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征西讨屡屡得胜的乾隆,却在这里损失惨重

东征西讨屡屡得胜的乾隆,却在这里损失惨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40 更新时间:2024/1/19 8:46: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章,欢迎阅读哦。

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所以说,康乾盛世是一个繁荣的时代。

据史料记载,康乾盛世的确使中国实现了一次盛世,但也有人认为,康乾盛世却是清朝衰弱的开始。其实,乾隆各方面都非厉害,在其统治时期中国疆域辽阔,且乾隆还效仿康熙和雍正东征西讨,对一些叛乱的部落进行征服。但是,这样一个全才皇帝,在临终时却说了这样一句话:

“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都知道,清朝虽然与缅甸接壤,但两个国家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十八世纪末,两个国家的领土资源问题矛盾重重。之后,两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矛盾无法解决,爆发了战争。最终,双方各有损失,为了结束战争,双方签订了和约。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最早由缅甸贡榜朝发动,他们于1762年入侵中国云南省。早在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就做了非常多的破坏两国家和平的举动,他们频繁侵犯清朝的领土,边疆土司收缴贡品和粮钱,对土司动武,扰得云南地区民不聊生。

但当时,由于乾隆致力于对准葛尔地区的平定和治理,花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时间考虑缅甸南部的挑衅,使得贡榜王朝越来越猖獗。之后,为了让大量的粮食和人力进入到暹罗战场,缅甸在云南掠夺了很多资源。所以,此时的缅甸,已经严重侵犯了清朝的领土,清朝不再对贡榜王朝视而不见。

最终,清朝决定出兵进攻,就这样,清朝与缅甸的战争爆发了。

在前后七年的战争中,乾隆派了几位值得信赖的将军到云南参与督战,使得缅甸不得不把暹罗军队调到云南地区参加清缅战争。之后,双方战斗激烈,不仅动用了5万多人的兵力,人数还旗鼓相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损失都达到了1万多兵力,出现了僵持状态,一时很难分出谁输谁赢。

最后,双方损失惨重,为结束战争,双方签订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和解条约。虽然,明面上清政府取得了胜利,缅甸臣服于清政府,但是,清政府却损失惨重,并没有完全取得胜利。而且,在清政府国力强盛之际,没有真正把缅甸这个蛮夷之地平定,使得乾隆皇帝到死都遗憾非常。

那么,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有不同呢?

其实,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都是中国王朝与缅甸地区为维护自身利益,捍卫自身主权,发动的战争。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朝代的更替发展,两个朝代的国力,对外政策方面都有很多不同。因此,两个朝代与缅甸之间的战争也不相同。然而,都是封建王朝的对外战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此外,国家的性质往往影响对外关系的相处,而两个朝代的国家性质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所以,两个朝代与缅甸的战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实,都是缅甸在中国边境的频繁骚扰,严重破坏了中国地区的和平,从而,导致了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而且,万历时期的东吁王朝和乾隆时期的贡榜王朝,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掠夺了中国的许多领土,不断挑战中国底线,掠夺资源并发动了战争。

此外,在明朝时期,包括皇帝在内的朝廷很多人,对当时缅甸和云南的边界情况都不太了解。而且,当权者也没有听从大臣的建议和想法,始终对缅甸地区不闻不问,坚持使用“绥靖政策”,不仅给了缅甸休养生息和扩大军队的机会,还给了缅甸军队很多准备时间。

同时,明朝的反攻措施也不是很适用,使得明军在开战之初屡屡受挫,而到了清朝,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乾隆年间,清朝国力强盛,当权者和许多朝廷能人志士都认为:自己的国家就是天朝上国,瞧不起南方的蛮夷之地,更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因为,他们始终把缅甸当作一个小国,没有太多的人把它放在心上,觉得其不足为重,构不成威胁。而且,他们没有及时制止缅甸对中国的掠夺。即使被打败了,仍然认为缅甸是一个南方地区的蛮夷之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战争持续了七年之久,而清政府以消极态度应战,必定遭受重大损失。

此外,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最大的不同,在于明缅战争以明军的胜利告终。在明军的打压和反攻下,缅甸向明军投降,不仅东吁王朝的军队被赶到了边远地区,连边疆土司都表示服从明朝的统治。但是,清朝与缅甸的战争,名义上赢得了胜利,可清军在战场上却损失惨重,甚至,失去了明瑞等多名大将。

所以,事实上,他们都没有赢得战争,而是双方各有损失,不能判断谁是最后的赢家。但让乾隆皇帝没想到的是,清朝与缅甸打了四次仗,之后,竟然间接的成就了一个新王国,那就是后来“泰国”。

