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为何派沐英去镇守云南

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为何派沐英去镇守云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55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3:36

朱元璋和云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有20多个义子,为什么派沐英镇守云南,而不是李文忠?

洪武十四年(1381年),36岁的沐英在他义父皇帝朱元璋的安排下,与同为副将军的蓝玉一起,随征南将军傅友德率30万大军直扑云南。

朱元璋的意思表述得很清楚:云南还有蒙古人的残余势力,漠北也有蒙古人的威胁,他们想来个南北夹击把大明变成肉夹馍里面的肉,简直想得美。你们此次出征,必须彻底平定云南得胜而还,千万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事实证明,这几位名将都没有让朱元璋失望,沐英与蓝玉、傅友德为一路,另一路由郭英指挥,在老天爷天降大雾的帮助以及沐英所提出的“走上游抄元军后头”建议下,明军突破了白石江的天险,取得大捷,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原本盘踞云南坚决不降的元梁王自杀。

而云南剩余势力——段氏、诸土司在明军的猛攻下也只能乖乖举起白旗,哀叹自己运气不好撞上了大明的猛将天团。朱元璋得知云南基本平定的消息后喜笑颜开,他下令傅友德、蓝玉等班师,却让沐英留在了云南以作镇守,防止当地武装势力再叛乱。

“诏友德及玉班师,而留英镇滇中。”

朱元璋爱收义子这事人人皆知,他有20来个义子,除了沐英还有李文忠、何文辉、平安等等,沐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时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还没出生,在战乱连连朝不保夕的时候,朱元璋收义子恐怕也有为自己留后的打算,但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沐英还是不如李文忠这朱元璋亲外甥来得亲近。

那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让沐英镇守云南,而不是其他人比如李文忠什么的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沐英本身的性格与能力。

沐英1345年出生于濠州,是朱元璋的同乡,生逢王朝末世,父亲又早死,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起义军和元军的战火烧到了家乡,沐英还没有懂得生活的意义,就已经尝遍了生活的苦辣辛酸。

当朱元璋将8岁的他收为义子,给他饭吃,教他读书识字学习军事知识时,沐英内心感激不已,这个本性纯善的孩子,决定要好好报答义父的恩情。

沐英从18岁开始便领军独当一面,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劳,明代建立后,沐英表现出了他的“多功能”:不仅上马厮杀了得,大都督府繁冗的事务也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史书称他“年少明敏,剖决无滞”,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工作素质是非常难得的,可见沐英心性老成。

所以朱元璋对他十分信任倚重,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将往关陕问民疾苦布施恩惠的任务交给了沐英,沐英依然做得很出色。此后沐英曾随邓愈征吐蕃、随徐达征漠北,他的光芒虽然没有徐达、常遇春等神一般的名将耀眼,但论综合素质绝对也没话说:

一来,沐英忠心,对朱元璋始终以感激的态度,认真做事低调做人为大明江山出力。根据《皇明世说新语》的说法,沐英本姓不详,朱元璋有了亲儿子后让他舍弃朱姓,而沐英因为深沐皇恩才姓了“沐”。

这个说法不了解几分真几分假,但沐英对朱家的感情的确没话说,正史记载,义母马皇后去世时,沐英竟然呕血;朱标去世,沐英为之痛哭不已,不久自己也因内外交攻病逝。

其二,沐英智勇双全,在与敌对阵时灵活机变,有大局观,而不是一昧凭武力喊打喊杀的庸将。镇守云南期间,沐英曾率3万精锐迎战带着号称30万包括象兵在内大军叛乱的麓川土司思伦发,思伦发满心以为自己的象兵无可阻挡,却不敌沐英为他准备的火统劲弩阵,完败。

朱元璋很清楚沐英的能力多样化,明初时的云南和如今不一样,还算蛮荒之地,而沐英对他安排自己长期待云南毫无怨言,他在云南期间,兴办教育、修水利工程、督促大军屯田产粮食、发展商业都做得很好,恩威并施,颇有声望,朱元璋为此感叹:“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

