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来瑱最后结局是什么?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来瑱最后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4/2/10 15:35:57

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南线战场上有三个非常著名的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是在雍丘、睢阳苦战的张巡;

一个是在南阳、襄阳苦战的鲁炅;

一个是在颖川、南阳苦战的来瑱。

这三个人在当时取得的功绩大致相当;史书说张巡的功绩时,大约是说,如果没有张巡,叛军就会深入江南;说鲁炅、来瑱的功绩时,其实也是这样说的。

张巡之所以之比鲁炅、来瑱名气大,主要是因为在大唐帝国收复长安、洛阳时就死了;如果张巡多活几年,后来会是什么结局,没有人会知道。

来瑱在开始,也称得上忠心可表天地,而后来呢?面对皇帝的调令,竟然想方设法的拒绝。

李光弼在开始,也称得上忠心可表天地,而后来呢?面对帝国都城沦陷,面对皇帝陷入危难之际,李光弼竟然按兵不动。

仆固怀恩在开始,也称得上忠心可表天地,而后来呢?比李光弼走得更远,因为他公然率众造反了。

如果张巡撑过那个坎,很大概率上也可以混成一方节度使的,而混成一方节度使后,还会乖乖服从皇帝的调动吗?这个实在难说的很。

因为皇帝一个劲任由太监胡折腾,手握兵权的节度使,谁也会感觉叔可以忍婶不能忍也。在此时此刻,你让一个手握重兵的人,还要表现出一副,皇帝是王八旦,我也要永远忠于皇帝;皇帝想杀我,我也要忠于皇帝的样子,多少是有些强人所难的。

因为一个人忠君爱国的思想没有深入骨髓,怎么可能接受这种事实呢?

史思明之乱平定前夕,中央政府调动来瑱时,来瑱就开始和皇帝哩个啷了。总而言之,来瑱的态度非常简单,那就是我非常乐意接受中央政府的调动,只是下面的将士纷纷表示襄阳不可一日没有来大帅。看到襄阳的将士大呼小叫,皇帝终于不敢调动来瑱了。

明年,诏瑱还,瑱安襄、汉,士亦宜其政,因讽众留己,而外示行;至邓,复诏归镇。

后来,李光弼率军南下了,迫于李光弼造成的军事压力,来瑱终于决定到中央政府报道了。

光弼未至河南也,田神功平刘展

后,逗留于扬府,尚衡、殷仲卿相攻于兖、郓,来瑱旅拒于襄阳,及光弼轻骑至徐州,史朝义退走,田神功遽归河南,尚衡、殷仲卿、来瑱皆惧其威名,相继赴阙。

李光弼南下后,来瑱其实也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上策:自然就是继续赖在自己军区不走,并且随时准备武力对抗中央政府;总而言之,我的地盘我作主。后来的河北藩镇,对中央政府大都是这种态度。

但是迫于李光弼的威名、压力,来瑱终于还是不敢玩这种高难度的动作。

中策:就是亲自到中央政府报到,但是在离开自己军区前,让自己的亲信们牢牢控制着相关军队。总而言之,我到中央政府后,皇帝好说好商量,啥也好说,如果皇帝敢对我动粗,你们看着办吧!

下策:就是赶紧无条件的到中央政府报道,怎么表现得驯服,就怎表现。皇帝一看你彻底服软了,也许会放你一马的。

哪种选择好呢?

上策看起来不错,其实是毒死人不偿命的毒药。且不说,来瑱未必能扛住李光弼的军事压力,就算能扛住这一轮压力,面对中央政府压倒性的实力,来瑱能扛几轮呢?

下策呢?好像很危险,其实也没有多危险。说一千道一万,来瑱手握重兵,虽然一再和中央政府玩哩个啷,但是在关键时候,还是到中央政府报道了。

如果皇帝借机把他杀了,以后手握重兵的大佬,只要和中央政府有点过节,谁还敢轻易到中央政府报道呢?