标签: 清朝乾隆

更多文章

  • 程咬金为什么没有被武则天杀掉?程咬金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程咬金,武则天

    程咬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程咬金也是出身贫寒家庭,很小的时候就是去了父亲,生活也是相当艰苦,父亲去世以后,就和母亲相依为命,随着母亲逃荒要饭。长大后为了生活,贩卖私盐,那时候贩卖盐是犯法的,被抓后投入大牢。这时候隋炀帝继位,大赦天下,程咬金也是走运,被释放了

  • 王保保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朱元璋都夸赞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保保,朱元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保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王保保是谁?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提起张无忌、赵敏,大家肯定耳熟能详了。王保保就是赵敏的哥哥,张无忌的大舅哥,汝阳王的儿子。当然,在《倚天屠龙记》中,王保保是个纯粹打酱油的角色,智谋不行,武功不行,长相不行,整天跟在赵敏后头狐

  • 胤祥年级轻轻就去世了,他的的死与雍正是否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胤祥,雍正

    十三阿哥胤祥没有被雍正杀害,是因为英年早逝还是其他原因?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们都知道十三爷胤祥应该是算是雍正这帮兄弟们里最得善终的一位了,但虽说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胤祥却在年级轻轻的时候,就去世了,而对于胤祥的去世,在一些历史学家的眼里,还是存在着一些变数:一,胤祥的

  • 三国最悲情的名将是谁?一生浴血厮杀最后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延,三国

    对魏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蜀汉内部,经过诸葛亮之手用计策杀死的人,有三个,一位刘备的义子刘封,借着为刘禅考虑的名义除掉了他,一个名叫彭羕,这曾经是法正和庞统联名为刘备推荐的大才,一个名叫所谓的“反骨”魏延。在蜀汉内部,经过诸葛亮之手搞下台的人,有一个,名

  • 怡嫔为什么会被皇太后记恨?乾隆最早宠爱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怡嫔,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怡嫔为什么会被皇太后记恨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是清朝历史上一位颇具风流的天子,他在民间的风流韵事也是数不胜数,通过研究乾隆后宫,发现乾隆确实曾纳了许多民间汉女为妃,其中以纯惠皇贵妃和庆恭皇贵妃为代表。不过,乾隆继位后最早宠爱的却是另外一位汉妃,她就是怡嫔

  • 从受宠到失宠的甄宓,她和曹植之间真有联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甄宓,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甄宓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甄宓也算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奇女子了。她一生有过两位丈夫,第一位丈夫是袁绍的次子袁熙。后来曹操攻下邺城,曹操之子曹丕看中了美貌的甄宓,于是将其纳为妻子,也就是后来的文昭甄皇后。在一开始的岁月里,曹丕对于甄宓还是十分喜爱的。可是渐渐的

  • 唐玄宗改年号的原因是什么?唐玄宗都改过哪些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玄宗,年号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玄宗为什么要改年号,欢迎关注哦。唐玄宗李隆基一共有三个年号:登基第一年的年号是先天;第三年改为开元;29年后又改为天宝。唐玄宗从开元改元天宝的原因:一、天宝,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据说是唐玄宗认为功业已就,一生中的大事都已

  • 康熙死后胤禵手里握有十万军队 胤禵如果造反有几成把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胤禵,康熙

    对清朝胤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六十九岁的康熙帝在北京城的畅春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七天之后,皇四子胤禛登基称帝,即为雍正帝。就在西征战事在谈判议和进程中,胤禵即将班师回朝之际,康熙突然病逝,从此,也留给后世一个千古之谜,究竟他是打

  • 东吴最后名将是谁?其一世风采不可不领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抗,三国

    东吴最后名将陆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东吴陆氏一族,多出将相之才,提起陆逊可谓知者无数,一场夷陵连营火烧的蜀汉气数衰减。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则是陆逊之子陆抗,陆幼节。陆氏父子两人皆为东吴之砥柱,更是都位列后世庙享六十四名将之列。被称为吴国最后的名将的陆抗,有他

  • 孙权是怎么错过一统天下的机会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权,三国

    你们知道孙权是怎么错过一统天下的机会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三分天下,魏蜀吴三足鼎立,割据一方,互相对立。对于蜀和魏大家应该了解的比较多,而对于东吴却了解颇少。吴国是三国时期历史最久的国家,历史上有四位皇帝。孙权是建立吴国政权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皇帝。他年幼的时候随父亲和哥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