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珍妃死因揭秘:自投于井中还是被慈禧所杀?

珍妃死因揭秘:自投于井中还是被慈禧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03 更新时间:2024/1/23 18:06:57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珍妃死于宁寿宫外的玻璃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

珍妃,姓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才色并茂,颇通文史,光绪十四年(1888)进宫,后晋封为珍妃。光绪帝与珍妃感情甚好,但慈禧与珍妃一直有嫌隙,后因珍妃支持光绪戊戌变法,受到慈禧太后怨恨,最后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将珍妃溺死于宁寿宫外的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珍妃生了天花,慈禧不得已派人把珍妃推下井。这一说法主要来自太监小德张过继孙张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张》一文中的叙述。他转述了小德张的回忆。据他回忆,小德张谈起珍妃时说,当年八国联军进城后,慈禧也来到了御花园旁,在养心斋前换上了便装。各宫妃嫔陆续到来,光绪皇帝也由瀛台过来,换上了青衣小帽。这时,慈禧把珍妃叫来,让她换好衣服一起走。此时的珍妃已被囚禁了整整三年。不大一会,珍妃披散着头发,穿着旗袍来了。老祖宗大怒说:“到这时候了,你还装模作样,洋人进来,你活得了吗?赶紧换衣服走!”珍妃说:“皇阿玛,奴才面出天花,身染重病,两腿酸软,实在走不了,让我出宫回娘家避难去吧!”慈禧不同意,仍然叫她走,珍妃跪在地上就是不走。这就为慈禧把珍妃扔到井里提供了借口,因为珍妃生了天花没体力逃难,投井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种说法,慈禧遣人杀害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即将打进北京城,此时珍妃已在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中囚禁六年,就在慈禧仓皇“西狩”前夕,托宫女带信给姐姐瑾妃,让她无论如何想办法留住皇帝在京主持大局。言外之意是可借机摆脱太后控制,收回权柄。谁知所托非人,信件落入二总管崔玉贵之手,转呈给了慈禧。于是慈禧盛怒之下,令其自尽,珍妃不从,才由崔玉贵将她沉入井中。另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等人收拾行装准备逃出紫禁城,珍妃进言说皇上是一国之君,应该留京,太后一怒之下命李莲英将其推入宁寿宫外大井中。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珍妃究竟因何被囚禁,是因为她“赞襄新政”吗?通过正史野乘,可以得出结论,她之被囚,绝非因为“赞襄新政”。从时间上来说,她之被囚在光绪二十年,而戊戌变法迟至四年之后的光绪二十四年才发生,她虽生长在得风气之先的广州,并受教于文廷式,但思想也不会先进到康梁的程度吧?如果她在光绪二十年即因“赞襄新政”被囚,岂不成了康梁之前驱,吾国思想与革命之蒙者?珍妃利用光绪卖官鬻爵是事实,但她对慈禧的揽权干政,使光绪不得一展抱负的不满,也是显然的。慈禧之杀珍妃,不是因她“习尚奢华”,“屡有乞请”,也不是因她“赞襄新政”,而是因为她策划使光绪留京。光绪若能留京主持大局,则慈禧“西狩”便成流放,永无回京之望!

第三种说法,珍妃自己投井自杀。这一说法主要来自当事人的口碑资料。据《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一书记载,隆裕曾经告诉作者的爷爷,说:“很多人都说是我嫉妒告她黑状,所以老太后派人把她推到井里去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被八国联军打败后,洋人军队打到了北京。在完全没有取胜希望的情况下,老太后西行。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因为谁也不清楚这帮洋人最后会干什么,会不会像烧圆明园那样,把紫禁城也烧了?当然西行带不了那么多人,因为人多了就会成为负担。但是因为当时光绪是皇帝,而我是皇后,同时又是老太后的亲侄女,要带也只能带我和皇上走。而其他的一些亲属就地回娘家躲避,妃子们也不例外。可是当时的珍妃非常气盛,不服从老太后的指挥,并当场顶撞了老太后。在那个紧急时刻,珍妃一直对老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我要跟着去。您有偏见,皇后是您的侄女,所以您带她走。所以我也请求你带我走。’这就让老太后非常难堪。从另外一层上讲,本来老太后就对珍妃平日的作为有点不高兴,再加上这些紧急时刻的顶撞,老太后气得脸色发白,直打哆嗦。

在皇宫里,大清朝几百年来从来没有人敢于这么顶撞太后,即便是皇上都从来没有过,何况一个珍妃。老太后也是一个非常要脸面的人,所以气得当时抬脚就走,珍妃一直跟着老太后说自己的理由,于是就来到了距离珍妃住所不远处。珍妃这时候还不死心,对太后说:‘我是光绪的妻子,就要跟皇上在一起,不在一起,宁愿死。活着是皇家人,死了是皇家鬼。’老太后一听,就更加生气,本来火烧眉毛的事情,哪还有时间吵架啊,于是就对珍妃说:‘你愿意死就死去吧。’当时离说话的地方不远处就有一眼井,于是珍妃紧走两步,说:‘那既然这样,我就死给你看。’于是直接就奔井口去了。老太后一看情况不对,这孩子跟我顶撞两句,怎么还真的去死啊。于是对崔玉贵说:‘赶紧去拉住她。’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当崔玉贵跑过去的时候,珍妃已经跳下去了。老太后一看没办法了,内忧外患啊,于是没来得及管她,就走了。”

