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千古悲催飞将军为什么一辈子不得封侯?

揭秘千古悲催飞将军为什么一辈子不得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84 更新时间:2024/1/26 19:17:12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卫青是不是天幸,另说,然而,李广终身未能封侯,的确很难找出更确切的原因:命数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李广的名声很大,一是因为他的射箭水平极高,如小李飞刀一般例不虚发,只要箭离弓必有敌人随弓弦之声倒地;曾经误把石头当作老虎把箭射进石头中,还留下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二是因为他很爱他的士兵,吃喝都和士兵一起,得到赏赐也都分给部下,待人又宽厚不苛刻,士卒们都乐于为他出力。他的名声是匈奴替他宣扬的: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躲避了他数年,不敢侵犯右北平。

网络配图

然而,李广终身未能封侯,不得爵邑,官也不过九卿。而李广的从弟李蔡,为人中下,名声比李广差远了,却早早地功至二千石,有功封为乐安侯,后为丞相。你说有人构陷过他吗,没有;你说汉武帝不曾听过他的名声吗,当然不是;难道是汉武帝妒才忌能吗,可汉武帝即便有这个毛病,也并不是用在李广身上。李广号称出击匈奴七十余战,我们来看一看他的战绩:

李广出兵雁门攻击匈奴的时候,匈奴打败了李广的部队,生擒李广。李广假装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他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几里路,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他便忽然跃身跳上少年的马,把少年推下马,夺下他的弓,向南骑马飞奔几十里。李广遇到自己的残余部队,也由此进了关塞,胡人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他一边跑一边拿弓回射,得以逃脱。

李广随大将军卫青一起出定襄,抗击匈奴,各个将领都凭着斩杀敌首的数目来定封赏,许多将领都封侯了,但李广的部队却没有功劳。注意,是“无功”,而非“有功不得封”,史家知道,问题是出在李广身上而不是皇帝身上。两年之后,李广带领四千名骑兵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带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去,各行一路。走了几百里,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名骑兵包围李广。大家都很恐慌,李广却很镇定:他派他的儿子李敢带几十名骑兵,冲进又冲出匈奴的骑兵包围圈,安定军心。在汉兵死亡过半汉军的箭快要用尽了,李广又亲自用强弩射死敌人的副将,士气大振。一直战斗到第二天,张骞的军队终于来了,匈奴解围了。至此,李广几乎全军覆灭。按汉法,张骞行军迟缓,判为死罪,出钱赎为平民;李广的军功和罪罚相抵,没有封赏。

这就是李广的几次重要的战绩。

网络配图

没错,李广本身很有作战能力,善于团结军队、善用心理战、个人又骁勇无比,然而,每一次,他不是全军覆没,就是自己被俘,要么就是在沙漠中迷路……这让汉武帝如何委以重任?基于同情李广,从史书上缺乏细节的记录中,我愿意相信,他一再遭遇到远远比他实力强大得多的敌人,是他倒霉;然而,成功只需要事实,失败却需要一百条理由来开脱,光这一点,就足见李广的落魄。

此后,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大举出击匈奴。李广多次亲自请求出征,皇帝都不允许他去;元狩四年,终于答应了他,派他做前将军。

出塞后,卫青知道了单于居住的地方,亲自率领精兵追赶,而命令李广绕东路和右将军合并。李广很想和匈奴一战,卫青却不让,而是派公孙敖和自己一起对付单于。李广很生气,不辞而别,带领士卒与右将军合军;谁知却迷了路,延误了与大将军会合的时间。卫青派长史拿干粮和浊酒送给李广,询问李广等二人迷路的情况,又催李广的幕府接受传讯;虽然罪责还不明确,但李广已心灰意冷了,拔刀自刎。

其实李广知道,不是卫青有意为难他,而是在出发之前,汉武帝就下了旨意,称李广“数奇”,不要让他与单于面敌,恐怕难有好结果。所谓“数奇”,就是运气不好。

机会像雨点一样打来,李广却一一躲过了。孩子,你太不幸了。正如他自杀前的喟叹:“岂非天哉!”

当然,把李广的不幸归结于“命”,哪怕是实情,也太没有建设性了。《史记》没有给出的答案,也许藏在《汉书》的这一段里。李广对善于望气(一种相法)的王朔说:“每次出击匈奴,我都有份,而我手下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不及中人,以军功封侯的就有数十人,我哪一次落在人后了?始终没有尺寸功劳得以封侯,是不是因为我命中注定不能封侯?”