其三,沐英的性格居贵不骄,虽然他是朱元璋的义子,凭战功得封赏无数,却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出身,爱惜士卒,又礼贤下士。“(沐英)沉毅寡言笑,好贤礼士,抚卒伍有恩,未尝妄杀”。与一朝得意就忘形的朱亮祖比,沐英要谨慎得多,不管朱元璋派沐英镇守云南是否有让他避开京中是非的考虑,但对沐英来说留在云南的确算一件好事。

如果没有沐英,云南也许会和后来的安南(越南)一样,张辅在就老老实实,张辅一走立马造反挑事情,所以无论对明代还是对汉族文明,沐氏家族都是有大功者,沐英的后代末任黔国公沐天波在穷途末路之际依然选择为明尽忠而死,也算无愧先祖声名与汉家衣冠。

标签: 朱元璋云南

更多文章

  • 王翦对秦国有怎样的功绩?为何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翦,战国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所选

  • 王政君: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经历两个朝代六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政君,西汉

    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她是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子地位低下,站在权力巅峰的绝大多数都是男子。可是也有少数女子,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举手投足间也能影响江山社稷,比如大汉皇后王政君。她的

  • 更始帝刘玄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玄,汉朝

    刘玄,字圣公,西汉皇族后裔。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华夏五千年历史当中,一个王朝或一个帝国被强人完全取代之后,还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重筑宗庙,光复全境者,可谓少之又少。屈指算来,如夏朝的“少康中兴”犹似神话一般,如春秋时的勾践吞吴,也只是一方诸侯,未有席卷天下之气势,可谓励志

  • 嘉庆帝妃嫔华妃侯佳氏是什么出身?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妃,清朝

    嘉庆帝,乾隆帝第十五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一部《甄嬛传》让很多人喜欢上了那个看似狠毒跋扈,其实又有些任性的华妃。按照小说的背景这个华妃与历史上的年妃没有任何的联系,但因为电视剧把朝代背景安排在了雍正时期,所以华妃的原型就被编剧改为年羹尧的妹妹年妃,唯一不同的是历史上

  • 项羽多次打败刘邦 项羽最后是怎么输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楚汉争霸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楚汉争霸为何以刘邦的胜利告终?秦朝末年,楚汉争雄。项羽昔日会稽起义,巨鹿面对章邯大军,他国大军作壁上观,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诸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最后自封西楚霸王,天下无人与之争锋。但最终项羽却输

  •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 朱棣造反时他们是怎么看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儿子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26个儿子,老四朱棣造反的时候,他们都是啥态度?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朱元璋把他们分布在大明王朝的东南西北,封为藩王。朱元璋的本意是让自己的儿子们为大明王朝把守边疆,大家齐心协力来维护大明王朝,毕竟,大明

  • 汉武帝如何杀死自己的表叔和舅舅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汉朝

    汉武帝如何杀死自己的表叔和舅舅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但他并不是权力最大的那个,实际的掌权者是他的祖母窦太后。窦太后有个侄儿,叫窦婴。汉景帝时期,她多次向皇帝举荐窦婴当丞相,都被拒绝。因为在汉景帝看来,窦婴骄傲自满,做事草率轻浮,难以担此大任。

  • 项羽如果过江重新招兵买马 项羽还能东山再起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乌江

    对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渡过乌江,去江东招兵买马,真的能够重新获得天下吗?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大军)用三十万大军围攻

  • 诸葛亮死后刘禅就去登山观汶水,这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禅,三国

    刘禅由刘备的正室甘夫人所生,是刘备三位庶子中最为年长的。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我们了解到的蜀汉后主刘禅,似乎是一个不堪重任的懦弱昏君,然而当我们细细品味“阿斗”同学的每一言每一行,才恍然大悟出其人的智慧和谋略,实则深不可

  •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信时什么样的?他的一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独孤信,南北朝

    独孤信(字期弥头,鲜卑族,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乱世出枭雄,从政权更迭的过程中,更能充分体现出优胜劣汰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同样也会演绎出一段段的传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最传奇的国丈,他本人是超级帅哥,而他的三个女儿则分别是三个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