据此,此书指出,珍妃不是慈禧杀的,那些传言都是错误的。其实事情远远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因为慈禧和珍妃都死了,所以人们就随意把一些屎盆子尿盆子都扣到了慈禧的脑袋上。与其他观点不同的是,此书的作者甚至指出,因为珍妃非常有才干,又非常聪明漂亮,所以慈禧非常喜欢珍妃。在慈禧看来,珍妃就是一个年轻的慈禧,这些都让慈禧对珍妃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

珍妃之死无疑是清代后宫又一未解之谜,珍妃之死,正史的记录都语焉不详。野史和口述史料的记录详细,但可信度不及正史,且版本很多。自杀还是他杀至今仍不得解。

更多文章

  • 史上最残酷的王位争夺战,28个兄妹全杀光,在位4年即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秦始皇,秦二世

    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然而,如此一个大业,却在秦二世的时候,王朝灭亡,整个秦王朝才只历经十四年。嬴政自称为“始皇”,是想着自己的基业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可没想到,在第二世的时候,王朝就没了。而这位秦二世就是胡亥,也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孩子。原本,胡亥是没有资

  • 亡国之君的经典遗言,总有一句是你听说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亡国之君,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朝代更迭不断,权力也时刻交替,但是,自古以来权力的游戏容不得失败,要么赢取一辈子荣光,要么赔上身家性命,成王!败寇!细数中国历代开国和亡国之君的命运也不失一件乐事,看看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到底在最后有何人生感悟,能说出什么话,当然,此盘点也仅供茶余饭后谈资也。错谬之处,还

  • 他是西汉最牛大臣,不畏权贵,身居九卿,连汉武帝都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公孙弘,

    汉武帝一生在政治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在他当政时诏狱严酷,晚年穷兵黩武,最后因为巫蛊之祸,还是太子,造成冤狱无数。可以说在汉武帝时期,做官能善终的寥寥无几。但是西汉这个大臣,他当着汉武帝的面批评西汉法律,轻视儒生,反对进攻匈奴,主张和亲。汉武帝竟然没有加罪于他,反而敬畏,给他九卿的官职待遇。每当他面

  • 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英名盖世乾隆和弟媳不得不说的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清朝

    福康安,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清朝的福康安,在正统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多,没有什么显赫的名气。但因为金庸老先生非常“偏爱”这人,在他的畅销的武侠小说里多次提到,因而当今读者知道他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大家一定还有印象,《书剑恩仇录》和《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 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为何他的形象是庸碌无为的懦弱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禅

    刘禅是怎样的人世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看待三国时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颇。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在演义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无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无建树,亡国后还在洛阳安逸渡日,对于蜀国毫不怀念。他一直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口口相传于世人之间。然而刘禅真的如此无用吗?他17岁登基为帝,在帝位42年,是三

  • 朱元璋为何痛恨日本?看日本当时干的奇葩事儿你就明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元璋,日本

    核心提示:堂堂中华之主,却受到夷狄小国如此奚落。“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朱元璋忍下了这口恶气,不过“怒日本特甚”,从此对日本派来的朝贡一概拒绝接受,宁愿与日本老死不相往来。朱元璋在“日本国”旁特意添加了小字注释:“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如果给坐在龙椅上的明太祖

  • 乾隆皇帝为何六下江南?找妹子只是顺带,这些才是正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一七九九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

  • 据历史记载,司马睿竟然在临死前设下反间计 ?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睿

    司马睿 王导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王导是帮其建立政权的功臣之一。王导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人,他早年便与司马睿交好。在司马睿初为东晋皇帝时,个人的势力单薄,声望不够高。所以在当时,他重用王导,而王导运用自己的计谋使得南方的士族拥护司马睿,北迁的士族也决议支持他,这样就稳固了司马睿的政权。所以,司马睿

  • 至今没人能超越他们的5个皇帝,反正我找不到第二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旦,耶律德光

    世上死的最没有尊严的皇帝:耶律德光在公元947年,四十五岁的耶律德光在灭掉后晋后,准备返回京城。但没想到离开中原不久途中就染上一热疾,太医建议需要禁欲,不然老天也救不了他,耶律德光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变本加厉,认为自己得的是热病,更应该多进女色,(既然是上火嘛,那就更要纵情于女色)正好途中带着后晋嫔

  • 为什么说唐肃宗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唐王朝的统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怎么死的唐肃宗李亨又名李玙,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皇后的第三个儿子,唐肃宗一生都是在忧愁中度过的。他生活在唐朝逐渐衰败的时候,可以说唐肃宗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唐王朝的统治,也可以说在自己的父亲将唐王朝玩的快坏了的时候,李亨站出来努力了一把。唐肃宗即位之后,重用宦官李辅国,公元761年唐肃宗生病卧病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