网络配图

王朔说:“将军想一想,你有没有什么特别后悔的事?”李广说:“我当过陇西太守,羌曾经反,我诱降了八百多人,当天就把他们都杀掉了,至今仍然后悔。”王朔说:“最大的祸害就是杀掉已降的人,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比起八百条人命,李广的不得封侯也就算不得什么了。我不相信这两件事有因果关系,但我觉得,如果别无选择,相信善恶有报,至少是种正能量。

假如真有报应这回事,他的悔意,多少可以拯救他。

标签: 李广

更多文章

  • 宋武帝刘裕:从平民到开创一个帝国的蜕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武帝刘裕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宋国。三是赵匡胤创立的宋朝。历史上为区别赵氏宋朝,就称刘裕创立的宋国为南朝宋或者刘宋、水宋。刘裕出生寒门,寄居在他人家,性子贪玩爱赌博。长大后,参军入伍,骁勇善战、用兵如神,很快就受到

  • 秦始皇出海曾找到长生不老药:竟被他率先吞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当年痴迷长生不老药,派徐福等人前去寻找。秦始皇认为,既然神仙可以长生不老,那么我也可以,于是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前去寻找。传说徐福并没有消失,而是带着药回来了,但是秦始皇却没有吃到这药。网络配图传说当年,秦始皇路过魏海,看到海上突然腾云起雾,三座仙山在海上显现。这三座仙山上绿树环绕,偶有美貌仙

  • 暴君纣王:英雄难过美人关最终败于妲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妲己

    一代天骄商纣王,本该驰骋万里,为何却败在了西岐周武王手里,一代妖后妲己,蛇蝎美人,她为什么要一手毁掉殷商基业,真的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吗?且看西游封神,为你详述。上回书说道,天地初开,风雷大作,混沌之中,兀自蹦跶出来一只猴子,唤作孙猢狲,无人教养,却能口吐人言,知过去晓未来,常做妄语,一身辗转三千里,

  • 哭笑不得!揭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各种离奇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一般除了生平的事迹以及后宫的三两事会被人们流传广播之外,大多数的人多皇帝的出生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相反的对于皇帝的死因研究并且广为流传谈笑的又相对来说会多很多。比如:成吉思汗的死因是否是被咬断生殖器官而死的?又比如唐明宗是否被吓死的等等。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死因可谓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们

  • 魏惠王魏罃死后他的哪个儿子继承了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惠王魏罃

    魏罃,即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魏武侯之子。公元前369年即位,正值魏国最鼎盛时期。魏罃少时颇得魏文侯喜欢,加上天资聪颖,名师教导,魏罃很快就崭露头角。即位之前,打败了颇有才干又得到平民大臣支持的公子仲缓,成功登上王位。之后,妥善解决了魏国贵族与平民大臣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国内秩序。即位后,魏罃重整军威,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最后为何熄了对朱棣的杀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最终朱棣以藩王造反的手段取代侄子,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年距朱元璋去世仅仅四年。朱元璋是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因此可以说他的能力绝对是卓越高超的,其政治能力更是突出。这样一个英明睿

  • 十二岁为丞相的神童甘罗与公子扶苏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甘罗与公子扶苏有关系吗

    甘罗除了历史上十二岁为丞相的神童,也是小说《哑舍》的男主角。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后被李斯和赵高矫诏所杀,也是《哑舍》的重要人物之一。因此,甘罗与扶苏的关系可以分为历史上和小说中两种。历史上,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为秦国不费一宾一卒地赢得了十几座城池,从而被封为上卿,位同丞相。当时册封的他的秦王,就是

  • 三国最强谋士贾诩一人之力改变了整个三国格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最强谋士贾诩

    大家都熟读三国演义,提到最厉害的谋士,绝对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诸葛亮,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听我道来。窃以为诸葛亮最厉害的是“智”,而是“谋”。三国中的谋士有很多,贾诩、郭嘉、许攸等都是。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厉害的,我会选择贾诩。“谋”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但谋士贾诩赋予了“谋”更多的含义。对于贾诩自己

  • 高湛的结局 历史上北齐武成帝高湛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湛

    高湛(537年-568年),小字步落稽,河北景县人,北齐第四任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东魏权臣高欢第九子,高洋同母弟,母娄氏。皇建二年(561年),受遗诏即位。河清四年(565年),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天统四年(568年),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年号太宁、河清,谥号武成帝,庙

  • 武艺可与赵子龙比肩的文鸯为何死于文人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鸯为何死于文人之手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在曹军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的情景,令读者十分崇敬赵云这番单枪匹马走天下的武艺,然而,多数读者没有在意,在《三国演义》的后半段,罗贯中还塑造了一位足以匹敌赵云当年之勇的人“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三国后期的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