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吴起是怎么劝谏魏武侯的?

历史上吴起是怎么劝谏魏武侯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88 更新时间:2024/1/18 19:58:41

历史上吴起是怎么劝谏魏武侯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魏武侯曾向吴起询问国君继位后第一年称作“元年”的含义,吴起回答说:“元年就是国君必须要行事谨慎。”魏武侯问:“如何行事谨慎?”吴起说:“君主必须端正自身。”魏武侯又问:“君主应当怎样端正自身?”

吴起回答说:“君主要明智,心智不明的话有什么办法能端正自身呢?那应当广开言路并从中选择,使自己的心智聪明。古代的君主一开始处理国政时,士大夫如有进言、士人如有请见、百姓如有请求,君主一定会满足他们,公族如果有人来请安问候一定接见他们,四方有人来投奔都不拒绝,这算是君主言路不受堵塞、双眼不受蒙蔽的方法。

君主分赏俸禄必须要周到,使用刑罚必须要恰当,一定要宅心仁厚,时常惦记着百姓的利益,消除百姓的祸患,这样就不会失去民心;君主自身的作风要正派,亲信的大臣必须亲自挑选任用,大夫不能兼任其他的职务,管理百姓的权力不能掌握在一个家族手中,这样君主就不会失去权力,这都是《春秋》中的嘱托,也是君主继位后第一年必须要做的大事。”

魏武侯处理政事得当,大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魏武侯退朝后面带喜色,吴起上前对他说:“有人曾把楚庄王的话告诉过您吗?”魏武侯问:“楚庄王是怎么说的?”吴起回答说:“楚庄王处理政事得当,大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退朝后他面带忧色。

申公巫臣上前询问其原因,楚庄王说:‘我处理政事得当,大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我,我深感忧虑。忧虑的原因就在仲虺的话中,他说过:“诸侯中能得到师傅的可称王得天下,得到朋友的可称霸诸侯,得到提出疑问的人的能够保全国家,自行谋划而没有谁能比得上的会灭亡。”

现在凭我这样的本事,大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我,我的国家将要灭亡了!因此我深感忧虑。’楚庄王因此而忧虑,而您却因此而高兴。”魏武侯后退了几步,拱手向吴起拜了两次说:“是上天派先生来挽救我的过错啊。”

吴起一生,非常复杂。为了富贵,不恤妻母;但他在魏国时,则又向魏文侯进忠言云: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君王立德,不在山川险固。他领军为将,能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自带着粮食,与士卒同甘共苦。有一个士卒患了脓疮,吴起竟亲自用口将其脓疮吸了出来。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此事后,不由号啼痛哭。

有人就对她说:“你的儿子不过是一个下等士兵,将军能亲自替您的儿子吸吮脓疮,是他的荣幸,你干吗要哭呢?”这位母亲回答说:“往年孩子的父亲患了脓疮,吴将军亲口为他将脓疮吸出来,他的父亲为报将军恩德,战死在了疆场。今天吴将军又为我的儿子吸脓疮,我的儿子肯定又要死在战场上了。我孤身一人,将来依靠谁呢?我是为了这个原因才痛哭啊!”

吴起因为能善待士卒,很得军心,所以他率领的军队,作战能力非常之强,常打胜仗。

但也就是这个吴起,在鲁国时杀妻求将;在楚国时,又以刻暴少恩而致灭亡。以才能而得富贵功名,以不善而致败死。因果各有其当,毫厘无爽!司马迁作《史记》评论说: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就是吴起的最好写照。

标签: 吴起战国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临死前托孤四个大臣辅佐少主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托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托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为儿子留下的4位托孤大臣结局如何?公元前87年,行将朽木的汉武帝即将到达生命的终点,看着只有8岁的幼子刘弗陵,心中不时产生忧虑之心,于是临终前他下令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接受遗诏辅政

  • 孝庄太后作为草原上的美女 孝庄到底相貌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孝庄

    对清代孝庄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的孝庄太后,其真实容貌是怎样的?清王朝的时候,孝庄太后就是一个传奇。她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太后就用自己一生来证明了那句俗语:谁说女子不如男呢?不仅在政治上有杰出的贡献,孝庄太后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她的真实容貌

  • 弃武从文的陈庆之,留下一个战绩至今无人打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庆之,南梁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南朝梁名将,他的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不善骑马,善抚军士,富有胆略,善于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历史数千年,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名将,白起、王翦、卫青、李靖,这些名字耳熟能详。其

  • 历史上朱棣等级之后再也没有诞下子嗣,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即明成祖,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一直以来都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平常人家也都是能生则生,多生无害,在帝王之家就更是如此了。在古代王朝之中,有许多皇帝都是子嗣众多的,诸如宋徽宗就生了六十六个孩子;清朝康熙皇帝

  • 比鳌拜还猛的大将,图尔格为何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清朝

    比鳌拜还猛的大将,图尔格为何籍籍无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清朝厉害的大臣都有谁?估计很多人会想到多尔衮和鳌拜这两个人,他们一个活着的时候让顺治不得不避其锋芒,另一个在康熙年幼的时候执掌着朝政大权。其实清朝还有其他非常出色的人物存在,清朝有一个“战神”,

  •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征战各处常立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拓跋健,北魏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尹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封永昌王,官至抚军大将军。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健身材高大强壮,善于骑射,通晓兵法,征战各处常立大功。才能技艺与陈留桓王拓跋虔相等,但智谋却超过他。拓跋健先后率军打败大

  • 探索薛仁贵的东征历程,“薛仁贵征东”的故事为何能广泛传播?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薛仁贵,唐朝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他的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薛仁贵在新旧《唐书》中皆有传记载:“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

  • 历史上真正郭威是什么样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威,五代

    郭威,即后周太祖,字文仲,别名郭雀儿。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平常之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做到“以德服人”,就已经实属不易了。而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作为称雄天下的英豪,或为威临四海的帝王,要“以德取天下,又以德治天下”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像汉高祖刘邦、唐

  • 顺贵人钮祜禄氏是什么出身?她被连降两级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贵人钮祜禄氏,清朝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女人原本是名门之后,她的姑祖母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曾祖父是遏必隆,她就是乾隆帝的顺贵人钮祜禄氏。顺贵人钮祜禄氏,总督爱必达之女、遏必隆曾孙女。可以说顺贵人出身名门,她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选秀入宫,初封为常贵

  • 高仁英:北齐武成帝高湛第六子,举止轩昂,精神无检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仁英,北齐

    高仁英(?—594年),北齐宗室大臣,被封为高平王,武成帝高湛第六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位定州刺史。琅琊王死后,诸王守禁弥切。武平末年,高仁邕已下始得出外,供给俭薄,取充而已。寻后主穷蹙,仁英为冀州刺史。齐亡,仁英以清狂获免,徙蜀。隋开皇十四年(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