,周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汉共出过多少宰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王朝第一任宰相萧何,非常出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后继的西汉宰相,大家能说起几位呢?西汉宰相有萧何、曹参、陈平、周勃、夏侯婴、傅宽、樊哙、张苍、申屠嘉、陶青、刘舍、卫绾、窦婴、许昌、庄青翟、田蚡、薛泽、

  • 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 刘备最后为什么失败 应该还有后半句他不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蜀汉

    刘备为什么会失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也是一个群雄并出的年代,所谓乱世出英雄,正是因为有了战乱的时代,才造就了许多英雄事迹!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支离破碎,但凡有志者都想建功立业,好不枉此生!有这么一号人物,他家世

  • 外戚专权妖妃祸乱,身强力壮的汉成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汉成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成帝刘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外戚专权:汉成帝刘骜是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公元前33年,汉成帝登上皇帝宝座后,因迷恋于宫内女色,无心料理朝政,将国家大权交给外戚王氏兄弟。汉成帝封他的大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兼尚书;接着同一天中,又封王谭,王商

  • 清朝要血统中正,康熙后宫为什么还有汉族妃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清朝

    你真的了解康熙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这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清朝为了血统中正,不娶汉族女孩,那么为何康熙却有汉族妃子?其实这条祖制都是特别是限制了皇族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保证他们的血统中正。但是令人觉得十分奇怪的是,后来到了康熙时期时,他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