但是人们在上中下三策徘徊时,通常总会选择中策。因为乐观的看,中策可以吸取上下两策的优点,淡化上下两策的弊端。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中策也会吸取上中两策的缺点,更会淡化上下两策的优点。

不管怎么说,来瑱到中央政府报道时,选择了中策。这种选择,很快让他进退失据了。

来瑱虽然让自己的亲信控制着襄阳,但是他本人已到了中央政府,所以皇帝想怎么收拾他,也就是一念之差的事。

而且他做出这种布置,本身就让皇帝感觉他没有真正驯服自己,留下来,有可能是个危险。所以,皇帝难免会想着除掉他。

当然了,因为来瑱的亲信控制着襄阳,皇帝在动来瑱时,心里那是充满了犹豫。所以,来瑱到中央政府报道后,皇帝对他一直很优待。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随着安史之乱马上就要结束,皇帝难免会调整政策的。在这种背景下,来瑱的前途就有点不妙了。于是,简单的一番运作后,皇帝就逼杀了来瑱。

当然了,皇帝的反面行为,通常都会有奸臣给背锅的。

所以皇帝杀来瑱的锅,就由大太监程元振背了。

初,来瑱在襄阳,程元振有所请托,不从;及为相,元振谮瑱言涉不顺。王仲升在贼中,以屈服得全,贼平得归,与元振善,奏瑱与贼合谋,致仲升陷贼。壬寅,瑱坐削官爵,流播州,赐死于路。

来瑱之死,标志着中央政府削藩的步子开始越走越急了。

总的来说,来瑱虽然有军阀的倾向了,但是也仅仅是有一些倾向。在一个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时代,来瑱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必死之罪。但是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唐帝国,如果这都是必死的罪(亲自到中央政府报道都无法赎回),充满危机感的大佬,肯定多的是。

更主要的是,当时被皇帝逼死的军方大佬并不是只有一个襄阳节度使来瑱;同华节度使面对皇帝的威逼,更是吓得当时就自杀了。

同华节度使李怀让为程元振所谮,恐惧,自杀。

当然了,类似的锅,皇帝是不能背的,所以官方说到这些事时,都是大太监程元振惹的祸。

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军区有意无意的实现了某种默契,于是皇帝对各大军区的调动,突然失灵了。

由是藩镇皆切齿于元振。

因为这样发展下去,各大军区的主官恐怕都充满了危机感,因为皇帝既然可以这样弄死襄阳节度使、同华节度使,其它节度使一样随时可能被杀的。

而最先出现的问题,就是来瑱从前坐镇的襄阳,马上失控了,因为来瑱的亲信梁崇义,马上在襄阳打出了要为来瑱讨说法的旗号,并且得到众多人的响应。

关键是,面对梁崇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皇帝只能接受梁崇成为襄阳节度使的事实。

真是一波还不及,一波又来侵袭。

安史之乱还未彻底结束,襄阳又失控了。

初,长安人梁崇义以羽林射生从来瑱镇襄阳,累迁右兵马使。......崇义寻杀昭及南阳,以其状闻,上不能讨。三月甲三,以崇义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留后。崇义奏改葬瑱,为之立祠,不居瑱听事及正堂。

当然了,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事实上,当时所有的军区都有意无意的失控了。

而在此时,吐蕃突然大举入侵,这一折腾,大唐皇帝当时就只能跑路了。

因为,仆固怀恩为代表的朔方军,现在已走上了邪路,估计也是不能指望;关键是,仆固怀恩驻扎在山西,一副要夺取山西的样子,山西的驻军估计也是不能指望了。坐镇中原的李光弼,现在也一副害怕被奸臣干掉的样子;襄阳的梁崇一副为来瑱鸣不平的样子,估计也都不能指望了。

这些人都不能指望,河北那种军事力量,就更不要指望了。所以皇帝想了又想,终于发现,如果在长安城与吐蕃军队作战,就有可能让靖康之耻提前上演了,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马上转进了。

在这种背景下,大唐帝国都城长安,再一次莫名其妙的沦陷了。

上一次,面对安禄山进入,潼关失守后,长安城也是没有经过任何战斗,就沦陷了。这一次,面对吐蕃人的进攻,长安依然没有经过任何战斗,也迅速沦陷了。

面对皇帝这种神奇的操作法,用大道理去看,实在有些神经得不可理喻了。但是,皇帝如果真的死守帝国都城,会是什么结果呢?

看到皇帝出逃,又需要军方大佬们站队了。

因为在此时此刻,你是要向皇帝表忠心呢?还是趁机对皇帝落井下石呢?或是在旁边看皇帝的笑话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

这就好像,股市现在正在剧烈波动,有人说它会大涨,有人说它会大跌,你现在有大笔钱在股市,你应该怎么做呢?

李光弼认为局势不明朗,所以拿着钱一直在观望;仆固怀恩认为股市会跌,所以有意无意的开始抛出手中的股票;郭子仪认为股市会大涨,所以卖房卖地拿钱买股票。

结果呢?李光弼、仆固怀恩赔得爬上天台的心都有;而郭子仪却是一下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全国首富。

标签: 来瑱唐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吕不韦都是权相和“尚父”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不韦,诸葛亮

    对吕不韦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秦国的相国,他扶植异人登上秦王之位,就此权倾朝野,封为文信侯,食邑于西周都城柯南洛阳十万户。异人死后,迎立秦王政,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他门下有食客三千。后来,嫪毐之乱爆发,吕不韦被牵连,秦王

  • 仇琼英加入梁山之后为何没有排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仇琼英,宋朝

    每当一提起仇琼英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提起《水浒传》中的猛人,你会想到哪些人物?对于那些不曾读过《水浒传》的人也会下意识的回答“梁山好汉”,毕竟这一团体的知名度几乎是凌驾于《水浒传》原著本身的,而对于那些对《水浒传》一知半解的人也许会回答“武松”或者“鲁智深”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迎回汉献帝 正所谓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汉献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州先后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刘备从陶谦的手里结果了徐州牧的身份,从此刘备也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州牧,这件事也意味着刘备的身份转变,不再只是一个流民将军,反而是一个合格的州牧。但是徐州内部环境非常复杂,尤其是陶谦的遗留势力并不是完全

  • 刘禅有兵有将完全能抵挡邓艾军队 刘禅为什么要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禅投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建立的基业传到刘禅这一代就算完了,估计刘备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自己所建立的蜀汉会灭亡的这么快。而在蜀汉最后灭亡的时候,成都还有10万的守军。在外面还有姜维的部队。可以说在刘禅投降的时候是有兵有将,并且进攻蜀汉的邓艾军队已经是

  • 朱棣将大才子解缙活活冻死 解缙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解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冻死解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大才子解缙死的很可惜,他是无意间卷入储位之争,而被汉王朱高煦进谗言陷害至死的,而且死法很惨,是用酒灌醉后,在大冬天被埋在积雪中活活冻死的。两帝垂恩,身居宰辅解缙从小就有“神通”之称,洪武二十年(1387年),年仅十八岁的解

  • 从莫逆之交到抄家 雍正和年羹尧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年羹尧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雍正和年羹尧。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之间,皇帝数不胜数,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行事风格,各不相同,不管是大到治国之道,还是小到宫中之事,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方式。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由顶峰走向衰败的见证者,这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

  • 朱棣离世前为什么要大声呼叫夏元吉?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成功地坐上了明朝第三位皇帝的位置,他虽然没有朱元璋般深谋远虑,但是却创下了“永乐盛世”,不过在朱棣离世前,却大声呼叫夏元吉的名字,难道明朝的两大盛世与其有关联吗?朱棣在攻下南京之后,在众人的多次劝说下于1402年

  • 吴明彻是一个怎样的将领?陈朝是因为他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明彻,陈朝

    对陈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晋偏安东南地区,此后又出现了宋、齐、梁、陈这些南朝政权,虽然这些朝代进行过北伐,但却没能恢复中原,实现统一。陈朝是南朝最后一个政权,进行过南朝最后一次北伐,举全国之力却没能取得胜利,当世第一名将反而兵败被俘,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全军

  • 秦宗权有多凶残?他带领的军队为从来不带军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宗权,唐末

    对秦宗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在黄巢起义的打击下,朝廷彻底失去了对各地的掌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军阀,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在这些军阀中,有一位绝对是最残暴的,因为他的军队从来不积蓄军粮,而是靠吃人为生。即使这样,这位凶残的军阀居然还一度称霸中原地区,自立

  • 李瑞兰是什么时候成了九纹龙史进的相好?她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瑞兰,宋朝

    李瑞兰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本文要介绍的这位《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与李巧奴一样,都是青楼中的烟花女子,长得非常漂亮。她与一位梁山好汉是老相好,最终却选择了背叛。此人名叫李瑞兰,居住在东平府西瓦子。李瑞兰是什么时候成了九纹龙史进的相好?书中没有明确的交代。史进只